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语文语法总复习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一、词类名词:人:学生老师事物:书本课桌时间:昨天夏季方位:上下前后动词:动作:唱笑发展变化:发展扩大心理活动:喜欢热爱感知:感到使令:使让能愿:能会判断:是存现:有出现(一)实词形容词:性质:伟大甜状貌:高弯动作状态:快忙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十、百、一些”量词:物量:只朵动量:趟回代词:人称:你我疑问:谁什么指示:这那(二)虚词副词:程度:更极时间:刚才已经范围:都仅仅重复:又再情势:渐渐语气:可却介词:方向:往到时间:从在对象:对于关于原因排除:除连词:并列:和同选择:非…即、不是…就是递进:不但而且承接:就、而因果:因为、由于转折;却、但是条件;如果假设:假使助词:结构:的地得语气:吗呢吧动态:着了过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喂、哎呀、嗯”拟声词:摹拟声物声音的词。“砰、轰隆、哗啦啦二、短语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报纸杂志、雄伟壮丽、唱歌跳舞、光荣而艰巨”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们前头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成。其中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词语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语是状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祖国)大地、(我)的书、[完全]相信、[小心]翻阅、[多么]伟大”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它的宾语组成。宾语在动词之后,是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吃晚饭、盖房子、住石洞、给我一支笔”动补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组成。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洗得〈干净〉、翻了〈一阵〉、抱〈起来〉、热得〈出汗〉大得〈多〉”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主语在前,表示陈述对象;谓语在后,表示陈述的内容。“红旗‖飘扬、天气‖好”三、句法成分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主语一般由名词担当。“我是学生。”“人很多。”谓语:谓语是陈述、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担当。“树叶黄了。”“我走了。”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我看书。”“他去北京。”定语: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伟大)的祖国是(我们)的母亲。”状语: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他[已经]走了。”“我[很]好。”补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他坐〈在桌子旁〉。”词类与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名词动词形容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副词句法成分的顺序句子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句子扩展:(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我)的叔叔‖[小心翼翼]地抱〈走〉了(小)弟弟。文言文语法一、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带了宾语,使宾语发生了什么变化或具备了什么性质。项伯杀人,臣活之。春风又绿江南岸。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意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名词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孟尝君客我。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遂王天下。驴不胜怒,蹄之。晋师军庐柳。名词做状语: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赵襄王郊迎甘罗。形容词做名词:披坚执锐(“坚”是坚固的铠甲;“锐”是锋利的兵器)二、特殊句式判断句式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A“……者,…也”表判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夫战,勇气也。莲,花之君子者也。B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D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倒装句式(1)宾语前置: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B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毋、无、未、弗、勿、莫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臣未之闻也。C“惟……是……”句式惟兄嫂是依惟利是图惟命是听惟才是举(2)定语后置A数量性定语后置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B“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修饰性词语做定语,有时置于中心词之后,用“之”做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介宾词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则往往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从;于:比)得双石于潭上。(于:从)战于长勺(于:在)投以骨(以:把)被动句式A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为乡里所患二虫尽为所吞B用“为+动词”表示被动。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C用“于”表示被动。受制于人不能容于远近。D用“见……于……”表被动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省略句式: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A主语省略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B谓语省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C宾语省略上使[扶苏]外将兵便要[渔人]还家D介词省略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文言文学习知识点文学常识生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成语通假字: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的意思。两个通假字常常是两个字读音相同或相近,其中一个是“本字”,另一个是“假借字”。泰伯说,与郑人盟。(“说”“悦”)古今异义: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古:跑。今:走)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古:离开;今:往)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重点虚词:而、夫、盖、乎、其、是、所、为、焉、耶、也、以、矣、与、则、哉、则、者、之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语法总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07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