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在县委xx届xx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金光大道开启xx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征程——在县委xx届xx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各位委员、同志们:现在召开中共县委十四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进行全面安排部署。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西视察,期间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六项重大任务,为山西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山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不到三年时间,总书记两次亲临山西,体现了党的领袖对山西人民的最大关心,对山西工作的最大支持。近期,省委、市委先后召开全会,对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进行了全面部署。下面,我代表县委常委会,就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省市全会精神,讲七方面意见。在此之前,省委全会一共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市委全会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我们县委常委会经过认真讨论,县委从七个方面进行安排部署,把省委的五个要求和市委的七个要求,结合的实际进行了思考。省委从五个方面部署,分别是“为什要蹚新路、什么是六个新、怎么样促转型、如何谋新篇和以什么样的状态抓落实”。市委围绕总书记视察山西,提出的六项重大要求和谋划“十四五”,从七个方面进行了部署。一、坚决贯彻“奋发有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指示要求,加快蹚出一条符合实际的转型发展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久久为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省委要求,“坚持把转型发展作为山西经济工作和各项事业的纲,勇于先行先试,推动全面转型”。市委要求,“横下一条心来,以必胜、敢胜、勇胜的胆识气魄,坚定不移书写晋中蹚出一条新路的壮丽篇章”。我们必须以转型为纲,坚定转型的信心和决心,坚持转型的魄力和定力,坚定地走下去,坚实地走出来。围绕高质量转型,我们要从三方面努力。(一)深刻认识为什么要在转型发展上蹚新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历届县委政府一以贯之的努力下,的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优势更加充分释放。特别是1997年申遗成功后,历届县委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2019年接待游客是1996年的840倍,旅游总收入是1996年的2621倍,客栈数量是1996年40倍,床位是1996年的25倍,相关的服务业从业人数直接、间接达到10万人,三产成为全县的富民产业。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的经济总量块头不大,特别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业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落后的教训。一方面,我们尝到过转型带来的甜头。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工业起步发展,逐步培育起500余户企业,涵盖煤炭、焦化、铸造、食品加工等40多个产业类型,队伍大、门类全,是带动就业和增加税收的主力军,1993年工业占比达到近36%,逐步成为主导产业。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大幕,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煤化、峰岩、牛肉集团等企业都是在1993年至1997年之间成立或组建的,2003年工业占比提升到47%以上,工业成为支柱产业。2003年至2013年是煤炭“黄金十年”,原煤生产量10年实现翻番,煤与非煤比重最高达到51.1:48.9,洗煤、焦化、煤化工、型煤、煤炭运销等煤炭产业链不断延伸,煤焦行业税收占工业税收最高时期达70%,煤化、峰岩两大集团税收成为县财政主要支撑。2013年至2016年,煤炭市场低迷,工业占比持续下滑。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一批新兴产业接连落地,经济发展逐步走出困境,GDP增速从5%重回8%,事实雄辩地证明,转型才是根本出路。另一方面,我们经历过转型不彻底的教训。1997年申遗成功以后,全县目光向旅游业聚焦,对工业的关注度下降,一针、二针、棉织破产,柴油机厂、电机车厂倒闭,火柴厂退出历史舞台,仅有的2户化肥企业停产,30余户玻璃器皿企业关停,橡胶行业面临危机。2003年至2013年煤炭“黄金十年”,非煤产业在缺少关注中耽误了转型,煤炭产业在产能过剩中错过了转型,工业比重从2003年的47.4%跌到2016年的33.8%。2016年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虽然我们大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扭转“一煤独大”结构性、素质性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定转型决心、积累转型资本、加快转型步伐。同时,更要看到当下转型的紧迫和必要。近年来,煤焦行业纳税占税收收入的40%左右,在去年“11.18”煤矿安全事故后,6座煤矿停产期间每月减少税收2000万元,间接损失达4.5亿元,煤矿停产影响极大,再不转型实难持续。今年上半年,税收同比减少近60%,其中,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占40%,“11.18”煤矿安全事故影响占30%,归根结底还是转型不到位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工业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的问题,不足以应对疫情冲击。可以说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转型的“风口”,转型是唯一出路,舍此别无他途,必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高质量转型发展金光大道,迅速转、全面转、深入转。(二)深刻认识转型转什么。转型发展不局限于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需要全方位、各领域、系统性转型。省委从宏观层面明确从八个方面转型要求,即观念转型、经济转型、方式转型、路径转型、动力转型、结构转型、机制转型、管理转型,市委提出从七个方面推进转型,落脚到,不仅要转,而且要高质量转、加速度转,核心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转观念。没有思想自觉就没有行动自觉,转型要蹚出新路,首先要打通思想转变之路。真正让新发展理念成为行动指南。新发展理念不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不能“身体进入了新时代、脑子还停留在过去时”,要真正用“五大理念”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让人才成为第一资源。近年来,的“创二代”逐步扛起了发展重任,煤化集团国防科大专家组、新金属材料院士工作站、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国际工作坊等人才团队带来的创新效益、发展效益有目共睹,我们更加坚信高端人才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支撑转型升级最宝贵的资源。但是,与企业创新发展需求、与全县转型发展需求相比,目前的人才数量和质量还有很大缺口,必须礼贤下士、真心实意,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来干事创业。真正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决定性力量。正是通过资本“上山下乡”,才有了当年轰动全国的“南依涧现象”;正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又见》才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认真研究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科学机制,自觉遵守、维护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监管,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促进企业公平竞争、要素合理流动。真正让先行先试成为“尚方宝剑”。从日升昌票号开创中国汇兑业的先河,到古城的申遗成功,都是先行先试的成功案例,一直拥有改革创新的基因和力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更需要勇探“无人区”、敢涉“深水区”、开辟“新特区”,以先行先试开局、破题,走好高质量转型发展金光大道。2.转结构。结构决定功能。我们要从三方面转结构。更高层次优化三产结构。三产结构从“一二三”发展到现在的“三二一”,2019年比例是10.6:27.3:62.1,看似合理,实则是一种经济总量不大、块状经济不优的浅层次结构,一产不够强、二产不够优、三产层次还不高,需要我们在全力拓展经济总量基础上,持续推动三大产业不断升级。更高层次优化工业内部结构。我们现在的工业体系中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加工程度低,产品级次低,产业链条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不在少数,必须加快结构反转,“十四五”期间,煤炭产值占比力争下降到35%以下,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1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达到5%以上。同时,要加快新动能培育,通过创新引领,优化制度供给,借力消费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高层次优化劳动力素质结构。是劳动力输出大县,我们有近万人在湖北经商,仅武汉就有近5000人,绝大多数从事服装、鞋类及各种针织品批发生意;有2万多人在太原、榆次务工,大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职业技能欠缺、劳动力素质偏低。必须加快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打造有知识、懂技能、会创新的高层次劳动者大军,实现劳动力数量红利向劳动力质量红利转变。更高层次优化农民收入的结构。去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13557元,处于全市中下游水平,其中财产性收入占比不到5%,增长的潜力和空间巨大。我们要用好“五地一产”入市改革这把“金钥匙”,充分吸引社会资本、科技、人才“上山下乡”,落地一批现代农业,发展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民财产性、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同步增加。同时,要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特色农产品,加快农业提质增效。3.转路径。方向比速度重要。契合发展的有三条路径。走好传统产业升级之路。煤炭、焦化、铸造、食品加工、橡胶、建材六大传统产业是基本盘,必须稳住,必须大声疾呼转型、坚定不移转型,对落后产能不能再抱幻想,对高排高污不能再有贪念,对安全底线不能再存侥幸。煤炭行业要加强安全建设、建设智能矿井、提升先进产能;焦化行业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技术改造、装备升级投入力度;铸造行业要智能、绿色、集群发展,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食品加工行业要实施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橡胶行业要延伸上下游,推出新产品,提高竞争力;建材行业要推进废弃材料综合利用,推出更多绿色产品。走好新兴产业壮大之路。总书记在视察山西时鲜明提出了“六新”概念,即“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业、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省委在全会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市委提出项目围着“六新”转、生态围着“六新”建、要素围着“六新”聚、标准围着“六新”定。对于来讲,“六新”虽然是新概念,但离我们并不遥远。比如,华为大数据、古城5G项目、智能机器人产业链项目都属于新基建,华兴消失模铸造、峰岩短流程铸造都属于新技术,导光板、蓝宝石、碳化硅、石墨烯都属于新材料,亚太绿建属于新装备,石头纸、故宫文创属于新产品,小火车、低空旅游、超级动漫都属于新业态。我们要加快布局新基建、突破新技术、发展新材料、打造新装备、研发新产品、培育新业态,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未来产业上把握先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走好能源革命紧跟之路。我县能源革命刚刚起步,要汲取教训、紧跟省市,不能再贻误先机,按照“做精煤、做大气、做好电、做强新能源”的要求,加快煤炭“减、优、绿”,加快南煤层气、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总之,要稳住六大传统产业、壮大“六新”产业、抓好能源革命,摆脱路径依赖,实现路径转型。4.转方式。发展方式决定发展质量。转方式我们喊了很多年、干了很多年,但是农业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种养模式;工业依然依赖煤炭产业、依赖煤炭价格;旅游业依然倚重门票经济;城市发展依然不系统、不治本;这些发展方式都比较粗放。必须向集约式、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大化地把文化、区位、人才、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实现资源型、旅游型经济向创新型、市场型、开放型、数字型、生态型经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从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向更具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工业发展方式要从初级低端型向精深中高端型转变,传统产业实现清洁化、绿色化,新兴产业实现集群化、高端化。旅游业发展方式要传统六要素向新六要素转变,从门票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从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转变,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深度转变,打造游古城、读历史、品文化、养身心的“快进慢游深体验”新形象。城市发展方式要从布局失衡向规划引领转变,从无序开发向科学建设转变,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转变,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相辅相成,智能化、国际化、现代化三大品位大幅提升,“老古城”古色古香,“新”颜值更高。(三)深刻认识转型怎么转。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新”字说明这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模式可鉴;“蹚”字说明这条路走起来不会轻轻松松,需要滚石上山、披荆斩棘、艰辛探索。1.抓园区,促项
本文标题:在县委xx届xx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588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