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共产党简史(一)(1921)邓骏•一、追逐梦想:历史的选择(1921年)•二、残酷的命运:学习的代价(1921-1934)•三、掌握自己的命运:长征(1934-1936)•四、抓住机遇:以民族自立的名义(1937-1945)•五、最辉煌的时刻:新生(1946-1949)目录1、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2、五四运动(1919年)早期组织的成立1.上海: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陈独秀、李达、施存统、李汉俊等8人2.北京:1920年10月“共产党小组”,李大钊、张国焘、罗章龙等3.武汉:1920年8月“共产党武汉支部”,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7人早期组织的成立4.长沙:1920年冬,来自新民学会,毛泽东、何叔衡等。5.广州:1921年春“广州共产党”,陈独秀、谭平山、陈公博等6.济南:1921年春,王尽美、邓恩铭等新民学会旧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间:地点:人数:1921年7月23日(一大)上海—浙江嘉兴南湖13+2名共产国际代表上海代表:李汉俊、李达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长沙代表:何叔衡、毛泽东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州代表:陈公博旅日代表:周佛海陈独秀特派员: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荷兰人,1927年成为托洛茨基派骨干,1942年为纳粹所杀,年85岁。缺失的第15人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书记,从事情报工作,1938年以间谍罪枪决,后来平反,年49岁,2006年第一次发现其照片。一大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中央局成员(相当于今天的政治局常委):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任组织主任、李达任宣传主任陈独秀当时在孙中山的南方政府出任教育厅厅长,“一大”开会的时候他正在筹款。“南陈北李”为什么缺席了“一大”?李大钊则担负了一个重要任务:因为当时北洋军阀政府财政困难,停发了北京八所高校教职员工的工资,于是这八所高校联合成立了“索薪委员会”,而李大钊作为负责人,整天忙着追讨工资!!!历史对我们的启示:对“南陈北李”来说,在旧中国剧烈的大变动时期,每天成立的组织和散伙的组织一样多,结社很平常,也不能强令他们能预见到28年后的新中国。很多时候,即使是伟人也无法立即察觉将要出现或已经出现的质变。因此,我们不应该总是抱着功利的心态去参与活动,相信自己,只要有信仰、能坚持,历史或许就由你来书写。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剩下的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南湖的会议一开完,一轮红日从南湖的红船上冉冉升起,放射光芒,然后一条红飘带,直接从南湖飘到井冈山,飘到延安,飘到天安门,我们胜利了!很诗意,很浪漫,但很不写实!1921年7月,“一大”召开,翻开了中国历史上新的篇章。而当时与会的这13位代表中有多少人能够想到这个党28年后能夺取全国政权?如果都能想到的话,后来还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吗?1923年,陈公博因投靠军阀陈炯明被开除党籍;1923年,李达脱党;1924年,李汉俊脱党;1924年,周佛海脱党;1927年,包惠僧脱党;1930年,刘仁静被党开除;1938年,张国焘被党开除。13位党代表,脱党的、被党开除的达7位,超过半数。其中周佛海、陈公博还当了臭名昭著的大汉奸,最后被国民政府判处死刑。我们单从这些就能看到党初建时的艰辛和曲折。可是还有,王尽美1925年牺牲,邓恩铭1931年牺牲,何叔衡1935年牺牲,陈潭秋1943年牺牲。13名党代表中,脱党的、被党开除的7人,牺牲的4人,加起来是11人,最后党内幸存者仅毛泽东、董必武二人。从13位党代表的命运中,你就能看到这个党何其艰难。我们党的这种艰难,这种奋斗,没有一条坦途,是一步一步地摸过来、走过来、爬过来的,何其不容易!上海代表:李汉俊,湖北人,后脱党加入国民党,1927年被桂系所杀,享年37岁上海代表:李达,湖南永州人,1953年出任武汉大学校长,被毛泽东誉为理论界的“鲁迅”,1966年被开除党籍迫害致死,年76岁。北京代表:张国焘,江西人,北京大学五四运动领袖之一,“一大”中央局三巨头之一,红四方面军第一领导人,1938年投降国民党,1979年死于加拿大,年82岁。北京代表:刘仁静,湖北人,17岁在北京大学参加五四运动,“一大”后专管共青团工作,后被排挤去苏联,成为托洛茨基派在中国的骨干,投靠国民党,1987年死于车祸,年85岁。长沙代表:何叔衡,长沙宁乡人,37岁进长沙第一师范读书,王明路线时期被打倒革职,不准参加长征,1935年被国民党所杀,年59岁。武汉代表:董必武,湖北人,在上海参加五四运动,后为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建国后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1975年死,年90岁。武汉代表:陈潭秋,湖北人,后去苏联共产国际,回国后进驻新疆,1943年为军阀盛世才所杀,年47岁。济南代表:王尽美,山东人,1925年死于结核病,年27岁。济南代表:邓恩铭,贵州水族人,五四时期在山东省立一中领导学生运动,1931年为国民党所杀,年30岁。广州代表:陈公博,广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1923年投靠陈炯明被开除党籍,后成为国民党中央常委,1938年随汪精卫投降日本,后担任伪南京政府主席,1946年枪决,年55岁。留日学生代表:周佛海,湖南沅陵人,“一大”代理书记,1924年脱党,后成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1938年随汪精卫投降日本,担任伪南京政府财政部长,抗日胜利后被蒋介石特赦,1948年心脏病死于狱中,年51岁。陈独秀特派员:包惠僧,湖北人,在北京大学参加五四运动,1927年脱党,后为国民党人口局局长,1979年死,年85岁。中共二大,1922年7月在上海英租界举行,到会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列席会议。产生中央执行委员会(5人),委员长陈独秀、张国焘(组织部长)、蔡和森(宣传部长)、邓中夏、高君宇,候补委员3人:李大钊、李汉俊、向警予(妇女部长)。中共三大,1923年6月在广州举行,到会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列席会议。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9人),其中设置了中央局(5人):委员长陈独秀、毛泽东(秘书)负责日常工作、罗章龙(会计)、王荷波、蔡和森。另4人派驻各地:李大钊派驻北京、项英派驻湖北、朱少连派驻湖南、谭平山派驻广东。大会决定实行国共合作,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中共四大,1925年1月在上海英租界举行,到会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列席会议。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9人),其中5人组成中央局,总书记陈独秀兼组织部主任、张国焘(工农部主任)、彭述之(宣传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宣传部委员)。另4人是李大钊、李维汉、项英、谭平山。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并提出工农联盟的问题。中共五大,1927年4-5月在武汉举行,到会代表82人,代表全国5.79万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等3人列席会议。成立中央政治局(7人),其中4人组成常委,总书记陈独秀、瞿秋白、张国焘、蔡和森,后增补李维汉。另2人是谭平山、李立三。坚持对国民党退让,放弃武装斗争,坚持经济斗争。团结汪精卫进行土地革命。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武汉汉口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到会代表22人,另有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开会一天,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确立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秋收起义三大决定,否定了陈独秀的方针。产生临时中央政治局(9人):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宣传部长)、罗亦农、顾顺章(交通局长)、王荷波、李维汉(组织部长)、彭湃、任弼时。候补委员7人:邓中夏、周恩来(军事部长)、毛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8月9日产生常委3人: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中共六大,1928年6-7月在莫斯科举行,到会代表142人,代表全国4万余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等2人列席会议。中央政治局(7人),其中5人组成常委,主席向忠发、秘书长兼组织部长周恩来、苏兆征、项英、蔡和森。另2人是瞿秋白、张国焘,作为驻扎共产国际的代表。李立三、彭湃等7人候补委员。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和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继续创建红军,进行土地革命战争。掌握实权的是蔡和森,旋即因病被李立三取代了常委的位置。1929年8月,因周恩来去莫斯科,李立三成为中共中央实际领导人。六大以后,开始贯穿游击战争、土地革命和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形势好转。1930年9月,瞿秋白在上海主持第六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立三路线”,瞿秋白再次上台。李立三在1930年夏发动全国性的武装暴动(即组织城市暴动和进攻大城市),是为左倾冒险主义,即“立三路线”。3个多月即有11个省委机关被破坏。1931年1月,共产国际代表米夫在上海操纵了六届四中全会,把瞿秋白作为李立三的同党打倒,提出了更为左倾的冒险主义路线(王明路线),中央政治局委员调整为9人:向忠发、项英、张国焘、周恩来、任弼时、王明,其中向忠发、张国焘、周恩来为常委;毛泽东等7人为候补委员。王明在米夫的支持下成为代理总书记。此后发生了一系列变故。中央临时政治局:1931年9月,王明、米夫去莫斯科,指定博古、张闻天、陈云、康生等6人组成。由博古负总责。1933年春,迁入江西。苏区中央局:1931年1月,成立于江西宁都,由项英、毛泽东、朱德组成。3月,中央派任弼时等3人从上海如苏区,加入中央局。1931年12月,周恩来入苏区,成为中央局最高领导人。1932年10月,宁都会议,解除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专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1934年1月,六届五中全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政治局委员达到13人,毛泽东排在第12位。设立中央书记处(习称常委),总书记博古,其下为张闻天、周恩来、项英。这次全会是王明路线的顶峰。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陕北遵义江西湘西大别山•一大党,二大纲,三大联国搞合作,四大定位领导权,五大老陈打酱油,六大苏联找帮忙,八一南昌第一枪,秋收起义建地忙,八七政权要靠枪,三湾改编立军权,遵义会议转折点,瓦窑建统来抗日,洛川敌后抗日忙.七大老毛思想立,七届二中进城忙.•八大主矛搞建设,九大十大不让讲,十一三中搞开放,解是原则记心上,十一六中评价毛,十二小平提中特.十三一中两基本,初级阶段路很长.小平南巡提本质,坚持不动科学强.•十四泽民建市场,十五小平进党章,十六小康三代表,十七科观入党章,十八五位共一体,新四双翻记心上,政府市场清关系,反腐环保美名扬.十八三中深化改,二零二零共期望.
本文标题:党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26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