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件(共49页)
散文诗两首冰心2021/8/20关于荷花别称:莲花、水芙蓉、水芝、菡萏等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新课导入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作者简介繁星春水《繁星·春水》是两本诗集(一本叫《繁星》,一本叫《春水》,后被合并为一本)。《繁星·春水》的内容,是诗人冰心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她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启发,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影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文体知识《繁星·春水》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这本诗集把对母爱的歌颂,对童心的呼唤,对大自然的咏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感情真挚深沉,语言清新淡雅而晶莹明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文体知识在艺术上,《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霎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书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特别是在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它又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文体知识母亲的病日重一日,日夜都处在昏迷状态之中。然而,一次当她稍清醒后,竟对我说:“你的衣服太单薄了,不如穿上我的黑驼绒袍子,省得冻着……”我顿时泪如雨下。母亲就是这样,就是到生命最后一刻,心里还是想着女儿。1930年1月7日,冰心的母亲杨福慈告别人世。冰心将母亲为她保存了30年的、自己出生时第一次剃下的胎发,以及她在燕京大学获得的金钥匙,一并葬了。回首往事,冰心由衷地赞美母亲:“母亲是世界上最好母亲中的最好一个。”资料助读姊妹()菡萏()徘徊()荫蔽()欹斜()zǐhàndànpáihuáibìqī检查预习字音字形并蒂:指两朵花并排长在同一茎上。花瑞:花开的好预兆。菡萏:荷花。攲斜:倾斜、歪斜。慈怜:仁慈而怜爱。荫蔽:(枝叶)遮蔽;隐蔽检查预习词语释义这篇文章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什么?母亲作者是借助哪种具体形象来歌颂的?荷叶课文重点描写了一幅什么景象?由此联想到什么?雨打红莲、荷叶护莲。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与关爱之情。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写“雨中三次看红莲”,红莲的形态是如何变化的呢?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开满亭亭繁杂的雨浓阴的天烦闷左右欹斜无依无靠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不适意徘徊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动摇雨势并不减退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红莲环境心情一写看红莲二写看红莲三写看红莲整体把握修辞手法:赏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结构上点题;内容上点明主旨、深化中心,直抒胸臆,赞美母爱比喻、反问象征着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磨难等。作者由荷叶隐蔽荷花比喻母亲对自己的呵护、关爱,表达对母爱的由衷赞美和感激之情。合作探究“心中的雨点”指什么?如何理解这一段?本段作用:借景抒情:母亲呵护孩子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以物喻人:作者将自己比作风吹雨打的荷花,将母亲比作替荷花遮风挡雨的荷叶,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联想感激赞美之情抒发荷叶护莲合作探究文中回忆九年前“我”与祖父赏莲的事属于哪一种记叙顺序(方式)?有什么作用?合作探究插叙。由花及人,把三个姊妹比作三蒂莲,表现一家人对莲的喜爱,同时也为下文的以花喻人作铺垫。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雨势之大?强调雨势之大,更能反衬荷叶对莲的荫蔽的情重。突出母爱的主题。作者因何烦恼?合作探究天气白莲凋谢。段5为什么说“我不敢下阶去”?“我”挂念红莲,怕红莲被雨打坏了。《荷叶·母亲》中“雨打红莲、荷叶护莲”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写“我”的感动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合作探究前者运用了描写,后者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这是为什么?因为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红莲,无畏地为红莲遮蔽,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作者心中的温柔被深深触动,感受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地帮助自己。感悟母爱,仿照例句完成下列句子。例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母亲啊!你是露珠,我是小草,心灵枯涸时,除了你,谁为我送来滋润的源泉?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小苗,肆虐的风雪来了,除了你,谁为我送来那一缕温暖?母亲啊!你是港湾,我是小船,心中的波涛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可以依靠的地方?拓展延伸1、用“/”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各两处)(1)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2)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课堂检测2、指出下面句子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1)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2)(我)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3)“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4)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课堂检测3、按照要求填空。(1)《金色花》是一首诗,作者是,他是印度文学家。《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原名,该诗人的代表作有《》《》等。(2)《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主旨有相似的地方,两首诗分别借“金色花”和“荷叶”两个意象,抒发了。对母亲的爱散文泰戈尔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课堂检测4、仿照划线句,以爱心为话题写两个句子,以构成排比句。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课堂检测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是大自然最原始、最纯真的情感,父母对于子女之爱更是无私、无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融入了父母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去爱孩子已经成为父母的习惯,他们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他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他们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会过去。课堂小结2021/8/20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色碎花,神圣而美丽。导入新课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2、揣摩、品味精彩段落和语句。3、认识母爱的伟大,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接受诗歌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学习目标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作者简介泰戈尔与中国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早在1881年,他就写了著名的论文《死亡的交易》,谴责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1916年,泰戈尔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预言:“中国这种巨大的力量一旦能够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运行,那就是说掌握现代化科学,那时候,在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拦阻他们向前迈进。”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1937年,他在自己创办的国际大学里开办了中国学院。作者简介嗅()摩()衍()匿()祷()瓣()匿笑:偷偷地笑。祷告:向神祈求保佑。沐浴(mùyù):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xiùmóyǎnnìdǎobàn音形义检查预习本文应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应是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要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天真、稚气。初读文章—感知韵律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和快乐。“孩子,你在哪里呀?”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关爱。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读出母亲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我不告诉你,妈妈。”读出孩子淘气、机灵、撒娇、顽皮和对母亲的爱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1、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2、课文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再读文章—感知内容1、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展现了“我”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画面。散发香气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将影子投在书页上2、“我”与妈妈进行了哪几次嬉戏?(1)做祷告时(2)读书时(3)拿灯去牛棚时纯真的母子之爱三次嬉戏按时间顺序(从沐浴后,吃过午饭,黄昏时),不能颠倒。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他也要无私地来回报母爱。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3、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三读文章—感悟主旨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金色花是印度最美的圣树上的花朵,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三是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四是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想象新奇、美妙。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孝顺机灵。妈妈: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的信仰。3、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表现了家庭之爱,母子之爱,表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圣洁。亲情美,人性美。(主题)诗中的小男孩,假设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当妈妈在庭院做祷告时,他会飘出一阵阵清香,给她带去一天的好心情,当妈妈在窗前读书时,他会投去小小的影子,为她遮挡刺眼的阳光。如果给你一次变化的机会,你想变成什么来回报妈妈?请你用“假如我变成了”写一句话。拓展延伸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康乃馨,我要放在妈妈的床头,让她的梦也有香味。假如我变成了一只小鸟,我要时刻飞在妈妈的身边,唱出美妙的歌给她听。假如我变成了一串珍珠项链,我要挂在妈妈的脖子上,让她更加年轻漂亮。拓展延伸仿照划线句,写两个句子,以构成排比句。母亲,让我怎样感谢您?当我走向您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片红叶,您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拓展延伸《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诗人借助想象,设计了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发生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嬉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课堂小结1、课外阅读泰戈尔的《新月集》。2、课外收集歌颂母爱的诗歌和名言。布置作业
本文标题: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件(共49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239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