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题五:在什么情况下政府应当干预经济事务?一、何为政府干预定位,那么我们说到政府干预,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名词,那便是市场调节。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市场是“看不见的手”,而政府的引导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是紧密相联、相互交织、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市场机制的完全有效性只有在严格的假说条件下才成立,而政府干预的完美无缺同样也仅仅与“理想的政府”相联系。也就是说,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内在的缺陷和失灵、失败的客观可能,会产生“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现象而这其中: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单一依靠市场的调控或者政府的全盘控制是不可行的。市场运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市场失灵,私人部门已无法很好地解决资源的配置问题,这时候必须有政府力量介入,进行宏观的调控等一系列手段和方式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便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政府干预。【延伸】政府的干预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市场和政府两者都有内在的缺陷和失灵,所以关键是寻找出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之间的恰合点,使得政府干预在市场失灵是发挥最大的作用。人们更是普遍寄希望于“两只手”的配合运用,以实现经济的和谐稳步持续高效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现代经济是市场和政府税收、支出和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混合体”!二、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1.市场失灵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场合不能或不能完全有效发挥作用而导致社会资源无法得到最有效配置的情况。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和信息不对称。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会出现失灵。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为: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而在这种条件下,市场调节机制所产生的缺陷和失灵,就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让出了空间。这就是我们政府干预经济的第一个原因。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所说;“当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市场来组织一个复杂的大型经济。问题是,市场既无心脏,也无头脑,它没有良心,也不会思考,没有什么顾忌。所以。要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纠正某些由市场带来的经济缺陷”。2.政府经济职能上面说到因为市场失灵所以需要政府加以调节干预,那么,我们还应该了解到除此之外,还有一项:政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经济职能。下面就来说一下政府经济职能。说到政府职能,我们知道政府从大的方面来说有——对了,你们说政府职能分为那几个方面?A政治职能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B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那对于我们国家而言: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政府主要有三大经济职能:①宏观调控职能。即政府通过制定和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进行间接的、宏观的调控。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政府通过政府管理、制定产业政策、计划指导、就业规划等方式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间接控制;同时,还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和企业的力量,与政府一道共同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任务。③市场监管职能。即政府为确保市场运行畅通、保证公平竞争和公平交易、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而对企业和市场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C文化职能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职能D社会职能,即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以外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拓展】由以上可以看出,政府干预经济有福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因为在经济领域中,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不足以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市场失灵要求我们的政府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干预,而另一方面,政府本身所具有的经济职能又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内在要求。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把握一下他们之间的联系。三、政府干预经济的情况说了这么多,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政府应该干预经济事务呢?我认为在这里要首先要把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干预分为两个部分,即是经济危机时期的干预和非危机时期的干预。(一)经济危机时期我们知道:经济危机(Economic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国际关系趋于恶化。在经济危机时期:国家失业人数迅速增加;贫困加剧,人们食不果腹;有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现代更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危机会波及全世界,后果不堪设想。自1847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以后,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年、1929年、193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一齐卷入,都是世界同期性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7~1958年、1973~1975年、1980~1982年的危机则演变为是世界同期性的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市场调节不仅调节过慢,而且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或多或少的选择对国家经济事务进行有效的调控,以期快速脱离经济危机。我把它归为政府干预危机的第一大类。(二)非经济危机时期在非经济危机时期,因为种种原因,政府也会适度的进行经济事务的干预,传统的市场失灵理论,在承认市场竞争可以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达到最优的同时,同时也认识到市场调节会可能产生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垄断,信息不对称等不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政府在实施干预时,必须根据市场失灵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地解决资源配置效率问题,这也即是有名的:“老四条”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以下我们来说一下(1)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在家庭出身,劳动观念,生活习惯,教育机会以及拥有生产资源数量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出现收入不均,贫富悬殊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自身无法解决,必须政府出面才能实现社会公平。(2)恶性竞争和垄断的存在适度的竞争有利于市场的发展,但竞争一旦发展成恶性竞争或形成垄断,则会降低经济效率,导致整个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福利的减少。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等法律规章来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鼓励竞争的发展。(3)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所有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问题,而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市场透明度等方法对信息进行管理和调控,使交易参与者得到较为充分和正确的信息。(4)负外部性导致的社会污染等问题的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一大社会问题。国家可以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规等政策来维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成本,增加社会收益。(5)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的存在公共产品的性质使私人部门不能或无法全部提供,而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拓展】在这里还有必要提到一个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他的著名的政府干预理论。上面说到政府干预的范围在传统的市场失灵理论下应只限制在上述的“老四条”范围之内。而斯蒂格利茨则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挑战。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从各种表面现象论证市场失灵,而且还触及到了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这就使他的理论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因为考虑到说太多大家有可能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消化,这里仅仅点到为止。四、政府干预经济事务的实例五、推荐书目1.《政府干预理论与政府经济职能》谢自强湖南大学出版社2.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政府干预理论附录:政府干预理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政府干预理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的经济职能理论。斯蒂格利茨与西方其他经济学家一样,认为政府干预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市场失灵。因此,对市场失灵的研究就成为政府干预理论的一部分。传统的市场失灵理论,在承认市场竞争可以在某些条件下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同时,认为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外部性、垄断、收入分配和公共品提供等问题,因此,政府干预的范围应限制在上述“老四条”范围之内。斯蒂格利茨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挑战。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从各种表面现象论证市场失灵,而且还触及到了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这就使他的理论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福利经济学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正是福利经济学最终完成了对市场机制会导致帕累托最优的论证。这一论证建立在福利经济学两个基本定理的基础上。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指出,每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都能够带来帕累托效率;第二定理指出,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若这两个定理成立,则政府干预的范围将被局限在上述狭隘的范围之内,市场将把大部分事情做好。可见,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为限制政府干预提供了最有力的论据。而斯蒂格利茨则认为,这些定理都是建立在错误的假定之上,因此定理本身也是错误的。首先,福利经济学假定,市场经济中的买者和卖者通过观察价格即可掌握所有有关商品交易的信息,即人们是具有完全信息的。而斯蒂格利茨认为,有关商品交易的事件空间远大于价格空间,市场中不仅存在影响厂商产出的一般事件,而且存在许多无法预料的偶发事件,如总经理生病、机器突然损坏等。这些成百上千的变量会影响厂商的利润率,但这并不能很快从价格上表现出来。此外,有关效用函数的假设也非常重要。盖尔和斯蒂格利茨(1985)证明,只有在一个极为严格的假定之下,即必须存在“恒定的绝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价格才可以传递所有信息。一旦偏离此假定,价格就不能充分传递信息。可见,完全信息的假设不能成立。其次,福利经济学假定存在一套完备的市场。而事实上,构建市场是需要费用的。如果无数的商品、偶然事件和不确定性都存在市场的话,那么光是为了组织这些市场就要耗费大量资源。特别是那些不确定性较强的市场,如风险市场和期货市场,由于不确定性造成的巨大组织成本,使得建立这两种完全竞争市场是极不经济的。此外,信息不对称也限制了市场的完备性。因为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为规避风险,防止被欺诈,不愿同具备信息优势的一方进行交易,这就大大限制了市场的范围。所以,完备的市场这一假定也不成立。最后,福利经济学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每个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实际上,市场竞争更类似于垄断竞争。由于信息不完全,当一个厂商提高价格时,该厂商的所有顾客并不马上寻找另一家产品同质而价格更低的厂商,因为搜寻信息是需要成本的。同理,一个厂商降价也不会把其他厂商的顾客都吸引过来。这就使厂商可以制订价格而不是接受价格。此外,固定成本也会造成不完全竞争。斯蒂格利茨(1993)证明,即使只存在少量的固定成本,也会使市场供给者大量减少,从而使市场竞争变成不完全竞争。在上述论证的基础上,格林沃德和斯蒂格利茨(1986)以较复杂的数学模型证明,当市场不完备、信息不完全、竞争不完全时,市场机制不会自己达到帕累托最优,这就是格林沃德——斯蒂格利茨定理。此定理的深刻含义在于,由它所定义的市场失灵是以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不完全信息、不完全竞争、不完备市场为基础,因此市场失灵不再局限于外部性、公共产品等狭隘范围,而是无处不在的。这就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广阔的潜在空间。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应该遍布各个经济部门和领域,而不仅仅是制订法规、再分配和提供公共品。二、政府的经济职能理论市场失灵的普遍性必然要求政府干预的普遍性。但西方经济学的流行观点是,政府本身也有失灵问题,政府干预经常是无效的。针对这一点,斯蒂格利茨提出了政府的经济职能理论。他认为,政府失灵并不比市场失灵更糟,而且这种失灵是可以被缓解乃至消除的;通过采取适当的政策,政府干预可带来帕累托改进。(一)政府效率分析。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各种干预缺乏效率,即存在政府失灵问题。斯蒂格利茨承认政府失灵的存在,并从原因和表现形式等多方面论证了政府失灵。但是,斯蒂格利茨认为应换个角度看政府失灵。并非只有政府部门才会出现低效率现象,人们在私营部门中同样可以找到类似的低效率现象。任何人都不会不犯错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谁犯了什么
本文标题:政府干预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34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