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方法研究方案学生自治管理课题平等班分层教学
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方法研究方案五小学刘艳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方法研究方案一、问题的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正式颁发,当前全社会正在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在对全国少年儿童的谈话中也提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也是少年儿童从小学做人、学做事的目标。在学习生活中,开始认识基本道德规范的道理,就会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带来动力;在实践活动中,开始明白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就会为孩子的童年生活带来快乐;在少先队集体里开始领悟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带来收获。养成道德好习惯,就要从现在起争做家庭里的好孩子,学校里的好学生,社会上的好少年、大自然的好朋友。二期课改将原先的《思想品德》、《社会》和《生活与劳动》三门学科综合成《品德与社会》学科,这是一门融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基础知识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公民品德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启蒙教育的基础课程。而观察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我们发现,学生对基本道德规范的道理都有一定的认识,但学校很少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参与实践的课外活动机会,学生在明礼后的实践空间、途径很窄。因此,缺乏大量的参与实践、体验内化的条件和机会,致使思品教育的知识学习和运用脱离了社会实践,造成了当前实效性差的德育现状。我校是一所办学质量稳定、社会声誉良好的学校。学校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在实践中创出我校的德育特色——美乐教育,形成了明礼诚信、勤奋好学的良好学风。在预研究中,我们体会到根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及小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科学、合理、可行的践行活动方案,有效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并进行师生互动的有效评价,将对学生把认知的道理内化为个体的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拓展学生践行的空间,丰富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将是当前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的一个有效途径。据此我们提出本课题。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在反思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二期课改中的德育课程要求为指导,进一步发挥学校德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开发和丰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践行活动的资源,探索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践行活动的模式及其相应的评价,拓展践行的途径和空间,从而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2、本课题研究基本内容:(1)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方法的研究(2)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的研究(3)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实践指导的研究(4)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评价的研究三、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对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内容进行分析梳理,进一步把握确立研究的起点内容。(1)根据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与二期课改后新教材的分年级要求确立践行的目标、要求、内容。(2)对一年预研究的过程进行相关总结和反思,为下阶段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3)要求课题组成员分工、分类收集上述文献资料,以预研究总结报告及分年级教材大纲,检索目录形式实践相关的研究综述。2、调查研究:了解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学生、家长的需要。(1)调查形式:个别访谈与座谈相结合。(2)调查内容:学生: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一规范要求的认同程度。对当前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现状的看法建议。对当前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认可的活动形式对当前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法及评价方法家长:对《公民道德建设及实施纲要》的认同程度及小学生的要求对学校目前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看法和建议教师:对当前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现状的看法和建议对目前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法及评价方法。以定量及定性的方式完成调研报告.《我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对策》3、行动研究:(1)运用行动研究方式,以师生为研究主题,课外、校外为研究空间,践行活动为研究对象,制定分阶段研究的方案及实施细则,以“计划……实施……反思……总结”的形式逐步推进,依据临场回授的信息进行反思调节,通过实证和思辨实践行为的优化。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条相应的对策,制定课题的实施计划。组织“思想品德教育探究性活动”的专题研讨,请校内外的同行、专家临场诊断,揭示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思路、方法。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材为载体组成若干项目组,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需要、日常生活相结合,以项目组为单位开发若干个活动主题。举行“思想品德教育践行活动”的方案设计(2)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引导教师记录践行过程中的典型事件、难以化解的问题或困惑不解的事实,促使教师进一步研究教材,开发践行活动的资源,设计有效的活动方案,并加强实践的指导和活动的评价。抓典型践行活动方案的设计、剖析、积累。要求相关的项目组对资源的开发、方案的设计、实践的指导、活动的评价进行总结,找出经验、典型案例、行为特征、操作过程和评价手段方法进行剖析及时积累。(3)用经验总结法,对学校开展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方法的研究”的相关活动和研究过程作阶段的回顾、反省和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来认识工作方法对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作用。总结经验、培育典型,设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方法的活动方案和评价方案。四、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1、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我校已探索多年,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我校已对本课题进行了预期研究,如何在继承中求发展,结合当前教育形势,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我校当前急切解决的问题。2、在本课题的预研究过程中,我校已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观注和指导,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加强联系,寻找指导和帮助,使本课题研究开展顺利并具有真正的收获。五、课题研究的过程1、准备阶段(2008.3——2008.4)建立课题研究队伍修改课题研究设计方案2、实施阶段(2008.5——2009.12)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形成相关的典型案例及经验总结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方法系列实践及研讨活动3、总结阶段(2009.12)收集、归纳、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总报告六、预期研究成果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方法的研究报告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方法的究方案设计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方法研究案例学生自治管理课题研究方案五小学刘艳学生自治管理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是当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1999年6月,我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指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宗旨,发掘学生创新潜能,发挥、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很难想象,一个应试教育的产物会有全面发展的素质,会有生动活泼的创新意识。显然,惟有唤醒学生的自立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才能造就祖国振兴所需的创新人才。二、课题的界定:开展学生自治教育课题研究,需要界定自治、学生个体自治、班集体自治等概念。自治:其涵义为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是一个自觉的、主动的根据自我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的过程。学生个体自治:学生个体自治指学生个体在把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内化成自己个体的需要后,自觉主动的调控自己个人行为的过程。班集体自治:班集体自治指在一些初步具备个体自治能力的学生干部带领下,以班集体的共同活动、交往和人际关系,将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转化成班集体的自我发展机制,形成集体对个体合理、积极的教育影响,从而促进学生个体自我调控的过程。三、课题研究的依据:(一)理论依据: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邓小平教育理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小学德育纲要》,及有关加强德育工作的文件精神。2、集体教育理论和自我教育理论:集体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最佳环境和手段。集体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集体对人的教育是深刻、持久而广泛的,无时无刻不在有形无形的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行为规范的熏陶、感染,集体心理气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集体可促进学生个体自治。与此同时,不能忽略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真正的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应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衡量自治能力的维度主要是学生的实际参与度和实际体验,要增加学生自治的成分,要提高学生对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实际参与度和实际体验。3、相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教育学认为教育者要把受教育者当作活生生的生命来看待,通过发展人的个体素质体现对受教育者成长与发展的关怀精神,同时更要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作用,让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体现在根据目标对自身行为的自我调控中,培养受教育者强烈的参与意识、勇于进行道德体验的表现以及高度的自治能力。心理学认为少年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强化,适当的引导学生重视自我形象,注重对自身行为进行适时的调控,以便培养学生对个体发展的责任心。这一点于学生今后走上社会、立足社会是至关重要的。(二)实践依据:近几年来,我校积极组织开展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活动,创新的实行了学生代理班主任制、学生干部挂牌上岗制等措施,极大程度的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生自治教育的课题,旨在以理论为指导,以科研为先导,探索以自治管理为表征的班集体创新管理模式,形成我校办学特色,提高我校办学品位。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本课题是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包括自立的意识和自主感,自信心,创新意识和立志自强的意识和态度,不怕困难、挫折,初步具有积极的人生追求等);即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包括自控力,社会适应力,独立判断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个人、对集体负责的能力等)。2、探索和研究以学生自治为核心的班级创新管理模式,使班集体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班集体成员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及能力,使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学生自治班级创新管理模式应体现以下一些基本特点:①学生有积极向上、做自己的主人的内需。②有学生拥护的,能有效行使班级管理权力的学生干部带头人。③有能独立运行,并能独立、创新的解决问题的学生干部队伍。④班级成员人人定岗定责,人人参与班集体自治。⑤有学生个体定期内省机制,确保学生个体自治有效开展。⑥学生有真正的自主权利,班级重大决策由集体民主决定。⑦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的集体舆论。⑧一切非课程时间由学生自主支配。⑨班主任做好学生自治的参谋和宏观调控。⑩有一套对学生自治集体的新的评价机制。五、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探索并形成具有广勤特色的,以学生自治为核心的班集体创新管理模式,明确理论依据,建立操作方法,制订新的班集体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自治能力(包括自控力,社会适应力,独立判断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个人、对集体负责的能力等),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条件。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形成班级管理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我管理的新局面。六、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2008年4月,进行课题设计论证。2008年7月至12月,各年级组确立实验点,开展实践研究,并作第一次阶段性总结。2009年3月至12月,继续进行理论研究,同时全校范围内开展实践研究,初步形成操作方案及评价标准,作第二次阶段性总结。2010年1月至12月,修订有关方案,继续展开实践研究,初步形成具有广勤特色的以学生自治为核心的班集体创新管理模式,写出书面总结材料,展示物化成果。七、课题研究的物化成果:该课题研究的物化形式有:研究报告(包括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个案研究报告)。各项方案:班集体自治创新管理模式实施方案,班集体评价考核细则等。全校各班的班级管理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机制:加强领导,成立课题组。组长:刘艳副
本文标题: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方法研究方案学生自治管理课题平等班分层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2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