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0.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案 说课稿 教学反思
年级三学科语文章(组)五学习内容20.《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学习内容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革命回忆录,也是一篇记事散文,记叙了“小萝卜头”在监狱中备受折磨的牢狱生活,表现了“小萝卜头”懂礼貌、爱学习的品质。课文共五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小萝卜头”名字的由来,父亲和难友们为“小萝卜头”争取机会读书,“小萝卜头”爱学习并且懂礼貌,以及“小萝卜头”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刻苦学习。学情分析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较短,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课文内容比较简单,配有一副插图,描绘了“小萝卜头”和家人,难友们在狱中受苦的情景,通过图片结合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小萝卜头”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以及国民党反动派对老百姓们的残暴行为。学习目标1.认识15个生字;积累“终年、折磨、面黄肌瘦、勉强、闷热、来之不易”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萝卜头”是个怎样的孩子,以及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3.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练习生活实际,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幸福生活。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15个生字;积累“终年、折磨、面黄肌瘦、勉强、闷热、来之不易”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萝卜头”是个怎样的孩子,以及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教学难点: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幸福生活。学习方式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学字,读准字音。2.注意指导学生抓住外貌描写,理解“小萝卜头”这个名字的含义。3.主义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关联词在表达意思上的作用。学习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件学习时数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张照片,请同学们观察照片,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照片中的人物。(观察到这是个小男孩,眼睛大大的,脑袋大大的,很可爱……)师: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说明平时你们就是个细心的孩子,其实照片中这个男孩名叫宋振中,不过他还有一个外号——“小萝卜头”。2.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名叫“小萝卜头”的小男孩。小萝卜头:名叫宋振中,父母是共产党员。1941年随父母被国民党当局抓进监狱,1949年解放前夕惨遭杀害,时年仅九岁。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宋振中和他的父母为革命烈士。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这个叫“小萝卜头”的男孩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看看在这个小男孩身上发生了什么令人感动的故事。3.板书课题。(板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二、感知故事,了解背景(一)初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1)遇到不确定的生字,借助拼音或字典多读几次,把句子读通顺。(2)积累新词,读准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3)边读边标出自然段,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二)认读生字: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他们吗?1.出示生字,指读。党逮捕囚霉臭监狱肌泄勉押省订设注音领读,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2.通过猜谜语等方法记住生字。(1)猜谜语:自己大一点——臭少了一只眼——省奴隶逃跑了——逮(三)了解大意:正是这样一个生活在监狱中,严重缺乏营养的“小萝卜头”,却对知识和美好生活充满了无限渴望。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朗读课文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2.小组之间根据提示交流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做什么归纳:1941年,父母和弟弟“小萝卜头”被国民党逮捕,但是在监狱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弟弟仍然坚持刻苦学习的感人故事。3.反馈交流、自主朗读:(1)请同学们默读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的疑惑。①认真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故事发生在怎样的背景下呢?时间是1941年;地点在牢房里;人物是爸爸、妈妈和只有八个月的弟弟。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只有八个月的弟弟还是个襁褓中的孩子就被逮捕了,说明敌人毫无人性。②狱中的环境是怎样的?牢房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吃的和大人一样,是发霉发臭的牢饭。从“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改小、发霉发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牢房条件的恶劣及反动派的残酷!)③边读边画出描写弟弟外貌特征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由于长期监狱生活的折磨,弟弟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面黄肌瘦。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这是对弟弟“小萝卜头”的什么描写?弟弟有什么特征?(外貌描写。脑袋大,身子小,面黄肌瘦。)为什么要对弟弟的外貌进行描写?(点明了“小萝卜头”的由来,揭露了敌人的罪行。)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环境的恶劣、反动派的可恨及难友对弟弟的疼爱。三、感悟人物、挖掘品质1.(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弟弟的学习机会是怎样得来的?一开始,特务怕弟弟把监狱的内幕泄露出去,硬是不让。后来呢?经过难友们几次斗争,勉强同意让“政治犯”黄伯伯当弟弟的老师。“勉强”是什么意思?(并非心甘情愿做某事。)就算是勉强同意,敌人也是不放心的。弟弟上学要特务押着去上课,特务押回女牢房。2.快速浏览找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弟弟很爱学习,也很懂礼貌。)(1)哪些地方表现出弟弟很懂礼貌呢?他每次来到黄伯伯的牢房门前,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得到了黄伯伯的允许,才跨进门去,敬个礼说:“黄伯伯好!”我们归纳一下:轻轻敲门、得到允许、跨门、敬礼、问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弟弟“小萝卜头”对于老师的尊敬。(2)哪些地方表现出弟弟很爱学习呢?他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不管夏天多么闷热,冬天多么寒冷,他总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写着,算着。“他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这说明弟弟的学习成果很好。)“他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不管夏天多么闷热,冬天多么寒冷,他总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写着,算着。”说明了什么呢?(弟弟的学习过程很用功刻苦。)3.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哪些让你印象深刻?(1)弟弟九岁生日那天,黄伯伯送他一支铅笔。这可太珍贵了,他在上课的时候才用,平时练习就用小石头在地上画。这句话哪些字眼让你感触很大?这可太珍贵了,他在上课的时候才用,平时练习就用小石头在地上画。说明了什么?(点明了铅笔的珍贵。说明了弟弟对铅笔的珍惜,学习条件的艰苦。)(2)不管夏天多么闷热,冬天多么寒冷,他总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写着,算着。大家看一下“不管……总是……”这个条件关系的复句说明了什么?(学习的认真刻苦。)小练笔:请你用“不管……总是……”写一句话。4.朗读第5自然段,小组讨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小萝卜头”为什么还能学习刻苦、认真呢?第一个原因是学习机会来之不易,第二个原因是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说明了什么?(弟弟向往光明、美好的新生活。)四、拓展延伸、感悟升华1.学完课文,你对“小萝卜头”有什么重新认识?“小萝卜头”是一个受尽磨难,依然懂礼貌、爱学习、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可爱的小男孩。相比较而言,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有什么想说的呢?(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业设计《优化设计》第20课板书设计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外形:脑袋大,身子小,面黄肌瘦爱学习:每门功课好,用俄语交流学习刻苦:用石头练习,趴在地上写着、算着《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这篇课文是一篇革命回忆录,也是一篇记事散文,记叙了“小萝卜头”在监狱中备受折磨的牢狱生活,表现了“小萝卜头”懂礼貌、爱学习的品质。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与学生所处的时代有一定的距离,导致学生不能很快的与之产生共鸣。课文共五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小萝卜头”名字的由来,父亲和难友们为“小萝卜头”争取机会读书,“小萝卜头”爱学习并且懂礼貌,以及“小萝卜头”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刻苦学习。通过学习本课教育学生珍惜学习的机会以及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2、教学重、难点及其成因分析:教学重点:1.认识15个生字;积累“终年、折磨、面黄肌瘦、勉强、闷热、来之不易”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萝卜头”是个怎样的孩子,以及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教学难点: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幸福生活。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15个生字;积累“终年、折磨、面黄肌瘦、勉强、闷热、来之不易”等词语。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萝卜头”是个怎样的孩子,以及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3、情感目标:了解“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原因,并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三、教学准备: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四、说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张照片,请同学们观察照片,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照片中的人物。(观察到这是个小男孩,眼睛大大的,脑袋大大的,很可爱……)师: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说明平时你们就是个细心的孩子,其实照片中这个男孩名叫宋振中,不过他还有一个外号——“小萝卜头”。2.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名叫“小萝卜头”的小男孩。小萝卜头:名叫宋振中,父母是共产党员。1941年随父母被国民党当局抓进监狱,1949年解放前夕惨遭杀害,时年仅九岁。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宋振中和他的父母为革命烈士。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这个叫“小萝卜头”的男孩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看看在这个小男孩身上发生了什么令人感动的故事。3.板书课题。(板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二、感知故事,了解背景(一)初读课文:1.把句子读通顺,积累新词,读准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二)认读生字:1.出示生字,指读。党逮捕囚霉臭监狱肌泄勉押省订设注音领读,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2.通过猜谜语游戏记生字。(1)猜谜语:自己大一点——臭少了一只眼——省奴隶逃跑了——逮(三)了解大意:正是这样一个生活在监狱中,严重缺乏营养的“小萝卜头”,却对知识和美好生活充满了无限渴望。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2.小组之间根据提示交流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做什么归纳:1941年,父母和弟弟“小萝卜头”被国民党逮捕,但是在监狱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弟弟仍然坚持刻苦学习的感人故事。3.请同学们默读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的疑惑。①认真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故事发生在怎样的背景下呢?时间是1941年;地点在牢房里;人物是爸爸、妈妈和只有八个月的弟弟。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只有八个月的弟弟还是个襁褓中的孩子就被逮捕了,说明敌人毫无人性。②狱中的环境是怎样的?牢房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吃的和大人一样,是发霉发臭的牢饭。从“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改小、发霉发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牢房条件的恶劣及反动派的残酷!)③边读边画出描写弟弟外貌特征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由于长期监狱生活的折磨,弟弟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面黄肌瘦。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这是对弟弟“小萝卜头”的什么描写?弟弟有什么特征?(外貌描写。脑袋大,身子小,面黄肌瘦。)为什么要对弟弟的外貌进行描写?(点明了“小萝卜头”的由来,揭露了敌人的罪行。)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环境的恶劣、反动派的可恨及难友对弟弟的疼爱。三、感悟人物、挖掘品质1.(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弟弟的学习机会是怎样得来的?一开始,特务怕弟弟把监狱的内幕泄露出去,硬是不让。后来呢?经过难友们几次斗争,勉强同意让“政治犯”黄伯伯当弟弟的老师。“勉强”是什么意思?(并非心甘情愿做某事。)2.快速浏览找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弟弟很爱学习,也很懂礼貌。)(1)哪些地方表现出弟弟很懂礼貌呢?他每次来到黄伯伯的牢房门前,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得到了黄伯伯的允许,才跨进门去,敬个礼说:“黄伯伯好!”我们归纳一下:轻轻敲门、得到允许、跨门、敬礼、问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弟弟“小萝卜头”对于老师的尊敬。(2)哪些地方表现出弟弟很爱学习呢?他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不管夏天多么闷热,冬天多么
本文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0.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案 说课稿 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046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