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传记 第6课 罗曼·罗兰(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1
-1-第6课罗曼·罗兰(节选)◎诗海拾贝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赏析】元符三年(1100),苏轼遇赦召还,渡琼州海峡时写下此诗。“参横斗转”,是夜间渡海时所见;“欲三更”,则是据此所作的判断。这句诗调子明朗,可见当时诗人的心境。三、四两句,就“晴”字作进一步抒写。“云散月明”,“天容”是“澄清”的;风恬雨霁,星月交辉,“海色”也是“澄清”的。这两句,以“天容海色”对“云散月明”,仰观俯察,形象生动,连贯而下,灵动流走。后四句转入议论,但议论中感情深沉,用典贴切,包容量大,蕴含了平生此游极度复杂的感受。诗中没有怨,没有悔,而只是感到祸中得福,真是胸襟阔大,宠辱不惊。◎语林撷英罗曼·罗兰名言1.我创造,所以我生存。2.英雄常食苦难与试炼的面包。3.扼杀思想的人,是最大的谋杀犯。4.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5.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6.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7.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8.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的黑夜的唯一光亮。9.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10.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作者卡片姓名斯蒂芬·茨威格-2-生卒年1881~1942籍贯奥地利相关资料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20世纪20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传记有《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巴尔扎克》《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三作家》《罗曼·罗兰》等◎背景呈现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传记作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8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并开始从事文艺创作。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一大批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一个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代表作有《名人传》《约翰·克利斯朵夫》等。本文主要截取了罗曼·罗兰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生活历程,描写了罗曼·罗兰就读的高师的教育特点、他与同窗好友的共性、当时的文化风气等外在因素;重点突出了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罗曼·罗兰个人的人生向往、爱好才能与生命选择,生动地塑造了青年罗曼·罗兰的形象。◎知识链接《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此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另一个是俄国的作家,各自处于不同的领域,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坚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与劫难而一味地沉沦,那么就定能冲破肉身的束缚,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一、字音辨识1.单音字炯.炯发亮(jiǒnɡ)剖.析(pōu)云遮雾障.(zhànɡ)避.免(bì)热衷.(zhōnɡ)普利塔涅.(niè)-3-2.多音字择选择.zé担负担.dān择.菜zhái重担.dàn奔奔.放bēn模模.糊mó投奔.bèn模.样mú宿宿.舍sù扎扎.实zhā一宿.xiǔ扎.染zā星宿.xiù挣扎.zhá二、字形辨认xuān(喧)嚣xuàn(渲)染寒xuān(暄)混dùn(沌)馄tun(饨)迟dùn(钝)爱mù(慕)帷mù(幕)日mù(暮)白xī(皙)天qiàn(堑)zàn(暂)时三、词语辨析1.友谊情义友谊:朋友间的交情。情义:亲友同志间应有的感情。侧重于“义气”。2.津津有味津津乐道津津有味津津乐道津津有味:形容趣味浓厚或吃得有滋味的样子。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后面不能再接“谈论”“说”等动词。四、词语积累1.名噪一时:一段时间内名声显赫。2.如饥似渴: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形容要求很迫切。3.炯炯有神: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炯炯: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1.从课文内容看,节选的是罗曼·罗兰人生里程当中的哪一部分?-4-[我的理解]他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生活历程。2.综观全文,讲述了罗曼·罗兰在高师阶段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我的理解]①高师教育特点;②他的学习情况;③与朋友的交往;④对偶像的崇拜;⑤创作情况。3.文脉梳理罗曼·罗兰(节选)高师教育的特点高师教育对传主的影响①获得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无可比拟的工作能力和勤奋精神②与好友的交流产生了新的崇高的境界③对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倾注了仰慕之情知识能力理想境界精神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创作1.巴黎高师教育的特点有哪些?[名师指津]细读课文第一段,总结概括。[我的理解]①与世隔绝:这里的学生与外界隔绝,远离实际生活,能更好地领会历史生活。②有效方法:这里的教育富有成效地结合了传统精神和经过检验的方法。③要求严格:这是一所严格的学校,要求学生有不知疲倦的勤勉精神。④全面发展:这里致力于全面教育,容许学生享有有限度的自由。⑤成果突出:这里曾经培养出法国最渊博的学者。2.罗曼·罗兰有哪些优秀的品质?高师教育最终对罗曼·罗兰有怎样的影响?[名师指津]第一问,找出文中体现其优秀品质的事迹并加以分析。第二问,从高师教育的重要性方面回答。[我的理解]罗曼·罗兰追求思想自由,富于奔放的热情并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崇拜并学习伟人,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勤奋努力地学习等等。高师教育是罗曼·罗兰成功的基础,严格而规范的高师教育使他获得了许多知识,接触了很多有共同志趣的朋友,有了明确的崇拜偶像,受到了老师的肯定,最终使他成为法国甚至世界著名的作家。3.罗曼·罗兰在高师选择历史和地理作为主要学科,对他日后的成功有什么作用?[名师指津]从这两科对他的影响方面作答。[我的理解]罗曼·罗兰选择历史和地理,使他获得了较大的思想自由,对他后来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他建立了自己的基本历史观,一种发展的历史观,以此来观察事物的深度和广度。4.“他第一次学会了把世界史看作是各个时代的涨潮与退潮的永恒活动;对于各个时代来说,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一个活的统一体。”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收到了什么表达效果?-5-[名师指津]注意该比喻句的意思以及传主的世界观。[我的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学习对他的深刻影响。高师的学习使他建立了自己的基本历史观。这种历史观的核心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各个时代的更替流变犹如一个有着内在因果关系的生命体。这句话也说明了罗曼·罗兰能历史地、发展地、联系地看待世界万事万物。5.在高师,他与哪些人交往?他们的思想如何?[名师指津]从课文的三、四、五段中寻找总结。[我的理解]与保尔·克洛岱尔、安德列·休阿列斯、夏尔·贝济等先后交往。他们对人生充满奔放的热情和对世界有极其严肃的理解;他们有着自觉的使命感和生命追求;他们有着一些共同的爱好,如他们迷恋莎士比亚,他们推崇开阔的英雄般的生活,对托尔斯泰倾注了倾慕之情,把他当作剖析自己一生的偶像。6.在这篇文章中,对罗曼·罗兰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是谁?作者是如何利用他们与传主的关系来突出传主形象的?[名师指津]从课文的四、五段总结。[我的理解]对罗曼·罗兰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是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他们对罗兰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罗兰对他们两个是狂热的,这体现了罗兰执着与热情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崇高的理想与高尚的志趣。作者选择相关材料时主要考虑这些材料是否能够体现人物的品格精神,从而突出传主的形象。与前两篇传记相比,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这篇传记有何特色?试举例说明。[名师指津]从客观式描写和作者主观介入式角度区分。[我的理解]前两篇传记侧重写人物的言行,看上去更为客观,笔法一般追求细腻准确,把大量的个人认识通过人物对话或者对人物言行的分析一丝不苟地详细表述出来。而茨威格的传记则更多地表现出作者的主观色彩。作品立足于现实,直逼人物内心,对奇特命运下个人的遭遇和心灵的热情进行描摹。这体现在对传主的分析上:“这是一所严格的学校,要求学生有不知疲倦的勤勉精神。由于它致力于全面教育,因而容许学生享有有限度的自由,避免德国所特有的那种专门化教育法的巨大危险。所以,法国最渊博的学者——雷南、饶勒斯、米什勒、莫诺和罗兰都出身于高师,这绝不是偶然的。”这段话不是一段记叙性的话,而是在阐明作者的观点:因为受到了这种严格又有自由的教育,罗兰才能够和这些人一样成为渊博的学者。人物心理的细致刻画-6-◎写法指导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使用心理描写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心理描写要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首先要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使心理描写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成为多方面展现人物性格并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要兴之所至,信笔写去,游离了人物而空发议论、徒作感叹,使心理描写成为累赘。2.心理描写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可主观臆造,不可无限制扩大。过于冗长烦琐的心理描写,非但达不到真切感人的目的,反而会令人生厌。恰当的心理描写,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3.心理描写可以采用内心独白、动作暗示、绘景显情等多种手法,一般使用第一人称。因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当它和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写作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时,更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范文示例面对大家的掌声,张晓萌觉得有些不知所措,心里就好像藏着一只小兔子,扑腾扑腾地直跳,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异常闷热,张晓萌的额头冒出了汗。怎么办呢?对不对同学们说出真实情况?张晓萌虽然心里特别渴望得到同学们的这种掌声,但是,她知道,如果不说出真相,自己可能会被贴上不诚实的标签,承受的,将是内心深处道德的谴责!“我可以不要表扬,不要虚名,但我绝对不能丢了诚信!”这样想着,她站了起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大家。她感觉到大家似乎愣了一下,但片刻后,掌声更加热烈地响起,她从大家的眼神里看到了另一种敬佩。风吹过,是很细腻的和风,张晓萌感到了内心深处的舒畅……是什么造就了罗曼·罗兰从这篇传记中,我们不难发现罗曼·罗兰日后获得成就的多重原因。无论是从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当时与他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还是当时社会的思想情形——罗曼·罗兰身处的文化环境来看,都表明罗曼·罗兰是时代的产儿,是时代文化培育和造就了他。但是,离开了个人的主观因素,罗曼·罗兰也不会成为后来成就斐然、有独创性的罗曼·罗兰。在这篇传记的结尾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伟大的作家勤奋努力、广泛涉猎的身影:他对一切(哲学、生物学、逻辑学、音乐、艺术史)都感兴趣,他如饥似渴,大口大口地吞饮着精神世界中所有的清泉。正是他这样如饥似渴地学习,才成就了才华横溢、品格卓异的罗曼·罗兰。◎适用话题-7-罗曼·罗兰:一条写满音符的河(节选)王芳我愿意把罗曼·罗兰比喻成一条河,是因为他的人生和他的作品一开始就以河的姿势出现在我的面前,这条河流经我青春的岁月时,我被他的雄浑壮阔、自由无羁、热情澎湃的势头震住了,他的文字之流融进我的血液,我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饱满,充盈。不知有多少个白天我捧读他的文字,欣然之中手舞足蹈,又有多少个夜晚我兴奋难眠,反复咀嚼,为的就是他人格的伟大,哪怕是只洒播出一点点光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传记 第6课 罗曼·罗兰(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76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