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学习朱丽华心得体会范文范例5篇
学习朱丽华心得体会范文范例5篇她是几百学子的“好妈妈”,30多年来,省吃俭用,无房无车,穿36元两双的打折鞋,一件白大褂穿10多年不舍得扔,却资助寒门学子687人次,改变他们命运的同时也让更多人成为助人者;下面是由网友整理上传的“学习朱丽华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供您参考,欢迎阅览。学习朱丽华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我们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背后总有一些默默努力着的人,朱丽华就是其中一个。1993年,朱丽华当选市政协委员。从此,微微前倾、侧着耳朵全神贯注倾听的朱丽华,成了市两会会场上一道特殊的风景。当一名政协委员,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朱丽华对残疾人方面的问题最有发言权,每年都要深入了解和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朱丽华发现其中有一条:“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电车、地铁、渡船。”当选市政协委员之后,朱丽华多次递交提案,让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双目失明让她查阅资料和实地了解情况都比一般人更困难,但是她从没有想过放弃。她首先将想法用盲文记下来,不断梳理成文,再找人写下来。她将盲文念出来,还要跟书写的人解释。写成后,她还要一遍遍地听人念,一遍遍修改,就怕出错。在她一次次的坚持下,提案被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重视。在她的穿针引线下,残疾人的相关民生问题被更加重视。2021年7月,市区首批公交“爱心卡”发放。拿到“爱心卡”的朱丽华,长舒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落下了,“多年来的呼吁与努力,没有白费。”实际上,担任市政协委员以来,她的很多提案都得到了重视。“我的诊所就是我的消息来源。”她时常和来治疗的患者聊天,着手材料。一次,有一位特殊学校的老师在诊所向她反映,学校教师退休后就没有了特殊教育津贴。按规定,退休教师也应该享受特殊教育津贴。朱丽华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她撰写提案,最终让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为了履行好委员职责,她在家人的搀扶下,现场用双脚检测城市的盲道,撰写了关于建立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的提案。为了提交电子版提案,她还特地买了,电脑。“自己有多少能力,就要尽多少义务。”朱丽华连续五届担任市政协委员,每次参加两会,她的家人就搀扶着她,从会场到宾馆,一刻不分离。参加两会,别人能够看材料,记笔记,朱丽华不行。不管是政府工作还是分组讨论等,她总全神贯注聆听,一次就能记住大部分内容。20多年来,一直如此,“我眼睛看不见,就用心去听。”去年,她卸任市政协委员,成了市政协列席委员。身份在变,但初心不变,“我要做爱心传递的使者,让更多需要关怀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学习朱丽华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昨天一大早,丽华推拿诊所里就繁忙一片。身穿白大褂的吴阿姨正笑眯眯地给患者推拿。在诊室里,她的推拿床就在朱丽华的推拿床旁边。她们已经相伴20__年,如今,吴阿姨和朱丽华就住在诊所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吴阿姨和朱丽华有很多相似的经历。1990年,从来没出过x的吴阿姨去杭城学习推拿技术,“我没读过书,怎么也学不好。”1992年8月18日,一筹莫展的家人带着她去市福利院找朱丽华。同是天涯沦落人,朱丽华毫不犹豫就接纳了她。“如果当年没有碰到朱医师,我的人生不知道会是什么模样。在工作上,她是我的师傅,在生活上,她是我的姐妹。”在吴阿姨的回忆中,朱丽华总是倾尽所有帮助她。吴阿姨对推拿不熟练,掌握不好力度,朱丽华就把自己当“小白鼠”,让吴阿姨在自己身上练手法。吴阿姨没按对经络,朱丽华忍着痛指点她,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十次、百次。经过朱丽华一年多的指导,吴阿姨技能大增,也开始在福利院推拿了。后来,朱丽华自主创业开了诊所,一直把吴阿姨带在身边。吴阿姨今年61岁了,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诊所里,工作不但让她自立自强,还收获了患者的尊重。如今推拿已经难不倒吴阿姨了,朱丽华总是让她多学习,学会用手机,“盲人也要跟上时代。”“朱医师比我的兄弟姐妹还要亲。”这两天,吴阿姨心跳特别快,有时候一分钟心跳90多下,朱丽华时不时就和她聊聊天,并想办法治疗。每天晚上睡觉前,朱丽华都要再三嘱咐吴阿姨:“不舒服的话一定要叫醒我。”像吴阿姨一样,目前在诊所工作的有13位残疾人,他们曾经是家里的“包袱”,如今都变成了“顶梁柱”。同时,还有100多人先后跟朱丽华学习推拿技术,相继走上了就业之路。“让帮助过的人活得有尊严,是我最大的快乐。”在黑暗中四处求索、四处碰壁的经历,让朱丽华深知,只有就业才能让残疾人自立自强,才会真正被这个社会“平视”。有人问她:“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朱丽华不以为然,“安置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影响一大片。人活着,有的东西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20__年她被推选为x市盲协主席。市盲协的工作非常琐碎,她就一点点梳理,一点点解决。在她的带领下,市盲协完善了组织建设,形成了网格化管理,定期开展各类活动,真正成了残疾人的家。她对生活的乐观和坚毅,最能感染残疾人,让他们重燃生活的勇气,而对于遇到困难的残疾人,她总是伸出有力的双手,“能帮就帮一把。”学习朱丽华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我们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背后总有一些默默努力着的人,朱丽华就是其中一个。1993年,朱丽华当选市政协委员。从此,微微前倾、侧着耳朵全神贯注倾听的朱丽华,成了市两会会场上一道特殊的风景。当一名政协委员,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朱丽华对残疾人方面的问题最有发言权,每年都要深入了解和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朱丽华发现其中有一条:“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电车、地铁、渡船。”当选市政协委员之后,朱丽华多次递交提案,让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双目失明让她查阅资料和实地了解情况都比一般人更困难,但是她从没有想过放弃。她首先将想法用盲文记下来,不断梳理成文,再找人写下来。她将盲文念出来,还要跟书写的人解释。写成后,她还要一遍遍地听人念,一遍遍修改,就怕出错。在她一次次的坚持下,提案被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重视。在她的穿针引线下,残疾人的相关民生问题被更加重视。2021年7月,市区首批公交“爱心卡”发放。拿到“爱心卡”的朱丽华,长舒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落下了,“多年来的呼吁与努力,没有白费。”实际上,担任市政协委员以来,她的很多提案都得到了重视。“我的诊所就是我的消息来源。”她时常和来治疗的患者聊天,着手材料。一次,有一位特殊学校的老师在诊所向她反映,学校教师退休后就没有了特殊教育津贴。按规定,退休教师也应该享受特殊教育津贴。朱丽华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她撰写提案,最终让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为了履行好委员职责,她在家人的搀扶下,现场用双脚检测城市的盲道,撰写了关于建立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的提案。为了提交电子版提案,她还特地买了,电脑。“自己有多少能力,就要尽多少义务。”朱丽华连续五届担任市政协委员,每次参加两会,她的家人就搀扶着她,从会场到宾馆,一刻不分离。参加两会,别人能够看材料,记笔记,朱丽华不行。不管是政府工作还是分组讨论等,她总全神贯注聆听,一次就能记住大部分内容。20多年来,一直如此,“我眼睛看不见,就用心去听。”去年,她卸任市政协委员,成了市政协列席委员。身份在变,但初心不变,“我要做爱心传递的使者,让更多需要关怀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学习朱丽华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28年,480人次,333万元,这是x市南湖区丽华推拿诊所所长朱丽华还在用爱心不断刷新的数字,更是红船旁一名有着25年党龄、年过六旬盲人党员用初心书写的大爱。“自己少花一元钱,就能多捐出一元钱”8月14日,x市红十字会助学仪式现场,握手、问候、递上红包......朱丽华给29名学子分别送上8000元助学款。许多人眼中噙满泪水,一名学子哽咽地说:“您眼睛失去光明,却给我们送来光明。”为了参加这次活动,朱丽华特地穿上价格最贵的短袖花衬衫。这是她3年前花100元买的,只在重要场合穿。今年,她穿着这件衬衫参加了x市区多个捐款仪式。8月16日,朱丽华还去了离家300多公里的x松阳和龙泉,在那里结对资助了11名贫困学子。每年8月,朱丽华最为忙碌。学校、社区、慈善机构、边远山区......今年暑假,她一口气结对了46个寒门学子,一次性支付的资助费达36.8万元。一年又一年,朱丽华的“爱心榜单”上有受助贫困学生480人次。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对所有结对资助学生的姓名、家庭情况、毕业学校、就业去向等,都能脱口而出。对于她而言,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2021年,成绩优异的朱丽霞考上x大学,但母亲患病、父亲务农,让这个典型的x农村因病致贫家庭举步维艰。正当全家人一筹莫展时,朱丽华伸出了援助之手。每年5000元的资助,让朱丽霞顺利完成本科学习......去年暑假,正在浙大读研的朱丽霞特意带着男朋友来看她:“您不仅给我金钱上的资助,更给了我精神上的指引。”资助一个学生,改变一个贫困家庭的命运。在朱丽华的资助下,一个又一个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开启了不同的人生之路。更让朱丽华欣喜的是,许多人学会了感恩。张薛岳大学毕业后在x一家银行工作,用双肩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经常抽空去探望朱阿姨;傅圆亮深受朱阿姨的影响,把大学毕业工作后的第一份工资全部捐给了市红十字会......到今年8月底,朱丽华累计捐了333万元,但她总是担心捐给“儿女们”的钱太少,花在自己身上的钱太多。事实上,她每个月的花销不足800元,脚上穿的鞋只花了18元,身上穿的白大褂超过10年,出门宁愿多转几趟公交也尽量不打车。“自己少花一元钱,就能多捐出一元钱。”朱丽华至今没买一套商品房,“买房还不如多资助几个孩子。”“让帮助过的人活得有尊严,是我最大的快乐”又是一个清晨,丽华推拿诊所里一片繁忙。瘦弱的陈永明弓着背,拿着扫帚打扫卫生,走起路来身子仍不时向一侧倾斜。他做梦都没想到,此生“换了一种活法”。陈永明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强直性脊椎炎。2009年病情恶化,陈永明辗转于各个医院之间,医生们都说治愈无望。朱丽华把陈永明接到了诊所,每天一有空就给他推拿,“有时身体累得像散了架”。一个月,半年,两年......朱丽华不肯放弃。慢慢地,陈永明弯成虾米状的身体舒展开了,一直蜷着的右腿能伸直了,拄着拐杖能走路了......到医院复诊的时候,医生都说她创造了一个奇迹。“病是要养的,需要继续推拿。”朱丽华让陈永明留在诊所工作,月工资从以前的200元逐渐涨到现在的4000多元。陈永明感觉自己的世界亮了,“生活更有奔头了”。或许只有相同的人生经历,才会更深刻理解彼此的苦楚。18岁,在最美好的年华,朱丽华却因为意外双目失明。那时的她觉得人生无望,在烦躁迷茫中度过了7年光阴。1983年的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坐在收音机前打发时间,广播里突然播放了张海迪自强不息的奋斗故事。“张海迪坐在轮椅上都能做那么多事情,我为什么不可以?”“身体残疾别无选择,但自己的人生不能残疾!”出身于中医世家的朱丽华参加了x省首届中医推拿培训班,她从零开始学盲文,双手拉伤到打石膏也没有一句怨言。毕业后,朱丽华被分配到x市福利院医务室照料脑瘫儿童,经过她夜以继日的精心治疗,4名脑瘫儿竟然都站了起来!第一份工作带给了她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并获得了社会的认可。随后,她又依靠坚强的毅力完成了进修,成了x首位盲人中医师,在患者中逐渐有了名气。这样的经历让朱丽华萌生了一个信念:只有就业才能让残疾人自立自强,才会真正被这个社会“平视”。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朱丽华创办了丽华推拿诊所,招收残疾人,不但安排吃住,还免费教推拿。如今,诊所里有13名残疾员工,有的年收入近10万元。同时,还有100多人先后跟她学习推拿技术,相继走上了就业、创业之路。残疾人能开启新生活,让朱丽华颇为欣慰:“他们以前都是家里的‘包袱’,如今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作为x市盲人协会主席、市政协委员,她还为残疾人争取公交爱心卡,为特殊学校教师争取津贴......朱丽华动情地说:“让帮助过的人活得有尊严,是我最大的快乐!”“我的财产、我的器官、我的一切都将捐献给社会”每天,朱丽华忙完手中的活,总会走到位于诊所西侧的房间休息片刻。她的住处仅20
本文标题:学习朱丽华心得体会范文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97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