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国学之涵育与时代使命
國學之涵育與時代使命2009年8月16日王財貴老師在北大國學社講座錄音整理分段整理者:慕容浩、王坤、陳出林、成楓鋒、徐仙萍、李芸鑫、胡翔、崔迅銘、李芬、彭璐珞總整理:方哲荁2010年04月10日王財貴修訂各位朋友,大家好:前幾天聽說要我來北京大學國學社做一個交流,今天看這個場面,原來我有些誤會了。首先的誤會是,我以為來北大國學社參加活動的人都是北大的學生,是要我跟同學們見見面,談談話。不過看今天來的卻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的意思,除了有些是多年來熟識的朋友之外,還有的是年紀比較大的朋友,又有不少各行各業的前輩。這是我第一點誤會。第二點誤會是,本來約定是要「交流」,結果剛才主持人說,是要叫我做個「演講」,可能又是我誤會了。因為這兩方面的誤會,所以我現在不知道講什麼才好哩。其實昨天就有人要我出個題目,我說如果是交流,就不需要什麼題目,大家隨意談談。如果一定要有個主題呢,我出的題目是:「國學的涵育及其使命」,「涵育」就是涵養和教育,就是要談如何涵養國學的素質,如何教育出國學的人才,並看看國學在這個時代有什麼使命。這個題目很大,關涉的層面也很深廣。既然我以為是交流,其實是要我演講,那我就儘量先做個引言,之後讓大家交流,也算兩面俱到了。我一進到北京大學,尤其到國學社,又要講有關國學的事,是有一點傷感,一點痛心的。因為「國學」,就是被你們北大所發難把它打倒的。所以今天如果反省到當時的打倒是不應該的,北大人應該有贖罪的心情和行動,應該立志從北大再把它復興起來。我們這個社團叫做「國學社」,一定可以負一點責任,起一些作用的。我對這個社團瞭解並不很多,也不知道所謂「國學社」的「國學」是指什麼,又,這個社團最主要的活動在哪些方面。因為「國學」這個詞,有勝義有劣義,「國學」──國家國族的學問,本來應該是好的意思啊,但有一度是有爭議的,有壞的意思,因為在清末民初的時候,有一些新進的知識份子,主張西化,他們西化的代價是要打倒傳統文化,有人就聲明要來維護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對立起來,而自稱為「國學」。而那些維護國學的人又常常是政治和文化的保守派,所以國學就與變成落伍的像徵了。我想「國學社」的國學,應該不會取劣義。至於勝義,又可以有廣義和狹義。廣義的理解,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國學的「國」,顧名思義,就是國家或國族,「國學」,就是這個國家族群的學問。為什麼要講這個國家的學問呢,一定還有其他國家的學問。所以「國學」就有一個類別的意思,它有些特色,凡是跟其他國家的表現有所不同的表現,都可以叫做國學,這是廣義地說的國學,這是從外表上說,從量上說的。如果從國學的內涵看,也就是從它的質上說,一個國家族群之所以有不同的表現,是因為其文化的不同,一般我們都說我們的文化是「中華文化」,所以必須帶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學問,才可以叫做國學,如果再進一步看,知道文化的核心在「哲學」,所以必須帶著中國的哲思的表現,也就是帶有中華民族特有的智慧在裡面,才可以叫做「國學」,這是國學狹義的意思。「中國的哲思」或「中華民族的智慧」,籠統一點講,就是所謂的「中國的文化」,「文化」,輕鬆一點講,就是「中國的文明」。由哲學、智慧,下降一層說文化,再下降一層而落實地看,說文明,就是各種人生的實際表現,包括文學的、史學的,甚至天文律曆、醫卜星相、衣冠服飾、語言音樂、烹調飲食,凡有特色者,皆在國學的範圍之內。如果取這廣義的意思,那「國學社」辦起來就很方便了,因為什麼都可以沾上一點邊。如果取其狹義,「國學社」應該就是對於中國文化中國哲學智慧特別熱心的一些朋友組成的社團了。我不知道「北大國學社」的「國學」自我定位在什麼層次上?不過,不管如何,「國學」兩字好像與我有一點關係,因為我這十幾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廣所謂的「兒童讀經教育」。一般人對於「讀經」兩個字不很瞭解,尤其大陸對於「經」這個字更是心存忌諱。在臺灣,早期,也有人要我不要用「讀經」這兩個字,在大陸更多朋友他勸我不要用這麼犯忌諱的詞語。那麼不要這詞語要使用什麼呢?他們就說可以用「經典教育」。「經典」兩個字,就沖淡了「經」這個字封建的氣氛。其實「經」就是「經典」,何必自欺欺人呢?我覺得「讀經」一辭比較簡捷方便,而且讀經兩個字可以同時表現教育的兩大原則:就是教材和教法。「經」就是教育的內容,「讀」就是教育的方法。不是很簡捷明白嗎?不過有的人,因為我們讀經的傳統已經喪失了九十年──1919年五四運動,今年是2009,今年是五四運動之後的第九十年,讀經傳統斷喪九十年之後,觀念的重新導正,確有相當的難度。九十年,如果你認為五四值得紀念,今年是五四的紀念年,如果你認為應該要痛切反省,今年應是五四的反省年。因為九十年,在古人叫做三代,人生經過了三代,往往會有大變局。三代,正確地說,是三世,世界的世。這個世字的構字法,是一個十、再加一個十、再加一個十。總之是一橫再加三條豎,把三十用一個流線連在一起,這樣寫下來(先生一面講,一面用手比劃),這個字叫做「世」,所以一世是三十年。在《論語》有子張問:「十世可知耶?」就是問:十個世代的事情能不能預先知道啊?孔子答說:「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商朝繼承的夏朝的禮,禮,就是典章制度禮樂教化,商朝繼承夏朝的典章禮樂,周朝又繼承商朝的典章禮樂,每一個朝代的繼承,都有損有益。但是我們也可以知道,以後還後有繼承周朝的世代。這樣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你只要看從夏朝到商朝,從商朝到周朝,我們就可以推,從周朝以後,縱使經過一百個世代的更替,還是可以知道的。孔子這段答話,意義相當奇特,不容易瞭解。商朝繼承夏朝,我們可以從歷史上瞭解,究竟哪些典章制度有損有益,或多些,或少些,就是所謂「改革」。周朝繼承商朝,又有損益改革。孔子是周朝的人,孔子以前的有損有益可以從歷史故實中知道,孔子以後的損益怎麼也可以知道呢?所以,孔子說三代的損益可以知道,應該不只是知道損益的事象,而是知道它為什麼要損益,也就是知道改革的道理。如果改革有改革的道理,而道理是千古不變的,則孔子就理上說說「雖百世可知也」,是可以的。改革,是不是一切的改變都可叫做改革呢?當然是發現了以前的表現有所不足,所以現在要有一些改變。但,以什麼標準來判斷足不足,要怎麼改革,才是真正具有意義的改革呢?所謂改革、變革,最大的變革叫做革命,本來,「革命」一辭是不能亂用的。「革命」在中國歷史上是指改換朝代,是大的變革。而小的變革隨時發生,或許只能叫「改革」。譬如,現在全世界都在做教育改革,這種改革是小的變革。什麼叫做「革命」?革就是改革、變革,命就是天命,什麼天命呢,就是政治上的天命,古人認為政治是由天所命,其實是民心所在,以民心為天心,天心隨著民心轉。所謂變革天命就是人心轉了,改朝換代了,稱為「革命」。現在革命被用濫了,被用得聽起來就令人毛骨聳然。其實孟子對革命曾經下過個定義,革命就是「順乎天,應乎人,弔民伐罪」。弔者,哀憫也。悲憫百姓,去討伐有罪暴君,使人生回歸到天理正義,社會回歸到安和樂利,叫做順乎天應乎人,這樣叫做革命。假如革命是這個意思,那麼我們就可以說,革命雖是一種變革,其實它又是一種回歸。回歸什麼?回歸天理人心。在政治上回歸天理人心,變革天命,改朝換代,叫「革命」。同理,我們在任何的事物上,能回歸天理人心,才叫做「改革」。所以三代典章禮樂的損益,也是為了回歸,把被殘暴無理的人所擾亂的政務,回歸到正常的、合乎天理人心的運作,也就是讓百姓回歸安居樂業的生活。那如果變革就是回歸,變革的理由在哪裡,變革的方向在哪里,是不是百世以後,也都可以知道?所以孔子在這段話裡,就蘊涵了一個非常廣大深遠的志向,點醒人性,維護價值,氣貫古今,要人隨時回歸人的理想性,回歸天地之心,在這意義上,不僅百世是可知的,千世萬世都是可知的。五四運動,1919年5月4號由愛國運動所引發的文化運動──文化改革以來,已經三代了,這三代我們如果稱為老中青,我和諸位都在其中,我們這三代人所處的,是中華民族變革的時代。我們要自問:這九十年來的政治變革,是為了回歸天理人心而變革嗎?政治我們不談,我們說文化,九十年來的文化變革,回歸到天理人心了嗎?不,這一番的變革,是中華民族遠離他自己文化的變革,是從古以來所沒有的亂象,是一種令人痛心的衰象!中國文化曾經衰落過,但那是由於時代動亂,或者外族入侵(古人說的外族,現在或許已經不是外族了),總之是迫於不得已。單單是五四,中國人起來聲稱要打倒自己的文化,這不是很奇怪的現象嗎?這不止是中國歷代所沒有,也是全世界的民族絕無僅有的,中華文化真的罪孽深重,必須如此打倒嗎?我們反省這九十年,是文化衰敗的時代,也是民族衰敗的時代,衰敗是有道理的,衰敗的原因,就是不遵循天理人心。所以我常說五四那批人是心裡變態,甚至說他們喪心病狂,都不為過。我在國學社談話,先講到五四,因為我現在在推廣的讀經,跟五四是有關係的,跟國學也是有關係的。假如沒有五四運動,我們今天就不需要這麼辛苦了,所以我跟五四的關係是消極的。我到各地演講,介紹人常常這樣介紹:歡迎某某人來為我們講「國學教育」,所以我跟國學的關係是積極的。不過,我常要澄清說:我講的不是「國學教育」,我講的是教育的理論,是全面性的教育理論,不單單是國學教育。但為什麼很多人會誤解呢?因為我所推廣的讀經,其最大的特色是用經典做教材,而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子孫,要讀那些經典?最親切的當然是自己民族的經典,所以和國學就有很密切的關係了。其實,我認為:經典就是一個民族智慧的結晶,智慧從哪里來呢?從人性的深處開發而來,而人性之深處通於天地。假如有人能夠體證天地人生之道,它的體證就有普遍而永恆的意義,是所有人的共識,這種共識的記錄,我們稱為經典。經典一代傳一代,就成為其民族的傳統。而不論那一個民族,人性基本上是一樣的,假如一個民族有經典,那我們可以說它不應單單屬於一個民族,而應該為全人類所共有。這樣,如果中華民族有經典,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子孫可以繼承和發揚,西方民族也有繼承和發揚的權利。西方民族如果也有從人性深處發出來的智慧和成就,那它也不單是西方民族的權利,凡是人都有權利。所以我們所提倡的經典教育,其經典的範圍,就不僅是本族的經典,也包含外族的經典。當然為中華民族子孫著想,首先推的是中華民族自己的經典。至於哪些算是中華民族的經典呢?我沒有固定的答案,可以由每個人為自己開列,他認為有智慧的書,就是他的經典,就是他給下一代的教材。所以五四的人說我們要重新估價經典,好像不能算錯,說對中國文化要「批判的繼承」,似乎也有道理。不過,各位,現在我們不妨再想一想,我們怎麼看待「經典要重新估價」,「文化要批判的繼承」這兩句話?我認為這兩句話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其中有很大的漏洞──那是兩句不負責任的話!假如那一個人是胡適、或魯迅、或陳獨秀、或蔡元培、王國維等,講這些話還有一定的底氣,為什麼?他們曾讀破萬卷,姑且不管他們是否有誠意,至少他們自己覺得有能力來重估經典批判經典。但是一般人隨隨便便的跟著這麼說,就是不再相信中國的經典,不再研讀中國經典的意思了。不讀中國經典的結果是什麼呢?就是不懂中國的文化。不懂中華文化的結果是什麼呢?中國人不再是中國人。不是嗎?所以我們不要被騙了,我們已經被騙了九十年了。現在大家在北大成立國學社,也是因為有五四,如果沒有五四,大家是不用成立什麼國學社的。我認為國學社重新出來,最主要的意義,就是要對五四撥亂反正。所以如果狹義地看國學,把國學的意義提升,國學的根本意義就在於一個民族學問的源頭與歸宿──那不就是經典所記錄與展示的嗎?每個民族對人類智慧的開發,其方向與層面是不一樣的,這點古時候的中國人或是不知道的。因為古人只生活在中國這一塊土地上,漢朝開始有印度的學問傳到我們中國來,中國人看到印度的學問也很高明。什麼叫高明?就是有智慧。什麼叫有智慧?就是從人性的深處開發出來的一種永恒的見識。所以佛學傳到中國來,被中國人接受,乃至弘揚。中國自堯舜三代春秋諸子以來,形成儒道兩家的本統,從唐宋以後,說起中國文化,我們指的是儒釋道三家,我們把印度的文化也看成自己的文化主流了!中國人怎麼吸吸佛教的呢?是從他們的經典──經典
本文标题:国学之涵育与时代使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46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