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 教育公平视野下重建农村幼儿园课程的构想
百度文库教育公平视野下重建农村幼儿园课程的构想嘉兴教育学院彭小元(嘉兴教育学院,嘉兴314000)[摘要]教育公平是人们一直追求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公平,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同时,更应关注教育对象的差异。建设具有差异性的农村幼儿教育课程,能为形成和实现具有差异性、适切性幼儿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途径为:改善幼儿园办学体制,为课程的适切性提供体制保障;立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增强课程目标的适切性;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提高课程能力,增强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制定基本的教学规范,增强课程管理的适切性。[关键词]教育公平农村幼儿园课程公平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核,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主要构成部分。近年来,幼儿教育的公平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人们对如何解决幼儿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展开了广泛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受类似于“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等对教育公平本质认识的影响,我国幼儿教育的有关教育公平的研究更多地着眼并仅仅停留在如何实现幼儿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上。但是,就教育公平的实质看,资源分配的均衡性仅仅是反映教育公平的一种外在形态,也就是说,即使当幼儿在教育资源的占有上获得平等时,并不等于他已获得了社会给他的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独特性还在于受教育对象具有的明显差异,公平的教育应该正视这种差异而进行有差别的因材施教。从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可以从导致差异的原因角度把这种“差异”分为区域性和个体性两种基本类型,本文所指的主要是前一种差异,即指由城乡区域所导致的区域性教育差异。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幼儿教育只有在均衡的基础上达到满足差异的教育,才算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一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建设具有差异性的农村幼儿教育课程,能为本次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和形成具有差异性、适切性幼儿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近几年来新课程实施中农村幼儿园所遭遇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的“贵族化”、“城市化”等倾向,以及由新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在本土化、区域化上的不足所导致的在某种程度上被“蒸发”,并对忽视农村差异性的课程改革会导致产生新的教育不公,降低教育质量等危害的揭示,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农村幼儿差异性、适切性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做了一个有说服力的诠释。农村幼儿教育课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程目标狭窄偏离,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幼儿的需求多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实施只区别了诸如年龄阶段、教学主题和教育活动类型等这样一些课程本身的要求,推行的是一种城市化的模式。在课程目标上,往往是依照城市幼儿来制定,农村则是沿用了城市幼儿的课程目标。然而幼儿园与中小学不同,学生直接来自于家百度文库庭。城乡幼儿由于家长受教育水平不同,幼儿在婴儿期接受的家庭教育的不同,幼儿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等都会造成城乡幼儿的原有水平的差异,从而给课程目标造成极大影响。在调查中发现,城市课程目标一般在农村很难落实,于是农村幼儿园课程目标出现趋于简单化的现象,以追求知识学习为主。把幼儿教育的课程目标简单地看作是为幼儿进入小学教育做好准备的过程。而以追求知识学习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对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个性的形成和健康发展等造成的负影响是很难消除的。(二)课程内容脱离农村生活,“城市化”倾向严重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因素,也是考察课程体现差异性、适切性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城市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有意无意地凌驾于农村文化之上,再加上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的教材,主持、参与编写的人员,大都是城市示范幼儿园的名优教师和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他们对农村缺乏感性认识。而且,教材的前期实验多数在城市和发达地区,造成教材内容跟农村幼儿实际生活的脱节。如教材中自选商场、用酸奶瓶和易拉罐做手工等脱离农村实际的内容随处可见。在教材中要求应用的一些课程资源,如公园玩耍、认识社区、参加少年宫活动、参观展览馆和博物馆、使用互联网等在当前大多数农村地区也很难实施。作为幼儿主要学习方式之一的区角活动,正逐渐向农村幼儿园推进,但很多农村幼儿教师由于缺少开展这一活动的方法和策略,于是就去模仿、移植城市幼儿园的做法,设置了“超市、美容厅、麦当劳、宝龄球馆”等区角,投放了一些高结构的仿真玩具,摒弃了农村朴实的乡土材料。此类以城市的课程素材占据主导地位的课程,远离农村儿童的现实生活,这些内容往往会使农村幼儿“消化不良”和“水土不服”。(三)课程管理薄弱,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幼儿园的课程建设相对于中小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这为个性化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运作空间。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育界一直处于“一元化”的课程模式下,导致教师课程意识薄弱,课程开发能力的缺乏。实施新课程后,情况虽有所改观,但农村幼儿教师由于其自身素质所限,仍然很难适应课程开发所需要。就农村幼儿园目前的状况来看,对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的规划与开发几乎处于自由、放任状态,课程开发的随意性强。从课程方案的编制和教学的实施都没有纳入管理的系统之中。许多农村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要,幼儿园以“读、写、算”教学为主,出现诸如“将一日活动安排得满满”,“课程计划上规定的该开的课没开,而该在小学开设的课程却实际占据了大量时间”等“无政府”现象就不足为怪了。(四)农村教师人乏马瘦,难以冲破重围新课程提出的许多改革措施与农村幼儿教育的实际具有较大的落差,措施和现实之间形成了尖锐的冲突。这倒不是农村的教师们有意要与新课程较劲过不去,而实在是农村幼儿园的课程实施能力离新课程的要求太遥远。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不仅存在量的差异,而且主要体现在质的差异上。一方面,农村教师缺少待遇保障,入职门槛较底,教师素质本身就与城镇教师差距大;另一方面农村优秀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村教师百度文库甚至把去城镇幼儿园工作当成自己奋斗的首要目标。再加上农村教师课程改革的智力支持、专业支持、资源支持和信息支持,参加培训机会少,接受专家指导少,信息交流比较闭塞,导致“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学科中心”依然是农村幼儿园的表现特征。二美国著名学者莱伊·道格拉斯(Rae,Douglas)提出了处理平等问题的“差别对待”原则和处理差别的“切合性”原则,即以适当而又切合的方式对存在差别的个体实行差别对待。他举了一个军事的例子:一名陆军军需官收到一份备忘录,要求给每个士兵分发“平等”的鞋子。有一种观点认为,除了裁剪以适合每个人的脚大小之外,他会分发皮革材料和做工都相同的鞋子,这种分配的观点是在比较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分配,比如脚长和脚宽,其目的是提供给每一个(相对不同的)士兵的是同等价值的鞋子。而另一种观点将通向一个更简单的解决办法:相同的靴子提供给所有的士兵,也许全部都是81/2Ds尺寸的。据这种观点,靴子是如此的平等以致于能排除一切羡慕和换靴子的动机。很显然,一个脚大小为12E的战士在用他的81/2D的鞋子与另一个士兵的81/2D的鞋子进行交换时是不会达到预想的结果的。这个军事例子中,鞋子的提供方式呈现了明显不同的两种平等观念:第二种解决方法遵循的观点导致我们的军需官为每个士兵找到完全一模一样的靴子;而第一种观点导致了军需官为每位士兵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穿的靴子。这样的情况同样发生在处理诸如语言权利、教育权利、税收等等问题上,一种处理方法是,我们坚持对待所有人都采用同样的语言权利,同样的教育,同样的税;另一种处理方法是,我们自己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而采取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莱伊把第一种处理方法称之为“大多数人的平等”,它的直接情绪表达就是,“X是否会为X得到什么与Y得到什么而同样感到幸福呢?同样地,Y是否会为Y得到什么与X得到什么而同样感到幸福呢?”这种平等虽然可以解决轻信的嫉妒,即羡慕的人在没有考虑他人的希望,需要和目标的前提下希望在社会上取得他人所拥有的全部。我(与我的希望,需要和结局)羡慕你的很多,你的政治权利,你的财富,你的配偶,你的收入,你的社会地位,等等。但他可能会引起更复杂形式的嫉妒。这并不是说,羡慕的人羡慕另一个人拥有很多,而是说此人羡慕他人拥有的很多与(其他)人的需求,口味,或结果之间的关系或合适性。如果你是一个圆孔里的圆钉而我是一个圆孔里的方钉,我羡慕的并不是圆孔,而是你和你的空间之间的融洽关系。这就导致了某种形式的基于相对不同的人受到相对不同待遇的平等。而要实现真正的平等,不是以同样的方式处理不同的需要,而是以确保他们能够以最适合他们的方式而得到专门平等的照顾。正如一名医生针对不同的病例而制定不同的方案,或教师开发不同的课程以促进学生各种智力的开发。事实上,一个社会能够平等的考虑其所有成员的努力越多,在人类社会中能够按照不同的群体和个人特殊需要而得到不同的待遇,这个社会的人民需求便得到更多的满足。百度文库三农村幼儿教育课程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课程资源,又怎样去建立起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支持系统,缩小城乡幼儿教育发展的差距,从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并促进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公平的实现,任重而道远。就现阶段而言,笔者认为可以吸取莱伊的思想,为农村幼儿提供“适切性的教育”。(一)农村幼儿园办学体制的再思考:为课程的适切性提供体制保障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目前各级政府在都开始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但普遍侧重于对城市示范性学前教育机构的扶持,将大部分教育资源投入这些公办的幼儿园,从而人为地扩大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和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差距。而我国农村幼儿园长期以来都没有确定的经费来源。资金的极度匮乏直接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如果听任这种差距日益扩大,农村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公平问题永远难以解决。因而,变“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的投入方式,已迫在眉睫,这也是构建教育公平视野下农村幼儿园课程的基本保障。综观世界各国对公立托幼机构建设,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欧美等国家,作为有国家财政保障的公立托幼机构,其招生是采取排富原则,重点面向贫困家庭和特殊儿童,对弱势地区和弱势儿童采取额外的补偿措施等。这种财政投入方式,对构建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又如,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韩国发起的“幼儿教育国家化运动”,在农村大量增设和改建公立幼稚园,大力推进农村幼儿教育国家化,促成了韩国幼儿教育的振兴和高速发展,为普及农村幼儿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做出了贡献。中韩两国有着比较相近的文化传统,同时,我国当前也正好也处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他们的改革成果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二)立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增强课程目标的适切性面对城乡实际存在的差异,我们不应该要求在起点不一、实力和水平有较大差距的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在相同的时间内达到相同的终点。作为当前国家指导性文件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其五大领域的总体目标是应该统一的。而作为实现课程总目标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却是应该并必须具有差异性的。幼儿园应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状况,以及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状况和幼儿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分段实施的课程目标。结合农村实际,把国家的一般性的目标要求具体化、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村幼儿在人生旅途上真正享有“机会均等”。否则,不是缩小城乡差别,而是扩大差别;不是消除教育不公,而是产生新的教育不公。同时,我们还应正确定位课程目标各因素(如知识、能力、技能、态度、情感等)的内涵和关系,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课程目标的的整体性、基础性、发展性,以实现农村幼儿和谐发展的需要。此外,当前我们还要注意把课程目标的制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以体现课程目标的时代感。(三)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提高课程能力,增强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农村具有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民风民俗课程文化,为提高课程的适切性,农村幼儿园迫切需要开发富有实效的园本课程,从而实现农村幼儿园课程逐步“农村化”。百度文库针对农村幼儿园课程开发现状,首先要提高广大教师的课程意识,帮助农村幼儿教师全面理解、领会
本文标题:教育公平视野下重建农村幼儿园课程的构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1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