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2018年【必考】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涎腺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2018年【必考】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涎腺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6月份,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概述属于外分泌腺,分泌物经导管流入口腔,形成唾液,又称为唾液腺。大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涎腺—唇腺、颊腺、舌腺、腭腺、磨牙后腺等涎腺是导管开口于口腔粘膜的管泡状、局泌性、复合性、外分泌腺:管泡状:分泌细胞的状态局泌性:分泌时只有细胞的分泌物释放复合性:有一个以上的导管进入主导管外分泌性:腺体将液体分泌至游离面涎腺的一般组织结构实质—腺上皮:分泌单位--腺泡(腺叶)导管间质—被膜、叶间或小叶间隔一、腺泡acinus位于:最细小导管的末端结构:由数个单层腺泡细胞围成的球形和管形,而在腺泡中央有一狭窄的泡腔在腺泡外围有一层薄的基膜包绕肌上皮细胞位于腺泡和基底膜之间腺泡根据其形态、结构、分泌物不同,分为:1.浆液性腺泡serousacinus光镜:呈球状,由浆液细胞组成,常见不到明显的腺腔。医学考试之家论坛()浆液细胞呈锥形,尖端朝向腺腔;核圆形,染色深,位于细胞基底区1/3,靠近基底膜;胞质弱嗜碱性,内含酶原颗粒;分泌物稀薄,含唾液淀粉酶和少量粘液,也称为浆粘液细胞2.粘液性腺泡mucousacinus光镜:呈管泡状,由粘液细胞组成,管腔明显。粘液细胞呈三角形或锥形;分泌产物少时核较大,染色浅,分泌产物多时核扁平,位于细胞底部,染色较深。染色明显浅于浆液性腺泡,胞浆透明呈网状。原因是在切片制备过程中粘原颗粒破坏所致,成分为粘多糖。3.混合性腺泡mixedacinus由粘液细胞和浆液细胞组成,其中粘液细胞占大部分,位于靠近导管(闰管)的一端,而浆液细胞数量少,排成新月状覆盖在腺泡的盲端表面,故又称之为半月板(demilune)。粘液细胞紧接闰管,浆液细胞的分泌物一般认为通过细胞间小管进入腺泡腔最近研究显示半月板是制片过程中的人工假象。用快速冷冻和冷冻替代使固定造成的变形和二维变化减至最小后,证明所有浆液细胞都与粘液细胞排列成一排,围成一个共同的腔隙。人工假象的原因:常规的固定使粘液细胞膨胀,致使浆液性细胞向腺泡的基底部移位而呈半月状。3.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cell位于:腺泡和小导管的腺上皮与基底膜之间;每个腺泡有一个,也可有二、三个光镜:细胞体积小,扁平,胞核大而扁,细胞有多个突起(4-8支)呈放射状包绕在腺泡的表面,象篮子一样,又称篮细胞。常规切片难以辨认APT酶和碱性磷酸酶——新鲜腺组织锇酸处理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含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收缩功能,协助腺泡或导管排出分泌物。肌上皮细胞兴奋对涎腺的影响医学考试之家论坛()加速唾液初始性外流(初始部位指腺泡、导管处)减小腺泡腔体积增加分泌压力支持腺实质,减少液体回渗来源:借桥粒与腺上皮相连,内含角蛋白等上皮细胞特征性物质,提示可能为上皮来源。二、导管duct泡腔→闰管→分泌管(纹管)→排泄管(小叶间)总排泄管→口腔1.闰管intercalatedduct导管最细小的终末分支部分,连接腺泡与分泌管。粘液细胞多—闰管较短(舌下腺)粘液细胞少—闰管较长(腮腺)光镜:常位于拥挤的细胞间,由4~6个立方状细胞围成的单层管;胞浆较少,染色较浅;核圆且较大,位于细胞中央电镜:基底部胞浆内有少量粗面内质网,顶部胞浆有高尔基复合体,偶见分泌颗粒,细胞顶部有微绒毛突入腺腔,导管细胞的外围可见肌上皮细胞闰管细胞可视为干细胞,在需要时可分化为腺泡细胞、肌上皮细胞及分泌管上皮细胞2.分泌管secretoryduct与闰管相连续,管径较粗,管壁由单层柱状细胞组成在接近闰管处,还可见肌上皮细胞光镜:胞浆丰富,强嗜碱性;核圆,位于细胞中央;近基底部的胞质中可见与基底膜垂直排列的纵纹——纹管电镜:近基板处的细胞膜反复向细胞内折返,形成平行排列的与基板垂直的皱褶,皱褶内胞质中含大量垂直排列的线粒体——纵纹功能:分泌管具有转运电解质和水的功能当腺泡分泌物流经时,保钠排钾,转运水,等渗变成低渗,类似于肾远曲小管。3.排泄管excretoryduct也称集合管,起始于小叶内,再进入小叶间结缔组织,称小叶间导管医学考试之家论坛()光镜:管壁细胞成柱状,胞浆淡染,管径变粗,壁细胞逐渐变成假复层,再次为复层鳞状上皮。排泄管也参与唾液的离子转运、由等渗转为低渗的过程三、结缔组织形成涎腺被膜、叶间及小叶间隔并围绕涎腺导管和腺泡,内有支配腺体的神经及血管●含有浆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不仅对腺体构成结构上的支持,而且有助于维持口腔内环境的稳定第二节涎腺的分布及组织学特点一、大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1.腮腺parotidgland解剖特点:●最大的腺体,外层有一结缔组织被膜●位于外耳道及乳突前、颧弓下方,下颌升支的侧后方、咬肌表面●浅叶—外耳前方;深叶—下颌后凹●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所对颊粘膜组织学特点:1.纯浆液腺(新生儿可见少量粘液细胞)2.闰管长,有分支;分泌管多3.腺体内常伴有淋巴组织(周围淋巴内可见腺体);●可能同胚胎期涎腺围绕颈静脉淋巴囊发育有关●这也是涎腺发生良性淋巴上皮病变、腺淋巴瘤及恶性淋巴瘤的组织学基础2.颌下腺submandibulargland解剖特点:●外有明确的被膜医学考试之家论坛()●大部:颌下三角内;少部:下颌舌骨肌游离缘后上方●导管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肉阜组织学特点:●混合腺,以浆液性腺泡为主●闰管较短;分泌管较长●导管周围常伴有弥散的淋巴组织3、舌下腺sublingualgland解剖特点:1.无明确的结缔组织被膜2.位于口底粘膜和下颌舌骨肌之间3.主导管—颌下腺导管,小导管—舌下腺主导管、颌下腺导管、舌下皱襞组织学特点:●混合性腺,以粘液腺泡为主●闰管、分泌管发育不良,腺泡可直接连于排泄管二、小涎腺minorsalivarygland均无被膜包绕,位于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涎腺的功能主要产生和分泌唾液量:1000~1500ml/天成分:水(99%)无机离子—钠、钾、钙、碳酸氢根有机物—糖蛋白、淀粉酶、过氧化物酶、溶菌酶、球蛋白等1.消化功能(1)乳化并溶解食物。(2)直接消化作用:淀粉酶消化淀粉;医学考试之家论坛()脂肪溶解酶对甘油三酯的胃内分解起协同作用。(3)维持味觉功能:味觉素2.润滑、防御和保护功能(1)润滑作用:粘多糖(2)形成保护屏障(3)软组织修复:上皮生长因子(4)冲洗作用(5)缓冲作用:(6)结合钙的蛋白质形成唾液薄膜,能与牙齿直接发生离子交换。(7)脂蛋白凝血激酶等缩短凝血时间。3.抗菌功能(1)过氧化酶(2)溶菌酶(3)免疫球蛋白(4)乳铁蛋白4.内分泌功能(1)腮腺分泌管分泌腮腺素(2)在导管细胞内发现血管舒缓素(3)生长因子涎腺的增龄变化●唾液的量降低●腺泡变性萎缩与纤维化●脂肪组织代替腺泡●导管内出现沉积物●腺体内嗜酸细胞增多:大的排泄管内●出现分泌活性下降、体积增大、细胞核固缩的细胞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本文标题:2018年【必考】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涎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339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