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经验/事迹 > 推进五化管理创新老旧弃管小区物业管理新模式现场会经验材料
推进“五化”管理创新老旧弃管小区物业管理新模式——在推广保障型物业管理模式现场会上的经验介绍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全区能够在我们这里召开推广保障型物业管理模式现场会,对我们□□街道来说,既是一项荣誉,也是一种信任。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对区领导和区直相关部门对□□街道的关注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社会结构变化,转会状态活跃,为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中央到省市,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我们感到,街道站在社会管理的最前沿,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我们将承担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同时,我们也考虑到,我们□□街道地处市委所在地,环境问题事关重大,而且这以问题也是与群众密切相关、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按照“致力民生、崇尚务实”的执政理念,以老旧弃管小区改造为契机,把探索建立老旧弃管小区物业管理作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我们把□□小区作为这项工作的试点,围绕巩固硬件设施改造成果,着力在抓好后续管理和服务上下功夫,初步建立了“政府扶持、市场运作、街道负责、社区主导、居民参与、部门配合”的物业管理体系。具体的做法可以概括为“五化”管理:1、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实行社会化管理。针对□□小区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探索准物业管理模式,由街道牵头,组建了小区安全保洁服务队,选派一名经验丰富、善于协调的街道干部担任队长,任命一名社区副主任担任副队长,从街道公益岗位挑选6人,并向社会聘用10人,形成一支与物业管理模式相似、比较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在街道指导下进行独立运作。在此基础上,由街道筹资投入5万元,在□□三八南小区设立车辆电子栅栏、电子监控室和门卫室等,为小区实现封闭式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保障,使□□小区成为由街道指导、社区主抓、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准物业管理小区。在街道和社区的共同管理下,特别是在区城管局、行政执法局的配合下,外来车辆和流动商贩进入小区得到有效控制,得到了居民的普遍认可,保证了街道和社区的有效管理,居民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也明显增强。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为使小区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小区管理的规范化,街道和社区根据管理实际需要,并顺应居民需求,先后制定出台了《保洁员管理制度》、《保洁员工作检查考核标准》、《门岗管理制度》等18项规章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小区安全保洁服务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施管理,提供达标服务,确保管理到位,并不断进行丰富和拓展,努力做到事事有依据、件件有遵循。比如,根据制度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广泛采纳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出台了《加强小区车辆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车辆管理办法出台后,小区实行辨认进车、按位停车,不仅外来车辆限制进入,而且居民车位也需按顺序申请领取。对托关系找车位的居民,街道和社区严格按规章办事,坚持不开口子,保证了规章制度的刚性执行,树立了管理的规范性和权威性,赢得了居民的普遍认可。3、广泛吸引居民参与,实行民主化管理。为引导居民在小区管理中当“主角”,在改进小区管理方面,街道和社区注意倾听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做到“管不管”、“管什么”、“怎么管”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切实落实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比如,在街道和社区做出决定、出台制度之前,通过居民听证会的形式,向居民广泛深入地征求意见,并尽可能地采纳居民的建议,把征求意见的过程变成达成共识的过程,使各项工作从一开始就得到居民的认可和支持。同时,社区在每个楼道单元聘任一名监督员,形成覆盖整个社区的监督网络,发现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问题,及时向社区反馈,做到隐患及时排查,苗头及时制止。此外,街道和社区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开设“环境日”、“新老小区图片对比展”等活动载体,动员和鼓励居民参与小区管理,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的积极性。4、营造阳光透明氛围,实行公开化管理。为取信于民、赢得居民的认同,街道和社区大力推进居务公开,特别是对于群众普遍关注的收支问题,通过实行“阳光”操作,推进管理的透明化。比如,社区在物业费和停车费的收取和使用上,每年列出收支明细,对人员开支、设施维护、工具器材等开支在社区内张榜公布,不仅让群众感到钱花在了明处,而且让居民感觉钱实实在在地花到了自己身上。通过实行公开透明管理,居民交纳管理费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在小区卫生费由原来的每月3元标准提高到按户型7、8、9元标准后,收缴率由原来的30%左右提高到70%以上。对停车费用的收取,社区采取“先行服务,满意收费”方式,在小区封闭管理运行近半年之后,群众对管理服务普遍认可的基础上,再行收取停车费,收缴率高达95%,有效地保证了小区管理的高效顺畅运行,群众的满意率不断提高。5、打造党群共建格局,实行资源化管理。在□□小区管理模式建立之初,街道、社区党组织从打造区域性党建新格局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以及在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建立各种组织,动员广大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建设和管理中来,为抓好社区管理提供动力和保障。在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带领下,建立了卫生监督、志愿服务、安全巡视等管理和服务队伍。其中,维护环境卫生的监督员和志愿者达到100多人,通过带头认养树木、维护健身器材和公共设施,提高了居民维护环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还开展了“大手拉小手”和党员义务奉献日等灵活多样的社区活动,编写了“社区之歌”,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形成了党群联手“关注大家庭、建设大家庭、美化大家庭”的浓厚氛围。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小区从一个车辆随意穿行、商贩散乱经营、管理无从下手的大杂院,“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环境整洁、安静祥和、管理有序的准物业管理小区,居民生动地总结出“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费用收支这么阳光,二是没想到居民参与热情这么高,三是没想到非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也能和有物业的高档小区相媲美。目前,该小区内的房价也从原来每平方米□□元上涨到□□元左右,除市场正常上涨因素之外,小区管理产生的增值超过□□元。通过两年来得具体实践,我们围绕老旧弃管小区物业管理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区委正确决策,领导高度重视,是抓好老旧弃管小区管理的根本前提。将非物业小区推行为物业化管理,完成基础设施改造是前提。而这项工作必须有市区财力的支持,否则单独依靠街道的力量难以完成。□□年,区委全会就提出了加快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决策,□□小区因此受益,迈出了良性循环的第一步。同时,在后续管理的探索实践中,市、区相关领导也多次过问、实地视察,帮助我们协调解决了诸多难题。实践证明,□□物业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区委的决策和众多领导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二是部门积极支持,形成工作合力,是抓好老旧弃管小区管理的重要保证。老旧小区环境的建设和管理,涉及到房产、城管、执法、文体等诸多方面,小到树木养护,房屋设施维护,大到道路铺设,区域环境整治,很多工作都是单凭街道是难以完成的。但每每遇到工作上的难题,区直相关部门都能够给予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为小区创新并形成长效管理扫除了障碍。三是强化工作探索,创新机制体制,是抓好老旧弃管小区管理的关键环节。老旧小区管理作为一个老大难问题,之所以难,就在于用老机制、老体制、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小区的管理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步入正轨,持续地保持良性化发展,起支撑作用的就是新体制和新机制。实践证明,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必须立足创新,拿出一套新规则,小区管理就会在制度化的框架内,越走越规范,越走越顺畅。四是践行为民宗旨,赢得群众支持,是抓好老旧弃管小区管理的核心问题。我们下力气抓环境、抓管理,归根结底是服务群众,让群众受益。而这一点也是赢得群众支持的必由之路。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小区,就是通过管理让群众在小区中找到了“家”的感觉,群众才会相信党和政府,自觉支持和参与更多的社区“事务”,最终形成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氛围。应当说,固然我们在老旧弃管小区物业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毕竟是在探索实践之路上走出的第一步,我们的服务模式、管理水平距离其他街道先进小区还有差距。例如,在物业费收取上,还未能达到十分满意的效果;一些规章制度上,还有需要健全完善的地方;在队伍建设上,距离专业化水平还有差距,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下步,我们的考虑是,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其他□个老旧弃管小区推广□□小区保障型物业管理模式,同时结合各小区各自特点不断加强探索,对这一模式进一步予以完善,使之更加适合管理的需要,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不懈的努力!以上是我们□□街道几年来的一点做法和感受,欢迎各位领导和同志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推进五化管理创新老旧弃管小区物业管理新模式现场会经验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60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