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课堂教学教育论文:教学中的趣味化学学习初探
课堂教学教育论文:教学中的趣味化学学习初探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是否能继续深造。可是迫于考试压力,一线教师急于赶进度,搞测验,连化学实验也少有演示,几乎完全掩盖了化学学习中有趣的亮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阐明:新课程应该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同时学生希望的是课堂气氛的轻松活泼,渴望的是教师教学手段趣味化、教学内容生活化。一、课堂上引入趣味实验1.滴水生火原理: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使白磷着火生成大量的五氧化二磷白烟。操作:在600毫升烧杯的底部铺一层细砂,砂上放一个蒸发皿。取2克过氧化钠放在蒸发皿内,再用镊子夹取2块黄豆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水分后放在过氧化钠上。用滴管向过氧化钠滴1~2滴水,白磷便立即燃烧起来,产生浓浓的白烟.2.显示指纹方法1碘蒸汽法:用碘蒸汽熏,由于碘能溶解在指纹印上的油脂之中,而能显示指纹。这种方法能检测出数月之前的指纹。方法2硝酸银溶液法:向指纹印上喷硝酸银溶液,指纹印上的氯化钠就会转化成氯化银不溶物。经过日光照射,氯化银分解出银细粒,就会像照相馆底片那样显示棕黑色的指纹,这是刑侦中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可检测出更长时间之前的指纹。3.红糖制白糖原理:红糖中含有一些有色物质,要制成白糖,须将红糖溶于水,加入适量活性炭,将红糖中的有色物质吸附,再经过滤、浓缩、冷却后便可得到白糖。操作:称取5g~10g红糖放在小烧杯中,加入40ml水,加热使其溶解,加入0.5g~1g活性炭,并不断搅拌,趁热过滤悬浊液,得到无色液体,如果滤液呈黄色,可再加入适量的活性炭,直至无色为止。将滤液转移到小烧杯里,在水浴中蒸发浓缩。当体积减少到原溶液体积的1/4左右时,停止加热。从水浴中取出烧杯,自然冷却,有白糖析出。二、通俗媒体引发学生兴趣情境创设在教学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更加易于将知识活学活用,获得切身感受。这里提到的通俗媒体指的是小说、电影、电视等,它们也可以作为化学教学情境的重要素材。金庸小说文理包容,数理化知识亦有所体现,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笔者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关注起其中化学知识,并在化学教学中灵活运用。武侠小说中要涉及兵刃——必然可以联系上金属的性质和冶炼。为了提醒学生金属虽然坚硬但是有其延展性,可以提到《书剑恩仇录》中这么一段:镖头韩文冲的铁琵琶被红花会的高手先捏成铁板,然后卷成铁筒,再捏成铁棍……虽然描写夸张,但是足以说明金属的延展性。再如脍炙人口的《倚天屠龙记》其实就是围绕一刀一剑——特殊的合金展开的故事。可向学生展示这么一段打斗描写:“谢逊屠龙刀一转,两朵金花都粘在刀上。原来金花以纯钢打造,外镀黄金,铸造屠龙刀的玄铁却具极强的磁性,遇铁即吸。”学生们马上捕捉到这段描写中的关键化学信息——玄铁的磁性,继续提供“屠龙刀”的颜色——黑沉沉,学生不禁想:会不会是磁铁矿四氧化三铁啊?该书中还涉及金属冶炼、加工等知识,比如给学生安排了这么一个问题:连倚天剑和屠龙刀都无法折损的圣火令上的花纹文字是究竟如何刻上去的?有的学生通过查阅原书,了解到圣火令是用白金玄铁混合金刚砂(sic)等物铸就,“在圣火令上遍涂白蜡,在蜡上雕以花纹文字,然后注以烈性酸液,以数月功夫,慢慢腐蚀。待到刮去白蜡,花纹文字便刻成了”。这种方法还可以和化学教材中玻璃刻字方法加以对比。化学知识在影视作品之中的体现也可以随手拈来,转为己用。在讲磷及其化合物时播放了《笑傲江湖》电视剧选段:令狐冲依靠死人骨头中形成的鬼火在黑暗中击败强敌——从而联系磷化氢的自燃;讲硫和氧气反应时播放了视频——武侠电影中常见的暗器蛇焰箭;讲氮气的性质时带大家回顾了《满汉全席》中用液氮注射进熊掌制作佳肴的片断并请大家分析原理……
本文标题:课堂教学教育论文:教学中的趣味化学学习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49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