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爸爸和书教学设计【导读】爸爸和书教学设计共含3篇,由编辑投稿,网友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第一篇范文:爸爸和书教学设计爸爸和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系列,如果你喜欢可以下载全文。教学分析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作者通过写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经过,回忆“我”的爸爸节衣缩食,为我们带来得快乐。表达了爸爸对我们的深切关怀和所寄托希望,说明这件事对“我”的影响。使“我”懂得读书乐趣,热爱读书。教学目标从爸爸省吃俭用买书以及书籍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中,引导学生热爱书籍、热爱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学情分析学生能够认真朗读课文,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构想本课内容较为简单,让学生分小组自学,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采用启发式教学为主。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片教学时数1课时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阅读要求。1、看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2、这是一位慈祥的爸爸?爸爸和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学习第6课。二、自读课文(根据提示要求进行)1、“我”和姐姐有多少书?这些书是怎么来的?2、课文中着重讲了那一本书?是怎么来的?3、边读边注意生字的读音。4、阅读后检查汉字情况,着重正音(指名读生字词)三、指导阅读。1、课文中那几个自然段是将爸爸给我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经过的?请把他们用大括号表示出来。2、前面讲什么?后面讲什么?3、看看课文分几段?4、指名说说每段的意思。四、放录音,再读课文,理解重点内容。1、提示:把课文重要的地方读一读,把自己最感动的地方画下来。2、分角色读第二大段。3、同位分角色读第二大段。五、总结全文,结合谈体会。1、你们的爸爸、妈妈给你们买书吗?2、你们从读书中得到了什么乐趣?作业设计讲一个你所知道的和书有关的故事。板书设计书多整齐地排列其中爸爸和书买书买书比乘汽车强爱读成为热爱学习的人课后小记第二篇范文:爸爸和书教学设计下面由的作者为你提供爸爸和书教学设计的写法。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珍贵的原因,使学生更加喜欢读书,热爱学习。2.学习本课生字,通过,读准字音,了解词意,并有感情地读出人物的对话。3.默读课文,找准重点段,试着总结每段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课文中爸爸给“我”买书经过这部分,懂得《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来之不易和读书的乐趣。2.找准重点段,训练给课文分段及归纳段意。3.感受“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爸爸说这番话时的思想感情。教学思路1.以读为主,读中悟,悟中读。2.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体会“父亲希望子女成为热爱学习的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了解《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珍贵的原因,使学生更加喜欢读书,热爱学习。(二)了解字音词义,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三)找准重点段,总结每段主要内容。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懂得并体会《皇帝的悲哀》这本书为什么珍贵。(二)体会“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爸爸说的这番话的意思及思想感情。(三)试给课文分段。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皇帝的悲哀》这本书。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3.把不懂或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二)板书课题:爸爸和书。导入新课: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爸爸和书有什么关系?)是啊,爸爸和书有什么关系呢?学习课文后就知道了。(三)自学课文。布置预习要求,由学生预习。1.边读书边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用“△△”作上记号。2.标出序号,找准重点段,试写各段主要内容。3.画出课后思考的句子,想想你是怎样理解的?(四)指导阅读。1.汇报自学情况:(1)先由学生汇报自学的收获或不明白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作进一步检查。学生可按自学要求汇报,也可以学懂一点讲一点。如懂得题目的意思;知道哪些部分是写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经过。又如学会了哪些生字,学懂了哪些新词,还有哪些词不理解等等。教师在检查过程中,可根据要求询问学生是怎样学的?也可以补充一些学生没有讲到的问题。总之,教师以指导、点拨为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初读课文。(2)在字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字的读音和字形。①注意下面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②注意下面字的字。买买2.指导精读课文:(1)先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①默读思考:《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来说为什么是最珍贵的?这两段主要内容是什么?②学生自学讨论:《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来说最珍贵的原因是“只要一翻开这本书,当年买书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投影:“一……就……”体会出这本书的珍贵与“当年买书的情景”有关。总结1、2自然段主要内容:《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来说是最珍贵的。(2)学习重点段落3~12自然段:①请一学生读文,其他同学思考:A.爸爸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给“我”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B.你怎样理解爸爸在给我买书过程中说的那些话?理解A:爸爸是在公司倒闭,妈妈干零活,“我”无人照管,家中生活十分窘迫和贫苦的情况下给我买书的。而且买的是旧书,很便宜,还是用乘汽车回家的钱买的,而回去的路又不好走。理解B:重点体会父子二人买书后在路上的对话。投影a:“怎么样,乘汽车比买书强吧?”……“不,买书比坐汽车强!”体会b:在路远天寒情况下,爸爸用反话激励“我”,使“我”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投影b:“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但是不这样做的话,爸爸就没法给你买这本书了!”体会b:爸爸的这句话既体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理解,同时又讲了这样做是迫不得已的。投影c:“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体会c:爸爸朴实的话语,沟通了父子之间的心灵。爸爸含着热泪的一番话,使我倍感书来之不易,所以“我”觉得“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为此,更加珍惜这本书。②反复朗读,理解句子含义。A.再读重点句,体会句子深刻含义。B.分角色朗读,理解人物情感。C.通读第3~12段,归纳主要内容。爸爸给“我”买《皇帝的悲哀》的经过。(3)学习课文第13至第15自然段:默读概括13至第15自然段,概括主要内容:爸爸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继续给我买书以及买书给全家带来的欢乐。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出:读书,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自读最后一段归纳总结主要内容:“我”和姐姐的一百来本书是怎样买来的,指出爸爸买书的目的是希望我们成为热爱学习的人。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并试归纳各段主要内容。(1)老师提问: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爸爸给我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经过的?(2)学生朗读全文,找出课文3~12自然段是讲爸爸给我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经过的`。(3)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讲《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来说是最珍贵的。第二段:(3~12自然段)主要讲爸爸给“我”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经过。第三段:(13~15自然段)主要讲爸爸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继续给我们买书以及买书给全家带来的欢乐。第四段:(16自然段)概括地讲“我”和姐姐的一百来本书是怎样买来的,指出爸爸买书的目的是希望我们成为热爱学习的人。(五)总结全文。1.让学生在朗读全文基础上,试总结全文主要内容。2.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老师补充、做小结。这篇阅读课文,作者怀着深情,通过写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经过,回忆“我”的爸爸在生活困苦的情况下,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为“我们”买书,给全家带来的欢乐,表达了爸爸对“我们”的深切关怀和所寄予的希望,说明这件事对“我”的童年生活有深刻的影响,使“我”懂得读书的乐趣,成为热爱学习的人。3.学习了课文,你觉得读书有乐趣吗?有哪些乐趣?在学生自己谈体会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懂得:读书能给人带来很多乐趣,它可以使人增长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激发情趣。所以,我们从小就应爱书,读书,让书成为我们的朋友,使自己成为热爱学习的人。第三篇范文:爸爸和书教学设计本文是的网友推荐,并由本站编辑整理的爸爸和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仅供写作参考。教学内容:汇报自学情况,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学目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爸爸对子女的关怀和期望,立志做个热爱学习的人。教学过程:一、汇报自学情况1.指导读出字词。2.指名读课文。3.用概括的话说说每段的意思。哪几个自然段说的是买书的经过呢?(第三——十二自然段主要讲爸爸带着“我”,克服困难,步行回家,节约出坐汽车的钱给“我”买了《皇帝的悲哀》这本书。)4.理解词语。(运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理解。)清晰——清楚。课文指当年买书的情景清楚地出现在眼前。忍受——把痛苦、苦难、不幸的遭遇等勉强承受下来。本文指买书回家,路过荒山大桥时,寒风呼啸,刺骨,冷得直发抖。但“我”和爸爸坚持走过来了。倒闭——指企业或商店因亏本而停业。二、提出文章中难以理解的问题。三、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讨论。1.出示思考题:(1)爸爸是在什么情况下给“我”买书的?(2)为什么“我”冷得直发抖,还大声说买书比坐车强?(3)爸爸含着热泪说了哪些话?说说这些话的意思。2.逐题讨论理解。第1题,让同学动笔划出有关的语句。(如“爸爸所在的公司倒闭了。”“爸爸只好去做临时工,妈妈也要出去干零活。”“一家旧书店”“给你买一本书,今天就不能乘汽车回家了。”)理解“倒闭”的含意。第2题,找出书回来的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词语。(表示困难的词语:“路真远啊!”“我有些走不动了”“寒风呼啸”“冷得直发抖”;克服困难的词语:“紧紧伏在”“忍受刺骨的寒冷”“大声说:‘不,买书比坐汽车强!’”)说说为什么“我”冷得直发抖,却大声说买书比坐车强。(教师引导体会作者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迫切心情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勇气。)第3题,找出爸爸含着热泪说的话,读一读。结合上下文说说爸爸当时说这句话的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这句话看出爸爸多么的慈祥,多么疼爱子女。为了满足子女喜欢读书的愿望,吃多少苦,受多少累也心甘情愿,从而也看出爸爸对孩子的期望:做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人。)另外还要通过作者老缠着爸爸念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热爱读书,为什么这本书比任何一本书都要珍贵,从中体会读书的乐趣。的网友希望你能喜欢以上3篇爸爸和书教学设计范文,你还可以点击这里查找更多爸爸和书教学设计范文。
本文标题:爸爸和书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86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