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感染性相关检验指标及临床意义
常用的几个感染指标一WBC二ESR三CRP四PCT五SAA六G试验和GM试验1白细胞WBC↑14.5210^9个/L3.5-9.52中性粒细胞%Neu%↑81.20%40-753淋巴细胞%LYM%↓8.20%20-504单核细胞%Mono%9.30%3-105嗜酸性粒细胞%EOS%1.10%0.4-8.06嗜碱性粒细胞%BASO%0.20%0.0-1.07中性粒细胞计数Neu#↑11.7910^9个/L1.8-6.38淋巴细胞计数LYM#1.1910^9个/L1.1-3.29单核细胞计数Mono#↑1.3510^9个/L0.1-0.610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0.1610^9个/L0.02-0.5211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O#0.0310^9个/L0-0.0612红细胞RBC↓3.3010^12个/L4.3-5.813血红蛋白Hb↓108.00g/L130-17514红细胞比积HCT↓0.3230L/L0.40-0.5015红细胞平均体积MCV97.90fL82-10016红细胞平均Hb含量MCH32.70pg27-3417红细胞平均Hb浓度MCHC334.00g/L316-35418RDW标准差RDW-SD42.7035-5419RDW变异系数RDW-CV0.120.11-0.1620有核红细胞计数NRBC#0.0021有核红细胞%NRBC%0.0022血小板计数PLT↑383.0010^9个/L125-35023血小板比积PCT0.003L/L0.001-0.00424血小板平均容积MPV8.90fL5.5-14.525血小板分布宽度PDW↓8.809-1826大血小板%P-LCR15.30%13-5527C反应蛋白CRP↑200mg/L0-1028血清淀粉样蛋白SAA↑200.00mg/L101血沉ESR↑105.00mm/h0-431降钙素原PCT0.079ng/mL0.1提示细菌感染0.5提示败血症一、白细胞(WBC)计数参考值:1.成人3.95~9.5×109/L2.儿童5.0~12.0×109/L3.婴儿15~20.0×109/L危急值:30.0×109/L白细胞分类计数WBC临床意义WBC↑中性粒细胞比例↑急性细菌感染,少数病毒感染非感染原因如实体瘤,生理原因月经等WBC↑淋巴细胞比例↑急性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等WBC↑嗜酸粒细胞比例↑寄生虫感染结核,肿瘤,药物及变态反应等WBC↓↓某些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脓毒症)的危急病情注意个体差异•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目前采用魏氏法测定的血沉值,是指第一小时末红细胞在血沉管中垂直下降的毫米数•血流中的红细胞,因胞膜表面的唾液酸具有的负电荷等因素而互相排斥使细胞间距离为约为25nm,故彼此分散悬浮而下沉缓慢。如血浆或红细胞本身发生了改变,则可使血沉发生变化二红细胞沉降率(ESR)【参考范围】男性:0〜15mm/h;女性:0〜20mm/h。【临床意义】1、红细胞沉降率生理性增快:12岁以下、60岁以上、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2、红细胞沉降率病理增快:各种急慢性炎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等3、血沉减慢意义较小:可因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严重减低所致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脱水血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假体周围感染是导致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一个重要原因。一旦出现假体周围感染,往往需要进行手术翻修处理,因此,对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也就变得非常重要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是其最常用的感染筛查检查方法对于那些临床检查假体周围感染几率较低的患者,如果血沉小于30mm/h,C反应蛋白低于10mg/L,那么就足以排除假体周围感染三、C-反应蛋白(CRP)当人体处于急性炎症期时,如遭遇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人的体温及白细胞数就会升高,血液中的某些蛋白质也会显著升高,由于这些血浆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急性时相反应C-反应蛋白是第一个被认识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临床意义正常参考值:10mg/L10CRP99mg/L多提示局灶性或浅表性感染CRP≥100mg/L多提示脓毒症或侵袭性感染常规CRP、hsCRP的区别两者检测血中相同的物质(仅是检测方法和范围的差异0.5~5mg/LhsCRP(准确的检测低水平的CRP和微小变化,更敏感)5~160mg/L常规CRP(低水平区灵敏度较差)hsCRP主要用于诊断和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主要用于细菌感染、各种炎症过程、组织坏死与组织损伤(如外科手术后)及其恢复期的筛检、监测、病情评估与疗效判断13细菌或病毒感染鉴别的特异性、灵敏性CRP>WBC>ESRCRPWBCESR急性炎症反应时间炎症进程开始后4~6h明显上升36h~50h达高峰当感染控制后血CRP水平迅速下降升高较慢,在炎症早期WBC不如CRP出现的快治疗后变化缓慢一般2~3d才开始升高,治疗后几周后仍不能降至正常影响因素不受病人的个体差异、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的影响易受年龄、日间变化、妊娠与分娩、机体抵抗力、药物治疗等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均可使WBC降低易受年龄、性别、温度、贫血、血沉管位置、药物等因素影响相关疾病的活动性(细菌感染)CRP动态变化能反应疾病的活动性细菌感染增高,病毒感染不增高升高幅度与细菌感染程度呈正相关不受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影响,直到炎症吸收CRP才恢复正常WBC变化不能反应疾病的活动性WBC正常范围较宽,一些WBC基数低的患儿,轻度升高不会超过正常范围上限部分细菌感染时,患儿WBC不能相应提高,WBC计数及分类指数变化不显著无相关性间接测量纤维蛋白的水平,但其变化范围在病人与健康人之间交叉较大,因而对其正常结果的制定受到影响细菌/病毒感染鉴别能(显著性差异)不易(部分差异不显著)不是可靠指标,尤其是小婴儿不能(无显著差异)四、降钙素原(PCT)参考区间:0.5ng/mlPCT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升高PCT是诊断和监测细菌炎性疾病感染的一个急性参数,来鉴别诊断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和炎症降钙素原的生物学特点血清降钙素(CT)的前肽物质分子量:14.5kDa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质无激素活性11号染色体上的单拷贝基因转录甲状腺滤泡细胞降钙素原前体内源多肽酶降钙素原PCT分解细胞内特殊蛋白酶降钙素正常情况下PCTPCT降钙素在细菌感染/脓毒血症状态下PCT在各个组织、器官大量形成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正常情况下脓毒血症及促炎症细胞因子仅甲状腺C释放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判断在感染疾病严重程度的发展过程中,PCT随着严重程度的不同(局部感染、脓毒血症、严重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呈现由低到高的浓度变化血中PCT浓度与病程发展呈正相关对于感染程度及器官机能障碍的严重性进行准确的判断指导抗生素应用参考值(ng/ml)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0.05正常人强烈禁止,复查PCT0.1不是0.1~0.25可能不是不使用,复查PCT0.25~0.5可能有轻度/局部/细菌感染早期建议使用0.5~2很大可能为全身细菌感染(脓毒症)强烈推荐使用2~10严重脓毒症(全身感染)≥10脓毒性休克≥15易有MODS,死亡率高抗生素治疗后强烈建议停用抗生素峰浓度下降≧80%建议停用﹥0.5或峰浓度下降﹤80%,建议继续使用﹥0.5及峰浓度继续上升,建议更换内毒素刺激的人体试验中不同的标志物的动力学变化ReinhartK,etal.CritCareClin2006;22;503-519快速、高特异性的增长在脓毒症情况下,3-6小时即可检测到其水平的增长快速衰减半衰期约20-24小时,可以快速反映治疗效果在疾病监测方面,PCT有着自然的优势!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PCT浓度比较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是PCT值升高是最高的,平均25PCT升高的幅度没有太大的区分不同类型细菌的能力,但是可供临床参考.比如PCT30或40,或者更高,临床在经验性选用抗生素时应偏重考虑阴性菌感染。非特异性影响外科术后、大面积创伤、烧伤等72小时以内,明显上升72小时以后、无细菌性感染,PCT急剧下降持续性发热等感染症状,建议每隔1-2天可进行PCT监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髓样癌患者PCT分泌增多肾功能损伤或血液透析后PCT水平较高非特异性PCT诱因出生48小时内新生儿,中暑,免疫刺激药物PCT升高五、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SAA是组织淀粉样蛋白A的前体物质,主要由肝脏合成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含量极少,当机体受到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抗原刺激后,肝脏细胞合成分泌大量的SAA进入血液。因此,SAA可作为反映机体感染和炎症控制的敏感指标临床上一般SAA浓度<10mg/L为正常,与CRP参考范围一致CRPvsPCTvsSAACRPPCTSAA特点急性期反应蛋白五聚体结构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急性期反应蛋白存在5种异构体合成部位肝脏所有实体组织器官合成脂肪细胞也可分泌肝脏临床特点细菌感染升高;30%病毒感染略升高全身重症细菌感染脓毒血症抗生素使用监测;病毒感染不增高或仅轻度增高细菌感染升高幅度大感染治愈下降幅度大;病毒感染明显升高浓度变化上升期:6-8小时平台期:24-48小时半衰期:18小时上升期:2~4小时平台期:12~48小时半衰期:25-30小时上升期:5-6小时半衰期:50分钟GM试验原理六血清G试验和GM试验G试验检测的是真菌的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BG),经吞噬细胞处理释放入血或体液定植时BG很少释放入血,因此可有助于鉴别真菌侵袭与定植检测半乳甘露聚糖(glactomannanGM)主要适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半乳甘露聚糖广泛存在于曲霉和青霉细胞壁,细胞壁表面菌丝生长时,半乳甘露聚糖是最早释放的抗原微孔板双抗体夹心法G试验原理临床价值G试验GM试验早期诊断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如侵袭性念珠菌病、侵袭性曲霉菌病、肺孢子菌肺炎等)的方法之一曲菌定植时极少释放,鉴别侵袭与定植适用于除隐球菌和接合菌(毛霉菌)外的所有深部真菌感染的,但不能确定菌种GM释放量与菌量成正比,可以反映感染程度连续检测GM可作为治疗疗效的监测(半衰期短)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高G试验假阳性G试验假阴性使用纤维素膜进行血透,标本接触过纱布或其他含有葡聚糖的材料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凝血因子或血液制品标本中存在脂多糖或处理标本时存在污染使用多糖类抗癌药物(含葡聚糖类似物)放化疗造成粘膜损伤致食物中葡聚糖或定植念珠菌经胃肠道入血真菌为原料制成的抗生素:多粘菌素、厄他培能、头孢噻肟/吡肟、磺胺等某些细菌感染: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阴沟肠杆菌、科氏G球菌、伯克霍尔德(细菌浓度过高交叉反应)隐球菌具有厚壁包膜,生长缓慢,导致假阴性局灶性曲菌病,BG很少释放入血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卡泊芬净:非竞争抑制BG合成)GM试验假阳性GM试验假阴性使用半合成青霉素尤其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新生儿和儿童(双歧杆菌定植、食用乳制品)自身免疫性肝炎等食用可能含有GM的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和污染的大米等释放入血循环中的曲霉GM并不持续存在而是会很快清除以前使用了抗真菌药物病情不严重非粒细胞缺乏的患者优势局限G试验鉴别侵袭性感染与定植;不受机体免疫状态影响,早于临床诊断平均4天不能区分真菌的种类GM试验鉴别曲霉菌侵袭性感染与定植早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异常1周GM诊断侵袭性曲霉感染的敏感度高于G试验;血清中存在时间较短,可作为疗效监测不能区分曲霉菌的种类G试验和GM试验的联合使用种属G试验GM试验念珠菌属+-镰刀菌属+-隐球菌属-+曲霉菌属++青霉/拟青霉++接合菌纲--同时测定G试验和GM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感染性相关检验指标及临床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94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