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2021防灾减灾日中小学生防灾教育主题班会(Word档演讲稿)
防灾减灾日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目录第一章防灾减灾日简介第二章常见的灾害类型第三章防灾减灾小知识第一章防灾减灾日简介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1.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2.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3.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2009年首个防灾减灾日2010年减灾从社区做起2011年防灾减灾从我做起2012年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2013年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2014年城镇化与减灾2015年科学减灾依法应对2016年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2017年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2018年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2019年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2020年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第二章常见的灾害类型常见的灾害类型有哪些地震、海啸、洪水、泥石流、台风、暴雨、干旱、龙卷风、雪崩、沙尘暴、雷电、火灾地震篇什么叫地震地震知识: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地震时该怎么做:1.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2.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3.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4.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5.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6.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7.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8.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地震活命三角区当地震来临时,应该迅速找个大型、沉重的物体,比如衣柜、沙发,甚至是一沓堆高的报纸,卧倒在旁边;天花板砸下后,物体周边会形成狭小的三角空间,挽救你的生命。地震后应采取哪些自救措施:1.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2.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3.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4.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5.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6.要尽量节省气力,计划着节约使用食物,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向外界传递消息。雷电火灾篇什么是雷电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产生雷电的条件是雷雨云中有积累并形成极性。雷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压或动力作用,以及高温作用。当人遭受雷电击的一瞬间,电流迅速通过人体,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另外,雷击时产生的是火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烧灼伤。雷电击伤,亦可使人体出现树枝状雷击纹,表皮剥脱,皮内出血,也能造成耳鼓膜或内脏破裂等。防雷知识种类:雷电发生时您在室内:1.不宜在建筑物朝天面上活动,因为当朝天平面发生直接雷击时,强大的电流可导致人员伤亡;2.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3.紧闭门窗,防止危险的侧击雷和球形闪电侵入;4.家庭使用电脑、彩电、音响、影碟机等弱电设备不要靠近外墙,雷电发生时最好不使用这些设备。雷电发生您在户外:1.不宜在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停留;2.不宜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3.不宜在室外游泳池、湖泊海滨游泳;4.不宜在孤立的大树或烟囱下停留;5.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6.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7.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或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有金属壳体的船仓内;8.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9.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10.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应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11.当你站在一个距雷击较近的地方如高闪上,如果感觉到毛发竖立,皮肤有轻微的刺痛,这就是雷电快要击中你的征兆,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去除身上所有金属物,并马上蹲下来,身体向前倾,把手放在膝盖上,曲成一团,千万不要平躺在地上;12.如果事先掌握天气形势,如收听上网查看闪电信息和雷达测雨资料,就能预估出现雷电的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因雷击造成的损失。什么是火灾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害性燃烧现象。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发生火灾时该怎么做:1.当无法从楼内安全通道逃生,需要从窗口逃出时,可以将窗帘或床单撕成条状连接水管、广告牌、电线杆爬下高楼,尽量不要跳楼,以免产生坠楼危险。2.当你身处火场中,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必须穿入火区时,应将浸湿的棉被或毛毯披在身上,以防烧伤。3.在高楼中遇到火灾、爆炸等危险时,要通过安全通道逃生,千万不可再乘坐电梯。4.当在剧场、影院、写字楼等公共场所遇到火险,在所有出路均被大火封死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躲入卫生间。因为厕所内可燃物较少,还有水源,比较利于存活。5.在火场中逃生时为防止被烟雾呛昏,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和鼻,或沿地板爬行(距地面20厘米内有残留空气)。6.当火情发生在其他房间时,在逃出前先摸一下门把手,如果是凉的,说明门外无火,可以逃出;若果是热的,说明火势已到门外,千万不可开门。把床单被褥弄湿塞住门缝,防止烟雾进入,给门上泼水降温,等待救援。灭火器的种类:干粉式灭火器: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泡沫式灭火器: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各种油类火灾、木材、纤维、橡胶等固体可燃物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还可扑救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工艺器和低压电器设备等的初起火灾。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干粉式灭火器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把灭火器摇动数次,使瓶内干粉松散;2.拔下保险销,对准火焰根部压下压把喷射;3.在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4.灭火后防止复燃。泡沫式灭火器使用方法:1.右手拖着压把,左手拖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取下灭火器;2.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3.右手捂住喷嘴,左手执筒底边缘;4.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用劲上下晃动几下,然后放开喷嘴;5.右手抓筒耳,左手抓筒底边缘,把喷嘴朝向燃烧区,站在离火源八米的地方喷射,并不断前进,兜围着火焰喷射,直至把火扑灭;6.灭火后,把灭火器卧放在地上,喷嘴朝下。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方法:1.将灭火器提至着火点上风口处,距火源2M左右;2.调整喇叭筒位置,使喇叭筒与瓶身成90°;3.拔掉铅封和保险栓;4.一手托住灭火器底部,一手按压压把,对准火源根部扫射。注意事项:第二步和第三步顺序不能颠倒,以防在拔掉铅封和保险栓时误压下压把,导致手部冻伤。第五章防台风、洪水篇什么是洪水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如何应对洪水:洪水来临前的准备: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3.自保措施: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洪水到来时的自救: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2.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2.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什么是台风台风(英语:Typhoon)是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即64节或以上、每秒32.7米或以上,又或者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称为飓风(Hurricane)或其他在地近义字。西北太平洋地区采用之近义字乃台风。世界气象组织及日本气象厅均以此为热带气旋的最高级别,但部分气象部门会按需要而设立更高级别,如中国中央气象台及香港天文台之强台风、超强台风,台湾中央气象局之强烈台风,以及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超级台风。台风来临时应该怎么做:1.尽量不要外出。2.如果在外面,千万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3.如果你是开车的话,则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4.如果你住在帐篷里,则应立即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5.如果你在水面上(如游泳),则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6.如果你已经在结实的房屋里,则应小心关好窗户,在窗玻璃
本文标题:2021防灾减灾日中小学生防灾教育主题班会(Word档演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97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