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第8章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护
第8章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护本章内容概要8.1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8.2追踪建立环保法规体系的历史轨迹8.3加强环境管理8.4合作解决环境问题8.1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8.1.1摆正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人类在大自然中具有双重地位,我们要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把人类置于整个自然界这个大系统之中,从自然与人类的生命联系中来把握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1.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1)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并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傲视其他生物。(2)人的智慧来自于自然,人类只是自然这个“育儿袋”中的一个婴儿。(3)人类的创造力虽巨大,但与整个宇宙的演化相比,这种创造力是微不足道的。总而言之,人类必须真正意识到:我们站在大地之上,并非我们对大地的征服,而是大地对我们的承托;我们立于天空,也并非我们对天空的撑持,而是天空对我们的笼罩。只有这样看待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才能正确地处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生态人类中心论——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生态人类中心论的特点:以往的人类中心论(宇宙人类中心论除外),是在割裂人类与自然的生命联系的基础上来看待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而生态人类中心论则是在人与自然的生命联系中来考察人类的地位;近代人类中心论者是绝对的人类中心论者,片面地强调人的需求和利益,把人类视为生态系统中惟一的、至高无上的主人和中心,具有很大的排他性。与绝对人类中心论相反,生态人类中心论是一种相对人类中心论。这种生态人类中心论看来,人类在自然界里的中心地位,只是具有相对性质。同时,人类的中心地位只是在某些范围内存在的,而不是在任何方面都存在的。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多个中心,并非只有人类才是唯一的中心。8.1.2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自然与人类的发展文明史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来就是和谐的,只是由于人类在认识上的偏差,出现了对自然的粗暴统治和干扰,才造成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在这种关系已经紧张到危及人类及所有生物生存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提上议事日程。1.重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人口与地球环境容量的协调:人口问题是当前人类环境的首要问题;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自然再生产能力的协调污染物排放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的协调人类的活动与自然规律的协调案例介绍——动物保护组织抗议加拿大商业捕杀海豹2009年3月2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动物保护组织人士在加拿大大使馆前抗议示威。据报道,加政府2009年3月20日宣布把今年捕杀海豹限额定为28万只,相当于全球每年捕杀海豹总数的三分之一。加拿大每年商业捕杀海豹的数量居全球之首。根据欧洲一家动物权利保护组织提供的数据,去年有超过40%的海豹在临死前忍受活生生被剥皮的痛苦。估算:(1)歌坛天后麦当娜最新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将带来1635吨的二氧化碳排放。(2)国内影星周迅最近也没少花钱,用6000块买了238棵树,为的是抵消她在2008年因为飞行了149483公里所产生的那个碳排放量数字——19493千克。不论是吃饭呼吸,打嗝放屁,还是开车走路,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意味着向大气中排放出更多的温室气体。消耗1度电排放78.5kg的CO2消耗100L汽油排放270kg的CO2乘坐飞机1000km排放150kg的CO2家居用电的CO2排放量(Kg)=耗电度数×0.785;开车的CO2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数×2.7;乘坐飞机进行200公里以内的短途旅行的CO2排放量(Kg)=公里数×0.275.中国家庭的年平均碳排放量约为2.7吨--生活中的碳减排全体消费者都应该意识到“把二氧化碳带回家”是每个人责任。推进碳消费,即消费阶段的节能减排,后消费阶段的碳抵消。“我的菜篮子是国宝”在人民大会堂,来自温州永嘉的农民代表陈飞提着菜篮子,见人就喊“环保”。陈飞八年来一直致力于环保宣传事业,走遍全国19个省市,希望用行动唤起国人的环保意识。温州代表陈飞特地从家乡带来了3200个菜篮子,将通过会务组分发给所有全国人大代表。人口环境容量的概念按照国际生态学界的定义,是指在不损害生物圈或不耗尽可利用的非再生性资源的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的基础上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据大多数学者估算,地球最多可容纳的人口为80亿。2.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应破除的几个误区(1)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2)发展必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3)自然界的自净能力是无限的总之,要建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朋友和伙伴关系,关键在于提高人类的认识,摆正人类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8.2追踪建立环保法规体系的历史轨迹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形成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的基本内容我国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的基本制度8.2.1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形成60年代以前,国家在保护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产资源、森林、野生动植物、文化遗产以及农药管理等方面先后颁布了一些法规和规范性文件;70年代,我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农业生产也有了一定的基础;1979年,环境保护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8.2.2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的基本内容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范;环境保护基本法律规范;专门性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环境标准;其他法律部门中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我国加入的环境保护国际条约。8.2.3我国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的基本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现场检查制度污染事故报告制度淘汰制度8.3加强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内容环境管理的基础8.3.1环境管理的内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工业环境的管理乡村环境的管理农业环境的管理工业环境的管理内容工业布局的管理;对老污染源的监督管理,使之限期治理;对新污染源的监督管理,使新建企业实行严格的环境标准,在其投产的同时就达到环境规定的指标。农业环境的管理内容制定规划,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实行多种经营,使农业生产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加强对农业环境资源的管理,保护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制止对耕地的不合理占用,合理使用农业的水资源;有效地控制工业特别是乡镇工业“三废”的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严格乡村人口的管理,特别是对出生人口的管理。8.3.2环境管理的基础环境质量评价:包括自然环境质量评价和社会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环境监测:包括四个内容。环境监测的内容及时、准确地掌握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规律;查清污染源,检查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执行情况,揭示新的污染问题;在掌握过去和现在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积累环境本底值资料,确切掌握环境容量8.4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环境与发展成了国际关系上的热门议题全球的共同行动全球行动与中国环境与发展成了国际关系上的热门议题的原因随着地球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人类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由于一些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跨越国界,使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表面化,需要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至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等所谓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更需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矛盾日益突出。8.4.1环境与发展成了国际关系上的热门议题商品人均消费单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26%)(占世界人口74%)在世界消费量人均在世界消费量人均中的比例(%)消费量中的比例(%)消费量热量卡路里/天343395662389粮蛋白质g/天38996258食脂肪g/天531274740纸张kg/年85123158钢kg/年794552143其他金属kg/年8826142吨煤商业当量/年805.8200.5关于世界消费量的分配8.4.2全球的共同行动自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以来,国际社会采取了许多共同的行动来维护和改善地球的环境:一系列全球研究计划的实施;国际组织的行动。一系列全球研究计划的实施世界气候计划(WCP)国际水文计划(IHP)世界海洋环流试验(WOCE)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计划(JGOFS)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岩石圈计划(ILP)国际减灾十年计划。国际组织的行动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及有关环保组织采取了一系列共同的行动,以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把一个洁净的地球带入21世纪。“熄灯1小时并不会对全球变暖产生明显影响,熄灯活动旨在将个人和全球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一个问题——全球变暖”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组织者史蒂文斯说,它能成为催化剂,可以催生更大变化。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丹麦、以色列、菲律宾等数十个国家的371座城镇同意参加2009年3月29日的一小时熄灯活动。案例介绍:2009年3月28日全球熄灯一小时行动澳大利亚——悉尼温哥华旧金山8.4.3全球行动与中国中国在整个全球生态战略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全球生态战略的实施:中国在全球生态战略中的地位;我国面临的环境保护新挑战;爱护我们的家园——中国政府在行动。在雷峰塔景区里,现场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将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中,一起手持“节约能源、拯救地球”字样的荧光牌,代表杭州参与这次“拯救地球”的行动杭州:2009年3月28日全球熄灯一小时行动平日时的夜景熄灯前后的夜景北京:2009年3月28日全球熄灯一小时行动卧龙首次拍到野生雪豹估计已具有一定种群规模(09-05-22)德清下渚湖湿地朱鹮放养种群开始恢复(2009年4月)1.中国在全球生态战略中的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历史决定我们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森林面积、人均草原面积、人均矿产资源、人均水资源等都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甚至是远远不足。再加上资源结构性短缺严重,需求量大的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占的比例低,煤炭等劣质能源占的比例高。日益庞大的绝对人口数量对资源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可再生资源呈绝对减少,不可再生资源呈明显衰减的态势。所以,我国的资源是经不起消耗的,我们的环境是经不起破坏的。但是,不容乐观的事实是:我国自工业化进程开展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荒漠化、水土流失、空气质量差、江河受到污染等都表明了我国的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已相当尖锐。并且,我国在维护全球生态环境,促进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担负着极大的历史责任。正如《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所说:中国具有世界上已知煤量的1/3。如果中国充分利用煤推动其经济发展,工业化国家为减缓世界变暖的任何努力都会化为泡影。2.我国面临的环境保护新挑战臭氧层的破坏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现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总量的10%左右);我国是《保护濒危物种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署国,但滥捕乱杀、滥砍滥挖和走私贩卖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环境与贸易正发展成为国际社会新的“热点”。《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发布第一份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01月)21世纪中国将与全球一样出现地表气温上升趋势。估计到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增加1.3至2.1OC,未来50年到80年内,全国平均温度将升高2至3OC。中国气候变暖,将造成旱涝等自然灾害出现率增加,北方水源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加剧;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会进一步退化,影响路基稳定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1世纪后半期,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严重影响中国超长期的粮食安全。重点研究领域: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核电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3.爱护我们的家园——中国政府在行动首先,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在经济及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努力解决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其次,在努力做好本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积极、务实地参加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地球生态环境退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它不受国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本文标题:第8章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68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