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D)-杨柳-湘教版【小学学科网】
杨柳丰子恺认识作者丰子恺(1898─1975)现代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浙江崇德人。1914年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1919年毕业。1921年游学日本,1922年回国后至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书。1925年出版第一本画册《子恺漫画》,开中国漫画先河。1931年散文集《缘缘堂随笔》出版。抗战爆发后,曾在浙江、重庆等地教书,后在家从事创作。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率直集》、《子恺近代散文集》。主要译作有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和日本古典巨著《源氏物语》。他的散文率真、朴素、清幽、玄渺,既包含着人间隔膜和儿童天真的对照,又常有佛教的观念。由于丰子恺的经历与其师李叔同的影响,出世与入世的思想在丰子恺的作品中也时有交织流露,总的说,读他的散文时时可以感悟到一种恬淡的禅味。了解丰子恺的生平,了解他的“随缘”思想。为理解文中的“一时兴到”,“不会一生皈依它”做铺垫。自由朗读课文,边朗读边思考:(1)本文抒发了对什么的喜爱?为什么?是借景抒情还是借物抒情?本文抒发了对杨柳的喜爱,因为它朴实无华,甘于奉献、不忘根本。借物抒情(2)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自己对它的喜欢的?三个角度。①与杨柳有一种偶然的缘(随缘)。②杨柳的形态美(外在美)。③杨柳的内在美(朴实无华、不求索取、不忘根本)。两个角度。①我与杨柳的关系(随缘)②赞美杨柳的平凡无私。各小组讨论,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我与杨柳有一种偶然的缘。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杨柳的形态美(外在美)。第三部分(第5-8自然段):杨柳的内在美(朴实无华、不求索取、不忘根本)。研读第一部分(1)“小蛮腰”语出《本事诗》:“白尚书有妓樊素善歌,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杨柳小蛮腰。’”樊素、小蛮,是白居易的两个侍妾,她们善唱《柳枝》曲,樊素有着樱桃小口,小蛮有着柔美的腰肢,因此白居易写诗赞美她们。后人喜欢杨柳,说它的枝条有美丽少女的腰肢那么柔美。(2)陶渊明的宅边所种语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后人喜欢柳树,说它有陶渊明那样的超然物外、淡薄名利的精神气质。(3)客舍青青语出唐朝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人喜欢柳树,说它代表了依依不舍的情感。(4)“树犹如此”语出《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柳执条,泫然流泪。”桓公见柳而感慨,是因为柳树生长迅速而人也在迅速地衰老。(5)“王恭之貌”、“张绪之神”王恭之貌:王恭,东晋人,美姿仪,《世说新语》第十四篇《容止》:“有人叹王恭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张绪之神:张绪,南朝人。言谈风雅俊逸,不慕名利。《南齐书·列传第十四王僧虔张绪》:“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绪忘情荣禄,朝野皆贵其风。”后人喜欢柳树,说它有王恭的俊美姿仪,有张绪的风雅俊逸。1、别人喜欢杨柳,都有那么多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作者却没有,却只强调“随缘”而非存心“结缘”。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人生观?崇尚朴实自然,反对存心安排。2、在这一部分,作者在写自己喜欢杨柳的缘由与别人喜欢杨柳的缘由的不同时用了什么手法?对比手法研读第二部分(1)曾对紫薇郎的紫薇花语出白居易诗《直中书省》:“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2)曾使尚书出名的红杏语出宋代宋祁的《玉楼春》。宋祁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最为传神,时人因此称之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3)曾傍美人醉卧的芍药语出《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茵”。1、作者对曾对紫薇郎的紫薇花,曾使尚书出名的红杏,曾傍美人醉卧的芍药,象征富贵的牡丹是什么样的审美感受呢?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画出来。“它们往往使我失望”,“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什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在诗词中那样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2、在作者眼里,杨柳能给作者什么样的审美体验呢?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画出来。“湖岸的杨柳树上,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3、在这一部分,作者写了紫薇花、红杏、芍药和牡丹的令人失望与杨柳的“实在美丽可爱”,这是用了什么手法?对比手法研读第三部分这一部分依然用了对比的方法。1)讨论第5自然段。作者拿杨柳同什么对比,来显示杨柳顽强生命力和不求索取的精神。同“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来对比。(2)讨论第6自然段。作者拿杨柳的下垂与花木的向上发展对比,赞颂了杨柳的什么品格?赞颂杨柳不忘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的可贵品格。(3)讨论第7自然段。作者写“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为什么?杨柳的“下垂”体现出了谦逊,它懂得大地是其生命的源泉,因而它“高而不忘本”,最能象征春天的神意。(4)第8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样的作用?照应开头,深化主题。那些在“上面”作威作福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人民的人必将被人民厌恶和唾弃,而那些谦逊的、不求索取的、不忘根本的人必将受到人民的欢迎和赞美。总结
本文标题:六年级下语文课件(D)-杨柳-湘教版【小学学科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58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