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第三章 大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
第三章大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做情绪的主人教学内容:1.掌握情绪、情感的基本理论,能解释人的原始情绪和情绪状态;2.了解情绪与健康的关系;3.分析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惑;4.学会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本章重点:1.情绪的概念以及大学生的情绪特征;2.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3.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思考:下面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例子:两只活泼的猴子被分别缚在两张电椅上,电流是每20秒激发一次。被电击的滋味当然不好受,它们开始号叫挣扎。甲猴子很快发现,它的电椅有一个压杆,只要在电流袭来之前压一下压杆,就可免遭电击;而乙猴子却发现,它的电椅上没有压杆。于是,甲猴子就担负起压杆的责任。实验继续进行……思考:哪只猴子到最后得了胃溃疡?为什么?答案是:甲猴子由于担负起压杆的责任,他紧张的估算着电流袭来的时间——结果是,要么两只猴子同时逃脱电击,要么它们一起受苦。是逃脱还是受苦,这完全取决于甲猴子,于是甲猴子就背负着超强的心理负荷和责任感,而乙猴子虽然很无奈,却无忧无虑——最后,甲猴子得了胃溃疡,乙猴子却安然无恙。上述例子告诉我们:情绪影响着人的生理和心理。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对于人和动物都是何等的重要。第一节大学生的情绪特征一、情绪的涵义和分类(一)定义: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的体验。(二)分类:按内容划分: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复合情绪:厌恶、嫉妒、骄傲、同情等等。返回(三)基本状态:1.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且具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如:“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2.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激动而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3.应激:由出乎意料之外的紧急状况所引起的特别强烈的情绪状态。如:火灾、地震等。二、大学生的情绪特征(1)丰富性和复杂性(2)独立性与依赖性(3)稳定性与波动性(4)外显性与内隐性(5)冲动性与理智性(6)情绪性与矛盾性一、情绪的影响(一)情绪对学习动力的影响情绪情感是学习的重要动力。爱与恨、喜与忧,都可以成为激励学习的动机。如果一个人对什么都没有感情,对一切都没有兴趣的话,自然也就失去了学习与生活的动力。第二节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困扰及调适(二)情绪对人格塑造的影响大学阶段正是人格发展、重组、完善的重要时期。不良情绪的存在是人格缺陷和人格障碍的重要诱因,对情绪的有效调节和控制能使个体保持好良好、稳定的情绪,有助于大学生完善自身的人格。(三)对大学生行为目标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体验到的是积极情绪,如感到高兴、安全、平静,大学生的行为目标也往往是积极生动的,对新经验的接受和开放、对周围人的尊重和理解等都明显增强。当体验到的是痛苦、愤怒、紧张等消级情绪,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兴趣下降,反社会行为也会增加。(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长期的一些压力,使一些大学生出现失眠、紧张、头痛等、消化系统疾病等症状,大多数是因为情绪状态没能调整好。据日前一项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抑郁障碍疾患率为23.66%,据此推算,北京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少于10万人。在大学生中有抑郁现象的比较多,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对自己进行了一些否定。一般这样的学生情绪都比较低落、不稳定,不爱搭理人,做事情没有兴致,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心理情绪积聚,对学习、生活肯定会造成影响,严重的则会患上抑郁症。(五)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人的良好情绪特征,如乐观、自尊、热情、自信是人际间产生相互吸引的重要条件,能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而自卑、情绪压抑、情绪无法自控的人,往往不能与他人正常相处,难沟通,与他人关系疏远。训练你的好友周末请你逛街,但整个周末都没有和你联系,你会有什么情绪?会有什么想法?想法情绪反应1.这个人一点都不讲信用讨厌、生气2.他根本不把我当朋友、不在乎我愤怒、伤心3.他可能有急事,来不及通知我谅解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及调适(一)愤怒(二)抑郁(三)自卑(四)焦虑(一)愤怒(P69)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愿望相违背,或因愿望无法实现时,人们内心产生的一种激烈的情绪反应。案例一:梅梅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她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总要拿哪个人或哪件东西来出出气。她上课迟到受批评,回家后拿妈妈出气,怪妈妈没有早一点儿叫她起床;在学校值日时打扫卫生,地扫得不干净她怪扫帚破了不好扫,因此拿扫帚发脾气;考试成绩不理想,她生老师的气,说老师出题太怪太难太偏,弄得她做不出来;走路摔跤她还生路的气,怪路坑坑洼洼不平坦……她很苦恼……思考:如何帮助梅梅调节自己的情绪?调适方法:1.情境转移法。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会使人产生愤怒的情绪。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尽量避开。比如,可以出去走走,听听音乐,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使愤怒转移。2.理智制怒法。当你动怒时,最好先想想以下问题中的任何一个:我为什么生气?这事或这人值不值得我生气?生气能解决问题吗?3.评价推迟法。我们通常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件当时使你感到“怒不可遏”的事,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到已经不那么值得生气了。因此,当我们因为某件事情要生气时,不妨先把它放下,等过一段时间再去想它。4.情感宣泄法。如果有的事情有充足的理由使我们发怒,这种情况下不妨坦率地把心中的不满讲出来,但要注意情感的宣泄要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不可在情绪的支配下,作出过激的行为。5.目标升华法。要注意培养自己远大的人生理想,更多地从大局、从长远去考虑事情,要有远大的目标,当前进中遇到挫折产生愤怒情绪时,应将其转变为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切不可以眼前的区区小事计较得失,到头来“丢了西瓜捡芝麻”,妨碍自己对理想、事业的追求。返回(二)抑郁(P65)压抑、苦闷负面自我评价、无价值、无意义、悲观失望缺乏兴趣、依赖性强反应迟钝、活动水平下降回避交往体验不到快乐生理反应(失眠、食欲下降、哭泣、乏力等)部分有自杀倾向返回(三)自卑(P68)自我评价低超概括化和泛化过分的敏感性和掩饰性返回调适方法:1.正确对待成败;2.增强自信;3.避己之短,扬己之长。(四)焦虑(P63)(一)适应焦虑调适方法:1.自我放松法2.想象放松法3.了解自己并肯定自己4.融入集体,培养友谊,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二)考试焦虑(三)自我形象焦虑调适方法:正确评价自己,修正自我认知,重新悦纳自己。第三节大学生情绪的自我调控——放飞快乐的心情你发现了什么?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therapy,RET)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其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思考: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吗?即A引起了C吗?A事件B信念C结果鞋厂市场部职员看到岛上的居民没有穿鞋子的习惯,男女老少一律打赤脚此岛上的人都不穿鞋子,所以根本没有市场前景此岛上居民都没有鞋子穿,因此大有市场沮丧高兴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情绪调适的方法眼泪缓解法活动发泄法转移注意法一、情绪的宣泄二、幽默解嘲三、自我安慰四、理解宽容五、激励进取六、改变认知七、助人奉献其实快乐不用去寻找,因为他就在你的身边!
本文标题:第三章 大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9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