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为何要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
为何要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1927年9月“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同志亲自在“红一连”建立党支部,并发展了6名新党员,初步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革命战争年代,“红一连”参加战役战斗300多次,以作战勇猛、作风顽强著称,荣获百战百胜“英勇连”荣誉称号。和平建设时期,“红一连”先后完成多项重大任务,年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连”。“红一连”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关键在于依靠党支部这个坚强战斗堡垒带出过硬连队,“刀刃用上好钢”。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处于党的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全党400多万个党支部,广泛分布在各地区、各领域,像神经网一样把8900多万党员,紧密团结在一起。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把“支部建在连上”,其核心思想是从连队开始,形成连有支部、排有小组、班有党员,保证党的领导一竿子插到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也正是意在激活“神经末梢”,畅通“毛细血管”,打通党的组织体系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党支部建设“创新不断”,“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支部建在网上”“支部建在楼上”……支部覆盖到各个行业、各个角落。但一些地方党支部建设却是“有形覆盖多、有效覆盖少”,存在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有的党支部对党员教育管理“弱化”,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规范、不严肃,支部管不好党员、党员不信服支部,政治功能弱化、组织力丧失;有的党支部作用发挥“虚化”,存在重业务轻党建思想,抓业务投入更多、抓党建精力不足,工作方法简单、活动形式单一,党建工作往往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有的党支部的工作方式“边缘化”,一些基层党组织出现“空转现象”,党务工作无人管、组织活动没人抓,支部成了徒有虚名的“空壳子”。党支部建设出现这样那样一些问题,“数量很多,质量不高”,既有思想方法问题,也有工作方法问题,究其根本还是“制度设计”不规范、不完善。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条例》坚持问题导向,既总结了基层成功经验,更反思了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制度设计层面补短板、堵漏洞,为更好地传承“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提供了制度支撑。“支部建在连上”这一优良传统,穿越时空、历久弥坚,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在风云激荡的今天更具时代价值。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更要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不仅要把支部建在网上、建在楼上、建在产业上,更要建在党员心坎上、建在群众心坎上,充分发挥支部教育党员、监督党员、管理党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作用,打造坚强的基层战斗堡垒。“支部建在连上”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带兵打仗,然而失败了。作为党的前委书记,他必须考虑怎样才能保住和把握住这支革命武装,这是党革命的本钱。行军路上,毛泽东带着脚伤一路调查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陈士榘回忆毛泽东当时说:“我观察过,凡是拥有一定数量党员的连队,士气就高,作战英勇,长官也能得到有效的民主监督。”他尤其对何挺颖任党代表的连队印象深刻。这个连党员多,注重发挥党员积极作用,所以基本没有逃兵。毛泽东多次找何挺颖谈话,听取意见。何挺颖说:我看要从军队的党组织去考虑。部队党组织太少,党员人数也不多,这样就抓不住士兵。毛泽东还先后与宛希先、何长工、韩伟等谈话,了解北伐军党组织建设情况,当时叶挺独立团是团建支部、营建小组。共产党员以军官为主体,起始只有20多人,士兵中基本没有党员。于是,毛泽东下定决心,再造一支新型革命军队。毛泽东的基本思路是:抓部队必须抓住士兵,抓住士兵则必须抓好基层。从连队开始,形成连有支部,排有小组,班有党员。由于当时连队党员极少,先从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开始,在连党代表指导下开展工作。士兵委员会优先解决官兵伙食一致和官长打骂士兵问题,以连党代表为主建立支部。不能像旧军队那样靠军官一级一级抓部队,而要依靠党的基层组织,由下而上。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和士兵委员会建在连上。毛泽东在江西永新三湾村宣布了五项整编措施,特别是党组织实行支部建在连上,设党代表,增加基层军官和士兵为前委委员;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从管理伙食开始,实行内部民主管理制度。这些措施,开启了党对军队领导和民主政治建设之路,铸就了人民军队之魂。三湾改编以后,为落实支部建在连上,10月到达酃县水口,毛泽东亲自发展6名士兵入党。抓军队要抓好基层,抓好基层要抓住人。这个人,就是共产党员和共产党的支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步入纵深,抓基层更有紧迫现实意义,基层朝气蓬勃更能彰显党的战斗力。
本文标题:为何要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676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