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 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tj
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童洁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体现了一个单位的整体水平。离开基础工作,会计工作秩序就失去保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会计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化,会计水平稳步提高,在单位财务管理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人们重视程度不够,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势在必行。一、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1、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原始凭证审核不严;不合规、不合法、不真实的发票得以报销的现象并不少见;会计凭证不合法;填制记账凭证随意;记账、结帐差错严重;会计数据不准确;财务报告数据严重失真,有的事业单位为了达到一定目的,随意编制财务报告,成为名副其实的“编表”,造成“帐表不符”;有的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虽然有报表但没有文字说明和财务分析,对预算的执行和完成情况的比较,或徒有形式的数字比较,或应付了事的几行字,从而极大地影响会计报表阅读者的正确理解。2、会计监督力度不强,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有的单位资产管理粗放,责任人不落实,长期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和盘点,没有按照会计凭证进行登记,或者是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帐外资产,致使总帐与明细账不相符,账面资产与实际不相符,久之则造成资产不实,家底不清,资产管理混乱,导致国有资产的毁损、变质和流失。3、会计岗位设置不规范有的单位会计岗位设置不符合要求,为了减少费用开支或其他原因,不按规定设置专职会计人员,或使用无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缺少基本的会计专业技术知识,还有的单位不相容职务未按规定分开,不能达到互相制约、互相牵制的目的,造成会计核算的漏洞,甚至为违法违纪留下了隐患。4、会计内控制度不完善会计核算不符合制度要求,内控制度不健全。许多单位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自行设置和随意使用、混用会计科目,造成会计核算不伦不类、会计信息大量失真。有的单位经常有超过规定限额的现金支出未按规定通过银行结算,擅自提高费用开支标准和范围,还有些单位为了方便,全部银行印签由会计或出纳一人保管,内控制度随意性强。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1、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不够会计基础工作对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使得不少单位领导人认为会计基础工作做得好不好无关大局,一切工作领导说了算,导致会计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与制度要求不符。甚至个别单位领导为了自身利益,常常人为地调整财务指标,掩盖了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导致内部管理混乱,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2、会计人员素质不一近年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大规模开展,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稳步提高,但也有部分会计人员文化水平、学历层次较低,没有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训练,平时不注重学习提高,理不清科目、账簿、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有一些会计人员虽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长期忽视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总按自己的习惯进行帐务处理,因此,对于一些新出台的会计制度及核算要求不了解,或者理解不准确。此外,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尽管对一些基本的会计核算规定还算了解,但是因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对一些明摆着不合法不合理的行为不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权,甚至为违法违纪行为出谋划策。这些职业素质差、能力不高的会计人员阻碍了单位财务管理应发挥的作用。3、制度执行不力,缺乏监督检查有的单位内控制度不完善,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执行不力,有的为了图省事有章不循。或常常为了自身利益及迫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压力,人为违反财务制度,超越规定程序,甚至随意调整会计数据。会计人员往往隶属于单位领导,难以独立行使会计监督。三、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1、提高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一个单位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会计基础工作好坏与领导重视和支持密切相关。作为“一把手”,是《会计法》授权的财务主要负责人,不仅要自己掌握了解《会计法》赋予的职责、义务,还要支持会计人员按政策、制度办事,为会计人员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培养一批业务精、素质高、会管理的财会业务骨干,促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全面提高。2、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对那些不称职,工作能力差的会计人员进行调整,这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根本。在财务队伍中普及法律知识,强化财会人员的法律责任,加强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会计核算,实现会计电算化;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必须树立新观念,热爱本职工作,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保证国家财经制度的贯彻和实施,保护国家财产的完整,培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工作严谨的职业习惯,加强业务素质培训,更新会计知识,提高财务工作技能,从而使各项会计工作都符合会计工作规范。3、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经。虽然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有自身的财务管理办法,但办法本身内容过于简单,侧重于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忽视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职能作用。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严格执行一整套财务规章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才有保障。4、强化预算管理科学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统筹,进一步细化收支项目。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坚持按项目、按时间、按进度支出,不准随意变更预算项目、超预算安排支出。要坚持以收定支,确保年度收支平衡或略有结余。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或追加支出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5、加强监督,齐抓共管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各项职责:杜绝无证上岗;定期不定期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检查,奖罚分明;要使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制度化,公开化,实行依法行政。内部财务会计管理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必须条件,有效的财务会计管理,能够做到财尽其效,物尽其用,使财务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总之,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是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我国对财政、税收、投资等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要求之高,难度之大,成效之显著,令人瞩目。而这些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新体制的有效运行,都与会计基础工作密切相关,都要通过财务会计来运作、反映和监督。经济和社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财会工作者扎实有效的工作,否则,就不会有良好的经济秩序,经济也不可能健康、高效地发展。
本文标题: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tj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7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