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41页)
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滨河路道路工程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1-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滨河路道路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说明1.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和历年来的施工经验为基点,以总工期4个月,即2008年8月1日正式开工,2008年12月30日竣工作为进度控制目标,统筹考虑施工工艺、现场布置及施工进度计划。2.施工组织设计中列出的工、料、机具设备等计划,仅作为指导施工时参考使用,不作为最后的供应计划。其各项数量以实际现场三方确认方量为准。3.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3.1.招标文件;3.2.施工图设计文件;3.3.有关的现行规范、规程、标准;4.本施工组织设计由“重庆东卓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南川区三泉镇滨河路道路工程项目部”负责组织实施。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沿龙岩河起于三泉镇道班原有川湘路,经三泉机砖厂、三泉变电站、药物研究所止于美龄桥,接原有川湘路,全长0.886公里。本项工程分为:道路路基路面工程、龙岩河河滨挡墙工程、道路景观工程、道路管线工程。其中龙岩河河滨挡墙工程是本项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在施工计划和施工现场中作为重点考虑。2.项目的自然条件2.1地形、地貌本地区位于川东南~北向构造带的龙骨溪大背斜近轴部,岩层呈单位斜产出,岩层产状为190°<25°,无断层,岩层风化裂隙较发育,岩体类型为IV类,完全等级为三级。区内分布第四系粉土和志留系下统龙骨溪组泥质灰岩,岩土层地质特征为:①粉土(Qel+dl),灰黄色,褐黄色,致密状,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由母性风化残坡积作用形成,力学性质差,志留系下统龙骨溪组泥质灰岩,灰色,钙质胶结,受风化作用力较弱,质较硬,力学性能较好,厚度)20m。该区内泥质灰岩层为弱含水层,地表水和大气压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滨河路道路工程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2-水成为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未发现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其剪切波速大于500,其类别为II类。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烈度为6度,其地基承载力为3000kpa.2.2.气候条件本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受季风环流和西风带、亚热带高压及局部地形的影响,形成冬暖、春早,雨量多面集中的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6.6℃,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5℃,极端最低气温-5℃,约平均最高气温35.7℃,月平均最低气温1℃,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日最大降雨量113.1㎜,小时最大降雨量105.3㎜,冬季气温一般较冷。多年相对湿度77%,月平均最大湿度88%,月平均最小湿度68%,平均气压734㎜和hg.年平均风速为1.4~1.7m/s,极端最大风速24m/s,风向为S-SW。3.主要技术指标公路等级:城市次干道II级;路面等级:高级路面(SMA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规定,交通量达到饱和时的设计年限为20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15年。设计荷载:道路构筑物设计荷载等级:城A级,人群荷载:4KN/㎡;地震烈度:6度,重要附属构筑物按7度设防;行车速度:40Km/h;道路路幅宽度:B=18m;车行道宽度:B=2*6=12m;人行道宽度:B=2*3=6m;4.设计概要(1)、设计原则本次设计重视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功能齐全。(2)、平面设计该工程沿龙岩河起于三泉镇道班原有川湘路,经三泉机砖厂,三泉变电站,药物研究所止于美龄桥,接原有川湘路,全长0.886公里,本次平面设计最小平曲线半径为76m,最大平曲线半径为200m。(3)、纵断面设计该工程沿龙岩河起于三泉镇道班原有川湘路,起点高程为590.00m,止于美龄桥,接原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滨河路道路工程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3-有川湘路,终点标高为596.00m。最大设计纵坡度1.4%,最小纵坡度0.34%,道路纵断面设计最小竖曲线半径为1000m。(4)、横断面设计道路路幅宽度:B=18m;车行道宽度:B=2*6=12m;人行道宽度:B=2*3=6m;(5)、路面结构设计1)设计参数及路面结构形式本次设计面层采用SMA系列,结构组合满足相应规范要求,结构厚度采用类比法确定。标准轴载:BZZ-100设计年限:15年设计交通等级:重型路面结构形式为:4cmSMA13沥青混凝土(4.5%SBS改性剂)5cmAC-16-I6cmAC-25-I0.5cm稀浆封层20cm6%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6)路基设计路基施工按照《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执行,该规范未作规定的,可参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执行。三、临时施工安排1.临时用水、用电沿龙岩江线沟渠密布,水网发育,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质纯净,工程用水可就近抽取或打井取用。生活用水取用当地自来水。项目区电网密布,工程用电较为方便,队伍进场后即与当地电力部门进行联系,就近牵引电力线至各施工场所。2.临时通讯移动、联通无线通讯信号已覆盖施工区域,因此,临时通讯将以无线通讯为主。3.临时房屋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滨河路道路工程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4-(1)项目部设在三泉镇派出所旁,原老道班房二楼,距离本项工程终点桩号K0+886大约为30米的位置,各种设施齐全。项目部因工地工程量较小、工期短未建工地试验室,该项工程的所有实验委托重庆市交通局中心实验检测中心完成。(2)各施工队驻地均在项目部附近安置,采用租用当地民房方式。工地现场的料库、工具库、配电房及值班室等均用临时工棚房搭建。4.施工便道进场后我公司立即组织机械设备沿公路的主线方向计划修便道为1.0km,便道宽4.5m,每200m设置错车道一处,错车道长20m,路基宽度4.5m的临时施工便道。5.混凝土搅拌站及材料堆放场地本项工程混凝土搅拌站主要是提供水泥稳定级配啐石,方量较大,我公司计划设两台滚筒式搅拌机供全线施工。该拌和站设在终点K0+800---K0+886段路基主线上,由于该段路基地势比较平坦、路基土石方均为零填零挖,修建及拆除较为容易。在施工队一进场后:首先,对该段路基的左、右侧的挡土墙进行砌筑、涵洞设施的修建,控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在完成临时防护后进行路基土石方施工,将路基标高控制在路基顶面,偏差在1cm—2cm之内。并将该段路面30cm的4℅水泥稳定级配啐石基层完成作为硬化场地,水泥稳定级配啐石的水泥用量可以加大到6℅。场地的总面积控制在2500㎡左右,该场地主要用于水泥、砂、石子的堆放、搅拌站的搭建及混凝土的搅拌。四、施工总体部署1.项目的总体思路及基本目标(1)施工组织的原则施工组织工作按照“两高,三精,四快”的原则进行组织。“两高”就是进度、质量、安全的总体安排上做到高起点起步、高标准要求;“三精”就是组织精干机构、选配精干人员、配置精干设备;“四快”就是上场快、安家快、开工快、形成施工规模快。(2)施工组织的基本目标工期目标:计划在2008年12月30日完成全部工程。质量目标:确保全合同段工程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的质量满足规范要求,100%达合格标准。安全目标:杜绝因工亡人事故,实现因工死亡率为0;避免重伤和机械及交通事故。环保目标:创绿色环保工地,实现各项环保目标。2.现场施工组织机构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滨河路道路工程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5-组建重庆市东卓市政工程有限件公司南川区三泉镇滨河路道路工程项目部,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同时,为严格按照投标合同的“三控”进行实施,我项目部设立项目经理一名,项目总工程师一名,项目计量工程师一名,测量员一名,施工员一名,安全员一名。下设1个路基施工队、1个桥涵施工队、3个防护施工队、1个绿化施工队、1个路面施工队和一个管线施工队。3.设备、人员的动员周期项目部先遣人员和前期设备从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的七天之内开始进驻工地,做开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路基施工队的先期作业机械和人员于2008年7月25日前赶到现场,并开始施作临时便道、清理表土、平整临时场地等一切前期准备工作。3.1人员的动员周期拟安排上场总人数350人,其中项目经理部共10人,各施工队共340人(含管理服务人员),人员上场根据工程进度实行动态管理分布。施工高峰期劳动力不足时,在征得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后,适当雇请外部劳务进行补充。3.2设备的动员周期路基施工机械的动员周期:所有拟上场机械设备于2008年7月上旬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修,接到通知后,立即着手装车。2008年7月下旬,先期土方施工机械进场,开始修筑便道、平整场地、建设施工场地和队伍驻地。2008年8月10日,路基施工机械全部到达现场,开始正式施工。至2008年11月底,在所有路基土石方已完成,所有涵洞已完工的情况下,路基施工机械陆续退出施工现场。桥涵施工机械的动员周期:2008年8月1日前施工机械设备全部进场后,进行桥涵的施工。至2008年10月底所有桥涵施工完毕,桥涵施工设备可分批退出施工现场。防护施工队的动员周期:2008年7月30日前所有施工设备、及施工材料到位。2008年8月1日开始施工。2008年11月10日前所有防护工程施工完毕并达到合格的验收标准后,防护施工队相关设备可分批退出施工现场。绿化施工队的动员周期:2008年10月1日---2008年10月5日之间绿化相关设备进场,2008年10月10日正式开展工作,在2008年12月20日前达到验收合格标准后,至2008年12月25日绿化队伍相关设备可以分批开始退场。路面施工队的动员周期:2008年11月20日前所有路面的摊铺及碾压设备进场到位后,立即进行检修和保养,在2008年12月1日开始路面沥青混凝土进行摊铺,预计2008年12月25日以前完成路面的所有施工工序并达到验收合格标准,至2008年12月31日路面相关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滨河路道路工程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6-的机械设备开始分批退场。管线施工队的动员周期:2008年11月1日---2008年11月5日之间管线相关设备进场,进场后立即进行对管线的埋设和安装等各项工序,至2008年12月20日前达到验收标准后,相关的机械设备可以分批退场。试验、测量、质检仪器在工程开工前到达现场,工程完工后撤离工地。4.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办法设备、人员通过重庆至南川的高速公路运输至施工现场,主要设备、人员主要从本公司重庆总部调出。施工用主材在重庆、南川采购,送至施工现场,地材就近购买,由汽车运至施工现场。材料供应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制定计划,做到既满足施工需要,避免大量的、长时间的积压形成浪费,又考虑一定的富余,防止出现停工待料的现象发生。五、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一、路基工程施工(1)施工测量及土样试验路基开工前,作好线路复测和现场核对工作,作好控制桩护桩工作,并把中线桩和水准点基桩增设加密,以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对将用于填筑路基的土按规范要求取样,并对土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或液性指数进行试验,同时进行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含水量试验、击实试验、膨胀试验、CBR承载比试验等,提出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2)场地清理及拆除施工前首先清除路基表层杂土,平整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路基用地范围及取土场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并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坑穴填平夯实。1.路基工程的施工方案(1)路基填筑路堤施工按“三线四度”进行施工,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横坡度、平整度。路基填筑要控制分层厚度确保每层压实度,控制密实度确保路堤填筑质量和竣工后路基沉降不超标,控制横坡度和平整度确保路基不积水和碾压均匀;路基填筑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推碾,平地机平整,重型压路机分层碾压等机械化作业。(2)路堑挖方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滨河路道路工程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7-短而浅的路堑采用横向全宽一次开挖到位;短而深的路堑采用横向全宽分层开挖,长而深的路堑采用纵向分段、分
本文标题: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41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67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