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东省深圳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1-广东省深圳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共同体方式抵御风险、谋求生存是人类的命运性选择。正是以不同类型的共同体为载体,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并逐渐形成由多种文明构成的世界文明。在此意义上,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共同体的历史,一部人们同时性地面对并处理共同体内部及共同体之间关系的历史。但在世界文明不同阶段,在人口与环境、生产力与技术水平、文化与社会传统等具体语境下,人们所遇到和侧重的共同体问题有所不同,共同体理念亦有所差异。在人口总量相对有限、地理空间相对广阔、生产与技术条件相对不发达、不同区域间特别是全球性交往相对有限的语境下,人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在某一地区结成共同体,以抵御来自自然与外族的挑战,进而获得资源,营建家园,延续种族,谋求发展。这种语境下的共同体往往是一种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生存型共同体,其共同体意识,具有鲜明的自我中心论色彩,以及二元对立、多元对立甚至丛林思维的特点。伴随人口增多、技术进步、不同区域内外交流的拓展和深化,如何处理不同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必须关注的问题。近代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随着诸多民族国家的独立,如何同时处理好共同体内部及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更成为影响世界文明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人们日益认识到,世界是由多种文明、多种共同体构成的,并开始反思以自我为中心、主要考虑自身利益的共同体思维,以文明多样性、共同体之间关系为重点的研究开始兴起。世界文明史、全球文明史、文化人类学、全球社会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正是这种趋势的体现。但问题在于,人们的意识往往滞后于已经变迁的生活。环顾世界,仍有一些共同体的思维还停留在全球交往不普遍、以共同体自身营建为重点的阶段。比如,一些发达国家以自身共同体为基点,以对立思维、丛林心态看待世界关系,把世界文明多样性理解为对立性,把世界文明差异性理解为等级性,把和自身不同的文明视为落后、异类甚至敌人,一味强调自身利益的优先性、至上性。直面现实,开眼看世界,是思想变迁,理念创新的前提。当今世界,已经成为多样文明、不同文明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个已然变化的世界,亟需一种以非对立、包容性思维为底蕴的新的世界文明论,亟需一种能够兼容地区、国家、区城、世界等共同体的新型共同体理念。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反映了世界文明的新要求,标志着世界文明的新自觉,开启了共同体理念的新阶段。(摘编自陈忠《世界文明变迁规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必须构建共同体以抵御风险、谋求生存,否则人类社会难以从古代延续至今天。B.近代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出现的共同体,其理念明显要先进于此前的生存型共同体。C.世界文明史、全球文明史、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体现了生存型共同体的转型。D.意识往往有滞后性,这决定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共同体理念跟不上已变迁的当今社会。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A.文章在阐述生存型共同体时,既介绍了其形成的原因,又介绍了其所具有的特点。B.文章以时间为序,从古代写到近代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再写到当今世界,层次清晰。C.文章引用习总书记的话论证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高屋建瓴,令人信服。D.文章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置于世界文明变迁规律的语境下进行阐述,角度独特而新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把握世界文明变迁规律,增强不同文明间的包容与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推进人类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B.认为世界不同文明是有优劣之分的,以及那些和自己不同的文明是落后的文明等观点,已经落后于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C.在生存型共同体中,人们只需要处理好共同体内部的关系;而在当今世界,人们更应该关注不同共同体之间的关系。D.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世界文明的新要求相契合,和二元对立、多元对立的共同体思维截然不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疾病医疗是城乡居民最现实的后顾之忧,医疗保险是解除这种后顾之忧的最重要的制度保障。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陆续建立了面向城镇居民的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制度和面向农村居民的合作医疗制度,为解除人民的疾病医疗负担和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全面推行和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原有的由城镇单位与农村集体包办的医疗保障制度难以为继。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全面推进适合市场经济改革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先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职工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镇居民医保”)等制度。2016年,国务院决定逐步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合二为一,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居民医保”)。当前,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构建和完善的同时,先后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疾病应急救助等救助制度。除此之外,商业健康保险、职工互助保险等补充性保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成,有助于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当然,现今的医疗保障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医保政策公平性和多样性问题,不同群体保障的层次不一样;医疗保险资源分布不合理,一些地方医疗条件比较差;医疗保障缺口巨大,个人支出负担过重;商业保险发展迅速但整体覆盖面较低,商业健康险覆盖率不足;等等。(摘编自郑功成《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材料二:-3-(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材料三: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方案明确规定,将根据医保基金支付能力适当扩大目录范围,优化药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基本医保药品保险水平,缓解用药难、用药贵的压力。在新增调入药品中,将优先考虑国家基本药物、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等。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医疗保险处于较低水平,部分重特大病、罕见病的治疗费用未能列入医保范围,同时药品价格偏高,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多发,甚至出现病患因为得不到医保支持而放弃治疗的情况。近年来,国家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推进了医疗、医保、医药三方面体制的联动改革,逐步提高了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标准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使医疗保险水平偏低的状况有了较大改善。由于保险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需求不断释放,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逐年上升。此次调整医保目录,尤其是新增17种抗癌药并大幅降价,是一个重要举措,无疑是惠民利民深得民心之举。我国是一个癌症多发的国家,由于抗癌药品研发力量还比较薄弱,需要从国外进口抗癌药,但过高的药价又制约了病患的使用。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开得越来越大,进口药的关税不断降低,降低药价也有了现实条件。正是基于此,此次17种抗癌新药不仅能够进入医保目录,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药价,使病患不仅能够用得到药,而且用得起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在医疗费用上昂贵的压力。(摘编自《医保目录调整彰显深化医改新成就》)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解除城乡居民的疾病医疗之忧,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医疗保险这项工作,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收到显著成效。B.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回落到1.3亿人,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没有享受到新农合的好处而失去了积极性。C.2014年,我国职工医保基金收入为8000亿元,而2018年已逾12000亿元;与此同时,我国职工医保基金支出也在持续稳步增长。D.2018年,我国职工医保基金累计结存超过18000亿元,而职工医保基金支出为10000多亿元,这说明我国职工医保基金是充足的。-4-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如今的医疗保障制度依然存在医疗保险资源分布不合理、个人支出负担过重、商业健康险覆盖率不足等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B.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应因时而改,因时制宜,20世纪90年代推进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2019年调整医保目录就是有力的证明。C.随着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以及医疗保障工作的推进,我国以前经常出现的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甚至放弃治疗的状况有望得到改善。D.过去一段时间,我国没有把一些重特大病、罕见病的治疗费用纳入医保范围,这是因为当时我国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国家并不富裕。6.西方有些记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保障工作成效甚微,如果要反驳他们的观点,你有哪些理由?请根据材料加以阐述。(6分)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涵元阁岑燮钧舜江有个著名的涵元阁,旧主人据说是前清大员。少爷是书痴,搜集了不少孤本。暮年,少爷膝下荒凉,多次对书童谢玉良说:“不知涵元阁会落在谁手。倘也是个爱书的,我也放心了。”“老爷,你放心,有我在一天,就不会让涵元阁丢失一本书。”少爷曾跟着高人,学会了古书修复。谢玉良是书童,自然也懂七八分。少爷过世后,涵元阁捐给了舜江大学的图书馆,他就成了古籍部的修书匠。他有一手当年跟着少爷学的绝技——借尸还魂法,能把整个旧书纸更换,让原来的墨迹附在新的纸张上。这一技法,江湖罕见。谢玉良渐渐老去,就带了个徒弟——龙志安。龙志安是个年轻人,学古典文献的。修古书是件精细活,须坐得冷板凳。拆线,清洗书页,处理虫眼,替换册页,重新装订,这可不是简单的事,一天糊不了几页。尤其是借尸还魂的技法,不轻易传人。入了这个行,就得守着这个活。龙志安虽不敢怠慢,眼神却总有点迷茫。谢玉良闲了时,就给龙志安讲当年的事。“我是答应了老爷的,他守一辈子,我也守一辈子。”仿佛这藏书楼就是他的旧主人一般。可惜,形势逼人。日本人攻下了上海,舜江府也危在旦夕。舜江大学西迁,搬走了涵元阁的一半藏书——车马颠簸,已不能再多带了。“师傅,你跟我们一起走吧。”“我老了,跟不了你们年轻人了。这半楼藏书,耗费了老爷的一世心血,宋元孤本,尽在其中,你要好生看管,剩下的,我守着。”“师傅,你要好好的,等我们回来!”龙志安眼睛红了。日本人进城那一夜,谢玉良住在涵元阁。他提着一盏马灯,前前后后仔细查看。他把灯芯旋得只剩一点点,一灯如豆。他上楼下楼,坐立不安。过了会儿,他听到外面日本兵一队队经过,感觉楼都在震动,那靴子仿佛就踏在古书上一般。一天,一个日本人进入涵元阁,身后跟着两个侍卫、一个翻译。翻译官说,太君想上楼参观参观著名的涵元阁。谢玉良说,除了一堆破书,又没什么好看的。“破书?我就是要看破书!”日本人说着半生不熟的汉语。“把书柜都打开!”翻译撂下一句话。谢玉良没法,只得一一打开。“下去!”日本人把他-5-赶走了。谢玉良弓着背,在楼下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迟钝的耳朵变得特别灵敏,上面的些微声响都牵动着他的心。他几乎说得出每本书的来历,其中最东边一柜的最上层的一套书,少爷第一次用借尸还魂法把破损严重的册页换掉。看着旧墨迹重新附着在新书页上,少爷说有这门绝技,古书可以不朽了。前几日,谢玉良检视书柜,发现这一套书竟然没有西迁,他心头一沉。日本人走下楼来,捧着一函旧书。谢玉良眼睛直了,他伸出手去,想把那函书夺回来,侍卫把他挡住了,他喊:“书不下楼——不能拿走啊!”这一说,仿佛提醒了日本人:“你的,知道,孤本哪里?”谢玉良装糊涂道:“我只是个管门的,什么孤本不孤本?”侍卫一把把他推倒了。第二天,涵元阁门口的牌子换成了“东亚文化联谊处”,日本兵已经站上了岗。谢玉良再也不能进入涵元阁。他撑着手杖,绕着涵元阁一圈圈地走。涵元阁虽不高,却仿佛九层高台一般。他几乎每天都要沿着涵元阁外边的小路,绕着往里
本文标题:广东省深圳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740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