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通知/申请 > 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技术史
华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0712)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制2021年4月牵头学院:人文与法学学院分委会主席:杨乃良相关学院:学科带头人:倪根金执笔人:王福昌审稿人:倪根金校稿人:陈志国、谢萍评议专家:孙小淳、王思明、潜伟第一章学位授予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主要学科专业方向一、学科概况科学技术史是研究人类科技活动发展历史的一门文理交叉性学科。它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方法,以文献资料和实物遗存为研究内容,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科学技术史的传统研究领域是科学技术的各门学科史,如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生物学史、天文学史、地学史、农学史、医学史、冶金技术史、机械技术史、纺织技术史、建筑技术史、造船技术史等,其中每门学科史还包含若干个分支学科史或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发展,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不断产生,如探讨科学技术史学科性质、研究纲领、学术规范的科学编史学研究,探讨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互动关系的科学技术社会史研究,探讨科学技术发展与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等关系的民族科学技术史研究,探讨历史上中国与外国科技交流与影响的中外科学技术交流史研究,此外还有运用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为考古学服务的科学技术考古研究、运用科学技术史知识为科学技术遗产保护服务的科技遗产保护研究等。这些研究领域既拓展了科学技术史学科的研究范围,也进一步彰显了这一学科所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多功能性。本学位点的主要特色是:第一,以农为主。本学科点依托农业院校学科优势,以农业史研究为主,重视农业历史文献整理和农业科技史研究。第二,立足华南。在放眼世界的同时,着重研究广东农业史和岭南农植物史,它既是我们的传统,也是优势。第三,研藏并重。在重视学术研究的同时,重视资料的积累,早期主要收集古农书,近年主要收集近现代农业文献、传统农业器具和乡村文物。二、学科专业方向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本单位的研究特点,确定以下几个研究方向:农学史;技术史;科技与社会;科技考古与遗产保护。第二部分硕士学位授予标准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1.基本知识本学科的硕士生一般应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即对于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某一门类的基础知识有基本的掌握,这是从事科学技术史研究工作需要具备的科学技术素养。这部分知识可以通过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获得,也可以在研究生阶段进行适当的补习。2.专业知识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以及欧美主要国家科学校术发展的历史有系统的了解,对一些重要的科学思想有一般的理解,对与自己学位论文研究方向有关的科学技术史知识有比较深入的掌握,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方法有基本的掌握,熟悉查找专业文献资料的一般方法。3.具体性知识掌握基本的古代汉语知识,能够正确阅读和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献史料;掌握一定的史学知识及其研究方法,对中国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有基本的了解;掌握科学技术史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能够撰写规范的研究论文。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学术素养具有较好的才智和涵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研究兴趣、学术悟性和学术研究潜力;具有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开拓创新精神。2.学术道德恪守学术道德,遵循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学术劳动,在自己的研究论文或学术报告中引用他人的学术成果时予以明确标示;遵守国家的知识产权法规,自觉维护学术权益。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1.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与自己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能够客观地评价其价值及意义,并能合理地予以运用;具有较强的文献搜集、整理、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通过学习、调研等各种方式,及时有效地获取相关知识及研究方法。2.科学研究能力能够从前人研究工作或社会现实需要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性质提出研究思路、查找文献资料、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新的结论。3.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科学技术史料的搜集、调研工作,能够完成科学技术史相关实验研究的操作工作,能够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科学技术史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工作。4.学术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能够运用中文和外文通过发表论文、会议报告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5.其他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将自己掌握的有关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1.规范性要求(1)题目。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文字表述确切、简明,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2)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应说明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论文的创新性成果或新的见解,用语简洁、准确。(3)绪论。绪论是整篇论文的引言,内容包括:①选题的依据、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②与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研究背景及现状;③论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④研究思路和方法;⑤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4)本论。本论是整个学位论文的主体,内容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依据相关史料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等。(5)结论(结语)。结论是整篇论文的总结,表述应简练、准确,突出论文的创新性成果及其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必要时可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的方向。2.质量要求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能够解决科学技术史学科的某个学术问题或社会应用问题,在新史料的发现、新方法的运用和新观点的提出等方面有所贡献。全文语言表述规范,内容充实,史料可靠,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第二章培养方案一级学科名称科学技术史学科代码0712培养类别硕士生覆盖二级学科及代码学制学制:硕士生3年培养方式全日制最长学习年限:硕士生5年学分总学分:硕士生≥35学分课程学分:硕士生≥32学分培养环节学分:硕士生3学分一、培养目标本学科旨在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史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其具体目标是: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职业精神和良好的合作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掌握科学技术史,尤其是农业史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具有从事科学技术史科学研究、教学以及相关部门工作的能力。二、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学分开课学期硕士博士备注公共必修课(硕士生6学分)1902100000000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秋必修1902100000000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春必修二选一19021000000003自然辩证法概论1春必修15021000000001硕士生英语3春/秋必修只需修一学期专业必修课(硕士生99022000000020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1春/秋必修只需修一学期01021071200004世界科学技术史2.5秋必修8.5学分)01021071200003农业历史文献2.5春必修01021071200002中国农业科技史2.5春必修选修课(硕士生≥17.5学分)01022071200011科学编史学2春选修1.仅列出了本学科拟开出的选修课,在导师指导下可在全校范围选修;2.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网络在线课程(慕课)纳入选修课范围,除了“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程以外,研究生原则上可根据情况选修1门,经考核合格可认定该课程学分,多选的在线课程不认定学分。01022071200012中国科学技术史2秋选修01022071200017科学技术专史2秋选修01022071200013科技史文献学2春选修01022071200014岭南农业史2春选修01022071200018中国农业经济史2秋选修01022071200015中国近现代农业科技史2春选修01022071200008欧美农业史2秋选修01022071200016农业文化遗产学2秋选修01022071200019农学概论2秋选修01022071200003科学技术史专业英语1.5秋选修三、培养环节及时间安排培养环节时间安排学分备注1.制定培养计划入学2周内-2.开题报告第3学期结束前-3.中期考核第4学期结束前-4.文献阅读第5学期结束前15.硕士生学术交流第5学期结束前16.实践活动第5学期结束前17.预答辩第5学期结束前-8.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补修本学科主干课程以同等学力或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至少应补修该专业硕士(本科)阶段主干课程2门。是否需要补修,可由导师和学院决定。四、培养环节具体标准及考核要求(一)开题报告硕士生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具体要求参照学校相关文件。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无法按原开题方案继续进行论文研究的,必须重新开题。开题报告不通过的,3个月后方可重新申请开题。连续3次开题未通过者,取消学籍,终止培养。(二)中期考核硕士生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考核,具体要求参照学校相关文件。考核不通过者,3个月后方可申请重新考核;第2次考核仍未通过的,按程序做肄业或退学处理。(三)文献阅读硕士研究生在进行开题论证前至少应阅读80篇研究文献,并要求有一定量的外文文献。至少应撰写2篇读书报告和1篇文献综述,每篇读书报告不少于1500字,文献综述不少于6000字。经导师审核签字后,交学院备案。撰写读书报告获得1学分。(四)硕士生学术交流参加学术活动6次以上;在学院或一级学科范围内做学术报告2次。上述活动登记表、学术报告文稿和实践总结报告,经导师审核签字后,交学院备案。参加学术交流获得1学分。(五)实践活动参加教学实践(讲授4课时计0.5学分)、生产实践或社会实践(3天计0.5学分)。活动要进行登记、要撰写实践总结报告,经导师审核签字后,交学院备案。参加实践活动获得1学分。(六)预答辩学位论文完成后,学院组织预答辩,审查论文质量并提出修改意见。预答辩的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结束前,要求全体师生参加。预答辩通过后,研究生根据修改意见完善论文,经导师和学科同意后方可提交送审。(七)论文答辩学院根据学校要求和学科特点制订申请学位(毕业)论文答辩条件和评价要求,在第六学期完成正式答辩。研究生答辩前必须交回学位论文所有原始数据,由导师或研究所存档保管。五、研究生科研成果要求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建议授予学位前,满足以下科研成果要求:发表1篇与专业相关的论文或在学术会议上报告与专业有关的论文。六、毕业与学位授予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达到学校毕业要求,并通过毕业论文或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学位。最长年限内参加答辩但未通过者作结业处理;未达到研究生课程学分及培养环节要求的作肄业处理。
本文标题:研究生培养方案科学技术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69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