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教研《幼儿园打击乐活动的领域目标和材料选择》课件
什么是打击乐打击乐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是用多种乐器为乐曲配上节奏的活动,同时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的协调能力。打击乐活动的实施要点1、要选择合适的乐曲。小班、中班可以2/4、3/4拍乐曲为主.大班幼儿在此基础上可选择4/4拍的乐曲。如《郊游》这首乐曲很适合小班或中班幼儿作为打击乐的乐曲。这是一首2/4的乐曲,节奏特点非常明显,前八小节与后八小节旋律完全相同,中间八小节有所变化。在配器时可以根据乐曲中间八小节是高潮的特点,多选用一些乐器,同时节奏可与前后有所不同。前、后两段可以节奏相同,这样既便于幼儿掌握,同时也会使敲击出的效果悦耳、动听。打击乐活动的实施要点1、要选择合适的乐曲。小班、中班可以2/4、3/4拍乐曲为主.大班幼儿在此基础上可选择4/4拍的乐曲。打击乐活动的实施要点1、要选择合适的乐曲。小班、中班可以2/4、3/4拍乐曲为主.大班幼儿在此基础上可选择4/4拍的乐曲。另外,许多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如,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乐曲,节奏型都比较明显,易于幼儿理解把握,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情。另外还可以结合孩子们所喜爱的乐曲。教师可注意观察和发现孩子们平时爱唱的歌曲,从中选择适合打击配乐的乐曲。因为关注幼儿的兴趣,更能引发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打击乐的积极性。2、要认真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分析作品的风格特点和拍子)选取的音乐作品有什么风格特点,是进行曲、抒情曲还是圆舞曲;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几拍子的,因为拍子不同节奏特点会有所不同,2/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3/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弱,4/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次强、弱;在此基础之上确定音乐作品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大班《拔根芦柴花》《拔根芦柴花》是一首江苏民歌,乐曲分为三个乐段,第一段与第三段多以八分音符为主,而第二段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整首乐曲明朗,具有活泼欢快的情绪色彩。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2/4拍节奏特点,并能够按强弱规律使用打击乐器合拍地演奏。教学难点是学会看指挥,注意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不突出自己,达到能协调地演奏。研讨:欣赏抒情曲、进行曲、圆舞曲播放,了解作品特点,说说教学重难点。3、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合理配器。打击乐器通常分为三种:金属乐器、木制乐器、散响乐器。金属乐器,如碰铃、三角铁等,属于高音乐器,声音高亢、明亮;木制乐器,如双响筒、蛙鸣板、木鱼、响板等,属于中音乐器,声音清脆;散响乐器,如铃鼓、串铃、沙锤等,特点是音量小,声音散,可持续奏长音。打击乐器没有固定的配器模式,由于它是听觉艺术,其配器原则以好听为前提,由教师根据音乐本身的性质来确定如何配器。一般来说,节奏欢快的适合使用串铃敲击,抒情的乐曲则适合使用碰铃和三角铁。碰铃适合敲击强拍,三角铁适合敲击弱拍,因为碰铃的延音比较短且声音高亢,三角铁的延音较长且声音较低,这样可以相互呼应,听觉效果会比较好。节奏明显的如十六分音符等适合用双响筒,四分音符或八分音符则适合用响板。另外要注意的是,所用乐器的多少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及乐曲的需求来确定,而不是越多越好。同时,也不是所有乐器同时敲击一种节奏,要能根据音乐的性质充分发挥出各种乐器的特色才会使打击乐好听。准备以上乐器让教师操作演奏课例介绍《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一)两只老虎(二)4、巧妙引导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由于打击乐的特殊性,持乐器的方法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打击乐的效果,可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个问题却容易被教师所忽略。乐器不同,所持的方法也不同。如果持乐器的方法不对,敲击出的声音会很不好听甚至有可能是噪音。教师要特别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持乐器。而且,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不是敲击的声音越大越好听。所以,要鼓励幼儿用正确持乐器方法、正确的敲击方法来表现。在这里特别强调以下几种乐器的敲击方法。双响筒应该是纯五度的关系即1~5由低到高,所以在进行打击乐之前教师最好事先敲击一下,在低音处作上标记,这样幼儿能够统一先敲低音再敲高音,不然有高有低,敲击出来会很混乱,没有乐感。沙锤是需要抖动手腕的,把双手放在胸部靠下或是在身体两侧,这样抖动出来的声音集中。不能使劲甩,越使劲甩声音反而会越小。三角铁左手提在绳上,不能用手抓握,这样敲击出的声音才会有颤音。铃鼓要用左手拿鼓,右手的手指敲击鼓面,而不是用整个巴掌敲打,这样出来的声音柔和、清脆而且好听。位置安排在组织打击乐中,乐器位置的安排也很重要。一般来讲金属乐器在一起,木制乐器在一起,散响乐器在一起。由于同一种乐器在一起敲击的节奏相同,这样声音也会集中,便于指挥。打击乐的队形是金属乐器在左边,木制乐器在右边,散响乐器在中间,锣、大鼓、镲在后边。组织要领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打击乐要循序渐进首先让幼儿熟悉乐曲,了解乐曲的特点以及节奏型;然后先用手练习拍节奏,再练习用乐器敲击节奏;接着教师用钢琴伴奏让幼儿敲击节奏(这样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最后听音乐进行打击乐伴奏。要让幼儿学会看指挥。打击乐是需要幼儿之间相互合作的,由于每个幼儿持有的乐器不同,不是所有的乐器同时敲击一种节奏,也不一定都要同时敲击,为了达到协调、好听,幼儿要学会看指挥,这也是打击乐独有的特点。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所限,他们往往注重自我表达而忽略集体的合作,特别是在打击乐活动中孩子们会为了突出自己而使劲地敲,所以学会看指挥就显得很重要.由于打击乐是一项综合的科目,幼儿要根据音乐来敲打手中的乐器。要想让这么多幼儿根据音乐敲击出协调、悦耳、动听的乐曲,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根据乐曲的特点,了解什么时候用哪种乐器敲击才更合适。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感受、尝试、积累,慢慢达到最佳效果。5、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基本队形半圆形适用小班单马蹄形、双马蹄形、品字形,该队形适合舞台上的表演和公开课满天星形一般适用于中、大班6、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常规活动结束和活动开始的常规:听信号从座椅下取出和放回乐器,不演奏时一律放在大腿上,演奏前的准备手势;演奏结束,按指挥者的手势放回大腿上。活动过程中的常规:交换乐器的常规7、节奏乐关键经验、核心目标:喜欢参加节奏乐活动,体验集体演奏的快乐:知道常见的打击乐器(如串铃、响板、撞钟、三角铁、铃鼓、沙锤、木鱼、双响筒、锣、鼓、自制打击乐器等)的名称、演奏方法,发现其音色的不同;演奏的声音和谐、好听,有初步的协调配合的能力,能集中注意看指挥,反应敏捷,愿意尝试当指挥;尝试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节奏的特点进行配器,创编节奏型,参与制定演奏方案:培养正确使用乐器、爱护乐器的良好习惯。音乐领域的教育目标是需要通过这些关键经验落实的。了解这些关键经验并能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使幼儿掌握这些关键经验,对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和发展是很重要的。看图谱演奏
本文标题:教研《幼儿园打击乐活动的领域目标和材料选择》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239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