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康南中学历史组向秋卓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爆发:背景:扩大: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失利,法西斯结盟及其力量的壮大,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原因简要过程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一、幕尼黑阴谋1、历史背景:①德国吞并奥地利②对捷提出土地要求2、幕尼黑会议的召开①时间:1938年②代表:英法德意首脑3、幕尼黑会议影响①使英法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②使德国侵占整个捷克③内容:把捷克的苏台德区割给德国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作为德军进攻苏联的代价4、实质:③增强了德国的实力和希特勒的胆量④严重的破坏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使苏联更加不信任英法。德国莱茵区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苏台德区5、《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幕尼黑协定签订以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重新调整了外交政策,开始缓和同德国的关系,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2)评价: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苏联来说,避免了首先卷入战争,赢得了备战的时间。②对英法来说,是其祸水东引阴谋的沉重打击。③对国际社会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之际,苏德签订条约使祸水西指,客观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不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④使希特勒暂时摆脱了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1)背景5、《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德国英法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会议(纵容)(祸水东引)(签订条约)(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西线的形式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矛盾激化具体原因:(2)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的对外扩张是直接原因(4)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帮凶)(5)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客观上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1、爆发的原因:(3)经济危机对二战的爆发起了催化的作用(重要原因)(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的矛盾是二战爆发的诱因(6)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而失利,法西斯势力大大增强,未能遏制世界大战的爆发。(2)德国占领波兰的原因(1)标志:德国突袭波兰1939,9,1,英法对德宣战2、二战的爆发⑴根本原因:要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⑵具体原因:①历史原因: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将波兹南的一部分领土划给波兰,在东普鲁士和德国的本部之间划一条“波兰走廊”。德国交出但由波兰管理)②战略战术:侵占波兰,一旦进攻西方可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进攻苏联可作为前沿阵地③经济因素:波兰可提供粮食和劳动力(3)波兰迅速覆灭的原因⑴波方: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⑵德方: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闪电战).⑶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坐失良机,致使波兰孤立无援。(绥靖政策的继续)⑷苏联:趁火打劫,占领波兰东部地区(东方战线)德空军“容克87”飞机德国“虎”式坦克战前希特勒下达指令,强调:“一切努力和准备工作,必须集中力量发动巨大的突然袭击”。1939年9月1日,德军共集中了62个师,160万人,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向波兰大举进攻。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总结波兰战役时说:“1939年的战事结局,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在东方,一支陈旧得无法救药的军队,为一支应用新技术的小坦克部队加上占优势的空军所瓦解;在西方,一支动作迟缓的军队,却不能及早施展任何有效的压力。”波兰作战勇敢的骑兵实行“闪电战”的德国空军和坦克迎击德军的波兰军队1939年9月28日,德军进入华沙德国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坚持抗德斗争。(1)北欧战役:1940年4月,德军攻占丹麦、挪威,目的是为了确保侧翼的安全(2)西欧战役:1940年5月,德军占领荷兰、比利时(3)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5月,德军装甲部队突破阿登山区,渡过默兹河,绕过马其诺防线,进入法兰西平原,兵锋直指英吉利海峡,将英法联军主力围困于法国东北的敦刻尔克。英国海军将33万人撤到英国,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4)法国沦陷:1940年6月,德国对法国发动总攻,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6月22日,法国沦陷。法国由贝当在南部建立了维希政府。戴高乐在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进行反法西斯斗争。2、西线的进攻和法国的沦陷敦克尔克大撤退从5月26日至6月4日历时九天,共有338226人撤回英国。敦刻尔克撤退结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在下议院发表演讲:“不要把这次撤退蒙上胜利的色彩,战争不是靠撤退来取胜的。但是,在这次撤退中却孕育着胜利”。你如何理解“在这次撤退中却孕育着胜利”的含义?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英法海军冒着德军飞机和炮火的轰击,将33万8千余名英法及其它同盟国士兵从法国北部城市敦刻尔克撤离,渡过英吉利海峡,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希特勒在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下留影强忍亡国之痛的马赛市民1940年6月22日,这节车厢从博物馆拖出,成为法德两国间一次新的停战协定的签署地。一个拥有5000万人口、号称“头号陆军大国”的法兰西,仅在战争爆发6周内便一败涂地,沦于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之下。思考: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是什么?(4)法、英、荷、比军队缺乏统一领导与有效的配合。(1)法国军方固步自封,战略战术落后,重守轻攻。(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忽视航空兵和装甲部队)(3)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2)德国总攻、意大利趁火打劫。马奇诺防线东起法国与瑞士及德国边界交汇处,向西北延伸至法国和卢森堡、比利时交界处,全长750公里,涵盖整个法德边界。马奇诺防线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工事构成,优质钢筋用了15万吨,混凝土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巨型堑壕前后3道,纵深达5公里。最前沿是大片地雷场及层层叠叠的铁丝网,工事主体处于地下,顶盖厚达1米,可以经受住重炮轰击。工事周围修有无数个钢板护顶的碉堡和永备火力点,配备有各种轻型和重型火炮及大量的轻重机枪,可以从四面交叉火力打击来犯之敌。工事深入地下达150米,修有为数众多的通道和屯积点,包括公路、铁路、弹药库、医院、仓库和屯兵洞,还修有俱乐部、娱乐场和电影院。工事各处与前沿暗堡、永备火力点全能通连,地上地下融为一体,并储存有足够几十万军队维持1年的大量食物和饮水。整个马奇诺防线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建筑工程水平,称得上固若金汤。3、不列颠之战(1940年7月-10月)(1)背景:(2)经过:(3)影响:①、1940年7月,德国执行海狮计划,空袭英国,重点打击英国的军事设施,英国军民粉碎了德国空中闪电战计划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德国“海狮计划”破产。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②、8-9月,英国轰炸柏林③、希特勒报复,德国空袭伦敦等大城市,减轻了英国飞机场和飞机制造厂的压力,英国很快扭转了战局。丘吉尔上台戈林:仅德国空军就可以使英国人跪下来舔德国人的靴子丘吉尔:我们将战斗到底,不论代价多大,我们决不投降反映了英国这一时期的什么变化?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1940年5月丘吉在英国下院的演说丘吉尔著名的V字手势英国斗牛犬的身子,丘吉尔的头,人们眼中,丘吉尔是忠诚和勇气的象征。德军共出动飞机4万6千多架次,向英国投掷6万吨炸弹,炸死炸伤英国居民8.6万余人,炸毁100多万栋建筑物…英军以915架飞机和414名飞行员的代价摧毁了1733架德机,击毙和俘获6000名德国飞行员…“海狮计划”不得不无限期推迟…不列颠之战(1940.7—10)军事设施(机场)→伦敦等城市德军飞机越过英吉利海峡,空袭英国本土英国空军袭击柏林伦敦遇袭后,上空浓烟滚滚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苏德战争爆发德国苏联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6——1942)扩大的表现(一)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背景(1)必要性: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目的)(2)可能性:①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1941年,迫使匈、罗、保三国加入。②为了扫清进攻苏联的侧翼,德军占领了南斯拉夫和希腊,③希特勒已经占领和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2、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动550万人的庞大部队,分三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北方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列宁格勒莫斯科基辅钢铁般的勇士们,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斯大林开战第一天,苏联就损失了1200架飞机,其中有800多架被摧毁于地面。数以千计的坦克和火炮在离开营地之前就被摧毁。到11月,德军对苏军实施了六次大规模包围战,苏军被俘人数超过了200万。苏联失去150万平方千米土地和7000多万居民。初期失利,苏军仍坚持抵抗,苏军遭受了惨重损失;北路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中路德军攻占了斯摩棱斯克,南路德军攻占基辅。到11月,苏联失去了150万平方公里土地,居民达7000多万。3、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⑴德军:经济军事势力强大,准备充分,且采用闪电战术,立体作战⑵苏联:①苏军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没有组建起来②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1936—1938年肃反运动)严重消弱了部队战斗力;③苏联对德国进攻时间估计错误,战备迟缓。④主力部队的部署过于靠近国境线。⑤兵力部署过于分散,武器装备落后于德军;反坦克作战无方,对德军坦克集群闪电进攻束手无策。4、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1942年初)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苏德战争转入战略相持,为战争形势的根本扭转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20世纪“一个冬天的神话”。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黑海苏联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尼亚芬兰1941年10月莫斯科保卫战开始对苏:对德:苏联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但顶住了德军的压力战争初期获得巨大利益,但战略上,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从而加速了德国的失败使二战进一步扩大,同时美英调整对苏政策,从而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5、苏德战争爆发的影响整个战局:绞死希特勒◆苏联为什么能在蒙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坚持下来?①苏共的坚强领导,苏联军民为保卫祖国奋勇抵抗,迟滞敌人进攻②苏联幅员辽阔,拥有广大的战略纵深,因此能够在德军强大攻势面前坚持下来。①资本主义和军国主义发展的需要(既定国策)。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种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客观制约,使一部分日本人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大陆情结”,希望通过对外扩张来满足发展需要。一些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更希望通过武力征服别国来证明日本帝国主义的强大。②日、美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早在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使日本受到压制,30年代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发展,日本不断向它发起挑战,日美矛盾日益激化。美国开始作出反应,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于是日本先发制人挑起太平洋战争。③战争经济的需要(打破英美等国的贸易禁运)。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的贸易禁运,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也是沉重打击。此刻“南进”则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④军事形势的需要。欧洲忙于战争,无暇东顾;长期以来美国不想过早卷入战争,没有认真做战争准备。日本认为自己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实力暂时占居优势,一但美国准备就绪,优势就会消失。只有先发制人,取得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才能为后一段战争创造有利条件。⑤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客观上助长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力。(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接原因——根本原因1、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1)日本军国主义发展的需要:日本既定国策的重要步骤:占领中国,征服东亚,建立“大东亚共荣圈”。(2)日美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3)战争经济的需要:美英等国对日本
本文标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7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