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毕业设计实习报告姓名学号专业名称指导老师提交日期南京部分建筑参观实习地点:南京实习时间:2010年2月20日至2月24日前言:早上八点半来到南京站,这个车站与我曾经见过的车站有明显的不同,整个建筑物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建筑物内的环境与周围公共空间的环境是相互贯通的,而非分割开的,这使得建筑的场所感十分强大,灰空间这一手段着在联系内外环境中起到了一种联系的作用风。对南京的初体验让我感到这个城市的繁华,地面上一架又一架的高架桥,地面下四通八达的地铁,汽车在马路上穿行而过就好比玩具车开到了积木堆里。夫子庙商业街是我们第一个目的地,夫子庙商业街紧邻秦淮河,融合了历史文化,当代时尚的夫子庙商业街可谓是古今一体,街景非常好看而且有休息平台供游人休息。将历史古迹和商业街先结合的做法引起了我的兴趣,在繁华的街道两旁,一道照壁就可以将宁静与繁华相隔开,门的突出作用就在于此。秦淮河风景带很漂亮,屋顶、马头墙相互参差,其中古建筑的改进和仿造对我启发很大,保留传统样式,改用新材料比如玻璃,与传统元素一起将活波的气氛衬托出来。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整个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外表非常隐晦,是一把折断的战刀,石材呈线状左右排列,外立面墙下面有矩形水池,水池中有若干铜铸雕像,配以文字说明来表达外国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齐康大师设计,它的特点就在于用具体的形式表现特有氛围。入口的景观是两块断开的石头,周围道路两侧铺满碎石子代表在南京大屠杀中死去的穷苦百姓,而整个建筑又成了一座和平之舟。如此的具象设计比比皆是,带来了深刻的视觉冲击。室内设计在运用展板展览的同时,也运用各种立体造型来组成相应的建筑场景,包括灯光在内,共同烘托出了一个悲伤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环境。中央大厅的设计让我眼前一亮,在室外的一片玻璃窗构成了大厅采光的一个方向,室内外浑然一体,堪称妙笔。我同时也学习到了一些特殊空间的设计手法。比如说有一些空间是很狭窄的成角度空间,平时做设计时总想着如何去避免它们的出现,但这样的空间如果也可以有独特的作用,那它有可能成为非常灿烂的一笔。二、金陵图书馆(—)概况金陵图书馆是南京市立图书馆,创立于1927年。目前仍珍藏有南京市立图书馆的藏书,极有宝贵的历史意义,也对今后开展南京市公立图书馆史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证。先后被授予“一级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二)天圆地方天圆地方,普遍被理解为天是圆的,而地是方的,上海博物馆等不少建筑直接运用方与圆的建筑形象来表达这一传统理念。(三)建筑外表建筑外墙的灰白,给人以清晰干净之感,再加以其大面积通透式的玻璃设计,更是增加了其透明感,在带来美感的同时,也给读者的阅读提供了很好的自然光。(四)玉与石的结合金陵图书馆设计以“琢石成玉”为主题,用地域特有的雨花石作为构思的切入点,以作为中华民族独特文化结晶的玉石为升华,突显知识的力量。充分体现地域文脉及环境特色,其建筑与空间形象具有鲜明的认同感及标识性。(五)水文化古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说法,今天的金陵图书馆也与水相伴着,其在水中的倒影显得格外的宁静,幽远。其设计也体现着回归最原始的生态这一特点。三、混凝土缝之宅张雷以创新的手法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砖头,设计建筑闻名于世,这个住宅周围的房屋都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所以它的风格同周围房屋截然不同。设计师并未使用灰色的砖头作为材料,而选用水泥创造了一种抽象的房屋形式。屋外院落的地板铺上了长的木条,为房屋增加了一种怀旧的色彩。住宅上的Z字型似裂缝式的玻璃结构使这个建筑更具特点,同时也使自然光线可以照射入屋中。可惜在中国普通学生离大师作品的距离永远那么远。所以只好远远的观望,连靠近都无法做到。四、南京艺术与建筑博物馆南京艺术博物馆是霍尔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建筑力图通过多角度的理论观点、空间层次、雾气与水的扩展等几个主题,来探索中国国画深层次变化的空间奥秘博物馆项目由平行的透视空间“场域”、黑竹混凝土花园墙壁以及其上方悬空的轻盈“形体”组成。上层的画廊被悬挂在高空,按顺时针顺序逐渐暴露,最后聚集于“观景位”的顶点眺望远方的南京城市。这块乡村场地由于建立了与明朝古城南京相连的视觉轴线而被赋予了新的城市意义。庭院的地面由南京城中心已经堙没的古老胡同旧砖石铺成。设计理念:将整个项目的色彩限制为黑白两色,不但使设计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联系起来,并且赋予未来展出作品一个宏伟的观赏背景,有利于展览建筑与艺术作品的色彩及纹理。原本在新建筑附近生长的竹子被重新利用作为黑竹混凝土。同样,南京艺术与建筑博物馆只可远观不可近赏。五、南大敬文学生活动中心也是张雷设计,坐落于南大仙林校区中央,该建筑试图让两个强烈对比的重要形象形成对话关系:与校园大尺度景观相联系的的弯曲屋顶,火炬式的、瞭望式的塔楼。用当地的建筑实践来塑造一个突出的形象。室内很紧凑,由大大小小的会堂和房间构成。活动中心通过安排以天窗为主体的局部场景,使得单纯而率直的总体关系蕴含了合乎逻辑的戏剧性,相互串接的不同叙事细节,也同时暗示了整体的空间脉络,基本空间所表现的潜在的感染力,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建筑的美的表现力只能够来自建筑本身。六、南京大学雕塑研究所雕塑展厅雕塑展室位于南京大学田家炳艺术书院底层门厅西侧。设计将东侧与门厅相连玻璃作为展室的入口面;展室内西侧的窗则被挡在了透光板的后面以避免直射光;南北两侧均在墙上开槽,建立了展室内外的视觉关联。与绘画作品不同,雕塑是三维的作品,其展示要求对内部空间进行再划分,将原来大房间的四个垂直面进行拓展,创造出更多的适合展览的小环境,再划分是在原有结构网格的基础上进行的,分割以后的空间包括两部分:固定的墙加上可以移动的墙。展示是空间分割的目的,因此墙实际上就是展龛,三段移动的墙由方钢管和塑料板制作而成,每段墙又由两个部分构成,并且它们均可以根据需要作发光设置,墙的移动以原有建筑的结构梁柱关系作为基本的网格进行对位,以适合不同的展示需要。展室内部的构思是创造可以作为基本背景的相对固定的格构,满足一般性的展示要求,同时通过可移动发光墙的布置,寻求在变化中得到控制的多样性,以满足从题材到制作材料再到雕塑尺寸的变化所要求的空间适应性。雕塑展室提供的是一个有节制的展示背景,单纯中隐含了丰富。七、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外部造型独特,风格庄重典雅,局部又跳动着引入注目的“音符”;建筑共分五层,以阅览空间和书库为主,同时配套设置目录厅、出纳厅等设备和办公辅助用房,整体布局紧凑合理;采用人性化设计的馆内水平和垂直通道将各类用房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科学安排编、藏、阅之间的运行路线,使读者、工作人员、书刊运输路线便捷通畅、互不干扰,形成高效的整体,既为未来发展预留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又凸显图书馆多功能、现代化、休闲化和个性化服务的人文理念。八、诗人住宅诗人住宅是两位诗人朋友的工作室兼私人居所,它的位置非常乡土——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凤山石臼湖边,距离南京市区约1小时车程。建筑布置在一座废弃的国家粮库临湖一侧,周围除了湖面就是大片的农田,通往基地新修的道路两侧零星地散落着农居,周围还有砖窑在运转生产,供应远近农居修建所需的红砖。设计延续了“院落”的主题,“院落”体现在总平面和内部空间上,两幢房子各采用了三合院和四合院的布局,分别对应于西面及北面的湖面;完整的形体之中还包含了像前院、冥想院和采光天井这样次一级的结构。基地的开阔使得建筑的功能能够以直角空间、线性序列等方式自由布置。大量且连续的交流、交通、休闲、展示动线成为建筑内部循环的主体成分。同时也是简陋的技术条件下合理的选择:尽量保持结构的通用性和经济性,以增加非功能性空间的层次,增加视线贯穿和交换的密度来创造丰富的感官兴奋区域。诗人住宅的外表是设计的重点:砖表皮将建筑严实地包裹起来,强化其材料的在地性。它像建筑内部的行走及停留系统一样近乎独立。每一处墙面都是空洞、凹半砖和凸半砖2-3种砌法的混合。3种密度的砖肌理和无规律的窗洞共同进行着蒙德里安式的抽象编织,揭示了看似无序的窗洞隐藏在表皮形式背后立体主义的秩序。建筑在临湖一面,通过反复出现的大面积窗扇组织了户内外生动的高频率视线互换;而背湖面的砖墙则冷峻生硬的隔绝了陌生的窥视,守护了家庭和个体活动的自在,庭院深处于是成为居住生活和精神思考的绝对中心。
本文标题:南京建筑实习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53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