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通知/申请 > 街道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某某街道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某某区委、某某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快形成以公共保障为主体、以社会救助和群众互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完成保障体系示范引领任务,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二届区委“致力民生、崇尚务实”的执政理念,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创新工作思路,立足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制度建设,通过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实践,努力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区域特色的社会保障新体系。二、工作原则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加强和创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把握以下几项原则:1、坚持民生优先原则。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穿于加强和创新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始终,做到坚持察民情、凝民心、聚民力、解民忧,一切为了群众,一切贴近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2、坚持广泛参与原则。把群众作为社会管理工作的主体,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联动的管理格局。3、坚持解决问题原则。重新审视目前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梳理群众在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在机制体制、办法措施上进行加强和改进,确保新的保障体系更加符合时代特征、满足群众需求、体现区域特色。4、坚持继承创新原则。老办法不丢掉、新办法跟得上、硬办法用得好、软办法有成效,注重把简单实践赋予理论支撑,把局部经验上升到全局经验,把点滴做法整体化、系统化、制度化,形成社会保障体系创新长效机制。三、工作目标整合区域资源,以街道为龙头,以社区为依托,以群众和社会各界为补充,以社区网格为载体,形成新型社会保障工作体系。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突出机制体制创新,形成长效管理,形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经验,全面完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示范试点工作任务,为全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积极贡献。四、工作任务(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险扩面足额征缴机制1、明确职责,健全社会保险征缴体系。科学下达保费征缴任务。以社区为依托,以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根据各社区处在劳动力范围内的人群比例下达扩面任务。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将扩面工作列入对社区的重要考核内容。街道主任与社区签订责任状,实行周报告,月调度,半年总结工作制度。落实“一把手”工程,街道由主任负总责、街政主任负专责、社保科为责任部门;在社区建立书记负总责、社保主任负专责、共同参与的一级抓一级,责任落实到人,任务分派到位的工作体系。2、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扩面征缴。以餐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从业人员为扩面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扩面及征缴工作:一是全面掌握扩面参保底数,对街道范围内单位参保情况逐门逐户开展“地毯式”动态排查,实现劳动保障平台系统与劳动保障监察系统“双网联动”,及时了解单位及从业人员参保及变动情况,为扩面工作引领方向;二是提高扩面征缴效率,按照“边普查,边扩面,边征缴”的原则,作好单位及从业人员的扩面缴费工作;三是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开展养老保险征缴联合监察专项行动,以街道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人员为基础,配合区人设局劳动监察大队对辖区内重点监察行业及对象进行日常联合监察,将排查中发现的未缴、漏缴、少缴企业及规模以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和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工作为此次联合监察的重点对象;将流动性较强的餐饮服企业、建筑业等行业作为此次联合监察的重点行业。3、转变观念,千方百计实现保费增收。一是调整扩面工作思路,树立养老保险“不流失、少流失既是增收”的扩面观,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探索建立社区参保人员网格式管理体系,每周统计,动态管理;二是建立对街道内自由职业者、失业人员的参保情况按月排查,保证已参保人员按时缴费不中断;对于停保人员第一时间分析停保原因,对有参保能力的人员开展上门送政策,上门代办等方式及时续保,对暂时无能力缴费人员加强跟踪和政策宣传,在有缴费能力时办理补缴;三是建立续保工作“一条龙”服务体系,多部门联动,对于由企业转为灵活就业的参保人员,在首次到社区报到时就及时跟进,办理参保缴费;四是把握时机,落实好最新扩面政策,以市人社局□□发[□□]□□号文件《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及养老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办事效率,在年底前重点做好大龄人员参保缴费工作,将这部分群体纳入保障体系中,推进社会保险体系全覆盖。(二)构建多元化救助格局1、建设街道综合救助中心。拟在□□区□□街□□号建设□□街道综合救助中心。中心设立综合救助窗口、爱心扶贫超市,帮扶对象就业培训基地等帮扶项目,同时设置职业介绍、家政服务、心理咨询等服务内容,全面落实“一口式”综合救助工作要求。各社区以“一站式服务大厅”为载体,由社区书记负总责,社保主任负专责,建立救助工作站,负责社区范围内救助工作开展。2、设立街道、社区两级综合救助资金账户。在街道建立综合救助基金账户,将区财政拨付的救助资金、社会募集资金、各职能科室救助资金统一归入账户管理,按照部门分工建立分类子账户,实现统一救助,分类管理,按项拨付。社区以慈善工作站募集的资金为基础,综合利用爱心交换站、社区爱心自愿者队伍,对帮扶对象开展力所能及的多方面救助。同时要做好有定向帮扶意向企业及爱心人士的定向帮扶工作。3、建立一口式受理帮扶救助工作流程。在街道层面的救助工作,由救助办公室统一受理,按人员类别、贫困情况协调各相关业务科室提出救助意见,通过召开综合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会议、联席会议等方式开展救助帮扶,救助资金由综合救助资金账户中各子项目资金予以解决;社区层面的救助按社区慈善工作站章程和救助办法开展救助。4、制定特殊群体救助规章制度。以现行救助政策为基础,根据街道救助工作实际,制定《□□街道关于对社区政策外特殊人群实施临时性帮扶救助的暂行办法》,《□□街道前置救助工作操作细则》作为对特殊群体救助工作的依据,将政策外困难人员全部纳入救助体系。对突发情况的救助实行两步走的主动介入的前置性救助,街道、社区对突发情况根据不同情况,先予以部分资金救助,事后按照市、区救助政策、《□□街道关于对社区特殊人群实施临时性帮扶救助的暂行办法》等规定,进行统一结算。5、完善低保准入准出制度。强化两个端口管理,在街道、社区两个层面建立□□街道低保及边缘户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以图片等动态、直接的方式在入口端掌握低保及边缘户家庭基本情况、困难类型、救助需求,在出口端对家庭经济条件、人员变动情况及时掌握,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退出,实现对低保及边缘户全方位、全动态、有针对性地日常管理,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审核,按时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6、提高慈善救助能力和水平。一是以街道慈善总会和社区慈善工作站为依托,通过广泛开“一元捐”、“五元捐”、“党员捐”展慈善捐助活动,建立捐助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募集资金,提高救助能力;二是组建社区爱心慈善队伍,对社区内有需要的人群开展定向帮扶;三是建立定向帮扶项目,使辖区内爱心单位与救助对象建立直接帮扶联系。四是加强慈善募集监管。从募集到支出要账目清楚,笔笔有终。7、加大全民参与的社会慈善宣传力度。组织各社区利用社区固定宣传栏、社区博客等宣传方式,在居民小区、人流密集场所、驻街单位,通过举办晚会、上门宣传等方式开展慈善理念宣传。宣传中加大对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宣传,以典型引路,营造慈善工作的浓厚氛围。8、加强党群组织帮扶。将困难党员、困难职工、困难妇女儿童的救助纳入全街救助体系,使之成为地区综合救助体系中的重要补充。在街道和社区党委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指导下,社区要加强走访,掌握这些困难群体的生活动态特别是遇到的实际困难,定期给予帮扶救助,并根据其需求在家属就业、技能培训、子女就学等方面予以帮扶。积极开展单项疾病专项救助活动,扩大救助范围,让更多群众受益。(三)建立就业创业帮扶体系1、建立“六方联动”机制,积极扶持大学生自主就业。一是街道牵头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实现政策带动就业。按照街道提出“携手共建促就业,自主创业展风采”的主题思路,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领导小组和企业联席会,举办就业创业辅导培训班,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活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二是市场化就业招聘,实现岗位推动就业。街道通过在辖区企业调查摸底,掌握岗位求职需求信息,了解大学生需求。在此基础上,街道、企业定期联合举办大学生招聘会,按照规则、条件和程序,开展面对面交流、实施好选优录用,实现大学生就业的最大化。三是着力提高就业能力,实现培训推动就业。加强就业培训服务,提高培训针对性,辖区企业与大学生签订就业服务协议书,并提供见习工作岗位,进行岗前“练兵”。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四是就业服务上门,实现服务推动就业。组织社区人员摸清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家底”,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等形式,开展联系沟通,联动促进工作,对特困大学生推出“一对一”重点帮扶新举措。五是就业政策进家门,实现宣传引导就业。街道社区组织开展有实质内容的共建活动,通过就业政策的宣传,让更多的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地校正目标,提前确定就业创业方向。六是打造就业典型,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以大学生就业创业为理念,组织培训教育、座谈交流等活动,并邀请成功就业创业的大学生,现身说法,为其他大学生引路。实现人生价值。2、建立就业动态跟踪机制,做好困难人群就业精细化服务。依托街道、社区两级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对街道范围内的困难群体建立就业实名制台账,对登记在册的就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跟踪了解每一位求职人员的就业动态,并将跟踪服务情况记录在册。3、强化就业服务,打造“零失业人员社区”。以政策为引导,全面落实就业政策,提供优质就业服务。以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为重点,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三送”活动:通过“大走访、大宣传”形式送政策,将市区就业政策宣传到广大求职者家中的同时了解求职者求职需求,指导下步工作;通过组织开展职业培训送技能,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通过与驻街单位建立协议用工制度,千方百计为求职者送岗位,力争驻街单位用工全部从街道范围内解决。与此同时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以社区为依托,把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纳入社区再就业工作规划,坚持内部挖潜,利用驻街单位的现有资源,开展了“走进社区,服务居民,深入实施再就业工程”活动,着力发展以便民利民为主体的保安、保洁等社区家政服务业。在给社区居民带来方便服务的同时拓展就业空间。(四)建立完善养老助残体系1、构建街道养老服务体系。以“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养老服务(助残)工作体系,在街道、社区建立两级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社会养老责任体系和覆盖全地区的为老、敬老服务体系,街道层面主要负责俱乐部的所有工作,以及社区日常居家养老、包户服务、日间照料工作,协调驻街医疗单位、派出所等为老年群体提供紧急援助。利用街道“老年公寓”、社区闲置房产和老人现有居室,把居家养老办在家中,把“日间照料站”建在社区;为了更好开展“金手杖工程俱乐部”的活动,全面落实我们都是老年人不倒的“金手杖”为老服务志愿者理念,围绕贴近社区、贴近生活、贴近老年人这个根本,在我街建立□□街道“金手杖”工程志愿者俱乐部,根据老年人需求,开展各项活动。同时,我们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九院)合作,为所有老年人建立健康医疗档案,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定期体检、开办医疗讲座等服务。2、建立街道“阳光之家”。阳光之家的无障碍环境是首先思考解决的问题,本着“特殊的学校、特殊的孩子、特别的设施”这个宗旨,与区启智学校联手,整合资源,强强联手,建立□□街道“阳光之家”残疾人日间康复中心,一是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个性化培训服务。二是结合残障人员实际需求,形成培智职业教育体系。三是以学生为根本,创建无障碍环境。四是为提高中心服务能力,落实长效服务机制,向中心提供资金扶持,重点做好街道范围内残疾人的康复照料工作,并逐渐向外辐射。3、建立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等特困人员的精防康复站。一是制定
本文标题:街道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69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