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几点建议
1关于加快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几点建议——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李剑中中医中药是我国人民在与疾病长期斗争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近年来,全国各地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认真抓好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切实加强中医临床学科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事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仪征市作为江苏省苏中地区的一个县级市,这几年也对发展中医药事业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1年该市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本目的,是为广大老百姓服务。县、乡层面,是直接面对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也是国家中医药事业的基础和根本。因此,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意义非同寻常。当前,面对新的形势,抢抓机遇,造福百姓,加快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近日,我们围绕加快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这一专题进行了调研。我们学习了国务院、江苏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听取了仪征市卫计委相关情况通报,实地察看了市中医院,召开了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站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现将我们了解的情况和相关建议综合汇报如下:一、仪征市中医院事业的基本情况2仪征市目前共有一级以上规模医疗卫生机构4个,其中二级综合性医院2所、中医医院1所,精神病专科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所,村卫生室(含社区卫生服务站)117个,个体诊所34个(其中中医个体诊所3个);厂、校医务室16个;实有床位1764张,其中中医床位225张;现有中医药从业人员232人,占医药从业总人数的10.3%,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21人,中级职称79人,全国名中医、江苏省名中医各1名。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科、中药房设置率为100%;村卫生室均设置了中医诊疗室。2014年,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总人次为229.46万人次,其中中医门诊68.84万人次以上,约占门诊总量的30%。在仪征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该市中医药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加快中医院建设。市中医院是该市中医药龙头单位,近年来,该市全力加快该院建设步伐,建成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门诊综合大楼,又累计投入2600多万元,添置更新医疗设备55台套。二是重视中医传承。市中医院儿科孙浩主任中医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市中医院专门成立了孙浩学术继承工作室,并确定2名同志为其学术继承人,通过3年的跟师学习,均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考核,顺利获得硕士学位。三是创出中医特色。市中医院脾胃科和针灸医疗康复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国家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在该市有影响的“臣”字门儿科中医术分别被列入江苏省和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3顾氏内科中医术被列入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近年来,中医院推出的冬令膏方调补和冬病夏治等养生保健项目受到不少群众的青睐。四是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从建筑风格、内部装修、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着力突出中医文化元素。除中医院之外,市人民医院也精心设计和营造传统风格中医诊疗区服务环境。走进诊疗区,室内望闻问切,针灸推拿,传统而神奇;室外药香扑鼻,集知识性、普及型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随处可见。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仪征市中医药事业虽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1、我市中医药事业扶持政策缺乏。一段时期以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西医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我市的中医药事业和全国一样,逐步遇冷而陷入困境。直到新时期确立中西医并重发展的方针,国家、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出台,以及新医改方案中对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强化,中医药事业才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从实践来看,相对于西医,中医药还是处于弱势地位,中医药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还有不小差距,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新一轮医改的目标任务要求还不相适应。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迫切需要出台扶持中医药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在我市尚未制定中医药具体扶持政策的同时,国家及省市等已经制定的扶持政策也未能完全落实到位。例如,我市医保政策对中4医院扶持政策体现不够,上级要求的“在中医院住院患者起付段低于综合医院”以及中医药特色项目的报销方面优惠政策未能完全落实到位。据了解,这个问题在不少县(市)普遍存在,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2、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不容乐观。中医药发展关键在人才,一个名中医可以带动一个科室甚至一个医院的发展,名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灵魂。缺少业务骨干和年轻人才直接导致中医药服务网络功能薄弱,中医医疗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高,尤其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利用率不高,中医特色专科优势不明显。就仪征市而言,中医药人才队伍中,资深专家较少且大多年事已高,名老中医更加缺乏,不少属于退休后返聘,除了中医院林峰的皮肤病治疗;顾中欣、张恩树的脾胃治疗;孙浩的儿科治疗等等之外,有份量的中医名家并不多见。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尚未完全建立,年轻中医药人才成长周期普遍较长,不能满足中医药工作的现实要求,农村中医药人才匮乏现象更为突出。一个乡镇卫生院负责人说,每年为招聘人才费尽了心,年年招人、年年进人、年年走人,队伍建设令人担忧。3、中医院的建设存在多方不足。中医院是我市中医药的主阵地,在中医院发展过程中,尽管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不足。一是中医院一直以来规模小、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仍然没能得到根本性改善。二是中医院缺少进一步发展空间。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该院床5位在400张左右,目前医院占地20亩,已经没有空余的用地。已建成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面积偏小,没有教学用房,住院床位紧张。没有基础平台,谈不上进一步发展。与周边县市相比,呈现逐步落后的趋势。不少县级中医院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从长远看,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都应当考虑异地新建中医院。4、中医药宣传普及工作有待加强。中医药是长期经验累积的医学,具有“预防作用独特、毒副作用小、养生功能显著”等优势,如今已被日趋发达的现代医药所忽略和替代。随着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的高强度,更多的人认为,吃中药不如吃几颗西药、挂两天水来得快。一位老中医对我们说,“现在不少病人往往是治过一通西医还不见效才来看看中医,试试中医疗效,很悲哀。”西医的快速发展与中医的传承断档,影响了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和选择。三、加快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对策建议中医药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既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因为其价格低廉、利于养生、副作用小的特点受到广大基层群众的特别欢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我们了解到,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明确各级政府对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职责。为了进一步加快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6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中医药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六进”活动,普及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推广培训中医药“治未病”养生保健知识,让全社会更加了解、支持中医药事业。2、尽快出台基层中医药事业扶持政策。建议这个政策由政府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扶持政策的具体内容,一方面要提出对中医服务供方的扶持政策,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将中医经费实行预算单列,逐年增加事业经费。设立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经费(扬州广陵区已经设立),支持开展重点学科、专科建设、中医科教、人才培养、适用技术推广、中医突出贡献奖励、社区和农村中医先进集体创建及中医药工作的监督管理等。坚持公立中医院的公益性质,落实政府优先向中医医院倾斜的补助政策,激励其开展中医药服务,尤其要重点支持中医院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提出中医药服务需方的扶持政策,完善鼓励中医药服务的医疗保障措施。将更多有利于参保人员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中药和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付范围。同时,适当降低中医药在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的个人自付比例,引导和鼓励群众主动接受中医药医疗服务。3、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一是扎实开展中医药人才培训,推进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特别是抓好乡村医生的培训,切实提高乡村医生7运用中医药技术水平,加快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普及,让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技术真正扎根农村。二是在人员招录政策上给予倾斜。现有的事业单位招聘办法,对于招聘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尤其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极为不利。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符合基层医疗机构实际的招聘办法,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三是开辟引进人才绿色通道。中医药人才的引进有其特殊性,不仅要引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还要注重引进已负盛名的中医专家人才,特别是引进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年以上中医人才,研究制定合理的政策,开辟医疗单位引进所需人才的“绿色通道”。4、相关部门要引导中医药事业“错位发展”。中医和西医相比有其长处和不足,一般认为,中医在治疗“已病”方面,不如西医“立竿见影”,但是在治疗“未病”和“末病”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引导中医“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研究和确立中医药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定位。即:秉持“中”的特色,强化“医”的功能,彰显“药”的疗效。坚守中医药“姓中”,坚持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西医结合,推进“五个拓展”:服务对象由单一的诊疗病人,向服务健康、亚健康人群拓展;服务范围由治已病的传统领域,向“治未病”的养生和“治末病”的临终关怀两端拓展;服务内容由治病向预防、保健、养生、康复拓展;服务药剂由传统的“一抓一大把、一煎一大锅、一喝一大碗”,向研制更多更好的中药剂型拓展;服务方式由等病人到医院就诊,向更多地面向基层、面向群众,8送服务上门、送宣传上门拓展。5、探索中医秘方的保护与开发应用的方法。部分中医医师通过自身多年摸索而形成治疗某种疑难疾病的秘方(例如仪征市中医院的林峰医师,治疗一些外症,如糖尿病性老烂腿很有效)等,无法正常传承,也未能有效推广应用。对于这种情况,建议相关部门给符合条件的民间中医秘方授予认定证书,让其享受新药研发等方面的政策优惠。还可以设立民间中医秘方开发基金,对于市场紧缺、临床疗效显著、开发前景好的民间中医秘方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增强持有者的信心。同时,鼓励秘方持有者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所有者还可以将中医秘方转让给企业,或者以入股形式参加中医处方的开发,从而使中医秘方得到有效的推广,产生规模效应,造福广大百姓。
本文标题:关于加快发展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几点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93453 .html