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云南农业大学大学语文重点课文解析
大学语文一、《子衿》诗经六义:赋比兴(表现形式)、风雅颂(内容形式)特点:1、三章都采用赋的表现手法2、采用了心理描写、递进、对比等艺术手法来表达女子相思的情怀3、风格古朴平视,情感单纯真挚,而情谊的表达却内敛而含蓄,极富内涵4、《子衿》描写一位多情女子在城楼上等候恋人的情形,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纵我”、“子宁不”的反问表达了对恋人由相思萦怀到幽怨嗔怪的心理转换过程。“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用时间与心理的强烈反差,使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在眼前。二、《老子》语录三、《垓下之围》1、人物分析:项羽是一个悲剧英雄,但作者并为着力渲染他的悲剧性,而是更注重多角度、多层面的刻画、丰富他的英雄色彩,既有项羽穷途末路时的多情与无奈,也有其有勇无谋、恃勇自负、淳朴仁爱的性格特点。2、课文分析:【垓下绝唱】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渲染垂危情势,制造悲凉气氛。项羽诀别虞姬,悲歌慷慨,表现其英雄末路多情而无可奈何的心境。【东城快战】突围失道,陷大泽中,见出其有勇无谋。自认兵败被围,乃“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表现其恃勇自负。连斩敌将,说到做到,部下叹服,展露他勇猛无敌的气概。【自刎乌江】因愧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南逃把马赠与乌江亭长把头赠给敌人表现其知耻重义。【太史公曰】司马迁对项羽一生的评价司马迁肯定了项羽起陇亩之中,率诸侯灭秦“近古以来未尝有”的历史功劳和伟大业绩;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恃武力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项羽残忍有余而仁爱不足。3、艺术特色:表里俱现,刚柔相成,性格更丰富,个性更鲜明,浑厚立体,显示了人物性格的矛盾性,也渗透了作者的惋惜之情,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其形象塑造相当成功,洗练多变的语言,突显人物性格的口语,都迸发出荡人心魄的艺术力量。4、司马迁人物性格:他打造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统治阶级的历史偏见,将项羽放在本纪中,并赋予了这个失败者赞颂和同情,在当时是颇具胆识的。《史记》表现出先进的历史观和强烈的批判精神。题型一、本文主要描写了哪三个场面?这三个场面各自表现了项羽怎么样的性格特点?本文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在四面楚各种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同时也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在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说到做到,,展露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同时也表现出他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宁死不辱,揭示了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多角度的个性描写和心理刻画,大大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四、《春江花月夜》艺术特色:1、艺术结构严谨完美2、善于烘托和铺垫3、选择人物极具典型性4、语言清晰,韵律婉转赏析:这首七言古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描写了春夜月光下美丽的景色,并由此发生对宇宙语人生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在明月良宵天各一方的惋惜。虽然不无青春苦短的伤感情绪,但却表现了人们对纯洁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宇宙人生的积极探索。全诗以月为中心,以春、江、花、月为陪衬,诗情围绕着明月初升、高悬、西斜、下落的过程而展开,描绘了潮水、波光、花林、沙滩、夜空、白云、青枫、闺阁、镜台、海雾等一系列景象,并将游子思妇的离怀别绪融入其中,是抽象的情感变得鲜活生动。全诗可分为三部分:从开始到“汀上白沙看不见”为第一部分,描绘了一幅优美、恬静的春江花月夜的夜景;第二部分从“江天一色无纤尘”到“但见长江送流水”,由“江月”联想到人生,抒发了对宇宙人生的无限感概;第三部分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诗歌结尾,抒写花夜春宵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全诗格调高远不俗,达到了诗情、画意、哲理相交融的境界。语言清新自然,音韵和谐流畅。每四句换韵,平仄相互交替,有些诗句还使用了律句的平仄,同时也采用了不少对偶句。这些都使得这首长诗音节和谐婉转,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富音乐美感。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种意象,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由情入景,以景结情,在细腻描写恬静优美的春江月下美景的过程中融入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形成了一个情、景、理有机统一的完整境界。意象:明月(疏离孤单)、江水(时光流逝)、落花(青春易逝,人生短暂)吴中四子: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五、《长恨歌》白居易:人生准则——达则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创作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主题:讽喻说——通过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描写,对他们荒淫生活了讽刺爱情说——对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他们真挚与专一的爱情双重主题说——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颂。主旨:对李杨悲剧的同情和对两人真心相爱的歌颂艺术特色:历史事实的描写和浪漫爱情相结合的创作写法前半部分重写实,后半部分重在虚构,《长恨歌》叙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故事,在此以前文人作品大抵局限于帝妃爱情所导致的人生悲剧。而作者借历史的一点影子,又加以卓越的浪漫主义创造,以“长恨”为中心既写其生前又写死后,叙事,抒情,写景巧妙结合在一起。回旋曲折,婉转动人的故事,不仅引发了后人对其多重主题的争议,也影响了后代的戏曲创作。题型一、第三段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玄宗对贵妃的思念深情?其中运用了哪些抒情方法和修辞手段?通过景物、举止、神态、心情四方面的描写表现了玄宗对贵妃的思念。运用了比喻抒情、举止抒情、移情于景的抒情方法,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题型二、对《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是荒淫讽刺,有人认为是歌颂爱情,有人认为是讽刺与爱情的双重主题。你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长诗对李、杨故事的描述,有一定的史实与传说作依据,但也融进了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和独特的感受,因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出美丽的宫廷爱情悲剧。诗中对李、杨早先的耽乐误国,有所讽刺,如“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等,但这不是主要的。作者精心描绘的是李、杨生死离别,在天人阻隔之后,依然苦苦相思的那份真爱与深情。因此,全诗的主旨是对李、杨悲剧的同情和对两人真心相爱的歌颂。六、《武陵春》这是李清照避难金华时所写的一首诗。当时国破家亡,夫伤物散,她也流离失所,无依无靠,所以,诗词及其悲苦凄惨。首句写当前所见,“风住尘香”四个字表达了一场小小的灾难的后果,这四个字不但含蓄,而且扩大了容量,使人从中体会了词人更为丰富复杂的感情。次句写由于所见所闻,故所为如此。三四句,由含蓄转而纵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由来皆因物是人非。而这种变化是广泛的、重大的、剧烈的变化,无尽的痛苦、悲哀全在其中。前两句含蓄,后两句直率。含蓄,是由于此情无处所诉;直率,是由于虽明知无处可诉,仍不得不诉。故似相反,而实则相辅相成。上片既极言所见景物之凄惨,心境之凄苦,所以,下片便宕开,从远处说起。词人的设想既新颖,又真切。下片共四句,以“闻说”“也拟”“只恐”六个虚字来转折传神。三个词欲抑先扬,曲折尽情的表达作者沉重、无奈的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这首词的文思新颖,自然贴切,丝毫无矫揉造作之嫌。以船来载愁,形象笔致,将仇物质化了。春光已尽,又由风住香留触发到物是人非的深沉痛苦,作者在这里才是要表现的最动人的部分。艺术特色:人们总是把愁比作连绵不断的流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作者在这里巧用比喻,将心中抽象的愁转化为具体可触的事物。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约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婉约之美,婉约派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等。《望江南》与《武陵春》比较:望江南清新明快,武陵春直率凄婉;望江南是对夫的思念,武陵春还包括了对故国的思念,情感较为广泛;望江南的情感变化是期望、失望最后绝望肝肠寸断,武陵春的情感则是对故国、亡夫的思念和愁绪,中间有片刻的轻松,但终被愁绪所淹没。七、《西湖七月半》西湖七月半描述了明代杭州人七月半看月的风习,作者以新鲜活泼、寓谐于庄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当时浏览西湖的五类看月游的人的神情意态,如一幅世俗风情画。文中不着议论,但作者的情趣不言自明。五类人:1、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的达官贵人;2、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的富豪;3、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的故意风雅的游客4、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的市井之徒;5、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的文人雅士艺术特点:1、写人生动传情2、善于营造氛围3、笔调幽默诙谐4、巧语用字和安排句式对比描写:人物形象对比、氛围对比、境界对比;寓情于景题型一、作者对这五类人是怎样的态度?从他们的身份地位,情态格调上予以概括描述,生动泼辣,好恶明确,抒发了作者鄙视庸俗的情怀。八、《婴宁》婴宁的人物形象特点:1、刻画人物,虚实相衬,“痴憨”相衬,众星捧日,以优美的景色衬托人物美好的心灵2、抓住个性特征,反复渲染爱花、爱笑的特点,使婴宁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笑声塑性格,鲜花配美人3、亦憨亦黠,写狐写人,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婴宁的形象小结:1、爱花成癖2、笑口常开3、呆痴如婴儿王子服性格特点:痴情、宽容、平等、善良、正直、可爱。艺术成就:1、故事以王生与婴宁从相识到结婚,使全文笼罩着奇幻色彩2、淡化故事情节,细致刻画人物3、选取典型细节,如花、笑,反复渲染,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称柳泉居士,自称异史氏,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作者借助“花妖狐媚”来抒发内心孤愤,曲折的批判社会,表达理想。作者突破了现实社会生活中才子佳人的爱情模式,多是描写人鬼、人狐、人仙相恋,借超现实的力量反映作者的爱情愿望题型一、婴宁的个性特点和性格转化婴宁的性格最终发生了很大的转化,由无时不笑到失不复笑,再到笑须有时。显然这转化意味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和对社会扎法的顺应,虽然这是不得已的,但却是社会人生的必然;孤女要走出荒山深谷,投身人际社会,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就必须经由这样一番洗礼。如果说这里有一种隐于笑的悲剧意味,那就是因为他象征着人类永远也无法解脱的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矛盾的困境。题型二、作者说婴宁是“隐喻笑者”,这话该如何理解?蒲松龄说婴宁是“隐于笑者”,有两层意义,一是婴宁的天然本性得到了隐藏,即是婴宁对当时社会的适应,是婴宁成熟的表现,,又是婴宁的天然本性并没有改变,仅仅是表现形式的改变而已;二是作者点明了本文的主旨;揭示人类永远无法解脱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矛盾的困境。题型三、作者以花喻婴宁,写出婴宁哪些美好的个性?花是自然的,写花就是写婴宁的天然自在花是纯洁的,写花就是写婴宁的纯真童贞花是沁人心脾的,写花就是写婴宁美好的心灵题型四、作者反复摹写婴宁在不同场合的笑,用意何在?突出婴宁率真浪漫,烂漫可爱,不受礼法约束的性格特征九、《雪花的快乐》徐志摩的创作以诗与散文闻名于世,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诗歌的特点:歌咏爱情和理想,旋律优美,他对理想的歌咏,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往往以追求爱情来象征追求理想。徐志摩式的风格:1、灵动飘逸的浪漫抒情风格2、轻柔舒缓的情感3、旋律优美4、歌咏爱情与理想艺术特点:1、执着坚定的爱情追求2、清丽优雅的意境3、和谐灵动的清韵《雪花的快乐》写于他与陆小曼相识热恋之时,代表了徐志摩的诗飞动飘逸的整体风格,充分体现了他追求美、爱和自由的人生观,以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歌对他的影响。本诗以雪花自语表现诗人对理想、爱情的执着追求。雪花是诗中的主导意象,代替了现实生活中的我。这朵雪花为美而生死,追求美而矢志不渝,在飞蛾扑火般追求美的过程中没有痛苦绝望,反而畅想着选择热爱的自由,挥洒内心快乐而甜蜜的爱情,表现以理智节制情感的原则,使全诗在热烈、自由的基调上飘动一层柔美朦胧的光辉。题型一、雪花象征什么?诗人以雪花自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那潇洒飞扬的雪花为意象,她是诗人想象中的情人,更是升华了的神圣爱情,巧妙的传达了诗人执着追求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在诗中,诗人把它做了升华,既把对爱情
本文标题:云南农业大学大学语文重点课文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90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