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关于返乡农民工问题调研
关于返乡农民工问题调研以下多篇优质文档供您阅读参考!第一篇:关于返乡农民工问题调研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省部分县市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潮”,给当地社会治安、人口管理和劳动就业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返乡农民工问题引起了各级的高度重视。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发放调查问卷、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深入到有关部门、乡村,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了解到了一些实际情况,作了一些初步探讨,提出几点对策。(一)、返乡农民工反映强烈的几个诉求一是社保诉求。返乡农民工反映最多的是社会保险问题,这是他们最大的顾虑。大部分农民工在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务工多年,所在务工单位基本上为农民工交纳了社保金。但农民工返乡时,无法将社保关系转回本地接续,单位缴纳部分不能转出,只能退回个人部分,损失很大。他们要求尽早实现社保统筹,返乡后能够正常接转社保关系。二是创业诉求。调查发现,返乡农民工中,有意继续外出务工的19人,占%;希望在附近找工作的5人,占%;希望在家务农的13人,占%;希望自主创业的10人,占%,比如搞养殖和种植业,但资金问题是他们面对的首要问题,其次是技术和项目。某村民返乡投资生猪养殖,已投入10多万元,当前迫切需要资金支持。据他反映,金融部门发放的“惠农卡”贷款门槛较高,手续复杂,难以拿到贷款。三是其它诉求。主要是增加就业岗位,开展技能培训,实现就地就业;简化户口、签证、身份证等证照办理和补录手续,方便外出务工和生活;简化农村合作医疗程序;加大外出务工人员维权力度;降低高中阶段教育收费等等。(二)、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情况春节过后,当地组织了一次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有76家单位(其中沿海地区12家)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6300个,工资待遇在800-1200元左右。据统计,有1万多人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5120人,现场签订就业协议2853人。据劳动部门反映,当前返乡农民工求职就业具有几个特点:一是农民工求职不够理性,普遍对企业降薪不太适应,好高骛远。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存在“有事找不到人、有人没事做”,如某纺织企业招人就乏人问津,不愿意干。即使有,都是年龄偏大,属“4050”人员;而1家企业招2名会计,却引来近50人应聘。三是高薪、高技术职位招人依然困难,农民工技能和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如2家公司招聘的经理、主管和锅炉工程师等无人问津。四是本地就业比例高,在签订协议的2853人中,有2250人是本地企业,占79%。五是农民工希望获得培训。招聘会期间,有711名农民工报名参加培训,目前已有1384名返乡农民工参加了免费培训。(三)、农民工返乡对社会治安的影响1、矛盾纠纷呈现增多趋势,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1)土地承包纠纷集中。土地承包纠纷在各地普遍存在,特别是农民工返乡后,由于生活困难、利益驱动等原因,强烈要求收回原承包土地,与现承包人多次发生矛盾,引发毁损青苗、打架斗殴等事件,严重的还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另一方面由于各类建设加快,土地征收补偿金额加大,特别是城郊结合部。另据预测,土地纠纷爆发的高峰期将出现在三四月份的春耕期间以及十月前后秋冬播期间。(2)债权债务纠纷严重。农民工返乡后,债权债务关系当事人碰头,引发纠纷。主要是村集体与返乡农民工之间的债务纠纷,其次是返乡农民工之间、返乡农民工与留守人员之间的债务纠纷,再就是返乡农民与其它主体之间的债务,比如企业等。某村返乡农民工李某,给当地某企业借款10多万元,因该企业经营不善,多次讨要未果,面临血本无归的可能,而且和他一样借钱给该企业的农民工还有7个左右。(3)户口婚姻矛盾突出。一是户口问题。部分返乡农民工在外流动频繁,与所在地户籍部门长期失去联系,错过了几次户籍整顿,加上故意躲避税费而销户,以及违法生育等原因,致使户籍资料不全、遗失,口袋户口、黑户口现象增多。部分农民工在外结婚,因为没有户口,未办理结婚证,导致小孩上户困难。某村返乡农民工要求补录户口11户,有8户无结婚证。二是婚姻矛盾。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婚姻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加上工作难找、工资不高,返乡之后,婚姻矛盾增多,特别是本地与外省市通婚较多,出现纠纷调处较难。某乡司法所春节期间调解纠纷7起,其中涉及返乡农民工2起,且都是婚姻纠纷。(4)邻里之间的老纠纷爆发。农民工返乡后,接触磨擦增多,因耕地、宅基地、人际关系、生活作风等引起的邻里纠纷上升,特别是“算老帐”的多,报旧怨的多,私了的多,大多数不经过法律程序。返乡农民工中,普遍存在借返乡之际把在外期间不能了结的纠纷做个了断的想法,突出的是要了结留守老人或孩子之间的纠纷,极大地增加纠纷调处难度。某村2户留守老人(其子女均外出务工),为宅基地纠缠不清,发生冲突,多次扬言等子女返乡后,要作个了结。(5)交通事故纠纷不容忽视。农民工大量返乡,导致人流、车流增多,特别是农村以摩托车居多,车辆手续不全,性能不强,安全意识欠缺,致使交通事故多发,引发纠纷。2、侵财性犯罪案件上升,破案难度加大。尽管和往年相比,刑事、治安案件没有明显的上升,但是仍然呈现高发案趋势。而农民工集中返乡后,导致矛盾迭加,管理难度加大,特别是极个别人在生活压力下,可能会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两抢一盗”等侵财性案件增多,给社会治安带来巨大压力,破案难度加大。据当前调查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盗窃案多发。特别以盗窃摩托车居多,某镇去年底破获1起盗窃摩托车案,经查实,系2名外出返乡人员作案。而在少数偏远山区乡镇,出现了多起以前很少发生的盗窃人情款案件,涉案金额较大。二是作案手段(本站隆重推荐三一刀客网)智能化。据调查,农民工返乡后,从发案情况进行分析,局部地区犯罪行为手段出现新变化,犯罪意识更为大胆,性质更为恶劣,作案技巧明显提高,出现智能化倾向。某镇春节期间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出现了防盗门被整块撬掉的新型案件。三是作案手段暴力化。某镇去年全年无1起抢劫案,今年正月初六早晨发生了1起抢劫中巴车司机案,案值6000多元。据公安部门初步侦查,极有可能是返乡农民工作案。四是流窜作案增多。返乡农民工中的违法分子多流窜作案,并与外地犯罪分子相串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加之治安信息没有共享,案底难掌握,防范打击难度大。五是少数有前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同期返乡,不安定因素增多。六是公复场所寻衅滋事增多,性质更加恶劣,多次发生吸毒、打架斗殴等案件。第二篇:--市返乡农民工调研**市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报告**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从90年代初期开始,我市农村劳动力就逐步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市内转向市外、省外。近年来,我市外出务工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务工收入大幅增长,他们通过诚实劳动,辛勤耕耘,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他们外出打工时所积累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理念等要素达到一定水平时,返乡创业成为一部分有经济技术实力的农民工的最佳选择。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日渐增多的现象,按照州农委的要求,我局对我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一、基本情况我市现有万农业人口,万农户,劳动力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万人,外出务工收入约4920万元。这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和巨大的财富,深入挖掘这笔资源和财富,扎实开展返乡创业活动,对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㈠我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根据我局对全市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统计,至2014年7月止,我市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人数为183人,他们利用在外学到的管理和技术、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兴办的养殖场、种植基地、企业(个体)总数为86家,其中妇女创业4家,实现了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返乡就业人数179人。创业行业分布为:种养业73家,农产品加工业2家,餐饮服务7家,其他(个体商业等)4家,投资金额约为万元,2014年实现收入达万元,预计2014年实现收入412万元。形成了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格局,为农民提供了容量大、门坎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㈡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类型1、依托本地优势农业,大力发展种、养殖业。返乡创业人员选择这类产业的较多,目前我市返乡农民工兴办规模养殖场的有73家,约占全部返乡创业企业的85%,2014年实现收入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204人就业。如在高石乡石板寨村干坝组民贾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长期在外打工,外面就业压力大。贾林如是说:“趁年轻搏一下,回家乡办养殖,听说养鹅投资少,见效快,销路好,收入多”,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他自己掏钱去湖北学习养鹅技术,学成后毅然返乡在自家门前承包近10亩地进行种草饲养白鹅。从2014年11月开始动工建圈舍,目前已建成孵化舍50㎡、保育舍100㎡、种鹅舍450㎡,现饲养种白鹅3000只,成为我市第一家四川白鹅养殖场。如高坪镇的杜杰,为了让群众实现“生活富裕”的愿望,他凭着对家乡的热爱,结合当地实际成立了蔬菜营销协会,创办了第一家注册的蔬菜专业合作社。会员从开始的11人发展到318人,蔬菜基地从开始的200亩发展到3000多亩,还带动了周边乡镇2万多亩的蔬菜种植。他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搞活了当地及周边农产品的流通、带领当地农民群众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成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有口皆碑的青年农民致富带头人。2014年,高坪司村的农民年均纯经济收入仅1800元,2014年就增加到4000元,按照他的计划,今年虽然遭遇了旱灾,但至少也要增加到5000元。2、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资本或技术优势兴办适宜本地发展的加工企业。这类企业有2家,约占全部返乡创业企业的%,2014年实现效益123万元。如贵州省**市青松食品加工厂司负责人杨晓松,2014年8月,借助我市盛产野生蕨菜的优势,投资10万元建设成了年加工能力300吨的蕨菜加工厂,从建厂至今已获效益60万元,带动23人就业。3、兴办餐饮、副食销售等第三产业。这类产业相对来讲比较容易经营,所需资金量也不大。我市现有11家从事此类行业,约占全部返乡创业的13%。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㈠农民工返乡时,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但对创办较强的经济实体所需资金来说是杯水车薪,他们虽有意愿和热情,却变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问题是阻止创业的主要原因。㈡在政策及措施方面、在解决创业项目、跟踪服务上没有形成有效机制,致使农民工创业基本处于自主自发状态。㈢创业者多数是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低,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开拓市场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变化。㈣资金不足,难以取得贷款,是面临的严重困难,由于创办企业所需要的资金量相对较大,农民工返乡时积累了一定资金却很有限,又难以得到金融服务,流动资金短缺,是当前严重制约返乡创业企业发展的一个问题。㈤服务不到位,返乡创业仍然困难重重,创业办理各项手续费时费力费钱。有的要辗转多个部门,往往每道手续又都要收费,增加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本。㈥商品竞争力不强,管理不善,仍然制约返乡创业企业的发展。返乡创业“企业”严格上还说不上,以小规模居多,他们虽然在外打工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的限制,思维方式比较传统,缺乏现代营销知识,家族式管理居多,企业缺乏民主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说创业又基本上走不出“种养”的怪圈。三、相关政策措施建议㈠加大对返乡创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要从政策上开路,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对符合要求的农民工创业者从贷款额度、还贷时间上放宽限制,改善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服务。㈡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要强化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简化投资手续,提高服务水平,克服部门关卡多,办事难等问题。㈢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信息、技术等必要的服务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经常到企业了解他们的需要,并他们的需要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等服务。如通过印发简易的市场信息报,在乡镇政府设立市场信息专栏等及时把各种信息告知创业农民工,帮助他们开拓市场;聘请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为他们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等;聘请一些管理人才为他们讲解经营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等等。㈣开展返乡创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利用现有的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基础设施和科技人员,以产业
本文标题:关于返乡农民工问题调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96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