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编-元代文学
第六编元代文学目录第一章元代文学概况第二章关汉卿第三章王实甫与《西厢记》第四章元杂剧其他作家作品第五章元代南戏阴山流沙辽左海表1、元代的疆域《元史·地理志》一、社会概况第一章元代文学概况(1234—1368)2、元代等级制度“元帝国按不同的民族将人分为四等,一等为蒙古人,二等为色目人,三等为汉人,四等为南人。色目人是指西北地区迁移过来的诸民族,所谓诸色名目人。他们与蒙古族的文化习性比较接近,且较早地被征服,故列于蒙古人之后。“汉人”指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契丹人、女真人和渤海人,由于长期混处,契丹等民族都已汉化,所以统称汉人。南人则指原南宋境内的汉族人及居住在南方的其他少数民族”——《中国审美文化史》3、元代经济“观南方归附以来,负贩之商,游手之辈,朝无担石之储,暮获千金之利。”——张之翰《议盗》“商人众多,商业工艺之民,大多制造丝、武器和鞍鞯,以及各种商品。外界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营业之妓女,娟好者达两万人,每日商旅及外侨往来者,难以数计,故均应接不暇。至所有珍宝之数,非世界上任何城市可比。”—《马可•波罗行记》4、元代思想(1)程朱理学被确认朝廷设立官学,以“四书五经”为教科书,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2)宗教信仰的多元化汪元量《自笑》:“释氏掀天官府,道家随世功名。俗子执鞭亦贵,书生无用分明。”二、文学概况:叙事文学兴盛具体来说,元代的叙事文学主要包括说话、戏曲、说唱三种主要形式。(一)“说话”1、什么是说话:说话——“说话”的本义是口传故事。是商业性的口头故事讲演,也就是今天的说书。说话“四家”——宋代的“说话”,有“四家”之说据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是小说、说经、讲史、合声(生)。2、话本:就是说话艺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讲史话本小说:《全相平话五种》、《新编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宋代小说话本主要保存在《京本通俗小说》和《清平山堂话本》及“三言”中。1、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时期原始歌舞图腾崇拜巫祝活动宫廷歌舞汉代百戏隋唐戏文宋金杂剧南宋戏文元代杂剧明清传奇萌芽期形成期繁荣期(二)元代戏曲2、元杂剧兴盛的原因(1)元代社会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繁荣以及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是促进戏剧成熟和兴盛的必要基础。(2)蒙古贵族的嗜好也促进了元杂剧的繁荣与兴盛蒙古贵族对歌舞伎乐特别嗜好,南宋孟珙的《蒙鞑备录》记载:国王出师,亦要女乐随行。(3)元代思想文化政策的宽松、开放,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大大加强,对元杂剧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专业作家群的出现,是元杂剧兴盛繁荣的主要原因。元代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低下,有“七匠八娼九儒十丐”之说,科举制度又长期废止,知识分子长期沉抑下僚,既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又借杂剧创作抒发胸中之块垒,他们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杂剧剧本以供演出,有力的促进了元杂剧艺术的突破与提高。末:正末、副末、冲末、大末旦:正旦、副旦、贴旦、外旦杂:孤、卒子、孛老、卜儿、细酸净:副净、二净宾白唱词科介(1)体制特征:四折一楔子(2)剧本构成(3)角色分工3、元杂剧的体制特点梧桐雨楔子(冲末扮张守珪,引卒子上诗云)坐拥貔貅镇朔方,每临塞下受降王。太平时世辕门静,自把雕弓数雁行。某姓张,名守珪,见任幽州节度使,幼读儒书,兼通韬略,为藩镇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净扮安禄山上,云)自家安禄山是也,……(卒报科。张守珪云)着他进来!(安禄山作见科。张守珪云)安禄山,征讨胜败如何?(安禄山云)贼众我寡,军士畏怯,遂至败北。……第二章关汉卿第一节关汉卿的生平思想与创作一、关汉卿的生平(1220?—1300?)相传为元曲首创者,《录鬼簿》说他是大都人,号已斋叟,曾任太医院尹。他多才多艺,能编能演,并生活在民间艺人,“勾栏”、“行院”、书会才人之中,成为戏剧界的领袖。历代对关汉卿的评价1、元•熊自得《析津志》: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2、明•臧晋叔《元曲选序》:关汉卿辈争挟长技自见,至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者。3、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4、天一阁本《录鬼簿》于传末附贾仲明《凌波仙》吊词:珠玑语唾自然流,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忒惯熟,姓名香,四大神州。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5、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南吕一枝花】《不伏老》1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南吕一枝花】《不伏老》2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首,曾玩府游州。【南吕一枝花】《不伏老》3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蜡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南吕一枝花】《不伏老》4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叫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我这几般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令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上走!二、关汉卿的创作1、创作风貌:俗不脱雅、雅不离俗2、杂剧创作18种剧本主要见于:明代臧晋叔《元曲选》《元刻古今杂剧三十种》明代赵琦美《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第二节《窦娥冤》与关汉卿的悲剧创作一、《窦娥冤》的题材来源1、关于“东海孝妇”的传说“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之人曰:‘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刘向《说苑·贵德》“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即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标,又缘幡而下云。”——干宝《搜神记》“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天为之下霜。”——《淮南子》二、造成窦娥悲剧的深刻原因。1、残酷的经济剥削是造成窦娥悲剧的间接原因。2、黑暗的吏治和腐败的狱刑是造成窦娥悲剧的直接原因。第三折《法场》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辩,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苦更命短,造恶的享受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第三节《救风尘》与关汉卿的喜剧创作喜剧以《望江亭》、《救风尘》为代表,主要描写下层妇女生活和斗争,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第四节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1、塑造了众多风貌各异的艺术形象,人物形象丰富生动各有特色。2、兼善悲剧、喜剧、悲喜剧多种戏剧形式,为我国戏剧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3、在语言方面,关汉卿被认为是元杂剧“本色派”的代表。王实甫与《西厢记》——花间美人《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黛玉来了……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了,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妹妹,要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人。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过去。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己看了好几出了。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一面看了,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第一节王实甫及西厢故事的演变一、王实甫的生平名德信,大都人,生卒年不祥。《录鬼簿》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而位于关汉卿之后,据此推断他大约与关汉卿同时或稍后。关于王实甫的评论资料:1、明•贾仲明《凌波仙》吊词: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飚飚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2、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3、金圣叹《第六才子书》批语:有人来说《西厢记》是淫书,此人日后定堕拔舌地狱。何也?《西厢记》不同小可,乃天地妙文。二、《西厢记》的故事创作源流1.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始乱终弃善补过2.北宋秦观、毛滂的《调笑转踏》3.北宋赵德麟的【商调•蝶恋花词】4.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才子佳人知恩图报三、《西厢记》体制的创新1.结构的创新2.唱腔的创新五本二十折,每本的第四折末尾,既有题目正名(转折性),又有一个煞尾曲(承上启下)。突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通例,由末和旦轮番主唱。第二节《西厢记》的戏剧冲突及主旨一、戏剧基本情节第一本《惊艳》《借厢》《酬韵》《闹斋》第二本《寺警》《请宴》《赖婚》《琴心》第三本《前侯》《闹简》《赖简》《后候》第四本《酬简》《拷红》《哭宴》《惊梦》第五本《捷报》《猜寄》《争艳》《团圆》惊艳借厢自荐联吟寺警请宴赖婚听琴相思问病传简赴约赖简佳期拷红长亭送别二、《西厢记》独到而深刻的主旨※王实甫“愿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的理想(有情的未婚男女)※关汉卿《拜月亭》“愿天下厮爱的夫妇永无分离”。※白朴《墙头马上》“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已婚夫妇)第三节《西厢记》的艺术成就一、体制和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克服“四折一楔子”的形式,采取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形式,来表现完整的故事,使人物丰满。二、将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体。采用双线复合结构,戏剧冲突由两部分组成,主要矛盾是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卫道者和以莺莺、张生为代表的反封建叛逆者组成。次要矛盾是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交错发展,一波三折、曲折跌宕,扣人心弦。三、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采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等多种方法进行烘托渲染。同时赋予人物喜剧色彩。张生----首创痴情的多才多情多愁多病的书生形象※才高志远,游艺中原(琴棋书画)※英俊潇洒,品行端正(卓尔不群)※心地纯洁,忠厚朴实(风魔酸丁)※全心全意,志城有信(多愁多病)莺莺※首次多角度全方位歌颂优秀女性貌—才—工—势—德—智—诚—勇……君子理想中的窈窕淑女※首次成功地刻画爱情心理大家闺秀争取自由爱情的矛盾心理纯洁又狡狯含蓄又爽直秉理又多情……丰富而复杂的性格红娘---首创爱情的知音和促成者※新的使女范式---聪明、伶俐、帮助小姐实现心事※“红娘”成为专有名词四、语言锤炼和运用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文采与本色相生,优美典雅而又生动活泼。1、熔炼古典诗词入曲【混江龙】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栏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端正好】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幺篇]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2.提炼新鲜活泼的民间口语[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编-元代文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74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