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_——农村基层组织现状及对策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现状及对策中共涡阳县委党校:赵立常2011.09.132一、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基本任务。3(1)基层党组织(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2)党支部是党的自身建设和管理党员最基本的单位.(3)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4)党支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5)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的政治核心.(一):基层党组织的地位4(二):党的基层组织作用•一是政治核心作用。•二是桥梁纽带作用。•三是保证监督作用。•四是战斗堡垒作用。5(三):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级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二)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三)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四)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6•(五)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中间的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六)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七)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八)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7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现状•1、组织成员不齐全•基层支部的多数党员外出打工。源于我县是传统农作区,外出打工人员很多——同样、外出打工党员也很多——外出者皆为青壮年党员。8形成的后果•这就造成留在家的都是年龄较大的“老弱病残”党员,而支部成员本身一般多为中年以上的党员。进而形成各个支部仅支部成员和老年党员在家——削弱基层支部的影响力、战斗力、及一些重要工作的正常进行。92、新党员的发展人数各年相对较少•对于一个4000人左右的行政村来说,一年仅发展1~4名预备党员。其比例是占总人口的0.025‰~1‰,太少。而其党员总数也只是60~70名左右。103、组织生活不能正常开展•由于多数党员外出打工,致使多数村级党组织不能正常开展活动,组织生活也不正常。更谈不到对“三会一课”制度的坚持。114、支部及支部中党员活力不强•支部成员一班人,多数人能在家,但多为45岁以上成员,活力不强,大多没有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经济的强烈愿望。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现象比较普遍。125、支部成员多数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在多数的支部中,45岁以上的成员占多数,特别是50岁左右的居多。而这个年龄层次的农村同志,由于历史的原因科技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136、组织中致富带头人——青壮党员——少•多数的村级支部中,普遍缺乏致富带头能人。少数村级党组织即使有致富带头能人,但非常遗憾——又多是在外地打工时就地创立的企业实体——这就不能造福桑梓。而青壮党员致富带头人就更少了。147、具有农工贸一体性质的由党员创立合作组织少•在目前的农村中,普遍缺乏由党员创立的具有农工贸一体性质的“合作组织(指农工贸一体化的企业形式)”(具有农工贸一体性质的合作组织普遍缺乏;而集约化的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样也很少。)。这造成了应对市场的能力普遍偏低。更不能带动农业产业化的正常进行。158、村级组织被家族势力控制•在农村中,目前仍存在在部分行政村中,基层组织被家族势力掌控的现象。当然这就造成了家族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冲突。在一般情况下集体利益难免或多或少的受到家族利益的侵袭,一些事情有时难以做到公开、公平、公正。16三、根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现状应采取的措施•胡总书记指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故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高效地建设基层党组织。17应采取的措施•根据皖北及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现状,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加强基层党的组织的建设。181、建议将支部建在互联网上、手机上、合作互助组织内。•鉴于飞速发展的科技,使社会生活方式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基层组织的活动应与时俱进。19•由于大多数党员都不在家,而是在外打工,所以可以考虑将支部的活动建立互联网上、或者手机上、或者互助组织中。这是因为一是手机的使用非常普遍,无论在家或在外打工者,几乎人手一机。二是18~35岁的青壮年党员多会使用电脑,可以通过电脑互联网相互联络。三是合作互助组织内人员相对集中,特别是党员相对集中,这有利于开展组织活动。202、增强基层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的活力是党组织活力的重要源泉。因此、要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这是激发广大党员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源泉和基础。21•①、要以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为目标,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长效机制,增强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②、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建立党员轮训制度,拓宽教育管理渠道,探索生动有效的学习方法。22•③、要创新党员管理方法,健全城乡一体、流入地为主、流出地配合的流动党员工作制度,严格“三会一课”制度,使每个党员都纳入有效管理、参加组织活动、得到组织关怀、发挥主体作用。•④、要强化党员服务,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把以人为本贯穿于党员队伍建设中。233、提高基层党员的科技文化水平•①对现有的党员,特别是45岁以上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这里教会他们使用电脑非常重要——这是使他们开阔视野、增进对外界的了解,以及丰富组织活动手段的前提。•②经极发展年轻、受过中高等教育、积极向上的青壮农民入党。以达到改善基层组织内成员科技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实际状况。244、积极吸收高素质的人员入党•鉴于基层每年发展的党员人数较少的状况,应该大力发展符合条件的青壮年入党。特别是发展青年女性入党——目前农村基层,女性党员人数比例普遍偏低——以提高代表性、影响力。255、积极鼓励党员争当致富的带头人•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中,普遍缺乏致富的带头人。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①鼓励外出打工党员中的能人和实体经营者回乡办实体,特别是创立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26•②在办各种经营实体的人员中,积极发展符合条件的人员入党。特别是愿意奉献,愿意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典型入党。以利扩大党的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上述中特别突出者,可以作为基层支部未来的负责人来培养。276、拓宽农村基层支部成员选择范围•为使农村基层支部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选配好支委一班成员非常重要。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措施。28•①响应党中央的做法:中央决定在09年前后、大约3~5年的时间里,为全国每一个行政村配备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可以借中央的这一东风,积极采取措施,争取尽快早日将“大学生村官”派驻到各个行政村。从而一举打破目前在部分行政村中存在的:“基层组织被家族势力掌控的现象”。29•②对于选取培养基层支部成员,我们不妨把眼光放远一些:•一是扩大选取的范围——可以从全县范围考虑。也可以是更大的范围。•二是选取的范围可以是:农村中涌现出的各种“能人”——种植、养殖的能手,农副业的经营能手,农产品加工能手,企业能手(指由农民创办的二三产业中的管理者、企业创办者、领导者)。30•③对于选取培养农村支部成员一定要坚持一条原则: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贤。唯才是举,德才兼顾,决不能嫉贤妒能。31•总之,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好坏,直接关系到在新时期内整个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也直接关系到我们党能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所以,我们应该从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加强管理等方面扎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作用。32谢谢聆听!33谢谢各位!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
本文标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_——农村基层组织现状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2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