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天气和天气系统天气预报
2.3天气和天气系统、天气预报•1、气团:•指一定范围内,在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相对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水平方向上可达几百几千公里,垂直方向上达数公里或十几公里。2、锋•两个不同性质的气团相接触,相交绥的地带称为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和锢囚锋四种。天气变化(暖锋、冷锋、錮囚锋、静止锋)3、气旋和反气旋•1)气旋•中心为低气压,周围气压高的大尺度空气涡旋,称为气旋。•在北半球,气旋风是围绕其中心逆时针旋转的,南半球相反。低压中心形成逆时针旋转气团(气旋)高压中心形成顺时针旋转气团(反气旋)2)反气旋•中心为高气压,周围气压低,气流从中心呈顺时针方向(北半球)向四周涡旋式的流场,称为反气旋。•北半球顺时针旋转,南半球相反。大气循环: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冷空气流向热空气。2.4全球的气候带2.5全球的气候变化•自学全球大气环流•东风带•西风带•信风带(贸易)科里奥利力(地球自转偏向力)•北半球偏向前进方向的右侧。•南半球偏向前进方向的左侧。•影响地球上所有运动的物体。龙卷风天气系统◆天气过程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消亡及其相应的天气演变的全过程。如一次雷雨天气过程可分为:生长阶段(积云——积雨云);成熟阶段(积雨云——降雨);消散阶段(云消雨散)。◆天气形势天气系统的分布状况。天气形势分析是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一)气团与锋◆气团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其水平范围几百到几千公里,垂直范围几到十几公里。同一气团内部的水平温度梯度一般小于1~2℃/100km。◆气团形成的条件:①范围广阔、地表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②有利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气团变性:当气团离开源地,其物理属性逐渐改变,这种过程就称为气团变性。日常所见的气团,大多属于变性气团。1、气团的分类①地理分类法(地理位置和下垫面性质)按气团源地分成四个基本类型: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赤道气团;按气团源地的海陆位置,又把每一基本类型分为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赤道气团源地是海洋,不再分海、陆型。②热力分类法凡是气团温度高于流经下垫面温度的,称为暖气团;相反,气团温度低于流经下垫面温度的,称为冷气团。2、锋冷气团暖气团地面对流层顶下界上界宽度高度——指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时,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过渡带。通常把锋看成是一个几何面,称为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锋面云◆锋的分类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和结构可分为:①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②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③准静止锋:很少移动或移动速度很慢的锋;④锢囚锋:两条移动的锋相遇合并所形成的锋。根据形成锋的气团源地可分为:冰洋锋:冰洋气团——极地气团;极锋:极地气团——热带气团;赤道锋:热带气团——赤道气团;3、锋面天气是指锋附近的云、降水、风等气象要素的分布状况。①冷锋天气一型冷锋:移动慢,锋面坡度较小(1/100)。锋后为稳定性降水区。由于移动慢,暖空气上升较慢较平稳而出现层状云,降雨缓和。冷锋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二型冷锋:移动快,锋面坡度较大(1/40~1/80),云雨区较窄。由于移动快,暖空气受冷空气猛烈冲击快速上升而成浓厚的积雨云,常有雷雨狂风。冷锋过境时,气温急降,但时间短暂,锋线一过天气转晴。②暖锋天气:锋面坡度小(1/150)。锋前为较宽的连续性降水区,广阔的云雨区连绵数百公里,造成持续不断的降雨。暖锋会使所经过地区的气温增高。③准静止锋天气:锋面坡度比暖锋更小(1/250),锋前连续性降水区更宽广,但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更长。锋面带上常有低气压扰动发生并伴随中到大雷阵雨。②暖锋天气(二)气旋与反气旋◆大气中占据三度空间的大尺度水平空气涡旋,中心气压比周围低的,称为气旋;中心气压比周围高的,称为反气旋。从气压场来说,分别称为低气压和高气压。气旋与反气旋◆气旋、反气旋的大小,以地面最外一条闭合等压线为界。气旋为102~103km数量级。反气旋比气旋大得多,大的占据最大的大陆或海洋(如冬季亚欧大陆的蒙古反气旋),小的则可能只有几百公里。◆气旋、反气旋的强度,用地面最大风速来度量。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正比。中心气压值越低,气旋越强,反气旋越弱;中心气压值越高,反气旋越强,气旋越弱。1、锋面气旋(温带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地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其中,最常见的是带有锋面的温带气旋,所以又称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是温带地区产生大范围云雨天气的主要系统。温带气旋主要出现在东亚、北美、地中海等地区。◆发展成熟的锋面气旋天气模式为:气旋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和相伴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是暖气团天气。2、热带气旋◆生成于热带海洋上的强大而深厚的气旋性涡旋。赤道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热带气旋和台风为79.8次南北纬5~20°,年平均水温>26.5℃。赤道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名称属性热带低压Tropicaldepression最大风速:<17.2m/S即风力为:6~7级热带风暴Tropicalstorm最大风速:17.2~24.4m/S即风力为:8~9级强热带风暴Severetropicalstorm最大风速:24.5~32.6m/S即风力为:10~11级台风Typhoon最大风速:>32.6m/S即风力为:>12级◆台风的形成◇热带海洋上的空气因受热而对流上升,四周较冷的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受热上升,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热带低压。在夏秋季节,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时造成扰动产生旋涡。这种扰动与对流作用相辅相成,使已形成的热带低压的旋涡继续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气流动得更快,风速加大,于是就演变成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台风常常带来狂风暴雨,一天的降雨量可达30亿吨,多的甚至超过200亿吨。大西洋——飓风;印度洋——旋风。◆台风形成的基本条件①低空存在一个热带扰动,造成辐合流场,是热带气旋发展的基础;②有广阔的高温洋面,蒸发大量水汽到空中凝结,提供台风形成所需的巨大潜热;③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使忧动气流渐变为气旋性旋转的水平涡旋;④基本气流的风速垂直切变要小,使潜热不扩散,形成、保持暖心结构及加强对流运动。台风的流场云柱向上发展旺盛垂直高度:15-20km下:逆入;上:顺出◆台风的特征◇台风的空间形态就象一个巨大的云柱,其半径一般200~300km,最大的可>500km。台风的顶部是大致圆形呈螺旋状顺时针向外旋出的气流,台风的底部在北半球是绕台风中心逆时针旋进的气流(在南半球则作顺时针方向旋进)。◇在台风云柱中央有一个直径约50km的基本无风、无云、无雨的区域,这就是台风眼。离开台风眼向外就是云层最厚的暴雨带,再向外则是大风区。◇台风的生命周期,短者只一、两天,长者可达两星期,平均约四~五天。◆台风的结构与天气大风区台风眼暴雨带暴雨带500km◆台风的移动路径西北太平洋年均发生热带气旋和台风30.5次,是世界上热带气旋和台风发生次数最多的区域。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路径主要有三条:◇西移路径:当台风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之后,受高空的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深厚的偏东气流引导台风一直向偏西方向移动。◇西北移路径:受东南风影响,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转向路径:向西北方向移动的台风,遇到西太平洋副高或西风槽的阻挡而转向东北。◆台风的命名◇根据世界台风委员会第31届会议的决议,从2000年1月1日起,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对西北大西洋和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进行命名,旨在帮助人们对热带气旋提高警觉,增强警报效果。◇由亚太地区的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朝鲜、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14个成员一共提供140个名字(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里的14个名字(每个成员提供1个名字),按每个成员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命名表按顺序、循环使用。◇由我国提供的10个名字是:龙王、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母、海棠。3、反气旋①冷性反气旋(冷高压),形成于中、高纬度地区,如北半球格陵兰、加拿大、西伯利亚和蒙古等地。冬半年活动频繁,势力强大,影响范围广泛,常常造成降温、大风天气。②暖性反气旋(暖高压),形成于副热带地区,常年存在,冬季位置偏南,夏季偏北。暖性反气旋控制地区,气流下沉,天气炎热干燥。结束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40°S—60°S盛行西风带开普敦好望角全球风速分布图◆亚洲夏季风南太平洋副高(澳大利亚高压)东南信风过赤道流西南季风西太平洋副高(夏威夷高压)梅雨锋极地气团TUSRQOP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季风季风槽0°10°N20°N30°N40°N50°N60°N西太平洋副高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印度低压◆季风槽夏季,在大陆地表形成并保持的低压槽称为季风槽,导致低层大气往这个地带辐合,进而形成雨带。冬季风0°10°N20°N30°N40°N50°N60°N亚洲高压东北风西北风阿留申低压◆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分布区东亚青藏高原以南(南亚、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系季节移动盛行风夏季东南风(海洋→陆地)西南风(海洋→陆地)气压变化亚洲低压切断副高,使其只保留在海上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冬季西北风(陆地→海洋)东北风(陆地→海洋)气压变化亚洲高压切断副极地低压,使其只保留在海上东北信风海陆风与山谷风谷风地形雨与焚风迎风坡背风坡锋的符号暖锋冷锋锢囚锋准静止锋冷锋冷气团暖气团暖锋冷气团暖气团冷锋与暖锋天气冷锋暖锋锋后锋前锋后锋前锋后降水区锋前降水区◆梅雨锋梅雨卫星云图锢囚锋天气锋面气旋暖锋冷锋云雨区域图例锋面气旋的形成与消亡新生期:冷、暖气团对峙新生期:气旋生成成熟期:冷、暖锋相互入侵成熟期:气旋加深,降水扩大锢囚期:气旋趋于消亡消散期:冷、暖气团恢复对峙北半球冬季的气旋、锋面系统P102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台风形成过程菲律宾菲律宾菲律宾菲律宾热带扰动,台风形成前一天热带低压形成加强为热带风暴台风形成台风云系1小结•(一)气团与锋•1、气团的分类2、锋锋面云锋的分类3、锋面天气•(二)气旋与反气旋(15分钟)•气旋与反气旋•1、锋面气旋(温带气旋)2、热带气旋•3、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三)台风的形成(25分钟)•台风形成的基本条件全球大气环流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海陆风与山谷风•(四)气候、气候带思考题•1、什么是气团?气团的分类?气团的源地?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有哪些?•2、什么是气旋和反气旋?锋面气旋?台风的形成条件主要有哪些?
本文标题:天气和天气系统天气预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60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