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浅谈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要数古诗词历史悠久,它乃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就像中国古典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历久弥新。一直以来,无论是以前的苏教版课本,还是现在的统编版教材,古诗词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古诗词,作者众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赠友送别诗、怀古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闺怨诗、边塞征战诗、托物言志诗等,这些诗或清新委婉,或豪迈悲壮,有的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还有的对学生进行环境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等。近年来,社会上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让劳动教育发挥它的光和热,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简要谈谈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融合,与大家共同交流。【关键词】劳动教育古诗词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劳动教育正在被逐渐淡化甚至遗忘。少年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一时之间,“劳动教育”受到高度关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与大家共同交流。一、初读感知,激发情感。翻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的篇目和苏教版课本相比,与日俱增。其中,与劳动相关的就有好几首,比如:《清平乐.村居》;《四时田园杂兴》;《乡村四月》;《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等,它们都对劳动赋予了美的最高赞赏,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激情。比如: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中的李绅的悯农二首,家喻户晓,篇幅短小精干,字字珠玑。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受到劳动美的感染和熏陶。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执教的时候,笔者首先让学生试着大声的读三遍,读完以后试着说说诗中写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个反问句,道出了农民不畏严寒酷暑,终年辛勤劳作,才得来的粒粒粮食,从而让学生体会农民的艰辛,不要浪费粮食,珍惜粮食,激发学生感受劳动美,热爱劳动的激情。二、反复吟诵,无形渗透。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的重要要素之一,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养成语感,在读中体会情感,从而理解文中的意思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执教范成大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儿女白天锄地耕作,夜晚回家纺纱织麻的勤劳生活。他们虽然年纪很轻,却早已“当家做主”,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后两句写的是小孩子们耳濡目染,虽然很小,不会耕田织布,但是他们却没有闲着,在茂盛的桑树下面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整首诗从不同的两个方面写出了男女老少参加劳动的欢乐热闹场面。在教学时,笔者采用反复朗诵的教学方法,比如:男女生分开朗读,分组读,全班齐读,读熟了之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渲染气氛,让学生跟着配乐吟诵,这样多次朗读之后,孩子在课堂上就能做到熟读成诵了。“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仔细思考之后学生自然就明白了这首诗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劳动不分年龄,热爱劳动,无形之中就把劳动教育渗透在了反复吟诵之中。三、想象画面,产生共鸣。想象就是把过去经验的记忆和先前形成的心中之象在某种新刺激下重新合成一个新结构的过程。它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它能使人产生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古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了无生趣的抽象文字,只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对古诗中的人物、景物或者环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或者对这种抽象进行再创造,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眼前出现一幅幅活泼生动的画面,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的熏陶。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的时候,翁媪喝酒聊天,大儿子锄草,二儿子编鸡笼,小儿子卧剥莲蓬。锄草、编织鸡笼,这些都要靠他们的辛勤劳动来完成的,正是因为他们热爱劳动,所以才出现这样一幅和平宁静、朴素安逸的农村生活图,在学生熟读成诵之后,大体上掌握了词的主要内容,这个时候趁热打铁,乘胜追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一说这首词里所描绘的情景,在说的基础上再循序渐进,让学生边想象边尝试着把它画下来,不但让学生获得了乡村之美的体验,还让这种劳动产生的美跃然纸上,从而让学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四、拓展延伸,实践感悟。书本上的内容再多,毕竟也是有限的。有句话说:“生活的海洋有多宽广,语文学习的世界就有多广阔”,于是,拓展延伸就成为了学习语文的最好途径,现在提倡最多的就是群文阅读、1+X阅读。语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在学生受到了劳动美的情感熏陶之后,笔者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来体验劳动创造美。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学以致用,比如:利用课余时间尝试着作一些歌颂劳动之美的诗,从而增强劳动美的情感体验。2、苏霍姆林斯基说:“用劳动来创造美的时候,美才能使人的情操更为高尚”。最近,社会上出现了一批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人,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知名博主—李子柒,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很多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无论是桃花酒、枇杷酥,还是笔墨纸砚,种植技术,都按照古法,一步步精心制作。一个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她常常需要拍几个月甚至几年。曾在网络上看过她拍的一个短视频—“水稻的一生”,看完后,本人感触万千,便把这个视频发在了班级群,希望学生们能看到这个视频,精耕细作,发芽,生长,丰收,希望他们真正明白:一粒米,十滴汗,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李子柒不但给自己带来了无数的粉丝,而且还把中国人勤劳,朴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世界之林。于是,笔者突发奇想,给学生布置一个能感受劳动快乐,体验劳动美的重要任务,就是利用假期,让家长陪孩子一起去乡村夏令营体验基地,让孩子亲自去感受大自然的田园生活,认识农作物,体验种植农作物的过程,感受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从而热爱劳动,爱惜粮食。“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我们的劳动来创造,劳动的快乐说不完,劳动的创造最光荣……”总之,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劳动教育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让劳动教育名副其实吧!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DB/OL][4][DB/OL]=悯农
本文标题:浅谈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737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