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第5章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提出者-——邓宁,而也被称为所有权优势的综合理论。由于概论涉及三个主要概念所有权优势(Ownership)、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和区位优势(Location),所以有时也被OIL理论。并非拥有技术本身赋予到国外投资的企业以优势超过其竞争对手,而是企业将技术内部化使用相比将技术直接出售更为有利的这一优势所决定。基于内部化的所有权禀赋优势是邓宁折衷理论最为鲜明的特点。折衷理论对区位优势的研究重心:(简答)可能存在因地理空间摩擦而导致的特殊内部化经济的原因;可供内部化优势发挥最大潜力的区位特有禀赋在不同国家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当存在市场不完全或国别政府政策差异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会受到自身通过内部化运营利用这些外部不完全性不同程度水平的影响。邓宁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对67个国家1967-1978年的FDI年流入额、流出额以及净流入额与GNP的变动的研究,来分析FDI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投资发展理论。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本国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所有权优势,几乎没有任何直接投资流出;或者是本国企业所具有的优势适合进行少量的FDI、技术转让或者出口。同时,仅有很少的FDI流入量。(原因)第二阶段:FDI流入量开始增加。FDI主要形式是进口替代性的生产投资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量仍然很少。第三阶段:FDI流入量下降母国FDI流出量的增加,本阶段的开始,东道国政府往往倾向于实行对FDI的专业化政策,即引导国外企业直接投资于本国比较区位优势最强而比较所有权优势最弱的部门,而鼓励本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于本国企业比较所有权优势最强而比较区位优势最弱的部门。第四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国家是FDI的净流出国。在第五阶段,一国人均FDI净流出量开始的时候成下降趋势,随后围绕零水平上下波动,但是FDI流入量和流出量继续增加。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论述)优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几乎对各种直接投资理论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和概括性,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不仅可以解释不同类型的直接投资行为,而且可以解释其他国际经营方式,还可以解释企业的地理分布以及企业跨国兼并的行为等。邓宁对“折衷范式”不断进行完善,并运用折衷范式分析了三种主要的生产形式:市场导向型、资源导向型和效率导向型的FDI。它的产生和完善标志着FDI理论主流学派的最终形成。邓宁的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了经济发展阶段与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是对国际直接投资阶段理论的主要贡献。a.是其对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新发展。b.该理论能够应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缺陷: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中,邓宁更偏重内部化理论,但是其使用的概念本身妨碍其达到上述目的。邓宁没有坚持内部化理论中的制度分析方法。在其折衷理论中,内部化理论被综合和概括为内部化优势。内部化理论的精髓被撇去了,剩下的只是和企业所有权优势以及区位优势并列的内部化优势。严格来说,内部化优势仅仅反映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和管理等优势是否在公司内部使用的倾向。如果作为一种优势,它很难和企业所有权优势分开。因此,在理论上,将内部化优势与其他两种优势并列作为决定企业国际生产的三个决定性变量,这未免造成理论体系的不严谨。第六章“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岛清认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的国际直接概念并非完全一致。注重股权控制特征是美国经济学界区分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重要依据。小岛清的研究视角是基于国际劳动分工原则基础上提出的,我们称这一投资为“日本模式对外直接投资”或“贸易导向模式对外直接投资”,它与当时在发达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美国直接投资模式具有鲜明的区别。而美国的成为逆贸易模式小岛清从标准的2×2×2的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贸易模型出发,首次运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原理得出FDI的福利最大化标准为自由贸易量。(2个国家,2种要素,2个产品)小岛清认为,日本式FDI和贸易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能扩大自由贸易量、增进社会福利。美国式FDI和贸易是相互替代、相互摩擦的关系,从而将缩减自由贸易量、限制社会福利的增长。贸易导向的FDI只适用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低工资贸易”问题,而非“技术差距贸易”问题。小岛清将李嘉图限于最终产品生产的比较成本学说扩充到了中间产品的生产过程。这样,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中除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外,还有必要加进中间产品投入,而最重要的两种中间产品是技术(T)和管理诀窍(M)“边际产业”的双重含义:它对于投资国和东道国都是“边际”的,只是它位于投资国比较优势顺序的底部,但位于东道国比较优势顺序的顶端。小岛清理论只限于一部分由市场组织和协调的国际分工,正是这一点造成了这一理论的最重大缺陷。受市场决定的国际分工条件下,当两国存在要素禀赋差异时,分工反应为部门间贸易;两国要素禀赋相似时,也会由于规模经济、差异产品的存在而发生产品层次上的国际专业化分工,并反映为部门内贸易。第七章海默理论中的“非均等能力”他们认为,海默并未区分市场不完全概念所包含的两种类型:市场结构的不完全和交易成本导致的市场不完全。内部化优势的检验:信号揭示理论,科斯特运首次用信号揭示理论对此所作的研究指出产业集群理论——波特,在企业投资动机与区位特征的互动影响中,集群理论的诞生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提供了有益解释。集群——指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企业、供应商、相关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与协会,其实质是一定的企业围绕某个产业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某种紧密联系。集群与区位优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两者都离不开地理位置的重要影响。区别:集群是从企业间在特定领域中的投资动机出发进行研究,因而集群概念更强调创新——投资动因把握;区位优势是在静态角度上展开分析,具有某些重要禀赋资源的地理位置常常享有成本比较优势,这样吸引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解释在于资源——优势的传统区位理论。具体体现①由于地理上的聚集,单个企业的技术知识会产生溢出效应,给集群内的其他企业带来正效应;②集群内企业共享了区域内的公共设施,实现了物质资源的共享,另外相对集中的企业也给信息传播带来便利、大大节省了企业搜索和捕捉信息的费用;③地理上的便利、信息的高效流通使得集群内的人才流动便利,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交易费用;④地理相近容易建立互信机制,节省谈判和监督成本等。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原料采集、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全球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在价值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是在空间上是被逐段分开的。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具备的条产件:必要条件1:生产过程具有可分割性必要条件2:最终产品具有可运输性充分条件1:产品具备较长的价值链充分条件2:生产技术的多样性充分条件3:具备网络化创新的特征充分条件4:目标市场具有不稳定性网络化创新——是指具有不同能力但互补的企业结合它们各自的技术,共同提高现有的产品或生产流程的创新能力。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跨国公司集群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的。非制度方面的经济因素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经济外向度、国内投资率、国内储蓄率、贸易顺差、国际储备等。制度方面的经济因素市场的进出壁垒、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市场规则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等。如果是市场开发型跨国企业集群,会侧重于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对外开放度等。如果是资源开发型跨国企业集群,会注重于原材料获得的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及技能等。总体来看,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因素对跨国公司集群的区位选择普遍有着显著的影响。小规模技术理论(威尔斯·路易斯),他们将个体生产技术和整个技术能力建立的过程提高到吸引技术、改进技术和发展技术这一整套的程序。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三个相关的改进,将缩小机器设备的大小和减缓设备操作时的速度结合起来,以适应国内要素和产品市场的条件。1.改进生产技术以实现产品生产的灵活性:调整引进的生产技术,使其在不同的产品之间更具灵活性。修改生产程序和产品,以至不同的生产过程和机器设备能生产出同样的产品。2.改进生产技术以解决原料投入难的问题:国内原料提供者没有能力生产满足质量和数量要求的原材料,同时又受到进口和兑换的限制。3.改进生产技术,加大产品的劳动密集性:发展中国家拉奥通过对印度海外公司的考察,提出了地方化理论。他将印度企业的优势划分为四个部分:技术、营销(产品多样化和其他技能)、管理(质量和成本)以及其他一个企业自身的技术转移可能是低水平的,但结合其他技术的能力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使企业在海外经营中取胜。垂直型跨国公司这种集群的稳定依赖于成本。这种集群的稳定性也依赖于需求。水平型跨国公司:突出特点:存在着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第八章国际直接投资环境——是指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各种外部情况和条件的综合体,或者说是东道国各种政治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完善、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经济环境因素是最直接、最基本的的因素。投资环境的优劣程度是国家间的横向比较的相对概念1、按投资环境包含因素的多少分狭义的投资环境——主要是指投资的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系、经济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外汇管制等。广义的投资环境——除经济因素外,还有社会文化、政治、自然环境等可能对投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2、按投资环境表现的形态分硬投资环境——是指那些具有物质形态的影响投资的因素,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软投资环境——是指那些不具备物质形态的影响投资的因素,如政策、法规、合作对象的经济管理水平等。贸易自由化——是指有关国家和地区通过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协议,取消或降低关税,消除其他贸易壁垒及各种贸易歧视政策。金融全球化(全球范围的金融自由化)核心:①取消利率限制,使利率完全自由化;②取消外汇管制,使汇率完全自由化;③放松对各类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范围的限制,使金融业务经营自由化;④放松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化;⑤放松和改善金融市场的管制,实现市场运作自由化。狭义的东道国投资环境——是指国际直接投资期间,对投资目标和预期收益实现产生直接影响的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自然诸因素的总体。没收——是东道国政府凭借其政权将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中的外资部分无偿收归国有。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将蒙受全部损失。征收——是东道国政府将境内的外国企业买进,一般经过政府与外国投资者双方反复商谈而达成,又称“国有化”。外汇管制的方法有三种,即数量管制、价格管制和综合管制。进口限制有保护关税、进口配额和进口许可证三种形式。投资国为了保护本国国民在国外的投资安全,通常按照本国国内法的规定,对本国海外投资者实行一种以事后弥补政治风险损失为目的的保险制度。投资冷热国对比分析法——【美】伊西阿·利特法克和彼得·班廷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等级尺度法或多因素分析法)——【美】罗伯特·斯托伯:投资环境综合评分低于70分的话,就不能成为理想的投资环境。八个因素:资本抽回、准许外商参股、对外商的管制程度、货币稳定性、政治稳定性、关税保护程度、当地资本可供应程度、最近5年的通货膨胀率投资环境动态分析法——是由美国道氏化学公司制定出的一套方法。第九章风险源于不确定性,是一种损失或获益的机会。①风险是指损失的机会;②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③风险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④风险是对特定情况下未来结果的客观疑虑;⑤风险是一种无法预料的、实际结果可能与预测后果存在差异的倾向等。政治风险也包括了货币不可兑换和汇兑限制风险。政治风险和主权风险都属于国家风险,国家风险还包括债务风险。由于政治风险也可能由于主权因素带来,因而政治风险似乎也包含了主权风险。斯蒂芬.罗伯克——一个完整的政治风险评估从理论上将应当
本文标题: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683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