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资料(完善中)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信息:是指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2.强时效性:是指脱离母体的信息,因其不能在反应在母体新的运动状态和变化方式,它的效用会降低,乃至丧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资料(完善中)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信息:是指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2.强时效性:是指脱离母体的信息,因其不能在反应在母体新的运动状态和变化方式,它的效用会降低,乃至丧失。3.信息资源:(广义)是指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各种信息及其相应的人才和技术,是与信息活动相关的资源的总称;(狭义)是指可供人类应用创造财富的各种信息。4.信息管理:是指个人或社会组织对信息进行搜集、组织、分析、提供利用的活动。5.用户信息需求的马太效应与罗宾汉效应:信息需求量较大的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信息需求量将愈来愈高于平均水平;信息需求量很小的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信息需求量则越来越低于平均水平,而大多数用户的信息需求量总是比较平衡的。6.信息传递:是指通过一定的媒代写管理学论文体使信息从时间或空间的一点向另一点移动的行为。7.信息反馈:是指信息发送者把信息传递给信息接受者后,再将信息接收者所产生的反应或利用后的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发送者的信息传递发生影响的过程。8.信息搜集:是指有关机构或个人,根据一定的目的,将系统内外各种形态的信息采出并汇集起来的过程。9.信息组织:是指对所搜集到的信息按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有序化,然后进行重新组织与控制的活动。10.信息提供:是指针对用户的特定需求为其提供可资利用的信息或信息获取与查询工具。11.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指在系统的思想上建立起来的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讯设备为基础的传输工具,且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12.信息流通系统: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改变信息本身的法学毕业论文题目结构和形态,只是把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13.信息储存与检索系统(IAS):简称信息存取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大量信息进行存储与检索的信息管理系统。14.决策支持系统(DSS):是指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15.物料需求计划(MRP):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化工具电脑来规范企业各项管理,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企业资源和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有效组织、协调、控制、在确保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下,最大限度降低库存量,缩短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金占用,提高投入产出率,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第二部分简答题1.信息管理的历史沿革:1)信息源管理阶段: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同时也包含档案管政治学论文题目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2)信息管理阶段:以信息流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3)信息资源管理阶段:强调从多种角度对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及相关要素实行综合管理。2.信息资源的经济功能:1)替代传统资源;2)提高生产力;3)增强企业竞争力;4)优化产业结构。3.信息资源的管理功能:1)科学决策的基础;2)合理计划的依据;3)有序组织的保证;4)有效控制的手段。3.信息的时间分布变化规律4.信息资源分布的集中与分散规律5.影响用户信息吸收程度的因素:1)信息本身价值大小;2)用户对信息作用的认识程度;3)用户对信息的理解程度;4)信息与用户需求的相关程度;5)用户获得信息的及时程度;6)用户的个人素质和所处的环境条件6.历时信息交流和共时信息交流的区别:1)历时信息交流是指克服时间上的障碍所进行中西方音乐差异论文的交流,共时信息交流是指克服空间上的障碍所进行的交流;2)历时信息交流多注重于档案文件上的信息交流,共时信息交流多注重于电话、互联网的交流。7.信息搜集的主要方法:1)直接观察法(有控制观察、无控制观察);2)社会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网络调查);3)文献法(采购、索取、交换、检索)8.信息组织的工作内容:1)信息揭示:是对信息的主要内容和其他形式特征进行选择、概括和提炼的过程。2)信息描述:是根据一定的管理规则和技术标准,对信息的外在特征和部分内容特征进行描述并给予记录的过程。3)信息序化: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将无序的信息组织为有序的信息的过程。4)信息存储:是将经过组织的信息以某种结构存储在一定载体上或一定的空间内,是有组织的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9.信息序化方法:1)代码序化法;2)字顺序化法;3)时序法;4)地日本动漫文化论文序法;5)重要程度序化法10.信息提供的方式:1)信息检索服务;2)信息报道与发布服务(文字报道、口头报道服务、直观传播报道服务);3)信息咨询服务4)网络信息提供5)拓展服务功能第三部分填空题1.信息是信息社会的主要资源,信息管理是信息社会中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信息管理学是指导信息管理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理论。2.信息的提出:1948年,美国科学家香农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等论文,创立了信息论,研究信息的性质、变换、存储、传递和处理等规律。同年,美国数学家维纳出版了《控制论》专著,阐述了信息的概念,创立了控制论。3.信息与广义的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交叉关系;信息与狭义的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关系。4.信息资源按不同发生领域划分:物理信息资源、生物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5.信息用户的类型工商管理的毕业论文:大的方面分为个人用户、团体用户;按其利用信息机构的程度分为正式用户、临时用户和潜在用户6.布鲁克斯在描述信息对用户作用时提出的基本方程:K(S)△I=K(S△S)注:K(S)表示用户原有的知识结构;△I表示吸收的信息;K(S△S)表示新的知识结构7.信息传递的类型:多向主动传递、单向主动传递、多向被动传递、单向被动传递8.维克利模型Ⅰ:S→M(S)→M(R)→IK(I)→K(2)维克利模型Ⅱ:9.洛特卡定律:y(x)=c/xa;注:x为论文数量,c为某主题领域的特殊常数,y(x)为写x篇论文的作者占作者总数的比例,a为波动科学常数文献信息的生产者分布符合洛特卡定律;网络信息的生产者分布不符合洛特卡定律。10.齐夫定律:f·r=c注:f为词的频率,r为词的等级序号,c为围绕一个中心数值上下波动的常数文献信息和网络信息的表述都符合齐夫定律11.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通用人才、专用人才、复合型人才、结合教育人才、反馈教育模式汽车文化论文3000字相结合,以培养宽口径应用型人才为主。12.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信息流通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13.信息储存与检索系统(IAS)存取信息的机制:大量的原始信息以及经过处理加工生成的二次信息以一定的格式输入计算机中,经过计算机的加工处理,生成具有一定结构的供检索用的数据库,用户提问按一定要求输入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并与存储在机内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匹配,最后将符合检索者要求的结果按要求的格式输出给用户。14.办公自动化(OA)的系统模型:信息流模型、过程模型、数据库模型、决策模型、行为模型。15.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类型:1)信息储存与检索系统(IAS);2)管理信息系统(MIS);3)办公自动化(OA)系统;4)决策支持系统(DSS);5)主管信息系统(EIS);6)物料需求计划(MRP);7)企业资源计划(ERP)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1、面向21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哪个国家最先提出的?BA、德国B、美国C、日本D、新加坡2、齐夫定律要求的一篇较长文章的字数在——字以上?BA、3000B、5000C、8000D、100003、信息获取和搜集是信息管理的——环节。AA、首要环节B、关键环节C、中间环节D、最后环节4、在文献增长与文献质量的关系中,质量越重要的文献,其相应的文献增长速度为——。BA、越快B、越慢C、零增长D、负增长5、都柏林元数据核心集是由——个数据单元组成。CA、10B、13C、15D、186、信息检索语言主要由——组成。DA、词汇和词典B、词典和词义C、词义和词法D、词汇和语法7、检索效率是指检索的全、准、快、便、省,而最主要的是——。CA、全、快B、准、便C、全、准D、准、省8、我国网络实名市场的开创者是——公司。BA、4728公司B、3721公司C、2714公司D、5735公司9、DSS系统就是——。CA、数据处理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C、决策支持系统D、专家系统10、开放系统体系结构的开放系统互连模型是——。CA、OSIB、LANC、ISOD、WAN11、滚动预算指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永远保持为——月的一种方法。D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12、信息法律调整信息活动产生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主要指——。AA、利益、权益、安全B、利益、安全、发展C、发展、利益、权益D、安全、发展、权益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信息管理:人类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活动。2.信息栈:信息栈是从S信息产生者到R信息接收者流动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它必定是人或人工系统。3.普赖斯指数:某一专业文献领域中指发表时间不超过5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次数之比。4.零次信息:是人们通过直接交流获得的信息,是信息客体的内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的结果。5.知识组织:知识组织是揭示知识单元,挖掘知识关联的过程或行为,最为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或信息。6.穆尔斯定律:一个信息检索系统如果对用户而言,他取得信息要比不取得信息更伤脑筋和麻烦的话,这个系统就不会得到利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信息直接交流与信息社会代理交流有何区别?1.答:主要有以下几种区别:(1)直接交流是S-R的直接联系而社会代理则借助于社会系统的介入才完成的交流;(2)直接交流S-R是直接沟通,信息内容不受社会系统的干预控制,社会代理有信息表达转换,内容、方式重点易受A的影响;(3)S-R都共时交流,而社会代理交流中共时交流、历时交流都有;(4)直接交流是S-R关系,社会代理是S-A-R关系;(5)A出现多级代理时,可将其直接联系的一次代理视为全部代理。2、信息组织包括哪些基本内容?2.答:信息组织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存贮、应分别加以解释。3、信息源从管理的角度可划分为哪些类型并加以说明。3.答:信息源从管理的角度可划分为记录型、智力型、实物型和零次型信息源,应分别加以解释。4、信息机构最重要的管理工具是什么?在制定营销计划时需要考虑哪些策略?4.答:一个信息机构确定和重新确定其放行的最重要的管理工具就是战略规划、营销活动和预算。在制定营销计划时需要考虑,市场定位策略、产品服务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分别加以解释)。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信息管理的发展主要经历哪几个发展阶段?其内容如何?1.答:信息管理的发展主要经历传统管理、技术管理、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阶段,应分别阐明各阶段的具体内容,并适当发挥。2、论述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2.答:信息检索的程序应为:(1)分析研究信息检索课题;(2)选择检索工具;(3)确定检索方法;(4)掌握获取原始信息的线索;(5)获取原始信息。(解释每一个步骤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1、信息管理的传统管理阶段是以——为核心。BA、信息流管理B、信息源管理C、信息资源管理D、知识资源管理2、——是专业信息服务开展的各种信息传递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传递。AA、多向主动传递B、单向主动传递C、多向被动传递D、单向被动传递3、普赖斯指数即某一学科领域内,对发表年限不超过——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次数之比。CA、2年B、3年C、5年D、8年4、洛特卡定律是指某一学科领域内所有写了X篇论文的作者数是所有写了1篇论文作者数量的——
本文标题:信息管理学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0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