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 专题培训发言材料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培训会上的发言一、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时代背景和重大历史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会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做好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重大成就”“新机遇挑战”“新发展阶段”“新战略部署”“新发展格局”“新能力要求”的内涵,深刻理解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作为全局重大战略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和定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乡村振兴的安排上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围绕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等事关“三农”工作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论断,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粮食安全、精准扶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乡一体化、乡村治理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这些思想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深刻阐释了“三农”工作的战略地位、发展规律、形势任务、方法举措、体制机制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的精髓和要义,并深入贯彻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二、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总要求,沿着科学正确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定下的目标就要一张蓝图抓到底,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革命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乡村振兴是全面的、全局的、全新的战略,既慢不得,也急不得,需要平稳健康有序推进。在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一)要推动产业提升,释放高质量绿色发展潜力。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和探索小农户改革,推动传统农业多元化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两山”转化,以西部休闲康养目的地高标要求,做深做实绿色崛起文章。(二)坚决抓好环境整治,抢抓高质量绿色发展机遇。坚持“生态+”绿色发展理念,高品质实施美丽乡村提升,健全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国家级卫生乡镇创建成果。高质量推进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和景区村庄创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升级版。(三)始终恪守民生福祉,筑牢高质量绿色发展根基。补足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在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环境等方面打造优质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感。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持续在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扫黑除恶等工作上严抓严管,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四)强化基层党建引领,谱写高质量绿色发展新篇。深入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做好村级党组织换届这篇文章,强化村级规范化运行,试行村级工作对接发,切实提升村级组织战斗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五)科学谋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一是扎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战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明确要求“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五年来,全县31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6个贫困乡镇全部摘帽,7.3万户34557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12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了全省难度最大的产业供水工程,供水管道长达5300公里,解决了40万亩蔬菜基地供水问题;打造了全省面积最大的特色产业基地,马铃薯、苹果、蔬菜、食用菌、肉牛、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取得新进展等。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虽然我们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大部分贫困地区仍然是欠发达地区,大部分脱贫群众仍然是低收入人口,脱贫攻坚成果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极少数脱贫群众还一定程度上存在靠外部“输血”维持脱贫、自身内生“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有的刚迈上持续发展的轨道仍需要拓展提升,另外还有一些收入处于贫困线边缘的群众存在致贫风险,一旦遭遇疾病、灾害或意外,可能陷入贫困陷阱。所以,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后并不意味反贫困事业就可以鸣金收兵了,而是要根据贫困状况的变化对减贫战略及时进行转型调整,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规划、一体实施,进一步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贫困群众逐步迈向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到xx到xx视察调研时特别指示我们“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专门就“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出明确要求,这为我们做好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八次全会分别对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体系作出了具体要求。二是继续发展壮大山地特色农业,增强乡村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期间,许多粮食出口大国开始对粮食出口实施控制。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强化底线思维,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站在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落实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千方百计保住现有粮食供给能力和水平,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当前,有的同志把抓粮食生产与抓农村产业革命割裂开来,这是片面的。我们一开始就强调,要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们调减的是低效农作物,调增的有优质稻、薯类、高粱等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粮食作物,除了主粮大米之外,种的很多杂粮都是重要粮食作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结构调整和抓粮食生产,两者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产业革命还大大改善了全市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粮食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不要僵化机械,不能割裂开来。我们要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聚焦农业高质高效的现代化发展目标,顺应产业发展规律,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真正走出一条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路子。要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推广。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要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突出抓好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加大对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导入小农户。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培育高素质农民,组织参加技能评价、学历教育,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要完善配套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按照产业到哪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就到哪里的要求,加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深抓以排灌渠系、集雨蓄水和提灌设施为重点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发展高效经济农作物夯实产业设施基础。同步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高仓储运输能力。要延伸产链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我县地处乌蒙山腹地,农产品加工基础薄弱,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滞后。一直以来,农产品主要以初级农产品向外销售,即使产品绿色生态,富含营养价值,也很难卖出一个好价钱。延伸产业链条,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是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要聚焦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紧紧围绕蔬菜、马铃薯、精品水果、中药材、荞麦、火腿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马铃薯、苹果分选、胡萝卜、荞麦、肉制品等一批精深加工企业,推动xx农产品精深加工,解决农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链,全面实现农产品效益最大化。三是发挥乡村资源优势,激发乡村振兴动能。没有乡村人才的振兴,乡村振兴就缺乏支撑。要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造就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要建立完善乡村人才培育机制,落实吸引人才返乡留乡政策支持体系,打通城乡人才培养交流通道,解决好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问题,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继续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行到底,在农村“三变”、城乡融合、乡贤回乡、要素激活等方面,进一步找准改革方向,作出改革选择,实施改革探索,在试中明方向、在改中赢未来,通过改革为“三农”添动力、增活力、显效益。四是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家园。逐渐解决入厕难、环境脏、村容村貌差等问题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痛点问题,进一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改善,大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质改造,全面推进农村户用厕所建设改造,完善公厕管护制度,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完善农村垃圾、污水圾处置体系,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五是健全完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当前,我县乡村治理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够完善,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干部队伍老化、带动发展能力不强、组织力凝聚力下降等现象有所存在;一些村庄封建迷信、违规操办酒席等陋习仍然存在,必须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农村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五是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乡村振兴战略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因此,需要我们保持历史耐心,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一步一步朝着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奋勇前进三、强化要素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要靠人才、靠资源,如果乡村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一直单向流向城市,乡村长期处于“失血”、“贫血”状态,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要解决好这些突出的瓶颈制约,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落实“四个优先”的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落到实处。(一)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改变农村要素单向流出格局,引导和支持各类发展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强化用地保障,要用好、用活农村闲置土地,用好集体建设用地,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同时,要加强土地用途监管,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违规建房等农地非农化乱象,
本文标题:专题培训发言材料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70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