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第1页(共26页)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一、(30分)1.(8分)根据语境完成题目。盛一碗小米粥,调.一碟豆瓣酱,剥一只茶叶蛋,来一个三丁……民风chún朴的小村拉开了一天生活的序幕。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经过漫长的夜晚,面对喷香的食物,人的食欲会油然而生。千百年来,世外桃源、不辞辛劳的乡民们持之以恒地守着一条简单的健康准则﹣﹣认真吃早饭!(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2)给加点字注音:调tiáo(3)看拼音写汉字:chún淳朴(4)画直线的“计”字的意思是CA.计谋B.计数C.计划D.计议(5)画波浪线的词语不准确,应换作BA.自怨自艾B.埋头苦干C.前仆后继第2页(共26页)D.诚惶诚恐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临摹。用正楷字,把作品内容抄写下来即可,这两幅书法作品的内容是“油然而生”“持之以恒”。(2)本题考查字音。根据词语搭配来确定字音。“调一碟豆瓣酱”意思是使豆瓣酱口味、稀稠等特点适合自己的要求,“调”应读作“tiáo”;(3)本题考查字形。根据词语搭配来确定词语写法。“chún朴”写作“淳朴”;(4)本题考查词语含义。根据词语搭配来解释其含义。“一日之计在于晨”意思是“一日的计划要在早晨安排。意谓凡事要抓紧时间,早作打算”,计:计划。故选:C。(5)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根据句子内容和前后文的照应关系来选择恰当的词语。根据“不辞辛劳的乡民们”的提示,这里应该用一个和“不辞辛劳”意思相近的词语,埋头苦干意思相近;故选:B。【解答】答案:(1)油然而生持之以恒(2)tiáo(3)淳(4)C(5)B第3页(共26页)点拨: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而且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2.(6分)用古诗原句填空。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周南•关雎》)②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江南》)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④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⑤出自不同诗作的诗句组合在一起,有时能产生新的意境。例如:“独坐幽篁里”,“吹笛到天明”;“古今幽恨几时平”,“吹笛到天明”。请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遇有此寄》或《春夜洛城闻笛》中任选一句,与“万里送行舟”配成一个新意境。“两岸猿声啼不住”,“万里送行舟”。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解答这类题目,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①窈窕淑女(注意“窈窕”的书写)②莲叶何田田③悠然见南山(注意“悠”的书写)第4页(共26页)④长歌怀采薇(注意“薇”的书写)⑤两岸猿声啼不住(或:我寄愁心与明月;此夜曲中闻折柳)点拨: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学校预备举办“创意美食节”活动,你和来豆、小轩同学参与完成了下面几项任务。共16分)3.(3分)操场上搭设了“美食街”,“街”口大门上要挂一副对联,学校特此征集。米豆拟的上联是“创意烹出新味道”,小轩对了几个下联,你选择的是()A.美食品味好生活B.美食唤来好生活C.美食生活真美好D.美食生活重常规解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解答】“创意烹出”是主谓短语,对“美食唤来”较工稳,“新味道”对“好生活”,“道”和“活”符合对联“仄起平收”的原则。故选:B。第5页(共26页)点拨:对联的基本要求: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4.(3分)“美食街”上搭建了一些“小屋”,你们打算代表班级承包一间,经营自己创制的鲜果饮品。就“小屋”的取名,你们进行讨论。米豆:我觉得应该叫“果言果语”,给人一种很文艺的感觉。小轩:不行不行,你这个人总是喜欢文艺范儿,干什么事都不忘,上次朗诵会也是这样。你:咱们还是讨论小屋的名字吧。我觉得“泡泡熊果屋”不错,符合我们果饮“小屋”软萌的特点,肯定吸引人。解析:本题考查情景对话。所谓“情境对话”,就是命题者设置一个语境,要求考生根据提示,为题中虚拟人物代拟话语。根据题干要求,给“小屋”取名,还要针对米豆和小轩的对话内容,恰当、得体地进行表述。第6页(共26页)【解答】小轩针对“文艺范”和米豆进行争论,既完不成取名的人物,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争吵,所以,我们在组织语言时,要把话题集中到取名这一核心任务上来,又要阻止小轩和米豆针对“文艺范”进行争论,可以这样说:“咱们还是讨论小屋的名字吧。我觉得‘泡泡熊果屋’不错,符合我们果饮‘小屋’软萌的特点,肯定吸引人。”答案:示例:咱们还是讨论小屋的名字吧。我觉得“泡泡熊果屋”不错,符合我们果饮“小屋”软萌的特点,肯定吸引人。点拨:语言表达应注意:①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②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③说话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④语言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5.(6分)隔壁班的“小屋”打算经营冰食品。小轩取来一张他们的菜单,你看了以后,谈了自己对本班“小屋”主打果饮的设计(名称和制作方法),也谈了对菜单版面的设计。第7页(共26页)(1)设计主打果饮:我们主打果饮可以叫蕉椰蜜雪,把香蕉泥和牛奶搅拌成汁,调入蜂蜜,再加上雪一样的椰蓉。(2)设计菜单版面:菜单正中是“小屋”的名字,上方是饮料名称与原料,下方用不同型号的泡泡熊杯显示大、中、小杯的分量。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1)本题考查果饮的设计。果饮的设计要围绕和借鉴隔壁班的菜单,先确定原料,然后是制作方法,最后给果饮起一个有文采的名字即可。(2)本题考查菜单版面的设计。菜单版面的设计要充分借鉴隔壁班,按照一定的顺序,交代清楚原材料与重量等即可。【解答】答案:(1)示例:我们主打果饮可以叫蕉椰蜜雪,把香蕉泥和牛奶搅拌成汁,调入蜂蜜,再加上雪一样的椰蓉。(2)示例:菜单正中是“小屋”的名字,上方是饮料名称与原料,下方用不同型号的泡泡熊杯显示大、中、小杯的分量。点拨:图文转化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第8页(共26页)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6.(4分)学校预备举办“创意美食节”活动,你和来豆、小轩同学参与完成了下面几项任务。美食节要开展班级创意美食评比,你们协助设计评选表。米豆拿出了自己设计的表格,你补充了其中空缺的评选项目....。创意美食评选表班级美食类别评选项目评选星级创意美食的名称☆☆☆☆☆①☆第9页(共26页)☆☆☆☆②☆☆☆☆☆③☆☆☆☆☆总体评价☆☆☆☆☆备注:根据品尝的印象,填涂星号,五颗星为最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拟写的项目提出的角度,所拟写的评选项目一定要有针对第10页(共26页)性,比如针对美食的食材选择、口味、造型设计等方面。【解答】答案:示例:①创意美食的食材搭配;②创意美食的口味;③创意美食的外形设计点拨:语文活动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实施途径,以活动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面,更要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二(40分)(一)文言文阅读(8分)7.(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闽有带鱼[明]谢肇淛闽有带鱼,长丈余,无鳞而腥,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①.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尝有一监司,因公事过午归,馁甚,道傍闻香气甚烈,问何物,左右以带鱼对,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②之,大称善,且怒往者之不市也。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人之嗜好无常如此。吴江顾道行先生亦嗜闽所作带鱼鲊,遇闽人辄索,而闽人贱视此味,常无以应之也。(选自《五杂组》,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版,题另加)[注]①不以登俎(zǔ):意为上不了台面。②啖(dàn):吃。(1)米豆念上文,对画直线句的停顿总拿不准,念了四遍,你告诉她A是正确的。第11页(共26页)A.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B.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C.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D.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2)米豆用波浪线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帮助她理解。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3)小轩向你提了个问题:“闽人轻贱的带鱼,监司却念念不忘,这说明什么道理啊?”你谈了自己的思考。解析:译文:闽地有带鱼,有一丈多长,没有鱼鳞而且有腥味,是众多鱼中最贱的,献给客人上不了台面。然而其中有人把带鱼用油煎了,味道很香。曾经有一个监司,因为公事过了正午回来时,十分饿了,道路旁边闻着香气十分浓烈,问是什么东西,近旁侍候的人回答说是带鱼,立即命令随从去老百姓家去取已经煎好的带鱼带到自己的家里吃,十分称赞好,而且怒斥为什么不拿到市场去卖。从此每顿饭必想着吃煎带鱼,离开闽地许多年,仍然想着煎带鱼(心中)放不下。人的喜好像这样变化不定,吴江顾道行先生也喜好闽地所腌的带鱼,遇到闽人就索要,而闽人轻视带鱼的味道,经常没有人答应他。【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停顿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第12页(共26页)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停顿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立即命令随从去老百姓家去取已经煎好的带鱼带到自己的家里吃。故断句为: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故选:A。(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句中重点词有:自是,从此。欲,想。去,离开。置,放。句子翻译为:从此每顿饭必想着吃煎带鱼,离开闽地许多年,仍然想着煎带鱼(心中)放不下。(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无鳞而腥,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和“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可以看出人对事物的嗜好与其贵贱无关。答案:(1)A(2)从此每顿饭必想着吃煎带鱼,离开闽地许多年,仍然想着煎带鱼(心中)放不下。(3)人对事物的嗜好与其贵贱无关。点拨:句子划分停顿:第13页(共26页)1.主谓之间要停顿。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7.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8.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二)现代散文阅读(14分)8.(14分)惊叹,由“吁”到“芋”冯杰在我们北中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你就是把全部的龟片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到
本文标题: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226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