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新课标)2021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考点集训(三十七)求索真理的历程 新人教版
1考点集训(三十七)对应学生用书p3071.(2019·江西名校)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指出:关于生物遗传基因问题,科学实验表明,人的大部分生活经验和技能只能通过后天传授教给后代,但是一些创伤记忆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给后代,让后代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作出“微调”。这种遗传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后代避免特定伤害,但也可能增加恐惧症、焦虑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神经精神疾病的风险。这表明(D)①“创伤记忆”基因遗传是帮助后代避免伤害还是增加疾病风险取决于科学实验②未解之谜是人类不断进行科学实验探索规律的根本动力③人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对生物遗传规律的认识④科学实验使事物的联系呈现出“人化”的特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发展的动力、实践决定认识。“创伤记忆”基因遗传是帮助后代避免伤害还是增加疾病风险是后代神经系统结构的本身决定的,科学实验不能决定,①错误;人类不断进行科学实验探索规律的根本动力是实践,②错误;材料表明人类在进行科学实验探索规律的实践中发展深化了对遗传规律的认识,③符合题意;人类通过科学实验能动地揭示了遗传信息的变化,使事物的联系呈现出“人化”的特点,④正确。故选D。2.以色列科学家制造了一个能够捕获声音的声学黑洞,并用一根长长的管子作为“事件边界”,用于束缚“声音粒子”——“声子”。他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声子”都是一对相互关联的“声子”中的一个,因此证实了“霍金辐射”效应。材料表明(D)①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就会成为真理②要获得真理性认识就必须亲身实践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材料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人们的认识能力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③④符合题意;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会成为真理,经过实践检验的错误认识则成为谬误,①说法错误;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也有通过书本或从他人那里获得的间接经验,②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23.在智能手机带给人们诸多生活便利的时候,电池电量消耗大,充电时间长确实是困扰用户的一大难题。面对这种局面,一些厂商积极探索研究将新的石墨烯材质电池应用到新开发的机型中。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超级快充和超级续航力将不再是梦。这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C)①实践产生新问题和提出新要求推动认识发展②实践是具有能动性的活动③人类实践活动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④创新开辟更广阔的劳动对象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解析】智能手机电池电量消耗大,充电时间长这一难题,促使一些厂商积极探索研究将新的石墨烯材质电池应用到新开发的机型中,这体现了实践是具有能动性的活动,实践产生新问题和提出新要求推动认识发展,①②符合题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取决于实践的能力和水平,③说法错误;④不属于认识论道理。正确选项为C。4.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下列认识正确的是(B)①“嫦娥四号”精准着陆月球检验了着陆方案的科学性②“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是对月背的能动反映③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体现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④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问世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嫦娥四号”精准着陆月球检验了着陆方案的科学性,首张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问世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①④符合题意;“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不属认识,不是对月背的能动反映,②说法错误;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而不是实践的直接现实性,③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5.苏轼初读王安石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很不以为然:菊花敢与秋霜鏖战,显然只枯不落。于是,他随手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调任黄州后,苏轼偶入菊园,只见满地金黄、枝头无一朵枯花,顿觉汗颜。由此可见(A)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过程②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③认识受人们的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制约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3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由于苏轼没有见过落地的秋菊,所以他认为王安石的诗句有误,当他偶入菊园,看到落地的秋菊时才知道自己的认识有误,这表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过程,认识受人们的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制约,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不能说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真理的条件性。故本题答案选A。6.善用诗词古语来表情达意,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风格。他曾在两会期间,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当地企业龙煤集团正面临转型升级的时代课题。对这场改革生存攻坚战,习近平强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下列语句与之寓意一致的是(B)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材料强调实践。A意思是说,丹山路上桐花遍野,雏凤的叫声比老凤的叫声更加清脆悦耳,体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启示年轻一代应开拓创新,强于前人。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的“三日”和“七年”都强调要重视量的积累。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指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给人以激励。B强调实践。故选B。7.迷彩服是一种利用颜色色块使士兵形体融汇于背景色的伪装性军服。一方面这些斑块可歪曲人体的线条轮廓;另一方面,其中部分斑块颜色与背景色近似一体,部分斑块又与背景色差别明显,从视觉效果上分割了人体外形,从而达到伪装变形的效果。在近现代战争中,迷彩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这启示我们(D)①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会不同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限制了人的认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的观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只有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的观点错误,排除;迷彩服能起到伪装作用,说明了人只看到了现象的联系,忽视了本质的联系,体现了人的认识的有限性,③符合题意,应选;迷彩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说明了人们认识迷彩服的特点最终是为了运用于实践,④符合题4意,应选。故选D。8.欧洲航天局借助“盖亚”空间探测器,对银河系超过10亿颗恒星进行高精准度“扫描”,将“盖亚”探测器提供的恒星数据与上世纪90年代发布的“依巴谷星表”和“第谷2星表”相结合,对它们共同显示的200万颗恒星进行深入分析,测绘完成了迄今人类绘制的最精确银河系地图。这一新发现再次印证(B)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认识对象的具体形态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认识的无限性③科学探索在不断超越历史条件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④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从而进到更高一级的程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这一发现说明世界是可知的,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入选。对它们共同显示的200万颗恒星进行深入分析,测绘完成了迄今人类绘制的最精确银河系地图说明真理在发展,④入选。②③错误。9.自古以来,火就是纸的“天敌”,“纸包不住火”。日前,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功合成出一种高柔韧性、可耐1000度以上高温的新型无机材料纸张——羟基磷灰石“耐火纸”,从此“纸里也能包住火”。这说明(A)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②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规律④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事物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功合成出一种高柔韧性、可耐1000度以上高温的新型无机材料纸张——羟基磷灰石“耐火纸”,从此“纸里也能包住火”。这说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①符合题意;“纸包不住火”到“纸里也能包住火”说明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②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错误;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④是不科学的。故本题答案选A。10.2019年4月10日21点整,天文学家宣布首次直接拍摄到黑洞的照片。为了得到这张照片,天文学家动用了遍布全球的8个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组成了一个所谓“事件视界望远镜”。科学家利用事件视界望远镜对黑洞视界边缘进行直接观测,希望能够在更5强引力场环境下检验广义相对论。材料告诉我们(D)A.人们的认识能力取决于认识工具的发展B.人类对黑洞的探索产生于理论创新的需求C.实践推动着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D.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人类对黑洞认识的深化【解析】天文学家利用遍布全球的8个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组成事件视界望远镜,对黑洞视界边缘进行直接观测,说明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D正确。11.重庆交通大学力学教授易志坚带领研究团队,经过7年的反复试验,研发出一种可以让沙漠变成土壤的黏合剂,点沙成土,并在乌兰布和沙漠4000亩的试验田上取得了成功。对此,专家们表示赞同,同时认为该项实验要解决水、成本和自然环境等问题,还需要大规模的实验和探索。以上材料表明(C)A.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B.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就是能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D.真理就是在社会争辩中不断完善和向前发展【解析】该题考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等观点。A观点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B观点有误,有点绝对化,排除;D观点错误,排除,真理就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向前发展;C符合题意,入选。12.2018年3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张弥曼是长期从事比较形态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及生物进化论的研究,在泥盆纪总鳍鱼类、肺鱼和陆生脊椎动物关系领域的创新性研究结果,对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这进一步佐证了(A)①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其真理性认识是在长期探索中发现的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于科学真理的追求永无止境③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演化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④其创新性研究成果表明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此题考查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题中,张弥曼通过科学研究,对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这表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其真理性认识是在6长期探索中发现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于科学真理的追求永无止境,①②符合题意;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说法错误,排除③;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排除④。故选A。1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关系的认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第二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但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凸显,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第三阶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认识到绿水青山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在实践中是如何认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的?(12分)【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关系的认识及其变化,是在实践中形成、发展、检验,并为社会实践服务的。②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关系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限制,经历了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1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考点集训(三十七)求索真理的历程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5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