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第一节清除腐殖土、草皮、杂物一、范围殖土、草皮、杂物的范围包括路基下不适用材料的开挖及取土坑、边沟、排水沟、取土坑的水沟和改移河道所需的开挖。二、施工要求(一)施工中清除腐殖土、草皮施工中清除的腐殖土、草皮,一般统称耕植土。安照图纸,路堤基础下100mm范围内的表层土腐殖土草皮等必须挖除。(二)清除杂物公路路基施工中清除的杂物主要有以下方面: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砍伐的树木应移置于路基用地之外,进行妥善处理。高速公路应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三)不适用的土液限50%或塑性指数26%的土。腐殖土、生活垃圾、淤泥。含有杂草、树根、作物残根和有机物含量5%的土((500ºC的烧失量测定)。可溶性盐含量超过5%(干重量比)的土三、质量控制重点(1)施工单位完成腐殖土、草皮的清理工作后,监理应做检查,并作浇灌量测试,确保其土壤符合设计要求。(2)检查土的天然含水量,如属过湿土,应采取技术处理。第二节开挖一、路基开挖的施工要求(1)开挖出的所有土方材料适用于作为填土料时,可以用于填筑路堤。同时,不应扰动路基面,以便能有均匀的密实度。(2)任何不适用的材料应予以弃置。(3)除施工期间必须进出的车辆和机具之外,不允许路基上通行任何车辆。(4)如果地下水位接近挖方底面而无法压实填方材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技术处理。(5)取土坑的开挖施工要求(6)取土坑的土质样品及试验报告在28天之内完成上报。(7)所有取土坑要按规定加以现场清理。(8)从取土坑挖出的材料,在运输和填筑期间,要在取土坑的现场或沿路堤的旁边晒干或加水,以达到规定的含水量。(9)取土结束后,应保持取土坑处于干净、整齐和安全的状态。(10)取土坑开挖后,保持周围地区的自然排水。二、质量控制重点1、确定土的质量是否符合路堤施工的要求。2、申报路基施工方案。3、对土样进行鉴定取样,并同时送试验室进行复试,确定和批准施工期间的最佳密实度和最佳含水量数据第三节分层填筑一、范围路堤填筑包括准备路堤填筑的基面;随清除和移去不适宜材料之后,在路基范围内填,压实;清除及拆除工作中遗留洞穴的回填、铺设及压实。二、填方材料(1)施工要求!①只有被认可的材料,才能用于填筑路堤。②填方料含水量必须控制和调整。在压实施工期间填方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JTJ051-85型击实法测定的最佳含水量范围内。(2)质量控制重点①确定土的品质和最佳密实度、最佳含水量。②申报路基施工方案。二、层填筑(1)施工要求!在修筑路堤之前,所有清理和掘除工作应完毕,并由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2)在图纸标明的地方,应将现有地面压实至300mm深度,其压实度不小于90%,按JTJ051-93重型击实法测定数值。(3)路堤填方应水平分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得超过200mm,应使用有效的铺撒机具使层填料撒布均匀,在压实前达到均匀厚度。路堤填筑的每层宽度!图纸所示以利最后,严禁贴坡。路堤宜接断面全幅施工。(4)路堤用材料应在规定的含水量状态下摊铺,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达到规范压实需的压实通数,应由提供的压实机具类型来加以确定。压实遍数是指压路机具在土层各点通过的次数。对路堤压实开始之前,应根据要求进行试压以求满足所有规定的压果。(5)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每段与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则先施工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窗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台阶长度不小于1m。(6)填筑应逐段分层进行,先填低洼路段,后填一般地段;先填路中,再逐渐填至路边,保持平面上有一定的路拱和纵坡。(7)每层填筑时,填方料在路堤全宽都要很好成形。不规则的表面应进行修正,并重新压实以保持表面平整和均匀。(8)填方表面应保持排水畅通,任何时刻都不受侵蚀。(9)下层土铺筑完成后,压实度未达到标准之前,不得填筑上层填方料。(10)在整个士方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应有足够的压实机具,使其能够压实路堤施工中使用的材料。(11)如果填筑路堤的填方料没有达到规范的压实要求,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三、质量控制重点①检查工地清理和掘除工作是否符合要求。②原地面压实度检测核实。③复核填土厚度,虚土不大于30cm,实土不大于20cm。④控制填土含水量。按规定抽查每一层填上的压实度和含水量。⑤工地检查和巡视施工中是否符合各项施工要求。第四节分层碾压一、一般规定施工要求:①、路堤基底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高速公路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小于90%;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②每一层填土压实厚度控制在20cm以内,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补压。检验频率每2000m2检验8个点,不足200m2时,至少应检验两点,检验标准,必须每点都符合规定。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③土质路床顶面压实完成后应进行弯沉检验。检验汽车的轮重(或轴重)及弯沉允许值按照设计规定执行。检验频率应为每一幅双车道每50m四点,左、右两后轮下各一点。路床顶面的检测弯沉值在考虑季节影响之后应符合设计要求。土质路床顶面检验的压实度和弯沉值均应满足要求。如仅有一项不满足要求时,应找出原因,予以处理。二、质量控制重点(1)确保路基基底在填筑前达到压实标准。(2)申报碾压方案。三、路堤压实的施工要求(1)路堤土不论采用何种压实机械,均应在该种土的最佳含水量±2%以内压实。当土的实际含水量不在上述范围内时,应均匀加水或将土摊平、晾干,使之达到上述要求后方可进行压实。运至路基的土在摊平后,其含水量接近于最佳含水量时,应迅速压实。(2)各种压实机具碾压不同土类的适宜厚度和所需压实遍数与填土的实际合水量及所要求的压实度大小有关,应根据要求的压实度按照试验路段的试验结果确定。(3)用铲运机、推土机和自卸汽车推运土料填筑路堤时,应平整每层填土,且自中线向两边设置2%~4%的横向坡度,及时碾压,雨季施工时更应注意。(4)压路机碾压路基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压实应根据现场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若控制压实遍数超过10遍,应考虑减少填土层厚度。经压实度检验合格后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处应进行补压后再做检验,一直达到合格为止。高速公路路基填土压实宜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各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对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碾压区段之前的平整预压区段与其后的检验区段)宜纵向重叠1~1.5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使用夯锤压实时,首遍夯位直紧靠,如有间隙,则不得大于15cm,第二遍夯位应压在首遍夯位的缝隙上,如此连续夯实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第五节路基边沟路基边沟一般有浆砌块石排水沟和土沟。一、施工要求(1)路基边沟的位置和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沟壁必须平整、坚实,沟内不得有松土。沟底应平顺,排水畅通,无阻水现象。(2)边沟应按图纸所示将水排入天然排水系统。(3)砌体砂浆配合比准确,砌缝内砂浆均匀饱满,勾缝密实。(4)浆砌片(块)石、混凝土预制块(板)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5)基础沉降缝与墙体沉降缝应对齐贯通,缝内不得有杂物。(6)砌体抹面应平整、压实直顺,不得有裂缝、空鼓现象。(7)砌体内侧及沟底应平顺,沟底纵坡符合设计要求,沟底不得有杂物。二、质量控制重点(1)检查边沟的位置和断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排水点的位置和高程是否正确,沟底纵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排水沟内不积水。(3)浆砌块石排水沟的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勾缝应平整密实,并加强养护。三、质量标准严格按照《河南许扶、禹登高速公路质量检验手册》进行第六节桥头接坡道路与桥梁相接处填筑高度大,增加地基荷载,引起地基沉降变形,是造成桥头跳车的直接原因。为改善桥头行车状况,可采用增大桥头填筑物密实度以减少自身压缩、加固地基以增加地基承载力和轻质材料填筑减小地基应力的方法。《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有桥涵台背宜采用透水性材料填筑的规定,并提高了各层的压实度要求;桥头接坡一般采用轻质材料填筑。一、施工要求(1)地基处理应符合规范的要求。(2)桥涵台背宜采用透水性材料填筑,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殖物的土。(3)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自台身起,顶面不小于桥台高度加2m,底面不小于2m,台背填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竣工后行车的舒适与安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填筑分层厚度和密实度,应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检查频率每50m2检验1点,不足50m2,时至少检验1点,每点都应合格,宜采用小型机械压实。(4)回填士的分层厚度宜为0.1~0.2cm。(5)高速公路桥台、涵身背后和涵洞顶部的填土压实度标准,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6%。(6)软土地基的台背填土应符合设计要求。(3)台背填土的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拱桥台背填土宜在主拱圈安装或砌筑以前完成;梁式桥的轻型桥台台背填土,宜在梁体安装完成以后,在两侧平衡地进行;柱式桥台台背填土,宜在柱侧对称、平衡地进行。二、质量控制重点(1)地基处理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施工,达到设计要求的处理效果。(2)严格控制填筑的分层厚度和碾压效果,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压实度要求实测压实度。(3)台背填土的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注意控制填筑速度,避免引起桥台位移,加强桥台位移。第七节路基整理一、施工要求(1)路基基本完工后,必须进行全线的竣工测量,包括中线、横断面及高程测量,以作为工验收的依据。(2)当路基土石方工程基本完工时,应由施工单位会同监理人员,按设计要求检查路基线、高程、宽度、边坡坡度和截、排水沟系统。根据检查结果编制整修计划,进行路基及排系统整修。(3)路基表面的整修,可用机械配合人工切土或补土,并配合压路机械碾压。路基边坡修应按设计要求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削坡整修,不得在边坡上以土贴补。(4)边坡需要加固地段,应预留加固位置和厚度,使完工后的坡面与设计边坡一致。填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冲沟或坍塌缺口时,应自下而上,分层挖台阶加宽填补夯实,再按设坡面削坡,弯道内侧路肩边缘,应修建路肩拦水带。(5)以填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弹簧、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如不合格,必须重新理。(6)路基表面达到设计标高后应按质量标准进行修整括平。(7)整修路堤边坡表面时,应将其两侧超填的宽度切除。二、质量控制重点(1)路基完工后,对道路中线,横断面及高程进行复测。(2)申报路基的整修计划。(3)检查是否存在松散、弹簧、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4)施工中是否都符合要求。
本文标题:路基质量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07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