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农牧村社区化发展与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思考-肃南县委组织部
农牧村社区化发展与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思考中共肃南县委组织部(2011年10月)近年来,肃南县着眼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结合牧区实际,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聚居人口适度、服务半径合理、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大力实施农牧民集中定居和小集镇建设工程,确定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中心村为补充的农牧村社区布局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提出在不打破原有行政村建制的情况下,采取“多村一社区”的模式建立农牧村社区。目前,全县7个农牧乡镇的3874户农牧民群众实现了集中定居,建成定居点18个。在此基础上,建成祁丰乡文殊沟、天生场社区、康乐乡康隆社区和明花乡许三湾社区4个,涵盖24个农牧村的482户2300人,推进了农牧村社区化发展。农牧村社区化发展,为农牧民群众走出大山、集中定居后的教育管理和发展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但由于我县农牧村社区化建设正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从目前建成的4个农牧村社区来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相对薄弱,在社区党组织设置、班子配备、工作机制、运行模式、党员归属和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我们认为,农牧村社区化发展,必须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步推进,要特别注重发挥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在党的引领、支持和扶助下,以党建思维谋划和党建手段保障社区建设,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推2进农牧村社区健康、有序发展,才能加快社区建设步伐,得到农牧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为此,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农牧村社区化发展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一、要精心确立农牧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要求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凝聚力量。要保证农牧村社区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农牧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牧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眼于构建区域化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研究和把握农牧村社区化发展的新特点,科学建立农牧村社区党组织,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活动方式,努力达到领导班子好、队伍建设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农牧村社区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建设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农牧村社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二、要切实强化农牧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推进措施农牧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取得切实成效,必须在农牧村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体系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采取新举措。一是要健全组织设置。农牧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要适应农牧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加快推进城乡组织共建、党员共管、人才互动、资源共享,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区域联动、城乡互动,切实发挥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要在规划建设农牧村社区过程中同步完善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农牧村社区组织形式和建设进程,整合社区范围内的党组织资源,同步建立农牧村社区党组织,打破原行政村界限,灵活设置党总支(党支部)。建立农牧村社区党总支(党支部),要顺应城3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一体化推进的新形势、新任务,适应农牧村社区建设对农牧村经济社会发展、布局调整、组织形式、党员流向带来的新变化,及时调整农牧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在建立健全农牧村社区党组织的基础上,本着按党员分布与按类别群体相结合、便于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的原则,以“社区+合作社+产业链”的模式,加大在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产业链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同时,积极引导城镇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基层党组织,与农牧村社区党组织联合建立党组织,实行党组织设置从农牧村区域联合向城乡纵向联合的延伸,保证党组织纵到底、横到边、全面覆盖,以社区党组织活动的灵活性、趣味性、生动性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创造力。二是要配强班子队伍。要把建设一支善谋发展、善带民富、善待群众的社区干部队伍,作为加强农牧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围绕实现科学发展,坚持放开视野、尊重民意、拓宽渠道,科学选配农牧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根据农牧村社区人口、原行政村数量和社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农牧村社区党组织成员职数。要在注重从原行政村党组织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中选拔社区党组织成员的同时,努力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进农牧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农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本社区没有合适书记人选的,通过公开择优选聘、定向选派等方式,从县、乡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和退休离岗干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竞争选拔的方式来选配。社区其他干部的配备,要注重提高工作绩效,降低工作成本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因事设岗,以岗定人,明确职责,合理分工。三是要完善工作4机制。根据农牧村社区化发展进程,健全完善农牧村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和其他配套组织。进一步完善农牧村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按照“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健全农牧村社区党建工作责任体系,落实社区党组织书记“双向”述职制度,建立由乡镇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单位协调配合的农牧村社区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明确工作职责,细化任务分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工作,沟通情况,讨论决定重要问题。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抓好社区党员干部及社区服务中心人员的教育培训,培养一支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人才队伍。要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大力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社区党组织工作职责、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完善工作例会、联系群众、集体决策、信息反馈、党务公开、民主监督、群众评议等制度,对涉及农牧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及时向群众公开,促进农牧村社区党建工作规范化。要建立健全联系帮扶机制,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乡镇,县直部门单位联系农牧村的帮扶制度,通过上下联动,优势互补,合力推进农牧村社区建设,努力提高农牧村社区党组织工作的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逐步形成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农牧村社区工作运行机制。四是要理顺党员归属关系。由于我县农牧村社区是在根据农牧民集中定居后建成的,不同与外地的农村社区,特别是社区党员来自于多个农牧村,其归属仍然属于户籍所在的农牧村党支部,大部分不愿将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党支部,认为就会脱离开户籍所在的农牧村,无法参与村上的事务。这就为社区党支部对入住的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以及党组织开展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确保这些党员管理到位、教育到位、服5务到位和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就要必须理顺党员的归属关系。可以先将入住社区的农牧民党员按照流动党员来对待,待其认识提高、思想转变后,再将组织关系转入。同时,要积极引导入住社区的党员以双重身份来参与户籍所在农牧村和社区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排除其思想顾虑。原农牧村党支部也不能因其组织关系已转入社区党支部,就将他们游离出去,仍然要加强他们的管理教育,督促他们积极参与到农牧村各项工作中来。三、要科学确定农牧村社区党组织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针对农牧村社区党组织具有联合性和过渡性的特点,要坚持在乡镇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着力发挥在推进农牧村社区建设中领导核心作用,强化七项功能和职责任务。一是整合组织资源。农牧村社区党支部统领社区各类组织,以组织整合的方式实施指导、协调、管理和监督,开展各类共建活动。要坚持行政推动、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相结合,在充分整合原行政村各类资源的基础上,采取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对口帮扶等形式,推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资源向农牧村社区流动,促进基层党建资源在城乡之间、社区之间的均衡配置,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源要素自由流动”。要团结、组织各方面力量,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完成社区各项任务;正确处理与辖区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各类服务组织的关系,支持和保证其依法行使职权,有序开展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二是教育管理党员。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思想教育,不断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头脑,使之坚定信念、牢记宗旨,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充分运用现代传媒和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统筹做好农牧村社区党员发展工作,打破村域界限,把各类优秀人才吸引到党的队伍6中。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关爱帮扶、党员设岗定责、评比表彰先进等,引导党员在推进农牧村社区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三是联系服务群众。把实现群众愿望、满足群众要求、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搞好农牧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建立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方式,拓宽服务渠道,以切实的爱民、便民、利民行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健全结对帮扶、走访慰问、党员承诺、服务代理等制度,形成群众意愿表达和党群沟通协调的有效机制,及时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促进服务转型。要树立统筹、开放、系统的理念,实现组织工作方法手段、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的成功转型。要把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作为农牧村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事关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农牧民群众文化素质、生活质量,发展农牧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使农牧村社区党组织实现由单纯管理社会向管理社会、服务群众、促进发展并重的有效转型。五是培育特色文化。针对农牧村社区党员行业分布广、流动性强等实际,突破农牧村地域限制,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凝聚、规范社区党员群众行为的功能,积极培育发展各具特色、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以乡镇党校、农家书屋、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等为阵地,积极推动城市与农牧村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的双向互动、融合发展,组织群众学习科技文化、法规政策,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着力培育“新型农牧民”。深入挖掘和利用社区文化资源,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文明程度,实现城乡基层党建7阵地共建共享,党员管理服务有机衔接,推动农牧村社区党建工作开放化发展。六是推动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致富群众作为农牧村社区党建的中心任务,加强农牧村社区整体规划,确立发展目标,形成社区经济、基础设施、居住小区、生态环境相配套的建设格局。整合辖区资金、土地、项目、人才、信息等资源,培植主导产业和骨干项目,形成区域发展特色和优势。充分利用优秀在外人员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回乡投资创业,带领农牧民群众发家致富。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推动农牧村社区经济发展。七是促进和谐稳定。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党组织在促进和谐、维护稳定方面的基础作用,保障社区群众安居乐业。积极开展“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主题实践活动和“富民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等创建活动,维护农牧村社区稳定。发挥乡镇派出所警务人员、机关站所干部、农牧村党员干部的作用,积极开展普法教育、矛盾调解、社区矫正、安全生产、群防群治活动,努力创造安定和谐的人居环境。四、要着力完善农牧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保障措施农牧村社区化发展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健全完善各项保障措施。一是要落实工作责任。县委和乡镇党委要坚持把农牧村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倾注足够精力,及时协调解决农牧村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班子建设问题。组织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其他有关部门立足职能特点,主动配合,齐抓共8管。二是要强化激励保障。县、乡财政要把农牧村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并形成正常增长机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体、村集体积累和各级涉农资金为辅助、社会各界捐助为补充的农牧村社区建设多元投入机制,突出搞好社区办公室、社区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站点、党建宣传栏、党务公开栏等党的工作阵地建设。认真落实好农牧村社区干部的工资及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等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注重选拔优秀农牧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挂职担任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副职,优先推荐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一步提高其政治地位。在招录乡镇公务
本文标题:农牧村社区化发展与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思考-肃南县委组织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1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