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0第一部分课程介绍自学考试课程《教学管理心理学》教材采用丁志强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管理心理学》一书。这本教材共分为五篇,共十六章,分别从总论、教育管理中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和组织心理五个部分进行。教材的结构分明、脉络清晰、论述条理、难度适中。一、试题构成与答题建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管理心理学》的题型共有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四种题型。各题型的题数与分值如下:题型分值分值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30分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6分30分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10分20分案例分析题共1小题,每题20分20分小计23小题100分单项选择题一般涉及教材中的比较简单、单一的知识点,如一些人名、事件、著作,或者一些具体的现象及其概括等。这些知识点在教材中均有,并且通常以直接的方式表述出来。只要对课本比较熟悉,这部分题可以做到基本不丢分。简答题一般涉及教材中具有简单结构,可以简单论述清楚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分点不多,一般3点,基本不会超过5点。答题时只要将要点点到,再加上一两句话解释即可。论述题实质上是简答题的扩展,并且可能会涉及更加复杂一点的知识块,也有可能是包含了二至三个简答题。论述题的开放性比简单题强一些,但还以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为脉络。因此,论述题的解答通常也是首先要点到基本的知识要点,然后进行比较详细的展开。这种展开可以按照教材的论述进行,也可以加入自己的话语进行填充。一般论述题第一小点在点到要点之后,加入三至五句的展开论述比较好。案例分析题看似比较开放,但仍可以扣回到教材。因此,在阅读案例材料之后,一般可以首先定位它是属于哪个知识点,然后回忆相关的知识,将其整合到答题中去。但案例分析题的解答不宜直接照搬教材内容,而应以先进行一定的案例分析之后,再引入教材相关内容。对于某些案例分析题,最好还能联系现实进行一些评论。1二、学习与复习建议《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文脉比较清楚,基本上每章都是三个小节。文中叙述也基本上以清晰的分层分点进行,并且以三点居多。鉴于考试与教材的特点,这里提出的学习与复习策略是:记住提纲、理解内容、适度展开、适当深入。首先,要牢牢记住提纲。所谓提纲,就是由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整合起来的知识整体结构。所有的题型,尤其是简答题和论述题,要想拿高分,首先得提出相应的基本知识点,做到不遗漏要点。并且,记住提纲比记住整本书要容易得多。教材共有40万字,本讲义有4万余字,而整理出来的提纲可以仅有4000余字。记住4000余字的提纲,在此基础上理解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仅仅记住提纲还不能做到灵活作答,还应能够理解其中内容。所谓理解,就是做到看到提纲各点可以在脑中或用自己的话语进行一定的解释。这种解释不一定和教材中的一样,能够大体上反映教材的内容即可。理解内容可以让自己摆脱死记硬背的痛苦,更加轻松、灵活地学习和记住教材内容。这里的建议是:牢牢记住4000字的提纲,重点理解4万字的讲义,通读并参考40万字的教材。再次,在学习及答题的时候,要能够以提纲(基本知识点)为线索,进行适度的展开论述。对于许多知识点,教材通常有比较详细的论述,但我们不一定要记住所有的论述过程及其内容,而只需要对每个知识点进行适度的展开即可。展开的程度通常依据某个知识点最易出现的题型为参考,如简答题、论述题。最后,在学习和答题的时候还要注重适当深入。要根据不同的题型做出不同深度的作答。对于非选择题,通常不能够仅仅点出知识要点,要进行一定的深入回答。如前面所提及的,简答题每个小点可以用一两句话拓展深入,论述题则应更多几句,而案例分析题还应超越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一些联系现实的自由评论。2第二部分内容串讲第一章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内容简述:这一章是书的开关,主要说明教育管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内容比较简单,也不是考试的密集出题点。第一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企业管理的研究分为两大方面,一是“人——机系统”,二是“人——人系统”。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看,企业管理研究经历了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三个阶段,其形成时间分别是20世纪初期、20世纪40年代、20世纪50年代。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手段,合理配置管理资源,处理教育活动中教育与社会、教育与教育活动中的人员、物资、信息、时间、任务等各种关系,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教育管理包括宏观的教育行政管理和微观的学校管理。教育管理涉及人、财、物、事四个方面。教育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或者说是对人的管理。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研究教育系统中人们彼此相互作用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二、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4个方面:个体、群体、领导、组织1、研究教育管理中的个体心理和行为规律。着重研究教育管理条件下,教育工作者个体的心理品质、工作积极性、挫折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规律性问题。2、研究教育管理中群体心理和行为规律。着重研究教育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因素和心理效应,教育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以及教育群体的合作、竞争与冲突等问题,以便找出个体与群体交互作用下,教育工作者心理变化的规律性问题。3、研究教育管理中领导心理和行为规律。3着重研究教育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功能,教育领导者应具务的心理品质,领导影响力,教育领导决策和教育领导集体中的心理学问题。4、研究教育管理中的组织心理和行为规律。着重研究教育组织的特点、心理要素、功能、组织结构、设计和管理的心理学原则、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等问题。第二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基本任务:探讨教育管理活动中不同角色人们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具体任务:1、为调动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提供心理学依据。2、为形成教育组织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提供心理学依据。3、为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4、为教育组织设计,为促进组织变革与发展提供心理学依据。二、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理论意义(略)实践意义:1、有利于观察和判断教育工作者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能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地处理好教育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的矛盾,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2、有利于改革教育管理工作,使教育管理工作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3、有利于加强教育管理者的自身教育,培养和调节教育管理者的个性优秀品质,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水平。第三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个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一、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研究者对教育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从而了解和分析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特点:1、所得材料比较全面、系统、完整。2、所得结论真实可靠。使用观察法应注意:1、观察自始至终要有明确的目的。2、观察者应经过一定的训练,每次最好只观察一种行为,并作好记录。3、可以利用照相、录音、录相、电影等作为辅助4手段。二、实验法有目的地严格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人为地使一定的心理现象发生,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可以揭示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优点:1、主动引起。2、严格控制和改变条件。3、反复进行。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三、调查法在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中,所研究的现象不能直接观察的情况下,研究者采取多种方法获取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方法。访问、座谈、问卷、工作成果分析、情报信息收集、个案法四、测验法在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中,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必要时也可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作为辅助,测量被试的有关心理特质的方法。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兴趣测验、态度测验、道德测验等信度、效度经验总结法是重要的,但不能列为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章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内容简述:本章介绍了教育管理心理学的三个学科基础,分别是教育科学基础、管理科学基础和心理科学基础。主要内容是各基础学科的历史发展及其与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关系。重点在于各学科发展的基本历史,也要兼顾各基础学科与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关系。第一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教育科学基础一、教育的本质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二、教育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学记》、《演说术原理》5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了教育学的雏形,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个企图建立教育学学科体系的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尔》、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裴斯塔洛齐《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孩子》、欧文《新社会观》、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三、教育学与教育管理心理学教育管理从本质上讲是国家意志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体现。要达到教育管理工作的最佳状态,必须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教育工作者的活动总会涉及心理现象的许多方面。其心理活动也总是在一定的群体条件进行的。教育工作者的在教育管理中的种种活动,不仅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心理活动状态,也取决于教育管理者有意识的指引和影响。在教育中,有些问题本身就是心理学的问题,有些问题则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探讨,但如果能首先着眼于教育管理方法和提高教育管理质量方面,从心理学角度去研究则更为恰当。作为教育者必须掌握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才能使受教育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逐渐得到发展。教育管理心理学是揭示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的规律,在研究中必然与教育学紧密联系,彼此交错渗透,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为教育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第二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管理科学基础管理:管理者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指引和影响个体或组织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三个关键问题:1、管理工作的中心是管理其他人的活动。2、管理工作的手段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来进行的。3、管理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其他人的活动来获得工作效果。管理的本质:管理者的管理对象是管理人及其活动,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的手段是协调,管理者的基本任务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处身于集体中的每个人都能齐心协力,共6同实现管理目标。管理现代化: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管理的过程,包括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的现代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二、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管理科学的产生是现代工业大生产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独立成为一门科学。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管理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泰勒、法约尔、韦伯特点:把组织看作一人封闭的系统把管理的重点放在组织内部,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已有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以获取更大利润,根本不考虑企业组织外部的环境、竞争、市场等情况。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的代表,着重研究经理层的管理问题,提出管理包含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个要素(即职能)。1916年《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韦伯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被称为行政组织理论或官僚模型学派。《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20年代开始行为科学: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分为两个时期。早期着重研究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研究职工及其社
本文标题:教育管理心理学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9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