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坚持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期间,深入乡村、企业、社区,每到一处都与基层干部群众拉家常、问冷暖、听心声,把党中央的关怀带到千家万户。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加强全方位就业服务,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加快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并作重要讲话时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四个坚持”之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梦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我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事情,大家有许多收获,也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我们的民生工作还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厘清“小事”与“大事”的辩证关系不断拓展“民生”的内涵与外延基础坚固大厦才能稳固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湖北日报》5.29目录一、民生的界定和基本内容二、改善民生的发展历程与新时代内容三、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以发展为前提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思路•基本讲课思路:脉络梳理、亮点归纳、理论分析一、“民生”的界定和基本内容与“改善民生”相近的提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坚持共享发展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民生≈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坚持共享发展1.“民生”的界定广义“民生”:是指居民的日常生活事项。例如衣、食、住、行、就业、娱乐、家庭、社团、旅游等。社会建设中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理论表述)关键词:“公共服务”(不是私人服务)、“基本”(不是全部)2.基本公共服务视角下的“民生”范围两大类,八项内容(1)基础服务类: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免费提供)(2)基本保障类:生活保障(含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有条件提供)当前社会建设中的民生内容:“3+2”。“3”是指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2”是指收入和就业保障、住房保障。(公共文化:文化建设)(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经济建设)十八大报告:(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十九大报告:(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1)服务内容广泛(2)国民需求无限(3)国家能力有限——政府首先要保障的是“基本”民生。(讨论:能否全民看病免费、住房免费、吃饭免费、穿衣免费、坐火车坐飞机免费?)思考与讨论:“民生”为何定位是“基本公共服务”?思考:“公共服务”能否都均等化?基本服务——中等服务——高等服务村村通公路—高速公路—地铁、飞机场义务教育—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文化站—文化广场—大剧院公共卫生—县市医院—三甲大医院小结——政府必须改善和保障好基本民生——但是,政府的“民生”职责范围需要科学界定。二、改善民生的发展历程与新时代新内容(一)发展历程1.第一阶段(1979—2003年),民生逐步走向市场化时期。80年代:基本延续,逐步放开;90年代:快速推进市场化、社会化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善民生主要靠自己、靠市场民生问题日渐突出关键词:初级阶段、市场化、社会化90年代中后期: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非均衡、不公平的现象突出。——基本公共服务重视不够——不均等普遍存在并加剧基本判断:中国改革开放的阶段性特征;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2.第二阶段(2004—2012年),民生赶超式发展时期。胡温新政: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科学发展观——社会政策集中出台时期,国家倾其全力对民生改善进行助推。——改善民生在国家政策体系中从从属地位上升为主体地位。胡鞍钢:从社会保障方面的整体公共支出情况看,2008年,我国社会保障方面公共支出为20647.6亿元,到2013年就达到了59019.5亿元,期间年均增幅达到23.4%,约为同期我国GDP年均增速的两倍;5年间,我国社会保障方面总体公共支出相当于GDP比重从2008年的6.57%增至2013年的10.04%。•胡鞍钢,《“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的趋势与任务》,《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年2月《湖北科学发展案例选》孝感市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孝感市开展“双基创建”活动提升就业援助能力以公益化为取向、以集团化为引领的宜城新医改之路;当阳市调整社会救助政策:提标+扩面+直达;襄阳市樊城区倾心建设“阳光家园”;武汉市推行服务流动人口的“居住证”制度;黄冈市全面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黄石市探索“五个一”住房保障模式;秭归县探索创建“幸福村落”;3.第三阶段(十八大以来),民生的质量提升阶段。——在民生建设的方向上,由过去的“从无到有”转向“从有到好”;——在民生建设的重心上,由过去的增量改革转向存量改革。——坚持“共享发展”新理念——“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高度、新需求和新内容1.新高度(重要意义和价值理念)一般表述与基本意义(十七大、十八大):——是实现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十七大报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十八大报告: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民生是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首要内容是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民生是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体现是党的性质的试金石十九大报告:“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2.新需求:升级换档1993年9月,邓小平与其弟邓垦的谈话:“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发展起来的民生任务可能会更多、更高。——是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体现和需要。新时代更需要优质的民生服务发达国家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国进入新时代,民生需要“升级换档”新需求:升级换档进入新时代:“强起来”产生新需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和期望上涨到新高度。提高新民生:民生水平也需要“升级换档”。一是范围更大(例如,从“五有”到“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二是标准更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三是服务更优(党和政府增加更多的职责和任务)3.新内容十九大报告:(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范围更广、标准更高、服务更优(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意和亮点: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办好学前教育(供给、监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范围更广、标准更高、服务更优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范围更广、标准更高、服务更优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运用“互联网+”发展新就业形态。今年高校毕业生820多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要促进多渠道就业,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加大对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力度。扩大农民工就业,全面治理拖欠工资问题。要健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消除性别和身份歧视,使更加公平、更加充分的就业成为我国发展的突出亮点。(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范围更广、标准更高、服务更优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化民生兜底保障。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等标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做好军烈属优抚工作。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倾情倾力做好托底工作,不因事难而推诿,不因善小而不为,要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今年开工580万套。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居民自住购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实现安居宜居。(4)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
本文标题:坚持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051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