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带上她的眼睛》优质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23课《带上她的眼睛》新知导入回眸2019年新春假期,有一部广受人们关注的国产科幻电影,席卷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和微博,那就是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首日获得1.89亿人民币票房。今天就让我们一道走进他的另一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来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学习目标1、浏览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科幻小说。2、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文本中善用悬念,巧设伏笔的巧妙构思。3、理解人类探险事业的悲壮和人类面对困境的乐观与坚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作家作品1963年6月生,山西阳泉人。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阳泉市作协副主席,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刘慈欣】作家作品【代表作】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等。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写作背景《带上她的眼睛》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1999年10月刊,本文是由作者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写而成的。同年这部作品获得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一等奖。文中的“眼睛”是一副戴上它的人所看到的一切图像均可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而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的传感眼镜。这个20世纪的幻想,已经被21世纪的人类实现。但离文中的感同身受,目前的科技还有一定距离。知识链接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科学性、幻想性和小说性是其三要素。【科幻小说】知识链接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地幔、地壳。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地球内部结构】点缀迟钝蒙眬闲暇灵犀合拢zhuìdùnxīlóngxiálǒng读准字音曲qū()qǔ()曲折歌曲传chuán()zhuàn()传递传记蒙mēng()méng()蒙骗启蒙měng()蒙古族读准字音【迟钝】思想、感官、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点缀】表示加以装饰,使事物变得更加好看。【蒙眬】模糊,不清楚,常用来表达视线或者心理状态不清楚。【不期而至】指没有预料的到来。【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词语积累【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涯,边际。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我”带着一副“传感眼镜”去度假,感到小姑娘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后来才明白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我”带着她的眼睛让她最后一次见到、感受到地面上的美好事物,她被永远留在了地底下。整体感知2、寻找本文小说的线索。明线:“我”的活动。暗线:一名年轻的地航飞船女领航员的遭遇。整体感知3、划分课文层次,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5)(开端):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第二部分(6-24)(发展):我来到小姑娘起航前的地方,在草原上度假。第三部分(25-45)(高潮):我发现了小姑娘的真实身份,并补叙地航船失事的情况。第四部分(46-47)(结局):尾声,我挂念小姑娘,带有无限的伤感和咏叹。1、本文开头,“眼睛”还能被人单独带走,这样写有何作用?开门见山,直奔故事,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精读文本精读文本2、眼睛的主人给“我”最初的印象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疑问:姑娘是谁?她在哪儿?精读文本小姑娘的表现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声来。疑问:表现更加奇怪,为什么她作出选择如此艰难?精读文本印象: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娇小,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作用:暗示小姑娘身份特殊,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精读文本1、“眼睛”在文章中具体指什么?所谓眼睛就是一幅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带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能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采集电脑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精读文本2、我带上她的眼睛去了哪里?•大草原•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树冠。精读文本3、看到了野花,小姑娘是什么表现?突然惊叫:“呀,花,有花!上次我来的时候是没有的!”请求我闻一闻花香而不要采下它。发自内心的赞美:“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精读文本4、看到小溪,小姑娘又有怎样的要求?“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5、小姑娘为什么想感受下清凉的溪水,并请求我将湿漉漉的手举高,让草原的微风慢慢吹干?“你那很热吧?”“热,热得像……地狱。”精读文本6、在月光下,姑娘做了一件什么事?小姑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哼了一小段后,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精读文本7、小姑娘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奇怪?不奇怪。小姑娘有着丰富的内心情感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因为被困在地底下,女宇航员再也无法看到地面美好的世界,所以她珍惜了能看到的每一个画面,突出了文章主题。精读文本8、找出文中“我”和小姑娘的心理感受描写简要分析。精读文本(1)‘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传出来。她突然惊叫:‘呀,花……上次我来时没有的!她就通过眼睛……我们去看月亮……(2)我蹲下来……一股清凉流遍全身。我睡眼蒙眬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当一天的劳累结束后……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精读文本“小姑娘”在地心虽然身体被围困,心灵却是敏感的,是诗意的;而“我”在地球上,虽然身体是自由的,但内心却是封闭的,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和乏味。从而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荒芜的心灵需要爱心、善良的灌注。精读文本9、如何理解“我”精神上的变化?由对自然的漠视到感觉的复苏。是小姑娘细腻的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坚强、乐观的精神感动了“我”,使“我”精神上发生了变化。使我不再那么孤独寂寞,开始关注大自然的鸟语花香。精读文本1、小姑娘的具体身份是什么?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2、小姑娘在什么地方?她在地球的最深处——地心,被束缚在一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精读文本3、为什么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经丰富到了不正常的程度?“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见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那是她最后一次领略地球的美!精读文本……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一朵我起了名字的小花呢……4、品读小姑娘的话语,分析小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精读文本•强烈的敬业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乐观坚强•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精读文本我感受到了从地球中心传来的她的心跳,听到了她吟唱的《月光》。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远了。作用:既是在表明小姑娘对我的影响之大,又是在点明写小姑娘的献身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地探寻宇宙的奥秘。思考:这部分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合作探究1、如何理解小说中“我”的人物形象?“我”是作者刻画的主人公之一。从文中可以看出“我”工作压力大,内心孤独寂寞,精神世界贫乏,但也有着自己的真性情:休假调整自己,乐于助人、善良、富有爱心。所以我是一个既有缺点又有优点的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合作探究2、文中“我”意识深处的“种子”指什么种子?指关心他人,珍惜现在的工作、生活、幸福的“种子”。写法探究1.想象奇特、善用悬念、构思巧妙。(1)巧设悬念:“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开篇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写法探究“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令读者对她奇怪的表现感到好奇“她身处的环境常……奇怪的隔热太空服”她身处的环境不得不令人深思写法探究(2)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写法探究“我太怕封闭了”“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热,热得像……地狱”“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2.科学与幻想的结合。(1)科学的语言:“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对地航飞行的想象涉及了一些科学知识,令人感到真实。(2)奇特的幻想:传感眼镜;地心探险写法探究主题探究本文写“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小姑娘被困地心。为了让小姑娘最后看看这美丽的世界,所以主任安排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的故事,表现了小姑娘热爱自然、热爱工作、坚强乐观的品质;告诉我们:要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要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的事物。课堂练习1.学习了《带上她的眼睛》后,学校图书馆打算开放科幻小说阅读区,供同学们阅览。下面最适合做该活动宣传语的一项是()A.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富兰克林)B.十五六岁以后,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朱光潜)C.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丁肇中)D.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B课堂练习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解析】A项把“发现”改为“发明”;B项“其他学校领导”有歧义;C项把“就”改为“才”。D课堂练习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B.《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心有灵犀....,彼此都能领会对方的心意。C.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始终想念着他。D.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解析】“巧夺天工”意为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用在此不合语境。D课堂练习4、口语交际。课文中的小姑娘当时身处地心,将在狭窄的控制舱里度过她的余生,但是她依然继续她的工作,体现出小姑娘强烈的敬业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如果要你给小姑娘发一条短信,你会这么说:示例:作为个体的人,你的确很渺小;但作为精神的人,你却拥有挺立于天地之间的伟岸。拓展提高“西方人并不比东方人聪明,但是他们找对了路”这句话不是科幻,而是现实,是《三体》可以成为现象级文学作品的佐证之一,短短的一句话让我们瞬间看清楚,两个不同文明之间真正悬殊的差距,究竟是因为什么,也让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中国近代以后之所以在一切科研领域都没有西方人那样的成就,不是因为我们笨,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对路。拓展提高“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是刘慈欣对我们这个文明最经典的评价。面对宇宙中强大的神级文明,我们本可以活下去,但是因为傲慢,让我们自大的认为自己的掩体工程是非常安全的,也让人类错过了最后逃亡的机会,面对降维打击,无知和弱小的人类终于明白,真正毁灭自己的不是那些强大的力量,而是我们内心最低俗的傲慢。课堂总结这篇
本文标题:《带上她的眼睛》优质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01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