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7为世界工作一、基础与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袁阔成先生将《三国》讲活了,他那________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②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________,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③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13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读《春秋》,宝相庄严,________。A.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绘声绘色B.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栩栩如生C.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绘声绘色D.绘声绘色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答案】B【解析】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今后,农业部门将借鉴国外标志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管理制度。B.在劳苦和献身的一生之后,年近六十的马克思是有充分的权利休息的。但是,他根本不考虑休息。C.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分赴黑龙江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关于稳定粮食生产、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D.毋庸置疑,网络民意表达较之传统媒体上的民意表达更为直率、本真,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因为网络这面“镜子”的存在而增加了透明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答案】B【解析】A.结构混乱,可将“有”改为“的”。C.语序不当,应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的建议”。D.成分残缺,“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的主语应为“网络这面‘镜子’的存在”。3.下列句子,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2-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D.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答案】D【解析】A.“府上”是对别人的家的尊称,应改为“寒舍”。B.“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应改为“感念”。C.“家严”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应改为“令尊”。D.正确,“荷”常用于书信、公文等中表示感谢或客气。4.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是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①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②____________________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③____________________,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④________________。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牵涉到很多方面,它需要⑤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吗②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③“一刀切”的模式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⑤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二、文本阅读阅读“马克思在文学鉴赏方面”至“而是一个谈笑自若的俗世的人”,完成后面的题。5.马克思“为世界工作”,废寝忘食,但他又是一个善于休息的人。请根据文本概括他休息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通过文学鉴赏(文艺欣赏)的方式得到休息。②在数学研究和发现中寻求休息。6.从选文看,马克思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具有崇高理想(志趣)的人。②目标坚定、始终如一的人。③懂得工作与休息结合的人。④兴趣爱好广泛的人。⑤普通的谈笑自若的俗世之人。7.从马克思对文学的态度看,你认为对我们今天阅读文学作品有没有借鉴价值?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有。这些借鉴价值体现在:①阅读面要广,只有广博阅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丰富、思考力强的人。②要善于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③要放出眼光,能鉴别是非、-3-美丑、善恶。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孤独者爱因斯坦王玉新赵伟爱因斯坦的人生在我们今天看来称得上是辉煌的,但他却是孤独的,他一辈子生活在常常的孤独感中,他说:“我实在是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到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在今天,所有的人都在赞颂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伟大神奇,不只是宇宙空间的飞行和研究,就是在计算机领域,信息的存储,也都离不开他的理论,但在相对论刚刚创立的时候,他却为了他所追求的真理,把自己置于孤独的境地。由于相对论的创立触动了占统治地位的经典物理学,引起传统观念和势力的阻挠。先是物理学界和哲学界,后来又加上政治势力,都对爱因斯坦和他们的相对论进行排斥和反对。科学被卷进了政治。1920年,更大规模的敌视行动开始了。柏林大学的学生在爱因斯坦讲课时蓄意捣乱,爱因斯坦愤然离校,后来,柏林出现了一个专门攻击相对论和爱因斯坦的魏兰德组织,他们描写文章,发表演讲,收买科学家,辱骂爱因斯坦,在普鲁士科学院的会议厅里,爱因斯坦身旁的两把椅子是空的,没有人敢靠近他,他被视为危险分子,周围充满了敌意,德国实验物理学家、19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勒纳也对爱因斯坦进行恶毒攻击,魏兰德更是疯狂,居然在报纸上说“要杀死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被迫离开了柏林。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从此,德国反对相对论的运动更加气势汹汹。4月1日,德国普鲁士科学院开除了最享有盛名的、堪称国之瑰宝的院士爱因斯坦,5月10日午夜,爱因斯坦相对率的书籍被投进柏林国家歌剧院广场中央的火堆里,后来,一位从柏林来的朋友给爱因斯坦带来一本棕色封面的画册,画册的第一页就是爱因斯坦的大幅照片,并附有罗列罪行的说明文字,文字下面的括弧里有4个小字:尚未绞决他的祖国抛弃了他,他周围的知识分子抛弃了他,他成了一个孤独者。爱因斯坦永远不能理解的另一个难题是他的名声,他创立的理论十分深奥,只能使当时很有限的少数科学家感到激动,但是他的名字却在文明世界家喻户晓。他对这种现象困惑不解:“我有过好主意,其他人也有过。但是我的幸运在于被接受了。”社会公众如同洪水暴雨似的对他表示关注使他感到困惑。人们想会见他,陌生人在大街上会停步向他凝视和微笑,科学家、政治家、学生和家庭主妇写信给他,甚至他身上的东西,哪怕一颗扣子,也成了别人的圣物。以色列人民还请他去当总统。他永远不能理解为什么他受到这种关注,为什么要把他作为与众不同的人突出出来。-4-他拒绝著名作家的来访或很有成就的画家为他画像,很少有例外情况,只有一次他改变了态度,一位画家请求为爱因斯坦画像,自然被他拒绝:“不,我没有时间。”画家坦率地说:“但是我需要靠这幅画所得的钱啊!”爱因斯坦回答:“是这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当然可以坐下来让你画。”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包括居里夫人、妹妹玛娅在内的亲朋好友相继去世,爱因斯坦遭受了沉重打击,不时流露出孤独感伤来。特别是他看到自己和一些科学家为了维护和平而建议美国研制的核武器,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他自责不已。1955年4月18日,76岁的爱因斯坦与世长辞,弥留之际,他在昏迷中含糊又痛苦地用他的母语急促地说着什么,这是他最熟悉、最自然的语言,也是心里最感温暖和痛苦的东西。(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爱因斯坦认为自己是孤独的:“我实在是个孤独的旅客,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到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他为了追求关系,把自己置于孤独的境地。B.相对论的创立触动了物理学界、哲学界和政治势力,引起传统观念与势力的阻挠、排斥和反对,爱因斯坦被视为危险分子,周围的人对他充满了敌意。C.希特勒执政后的德国反对相对论的运动更加气势汹汹:普鲁士科学院开除了他,烧毁了相对论的书籍;附有他的“罪行”的画册注明他是“尚未绞决”者;魏兰德更是疯狂,居然在报纸上说“要杀死爱因斯坦”。D.爱因斯坦创立的理论,使他的名字在文明世界家喻户晓,他对这种现象困惑不解,认为十分深奥,永远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会受到这种关注,与众不同。【答案】B【解析】A.“为了追求关系”有误,应为“为了追求真理”。C.魏兰德的疯狂言行发生在希特勒执政前。D.错在“他对这种现象困惑不解,认为十分深奥”,“十分深奥”应指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9.请就作者对爱因斯坦言行的介绍,简要概括爱因斯坦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爱因斯坦把自己一生的精力奉献给科学研究,为了事业的成功,他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分散精力去注意、从事人际的交往。②爱因斯坦谦虚、坦率的性格及美德,并且他认为自己是一位幸运的成功者。③爱因斯坦珍惜每寸光阴、淡泊功名的思想,正是这点成就了他的事业与辉煌。④爱因斯坦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位成功的幸运儿,不值得人们如此推崇、爱戴;所以他从来都是无法理解人们如此关注、突出他的做法。(答出3点即可)10.爱因斯坦在近百年前创立的相对论至今无人企及,作者在本传中为何不重点写他在科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要着意写他的孤独?请你就其原因作出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答案】要点:①从精神层面来突出爱因斯坦的精神品质。②高度赞扬了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③表明创造科学奇迹需要付出艰辛,历史不会忘记他。④说明虽然爱因斯坦遭遇了孤独,但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答出3点即可)11.你认为文章结尾写爱因斯坦在弥留之际所说的心里最感温暖和痛苦的东西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温暖”:①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②成就贡献得到了世人的理解。③爱国的民族情结。“痛苦”:①被自己的祖国抛弃。②科学成就不能得到理解。③科学成果却被利用给人类造成了灾难。④至死没能回到自己的祖国。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异域人生 7 为世界工作课时作业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748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