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师节倡议书教师节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秋风送爽,桃李芬芳,在收获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第30个教师节。疾学在于尊师,尊师重道的传统源远流长,西周时期即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做人准则,谭嗣同所言的为学莫重于尊师更是强调了尊师重道的重要意义。春去秋来,年复一年,老师们始终坚守在讲台之上,用最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向我们传播知识,挥洒智慧。在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全体东农学子怀着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老师们献上我们最诚挚的祝福和最衷心的感谢。为此,东北农业大学学生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一、从自身做起,铸就博大才学。勤学好问,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同学们应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对待每一节课,不辜负老师的谆谆教导;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把课堂所学转化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能力,用日渐渊博的学识回馈老师的辛劳付出。二、从点滴做起,表达深情厚谊。倡议全体同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用最直接、最真诚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祝福:发一条短信,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写一张明信片,传递来自远方的祝福;打一个电话,让声音传送一份感动;写一则微博,用新媒介传播深深情意。三、从细节做起,表达感恩之情。倡议全体同学以教师节为契机,用点滴的行动回馈老师的辛劳:课前用湿抹布擦好黑板,减少粉尘带给老师的伤害,课间为老师接杯水,细微之处彰显学生的贴心......希望同学们可以从教师节之日开始,让这些细节贯穿学期始终,用最温馨的行动温暖老师的心田。同学们,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优秀的成绩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xx大学学生会XX年9月10日教师节拒礼倡议书全体教师: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向自己祝一声:节日快乐!适逢盛世,我们欣慰!人民教师,是一个至尊至高的群体。我们这支队伍不舍昼夜地雕塑着人类的文明,从事着优化民族、传承文化、创造未来、描绘明天的光辉事业。我们劳作的产品是人才,职业性质是奉献,工作的规律是示范,社会的要求是师表。我们工作的超前性、导向性、奠基性和示范性,始终营造着国家的前程,播种着民族的命运。我们从第一个教师节的兴奋中走来,看到了,感受到了,随着一个个教师节的来临,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让我们不安:不少学生送给老师鲜花、笔筒等物品,礼物虽小,但也容易在学生中形成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老师们,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历史向我们呼唤崇高的师德,我们二实小教师告诉历史:铸师魂、陶师德、练师能、修师行。在此,学校领导班子倡议全体教师:投身师德建设工程之中,不逾矩、不趋伦,拒收钱物,坚持生活的原本,保持为师的纯真,崇尚超越,攀向一流,为打造品牌学校,为自己崇高的事业献计出力。我们坚定地说:拒收教师节礼物!我们细致地做,从自己做起,从眼前小事做起,为学生献上特殊的礼物,辅导一名学习困难的学生、资助一位生活困难的孩子、帮助一名品行特殊的学生;为学生送上一句知心话、一本好书、一堂好课、一份好品行......教师节的作用并不在于教师只有这一天才应得到尊敬,我们需要的不是物质方面的礼物,更需要精神上永久的尊敬。请让我们,让所有教师用自己的行动,让大写的人生大写起来,神圣的职业神圣起来,崇高的师魂崇高起来!xx实验小学XX年9月10日教师节倡议书亲爱的老师及家长:你们好!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党政工领导班子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家长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郑重发出倡议:过一个绿色教师节!我们真诚地呼吁广大教师、家长及学生,以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方式表达师爱生、生敬师的情意,拒绝送礼收礼之风,共同营造清正廉洁、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道德的塑造者。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需要教师树立榜样,需要家长作出表率,更需要全社会形成尊廉崇洁的风尚。因此,我们倡议家长尊重教师的名誉,用赏识、微笑和支持来回报教师一份尊重、一份理解和一份认同。我们倡议学生用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标准的敬礼,一份整洁干净的作业,一切文明守纪的行为这样纯洁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尊敬和感谢。我们倡议教师们能够为人师表,自尊自律,严守清廉纯洁作风,不向学生及家长索要或接受财物,自觉抵制请客送礼、有偿家教等庸俗风气,做到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博大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去温暖学生,以优雅的风范和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师技去培养学生,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谱写动人的奉献者之歌。亲爱的老师和家长们,竹因节而雅,人因品而优。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让我们携起手来,自觉响应倡议,悉心维护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好形象,使廉洁之花在圣洁的校园中绽放!xx县环山小学中共xx县环山小学党支部xx县环山小学工会二o一四年九月十日
本文标题:教师节倡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57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