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2章 城市及其现代化(现代城市管理学)
第二章城市及其发展第一节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一、城市的定义和特征P21(一)“城市”在不同学科中的定义1、字源学的解释中文:城:“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英文:urban(城市的、市政的),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相关的字,如citizenship(公民)、civil(公民的)、civic(市政的)、civilized(文明的)、civilization(文明、文化)等就是说社会组织行为处于一种高级的状态,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的一种工具。2、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1)经济学J.Button: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Hirsh: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2)社会学Bardo&Hartman:“……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用是在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的是基于合理的法律。(3)地理学F.Ratzel:“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4、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理解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李铁映(1986)从系统科学角度对城市定义的概括:“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吴良镛:“城市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要求相对聚集;城市必须提供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人类自从有了城市文明,就开始了城市管理的实践。“随着城市的出现,也就需要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一句话,就是需要公共的政治机构。”——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二)城市的基本特征P221、空间上的集聚性2、经济上的非农性3、构成上的异质性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自然优势:耕地肥沃;交通便利;能得到淡水供应等。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组织早期城市: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导致: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城市文化中心城市“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化为防御敌方侵袭。中国最早的城起源于传说的三皇五帝之都。考古发掘最早的古城为4000多年前夏代所筑。“内之为城,外之为郭”。早时的城不具备宗庙、宫室、商业市场、手工业工场等一般城市应具备的物质要素。有人认为,原始的只有防御功能而没有商品交换为目的的商业市场的城不能作为城市。有的认为应将其作为城市的雏形。“市”:商品交易的场所。“市井”随商品经济发展,市逐渐被吸引到人口比较集中,又是奴隶主居住的城中,并有固定位置。城市始产生。到近现代,“市”引申为一级城镇聚落性质的行政建制单元。“镇”:“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到宋代,镇才摆脱军事色彩,以贸易镇市出现于经济领域近现代,引申谓一级政区单元古代中国都市:宫城(皇帝、皇亲)→皇城(臣相、官府、贵族)→廓城(手工业者、服务者)。城市功能:城以卫君城市特点:有城无市,先城后市古代西方城市的形成:集市、交易→聚居→议政→行政中心城市功能:商品流通、交换城市特点:先市后城原始城市阶段城市规模较小、居民活动分散。城市的政治统治功能突出,经济中心的功能较弱。代表:雅典、罗马城。封建城市阶段城市功能趋于多元化—逐步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传播中心。代表唐代的长安、威尼斯。考古证明,消失于公元79年的庞贝古城在公元前400-500年就开始了极为严格的城市管理制度。中国古代都市管理(清末民初以前):1、没有单独的、区别于乡村的管理机构,采用封建地方政权分割制。2、依照国家法典中有关市政管理的条例,如唐朝大法《唐律疏议》中的市政管理内容。北京古城平面图参看视频---《城市的形成》近代城市阶段(1800’S-1900‘S)背景: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特征:数量迅速扩张、规模急剧膨胀。城市功能呈现多元化、出现工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城市中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逐渐突出。现代城市阶段(20世纪)城市发展出现空前高峰城市成为人类居住活动的中心和经济发展中心。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城市: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等导致: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大都市连绵区第二节城市化的进程一、城市化的概念和衡量指标(一)城市化的概念P23(二)城市化的衡量指标P23二、城市化的动力三、城市化的表现形式(三种划分注意视角)当前中等收入国家中城市化水平约为62%左右,若21世纪前20年,每年中国城市化率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则到2020年左右,中国城市化水平为55%~60%左右,届时,城市人口将为6.7~7亿左右。数据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一)城市化的概念一个国家的国内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过程。•人口学强调:人口城市化:农人—非农人经济学认为:各种非农产业要素向城市聚集。产业结构:农业—工业地理学定义:城市化是居民聚集和经济布局的空间区位再分布和日益集中的过程。社会学家: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性的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中过程和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的地理扩散过程。(物化城市化与无形城市化)城市化的特点1、增长迅速而持续2、城市化发展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开始趋于下降城市化衡量指标有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1、城市化水平指标2、城市化速度指标3、城市化质量指标城市化的衡量指标(人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城市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重每一城镇人口平均数和平均增长率人口密度与城镇密度人口的通勤率人口的就业结构(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1)农业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2)农业发展为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3)农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4)农业发展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5)农业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1)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2)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3)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4)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1)劳动力市场化使劳动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2)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窨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3)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以实现(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4、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1)现代城市中第三产业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2)带来城市就业机会和城市人口的增加。5、制度安排是城市化的现实支撑城市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开放而集中的聚居制度。城市化是一种制度变迁,从农村式的聚居制度向城市式聚居制度变迁的过程。(三)城市化的阶段与形态第一阶段:城市化初期阶段(点状结构)第二阶段:城市化中期阶段(面状或带状结构)第三阶段:城市化后期阶段(网状结构边界模糊城乡一体)类型名称图示形态特征影响因素集中形态简单集中式A常表现为主城区与工业区的连片组合地形完整,平坦开阔的平原简单集中式B城市规模较大主城区与工业区相互依托,苏能分区和交通组织比较复杂地形、河流、矿产、交通等名称图示形态特征影响因素复杂集中式C城市各功能分区在空间上不连续分布,但交通干线将分散的城区密切联系起来河流、交通一城一区形态D城市功能在空间上成组布局,由交通干线将各组功能区密切联系起来地形、河流、交通分散成组形态E以主城区为中心,沿交通干线布局卫星城和城镇政治、地形、河流、气候、交通、环境串珠状形态F一级中心以交通枢纽为依托,其他中心沿交通干线成串珠状交错分布政治、交通、地形、气候阶段主要特点成因主要分布区早期阶段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持续增加城市受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创造出大量就业机会,且平均收入高于农村,对农村人口产生明显拉力发展中国家中期阶段城市建设表现出明显的扩散趋势,郊区城市化推进迅速城市规模的继续膨胀,市中心区人口高度密集,城市环境趋于恶化发展中国家成熟阶段城市化保持在高水平,相当一部分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而工业城镇、卫星城镇则发展较快生态城市建设得到广泛重视,人们更加重视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大部分发达国家世界城市化进程非洲亚洲南美洲2000年14%30%47%2020年(预计)1283411年份19531964198219902000总人口(万人)5826069458100394113048126333城镇总人口(万人)772612710206582965145594城市化水平(%)13.2618.3020.6026.2336.09中国: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新的特征(1)形成了联结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城镇的大都市地区(2)形成了由若干城市组成的大都市连绵带(3)形成了诸多国际性城市(4)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发展趋向城市化的表现形态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来看积极型城市化消极型城市化从城市人口流向看向心型城市化离心型城市化过度城市化低度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几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化1、过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即城市化速度远远超过工业化速度,过量的乡村人口盲目地流向城市,尤其是向首都等大城市迁移,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城市化速度超出了城市发展的实际承受能力。墨西哥、巴西、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就曾出现过度城市化的不正常现象。2、低度城市化低度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发展所能够容纳的人口增长速度。低度城市化大多是国家政策选择的结果。例如,中国、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由于长期实行城乡户籍刚性壁垒,国家对农民进城设置重重限制,导致城市化速度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低度城市化的政策效应积极效应负面效应:首先,城市化滞后直接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其次,低度城市化不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第三,城市化滞后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第四,低度城市化限制了人口素质的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与全面进步。3、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这里的郊区是指城市建成区边界以外的邻近地域。1980年,美国有58%的人口住在郊区,郊区人口超过了城市人口。英国的伦敦、伯明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德国的杜伊斯堡、瑞士的巴塞尔等,都出现了城市人口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郊区城市化。4、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人口从大城市向小城镇以及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逆城市化表现为大城市的绝对人口出现下降趋势,小城镇和乡村地区成为城市化的新领域和新空间。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城市化水平缓慢提高的同时,相继出现了城市中心人口外迁的逆城市化趋势。逆城市化现象,不是城市人口简
本文标题:第2章 城市及其现代化(现代城市管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29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