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浙江新高考)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文本7 陈情表学案 苏教版必修5
1文本7陈情表李密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目标: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2.思维目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脉络,体会作者情感。3.审美目标: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艺术特色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激趣导入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把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为中华民族忠义孝亲的美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李密用拳拳之心抒写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故事,用执着的“孝”打动了晋武帝,用纯真的“情”感染了千千万万读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陈情表》,感受李密的“孝”情与“忠”情。一、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第一段)臣密言:臣以.(因为)险衅..(凶兆,厄运。衅,征兆),夙.(早。这里指年幼的时候)遭闵.(同“悯”,忧伤)凶.(不幸。指丧父)。生孩六月,慈父见.(用于及物动词之前,有称代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的作用,相当于“我”)背。行年..(经历的岁月)四岁,舅夺.(强行改变)母志。祖母刘愍.(怜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不会走路),零丁孤苦,至于..(至,达到;于,介词,引出对象)成立..(成人自立)。既无伯叔,终.(又)鲜.(少)兄弟;门衰祚薄..(福分浅薄),晚有儿息..(儿子)。外无期功..(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服丧九月为大功,服丧五月为小功。这里都指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形影相吊.(慰问)。而刘夙.(早时)婴.(缠绕)疾.(病)病,常在床蓐.(同“褥”,草席,草垫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废止而离开)。请概括段意:叙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第二段)逮.(到)奉圣朝,沐浴..(蒙受恩泽)清化。前太守臣逵察.(察举,汉代开始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举荐)臣秀才..(优秀的人才。汉代开始实行的地方推选人才制度中的名目之一)。臣以.(因为)供养无主.(承担),辞.(推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授予官职)臣郎中..(官名,始于战国,秦汉时为宫中的侍卫武官,晋至南北朝时为尚书曹司的长官),寻.(不久)蒙国恩,除.(拜官授职)臣洗马..(官名,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猥.(辱,自谦之词)以微贱,当.(担任)侍东宫,非臣陨首..(杀身)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使知道),辞不就职。2诏书切峻..(急切而严厉),责臣逋慢..(逃避,怠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比)星火。臣欲奉诏奔驰..(赴京就职),则.(连词,表转折,但是)刘病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笃.(沉重);欲苟.(姑且)顺私情,则告诉..(报告申诉)不许.(允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困顿窘迫的样子)。请概括段意: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第三段)伏惟..(伏在地上想。旧时奏疏中下级对上级常用的敬语)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年老而德高的旧臣),犹蒙矜育..(怜悯抚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况且)臣少仕伪朝,历职..(连续任职)郎署..(郎官的衙署);本图宦达,不矜.(顾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提拔),宠命优渥..(优厚),岂敢盘桓..(徘徊不前的样子,指拖延不就职),有所希冀..(这里指非分的企求)!但.(只是)以.(因为)刘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薄,迫近),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停止的样子),人命危浅..(生命垂危。浅,不长),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无法用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相继,相互)为命。是以..(因此)区区..(拳拳,形容感情恳切)不能废远。请概括段意:进一步阐明辞不就职的原因。(第四段)臣密今年四十有.(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辛酸苦楚),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明察)。愿陛下矜愍..(怜悯)愚诚,听.(听任,允许)臣微志,庶.(庶几,或许)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当结草....(死后也当结草报恩)。臣不胜.(承受,承担)犬马怖惧之情,谨.(恭敬地)拜表以闻.(使动用法,使……知道)。请概括段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点明全文的主旨。二、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填出空缺处相应的内容。答案①叙孝情②以孝治天下③晓之以理④先尽孝后尽忠微任务活动一准确翻译重点句子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答案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内”“外”词类活用,“期功”词义,“吊”词义,句意对)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猥、以、当、非、陨首、报,句意对)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的辛酸苦楚,不仅仅是蜀中人士以及梁州、益州的长官们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辛苦、所见明知、皇天后土、鉴,否定判断句式,句意对)微任务活动二梳理文章思路,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1.本文题目为“陈情表”,通过阅读文章,回答:是谁向谁陈情,陈什么情?本文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是李密向晋武帝陈情。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②前两段是叙事,后两段是说理求情。叙事部分把矛盾摆在皇帝面前: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而朝廷诏命特下,因此使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第三段重在说理——自己解决矛盾之理:朝廷倡导孝道,祖母正是“无臣,无以终余年”,需要自己尽孝道的时候。第四段据第三段之理,着重陈情:“愿乞终养。”2.阅读第一、二段,思考:对于朝廷的征召,李密打算“辞不赴命”,但是要让晋武帝接受,十分困难。李密是怎么说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就当时的处境来看,如果李密开始就向晋武帝提出请求,不但达不到目的,甚至可能性命不保。因此,李密一开始不谈上表的目的,而是从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谈起,回忆了幼时的悲惨遭遇和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困境,营造出一种情感氛围,使下文提出“辞不赴命”的请求有了必要的感情依据。要说服晋武帝,只有“情”还不够,还得晓之以理。李密先历数“察臣”“举臣”“拜臣”“除臣”的“国恩”,极写“刘病日笃”“告诉不许”的狼狈处境,把尽忠与尽孝不能两全的苦衷揭示出来。再把晋朝“以孝治天下”作为理论根据,说明“辞不赴命”的原因,把握武帝的心理,化解武帝的疑虑,为提出要求铺平道路。提出要求之前,又合理地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解决办法,既做到忠孝两全,又区分轻重缓急,让晋武帝无法拒绝。最后提出要求,也就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3.从全文来看,李密对祖母刘氏的“孝”表现在哪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答案①臣侍汤药,未曾废离;②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③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不能废远;④庶刘侥幸,保卒余年。4.假设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晋武帝问李密:“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你能从文章中找出李密对答的理由吗?李密是如何解决“忠”与“孝”这一矛盾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能。②既叙之以事,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李密通过剖明自己的心迹来打动晋武帝: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将以孝治天下的理与祖母病笃须尽孝的情作对照,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地打动晋武帝,让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祖母病重,从而满足自己“不废远”的要求。5.李密在本文中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并没有对孝情一泄到底,而是用理性加以节制,取得了极为真切、动人的效果,试结合全文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陈情表》是写给晋武帝的,是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而写的。从这个目的出发,李密并没有把孝情一泄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前提下出现。第一段先写自己的特殊命运,以及与祖母刘氏的特殊关系,抒发对祖母的孝情。“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如果把这种孝情继续写下去会有许多话要说,如对祖母的感激、对祖母的怜惜等等。但作者就此止笔,转而写自己蒙受国恩而不能报的矛盾心情,写自己的狼狈处境。第二段表白自己感恩戴德,很想走马上任,“奉诏奔驰”。为什么不能去呢?因为“刘病日笃”,这就从另一方面反衬了他孝情的深厚,因为孝情深厚,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所以才有“实为狼狈”的处境。前面抒发的孝情被节制以后,又在另一个前提下出现了。第三段作者转写自己“不矜名节”,并非“有所希冀”,之所以不应诏做官,是因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排除了晋武帝的怀疑这个前提之下,再抒发对祖母刘氏的孝情,就显得更真实,更深切,更动人。6.李密“陈情”的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陈情于事。李密把自己的一片孝心孝情放在家世不幸和祖母病重的叙述中来显示,凄婉动人。突出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患难与共的恳切而真挚的感情。其孝心,来自亲情,出自肺腑,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另一方面极言晋武帝的知遇之恩,真诚地表达了对晋武帝宠遇的感激之情、尽忠尽节之心,以消除晋武帝对自己的疑心。言辞恳切,博得了晋武帝的怜悯与欢心。使提出的请求合情又合理,难怪晋武帝也为之动情了。5(2)陈情于智。李密面对“诏书切峻”“郡县逼迫”“急于星火”的危急形势,从容不迫,应对自如。采用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方式,猜想可能有的诘难而陈说衷情。仿佛面对晋武帝,一问一答,环环相扣,使晋武帝无懈可击,欲怒而不能,再辅以真情,情理交织,终使晋武帝化怒为悯,化疑为信。微任务活动三赏析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试从感情表达的角度,赏析本文语言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本文借着排比、对偶句式整齐而和谐的节奏,反复强调语意,情感也得以加强。往往通过句式内容上的相互对立和相辅相成,来表达情绪上的起伏变化。如“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就是通过内容上的对立,写出了作者进退两难的狼狈
本文标题:(浙江新高考)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文本7 陈情表学案 苏教版必修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65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